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導盲犬迪克》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1

愛是黑夜裏的星光,照亮了黯淡的生命;愛是酷暑裏的清泉,滋潤乾涸了的靈魂;愛是藍天上的彩虹,裝點了蒼白的青春。生活中,不僅僅只有人才能表達愛,人和狗之間也會有着一份不可描述的愛。

星期日,正是我百般聊賴的時候。每到這時,角落的梨木書櫃上各種各樣的書籍便會散發出“金色的光芒”,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又像往常一樣抽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乍一看,這是著名作家沈石溪作的一本名叫《導盲犬迪克》的動物小說。其中的故事引人入勝,十分豐富。

它主要講述了有着高貴血統的獵狗——迪克,因爲相貌醜陋,出生後就被主人遺棄,後因遇到盲童阿炯的`收留,此後,他們經歷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多舛人生。

看完這本書,我閉上雙眼,感慨萬千。我被迪克與阿炯之間深情的友誼所感動了!在阿炯難過時,是迪克陪他度過;在阿炯遇難時,是迪克爲他解難;在阿炯開心時,是迪克與他分享;在阿炯困惑時,是迪克爲他擔憂。迪克雖然是隻狗,但它擁有別的狗所不具備的赤膽忠心,甚至可以做到大義滅親!我最記得的,是在迪克與自己的愛妻——紅娜陪伴主人尋找母親穿過雪山死林時,紅娜獸心大發,正要把阿炯給吃掉的時候,迪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咬死自己有孕在身的愛妻。任何一個人都知道,迪克咬死了紅娜之後十分後悔,但這並不代表着它不愛紅娜,而是正當迪克聽見,自己親愛的主人發出驚恐地慘叫聲時,它明白,身爲獵犬的自己絕對不能違背主人的命令!

而對阿炯來說,找不到自己的母親,生活的路就同腳下的路,要靠盲棍去敲點摸索,他深知單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足以尋找到自己的母親的。於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他收養了迪克,對它更是寵愛十分,迪克也不負主人的希望,忠心耿耿地做好着自己的本分。在與迪克相依爲命的日子裏,阿炯震驚不已,這樣一隻自己無意中收養的狗,居然能對自己如此的忠心!在阿炯收養迪克之前,迪克是一隻人見人厭,遭人唾棄的臭狗,正是阿炯讓它體會到了愛,正是阿炯讓它感受到了爲主人竭力虔心的幸福,這就是愛的力量令迪克的改變。

故事的結尾,阿炯爲追尋完整的精神、純潔透明的愛和迪克一同開始了新的旅程。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我仍舊意猶未盡。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阿炯與迪克,他們之間的愛與友誼是人類所不能擁有的。阿炯爲尋找到親生母親時的執着,迪克爲主人盡心盡力時的忠誠,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所以,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光看表面,有時候,心靈美,纔是最美的。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2

暑假,媽媽給我習了很多好看的課外書,當我看到《導盲犬迪克》這本書時,就被封面上的那隻活潑的小狗打動了,小狗走在前,主人跟在後。我仔細一看,原來這小狗的主人是一位盲人。那這隻狗應該就是導盲犬吧。看到這裏,我心中立刻產生了許多憐憫之情。

一遍遍讀着這本書,一次次感受着故事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心裏不禁被一種叫友誼的東西滿滿的充盈着!有一次阿炯生病了,好心的阿姨和叔叔收留了阿炯,讓他有了暫時休息的地方,但是他們並沒有足夠的錢給阿炯治病,天天爲治病的錢發愁擔憂。小狗也是急得團團轉,一副愁眉苦臉、侷促不安的.樣子。幾天後,小狗的腦海有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想法,它決定到“武鬥場”隨意地任別人打罵從而賺錢。小狗爲了主人勇敢地來到了“武鬥場”,沒過多久就有三個壞蛋過來說“打你三分鐘給你兩塊錢”,說完把錢扔到小狗地鐵碗裏,就開始狠狠地打小狗,那一聲聲悽慘呻吟聲,那一聲聲痛苦的哀叫聲,襯托着小狗勇敢、美麗、善良的心靈。雖然小狗只賺了六元錢,但這六元錢比金子還要寶貴。

阿炯爲了小狗也放棄了所有一切。當阿炯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時,觀衆嫌小狗太醜,叔叔連忙把迪克從舞臺上拉了下來,讓胖廚師把它關進了夾牆。院子裏天天傳出迪克悲慘地吼叫聲,阿炯絞盡腦汁地想着救出迪克的辦法。看着迪克受盡折磨,他決定放棄現在的工作,放棄了好不容易找到的阿媽,選擇了和迪克浪跡天涯。

讀着讀着…….淚水不禁流出眼眶,啊,愛是多麼偉大,故事中人與小狗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愛。小狗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報答主人,主人用他最真摯的愛來守護小狗。讓我明白人與人之間更應該互相幫助、相互關愛,應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就是愛的力量。

生活中愛無處不在,當我去上學時,媽媽溫柔的說:“過馬路小心點”;當我寫字寫的不好時,爸爸關心地說;“沒關係,你一定行”;當我考試考的不理想時,老師鼓勵地說:“加油,下次你一定能考好”。此時,我腦海裏想的點點滴滴,全都是愛。

愛就像一艘船在大海里行駛,激勵着我們前進;愛就像一架飛機在天空飛行,引領着我們翱翔;愛就像一盞燈,在黑暗中點亮心房,滋潤我們的心田。愛讓人感動,讓人回味,讓人歡喜,愛就在生活中的每一瞬間,讓我們去好好的感受愛吧。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3

從我翻開這本書的一刻起,我便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住了……

一隻狗,雖然擁有高貴的純種血統,但生來便醜,一副斜巴眼,眼角滿了狗眵目糊,鼻樑平塌,天生一張歪嘴,上嘴吻還有一個V形豁口,露出排列極不整齊的牙齒,無法閉嚴的嘴角時時淌着又黏又滑的口涎。一身亂糟糟的沒有光澤的狗毛,就像黑鍋底,好幾處體毛脫落,露出難看的青白色的狗皮,又細又短的尾巴光溜溜的不長一根狗毛,比老鼠尾巴好看不了多少。走遍整個村莊,沒有一處人家願意收養它,不是罵它醜狗,就是用打狗棍打它。當我讀到這裏,我十分憤怒。一隻狗又無法決定它自己的相貌,爲什麼要這麼對它!最可恨的還是那個獵人,自己打不着狐狸,急的要命,狗想認他做主人,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咬死了那狐狸,獻給獵人,獵人看見狐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當他看見狗時,嚇得他認爲是隻醜豺,拿起槍就打,真是好心沒好報!

但是,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就會爲你打開一扇窗,一位盲童每日都在茶館拉二胡,掙點小錢,一日在回家路上遇見了狗兒,好心收養了它,並喚爲迪克。從此迪克成了盲童阿炯的導盲犬。讀到這兒,我心裏舒服多了,開心的笑了。

可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在父親、繼母和茶館的同共施壓下,阿炯不得不帶着他的二胡,領着他的.迪克離家出走,來到昆明尋找他的親身母親繆箐。不過,就憑他一個盲童和一隻導盲犬能在如此大的城市生活嗎?於是,阿炯不得不賣藝度日,乞討爲生,很多時候都吃不上飽飯。更慘得下在後頭,阿炯甚至不知道眼前這個每日來聽他拉二胡並給他兩塊錢的阿姨就是自己的母親。來到一個歌舞團卻只把自己當搖錢樹,整日在舞臺上拉二胡,更可恨得是歌舞團的人竟因爲嫌迪克太醜而換了一隻馬戲團的白獅狗冒充迪克,與阿炯一起演出。而迪克被關進了大籠子裏,還扣上了鐵鏈,每日讓它吃豬食都不如的殘渣,時不時打它一陣。對此,阿炯根本無法反抗。

令人欣慰的是,阿炯趁大夥熟睡之際,收拾東西成功逃離,與迪克遠走高飛。

不得不說,迪克雖醜,但它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爲了主人,它不惜殺害了自己的初戀,一隻想吃阿炯的紅豺狗。在主人生病時,它千方百計討要錢財,最後竟答應了一羣無賴,在白圈內陪他們練九節棍,三分鐘兩元錢,卻被他們打得皮開肉綻……

當我合上書頁時,仍意猶未盡地回憶着……

《導盲犬迪克》讀後感4

沈石溪的《導盲犬迪克》是動物小說,是我在暑假裏讀的所有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一本。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盲孩子和一隻導盲犬的故事。導盲犬迪克是一隻醜狗,但它爲了它的小主人——盲孩子阿炯而犧牲了耳朵,它爲他吃盡了千辛萬苦,到頭來卻被冷落在一旁,甚至被囚禁在夾牆裏,該得到的榮耀得不到,該受到的尊敬受不到。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高傲美麗的白獅狗搶走了。最後,盲孩子阿炯帶着迪克,放棄了讓自己走紅的'工作——吉他演出,浪跡天涯,選擇了永遠的流浪生活。

故事中的導盲犬迪克是一隻講信義的狗。它的主人不嫌它醜,他們相依爲命,完成了許多盲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信念就是力量,它可以催使人們完成使命,讓人們擁有堅定的意志—直叫前,永不退縮。雖然書中的孩子是盲人,但他的意志和勇氣,遠不少於我們正常人。雖然他胸前的乞討杯有時滿,有時幾乎沒有錢,飢一頓,飽一頓,但他不怕,因爲他有迪克,這隻忠實的狗。這讓我又明白了: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是不能忽略的,時間長了,動物就像親人一樣,變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迪克捨命保護主人,卻反被責備,僅僅是因爲它長得醜。有時候人的義氣、善良,還不如狗;而殘酷無情、心狠手辣卻勝於狗,真讓我憤怒和心寒。

這一切讓我聯想到了我家的小狗阿灰。阿灰是隻又矮又胖的狗,它的到來讓我不再怕狗。阿灰雖然不像書中的迪克一樣有聰明的大腦,但它笨拙的樣子也挺可愛。阿灰雖然不能像迪克一樣有本事救我,但它賣萌時,卻能逗我開懷大笑。阿灰帶給了我太多的歡笑,我很慶幸能有一隻這樣的“開心狗,,。

我相信: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對它們的善待一定會換來動物對人類的信任、友好,創造出和諧、溫馨的美好生活。

現代社會,人類始終掌握着話語權,而動物,多少誤會、多少委屈,它們都只能忍受着。其實,它們也是生命,它們也有感情。小說《導盲犬迪克》以導盲犬的遭遇,啓示我們善待動物。小作者深深意識到“動物就像親人一樣,變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