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感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後一代成長爲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和青年學生談報考師範問題的一段話。這段話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教師工作客觀規律的反映。因爲人類社會所積累的經驗,並不限於生產經驗和科學經驗,同時還包括道德經驗、審美觀念、哲學觀點、宗教信仰等。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道德觀、審美觀、世界觀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對年輕一代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的要求卻是相同的。在這方面,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又是多渠道的。其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具有特殊的作用。因爲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並在學生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尤其是小學生對教書的崇拜,最尊敬。教師的世界觀、思想意識,對社會生活的態度,自己的理想信仰和追求都無時不刻不在影響學生,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教師必須先學會做人。人們常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話的確不要錯,學生從童年時代開始,他的知識的獲得、文明習慣的養成、個性、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等,教師都起到主要的甚至是決定的作用,是塑造人的靈魂。教師不僅是在塑造人,同時也在改造人。特的勞動的特點是塑造與改造的統一。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感

教師既然是塑造人與改造人的勞動者,那麼,他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我認爲,博愛是爲師的首要條件,是爲師的根本。俗話說“學高爲師,德高爲範”。作爲人師,就必須具有博大的愛心,用愛愛贏得學生的愛戴、信任和尊重。使學生願意聽從教師的教導。在幾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總是嚴愛學生,厚愛學生,就像雕琢寶玉一樣,精心細緻地雕琢,剔除礙眼的瑕疵,保留耀眼的精華。爲了使學生成爲一塊無暇的寶玉,我努力地走進學生的心裏,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他們搭起溝通的橋樑。我充分地認識到,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去自覺地、自動地沿着老師的指引的方向邁進。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誠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時,學生纔會對教師產生依戀仰慕之情,才能向老師敞開心扉,這樣,教師才能對症下藥。因此,作爲人師,就應該用博大的愛心去呵護他們,感化他們。那麼如何去施行自己的愛心呢?

一、以美好的人格感染學生

學高爲師,道高爲範,作爲一名教師,特別是作爲一名班主任,應該具有豐富的學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學生心中樹立起榜樣。教師在良好形象,能使學生受到感染。在現實中,學生可以諒解教師的嚴厲甚至苛刻的舉動,但往往不能原諒教師的才疏學淺或不學無術。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終身的學習者、與時俱進者。因爲淵博的知識、精彩的講解、嚴謹的態度、清晰的語言和洪亮的聲音加上豐富的表情和姿態,靈活多變的教法等等,都是吸引學生和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決定因素。而一手漂亮的書法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良好的人格魅力都表現在良好的性格和風度上。作爲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良好的性格體現在誠實守信、友善謙和、正直不阿等方面,這些構成人格形象的個性美,最能引起學生心理的共鳴,成爲他們欽佩和效仿的楷模。另外,良好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老師的穿着舉止上。一位穿着得體、舉止文雅的老師,往往能吸引學生眼光,令學生產生好感,繼而產生求知慾望,甚至會仿效老師的'穿着、

舉止。相反,穿着時髦、嬌野粗俗的舉止就會使學生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總之,淵博的學識、高超的教學藝術、文雅的穿着和態勢等等,構成教師人格魅力的因素,都會在學生中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賞識學生。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沒有自信,哪裏有做人的底氣?然而,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人是以過高的標準要求他們,處處拿學習優秀的學生來衡量他們,就因爲這樣,使他們總是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之中,並時時感到失敗的痛苦,以至放棄學習。這與我們傳統的文化有關,因爲我們總是強調存在哪些不足而不去表揚閃光的一面。雖然我們經常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是人落後。”但如果僅僅看到他們的缺點而忽略他們的優點,那又如何樹立他們的自信呢?所以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中,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看這些學生,努力發現他們的長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毫不吝嗇地表揚和鼓勵他們,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他們對美好的追求,激發他們朝着美好的目標奮進。

三、尊重和信任學生。

要轉變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做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是,和學生溝通,取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是及其重要的一步。在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要轉變學困生,首先要學會傾聽。傾聽是賞識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在傾聽時,要放下架子,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這樣才能增加親和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會了傾聽就能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要做細緻的工作。只有學生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他們才願意把自己的想法、願望、要求和困惑告訴老師,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支持。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與靈魂的激盪。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四、愛與嚴要相輔相成

關心和愛護學生,不是說對學生百般忍讓。如果說爲了討好學生而放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學生就會放任自由,就會形成一盆散沙。到頭來後果則不可收拾。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對學生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而且要嚴得有理,嚴得有方。俗話說:“響鼓敲重錘,笨鳥促先飛”。針對不同性格、不同氣質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膽大臉厚”的可當衆批評,自尊心強的要進行個別談心,屬於隱私型的還要祕密地進行教育。總之,對待不同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批評方法,不要千篇一律,亂嚴一通。如果亂指責,亂批評,勢必造成不良後果。此外,嚴格要求,要嚴得適度。老師對學生一味地嚴格,不給學生關懷、體諒,表面上看學生非常聽話,甚至做得很好,學生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風,是一個不錯的班級,但時間長了,學生見老師就會像老鼠見貓一樣,害怕至極。學生長時間處於這樣的戒備狀態和被動的壓抑中,將使學生身心產生一種不良的影響,從而導致厭學、逃學、退學、輟學。作爲優秀的老師,應該要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既要關心愛護、幫助、鞭策、指點、引導等,使師生之間關係互睦、融合、自由、輕鬆和快樂,又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爲習慣。

愛護學生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作爲一個人民教師,應該以博大的愛去關心學生,把他們培養成爲有知識、有高尚道德的社會主義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