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國的讀後感

愛國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國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國的讀後感

愛國的讀後感1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一書記載了六十位中外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民族英雄文天祥堅強不屈,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詩篇;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流芳千古;劉胡蘭從容對鍘刀,大義凜然;不滿20歲的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兵重創入侵英軍扭轉戰局;美國之父華盛頓經過艱苦鬥爭,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獄中用鮮血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等故事。

這些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爲了祖國的存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愛國之心,應對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着他們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我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感觸很多。公元1661年4月,一個靜悄悄的黎明,民族英雄鄭成功率精兵2萬,戰船百艘,從金門出征,討伐荷軍,收復臺灣。鄭成功在臺灣人民的支持下,用智慧,頑強地與荷軍展開了近一年的水陸戰,最後讓荷蘭軍掛出了白旗,把荷蘭人趕出了臺灣島,被荷蘭人佔領了幾十年的臺灣最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的不朽功勳,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爸爸說,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同祖同宗,臺灣迴歸祖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當代中國人的神聖使命。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只有經濟繁榮,國家富強,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只有懷着愛國之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終有一天我們祖國會繁榮富強起來。

愛國的讀後感2

我懷着崇敬的情緒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少年愛國者》這一本書。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少年,從小被賣到馬戲班,受盡了班主的虐待,過着悲慘的生活。一次,馬戲班到西班牙演出。他趁機逃了出來,坐上開往意大利的輪船,準備回到祖國。同艙的幾位外國乘客同情他,送給他一些錢。晚上,那些外國乘客露骨的攻擊意大利人是土匪,意大利是騙子的居住地……

這位瀕於死亡邊緣的意大利少年聽到他們對祖國的誹謗後,怒不可遏。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民族的氣節,他毅然將錢扔在地上,並高聲怒吼:“我不好收說中國人壞話人的東西!”小小年紀,個性是漂流異鄉,舉目無親,飢寒交迫之時,他卻捨棄了憐憫,維護了祖國的榮譽,真是可欽可敬啊!我的心被意大利少年對祖國深深的愛所打動。

對祖國的愛是一種偉大而深沉的愛。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爲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切。憶往昔,民族英雄鄧世昌,爲了祖國,率艦隊向艦撞去;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曾激勵過多少有爲青年奮發向上……看今朝,女排大姐姐刻苦訓練,頑強拼搏,最後在三大球中爲祖國贏得了一個個冠軍;邊防軍叔叔,爲了保衛祖國,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邊境的外國軍隊……

但此刻也有極少數人不愛自己的'祖國。他們嫌他窮,一味地追求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在“洋人”面前低聲下氣,喪失中國人的尊嚴。他們爲了個人的享受不惜損害國家的利益。這些人多麼渺小!他們的靈魂是多麼醜陋啊!

“愛祖國,要爲祖國增添榮譽!”這就是我讀了《少年愛國者》的主要感想。

愛國的讀後感3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有很多,小英雄的故事更是說也說不完,今天我讀的一個故事《雞毛信》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有一個龍門村,村裏有一個名叫海娃的14歲男孩。一天,海娃要爲村裏的大人去三王莊送一封極其重要的雞毛信。三王莊離龍門村有好幾裏,途中又有鬼子軍隊巡查海娃腦子一轉,把雞毛信吊在了羊羣的領頭羊那條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輕而易舉地使雞毛信躲過了鬼子的搜查。他們還把海娃心愛的羊燒來吃了,晚上還把他禁錮在他們的身邊。然而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聰明機智的海娃不但輕巧地避過了鬼子們,將鬼子引入埋伏圈,還信送到了三王莊指揮部。指揮部根據雞毛信的內容,有力地打擊了鬼子軍。

作者在文中對海娃送信途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充分體現了海娃勇敢和聰明的品質:在鬼子軍隊即將來到海娃身邊的時候,自己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的時候,海娃用盡全力向山上放聲大喊"鬼子來了!快打呀!"的時候,這一切一切都明顯地涌現出海娃的一種堅決反抗日本軍隊、愛國的情感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這些情感與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個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我讀了《雞毛信》之後,決心向海娃學習,做一個不怕失敗與挫折、熱愛生命的人。勇敢――不怕鬼子、意志堅強――想盡各種辦法堅持把信送到的精神所感動,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在學習上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不怕困難。堅持。想盡辦法,珍惜現在有幸福的生活努力學好本領,爲未來社會建設增添一份力量。

愛國的讀後感4

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劉伯承在一次戰爭中被土匪打傷了眼睛,他到重慶臨江門外的一個外國人開的診所看病。做手術前,病人拒絕施行麻醉劑,手術中,病人一聲不吭,手術後,病人可以正確地數出沃克醫生的刀數,沃克醫生說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他堪稱軍神。最後,沃克醫生知道病人是川東支隊的將領――劉伯承,沃克醫生肅然起敬。

我讀了《軍神》這篇文章後,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以爲有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不哭就很勇敢了,劉伯承還不施行麻醉就做手術呢,你能做到嗎?我知道了劉伯承是一個很勇敢、很堅強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也要向劉伯承學習勇敢的精神、堅強的毅力。雖然不用做手術不打麻醉劑,但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例如:跑步、踢球或做其他運動項目時,磕傷、碰傷不哭,不要因爲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什麼事都不要膽小,上課回答問題時要大膽舉手,就算你回答錯了,老師也不會怪你,讀課文也一樣。還有,越野賽或運動會的時候要積極報名,萬一被選上了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就算正式比賽沒掛上名次或名次不好也沒關係,因爲重在參與,我已經堅持參加了比賽,盡了力。要這樣才能向劉伯承學習。

如果,劉伯承現在就站在我面前的話,我會對他說:“您真勇敢,我一定要向您學習堅毅的精神,並且要超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