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史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的讀後感

史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的讀後感

它是由一位兩千多年前生在黃河龍門的“倜儻非常之人”寫就的;它記敘了華夏文明五千年曆史的三分之二;它使一個古老的民族從此有了自己的“家譜”;它用傳神的筆墨寫活了一個個歷史人物;它以取之不盡的歷史文化源泉滋養着中華的沃野曠疇……它,就是我國古代的“史聖”司馬遷窮極心血寫成的不朽鉅著——《史記》。

我並沒有讀完這部鉅著的每一個章節,也不敢說自己能全部讀懂。但僅從自己細心閱讀的部分,我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博大的心跳動的節律,瞻仰到一位古代“良史”的偉大人格,可以感受司馬遷那天資橫溢的語言藝術。我深知,《史記》是一部體系完整、規模宏大、視野廣闊、見識超羣的百科全書式的歷史鉅著,字裏行間蘊涵着深邃的哲理,融匯着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每一位當代大學生都應該舒展宏偉的歷史畫卷,拜讀這部不朽的經典作品。

司馬遷,一個天才的史學家。讀完《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可見司馬遷的偉大志向、坎坷經歷和執着精神,瞭解了他創作《史記》以繼《春秋》的壯舉和用心。《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體例一應俱全,內容更是恣肆汪洋,橫向囊括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學術思想、典章文化等方面,縱向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三千多年的歷史,貫穿着史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求索精神。

司馬遷是一個很不幸的史學家,他受刑之後仍忍辱著書,評判歷史,褒善貶惡,以客觀公允的筆調冷靜地記錄人世間的真相,寄寓悲天憫人的情懷,表達了自己所追求的社會理想。《史記》通篇洋溢着“良史”堅持真理、秉筆直書的`精神,當時的一些大人物如漢高祖劉邦,在司馬遷筆下也被擦掉了神聖的光環,還原爲普通人的面目。《史記》一書還清晰地刻畫了歷史人物在歷史進程中表現出的優秀品格,其中有愛國主義精神的種種表現,有“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的美好品格,有上下求索、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一部《史記》,記載下了上自帝王將相、國戚朝臣,下至遊俠刺客、士農工商等各行各業人物的真實生活,震撼了多少後來人。讀《史記》,使我感到歷史固然重要,但更能打動我們心靈、激勵我們前進、使我蕩氣迴腸卻又滲透在文字中的那些高尚、高貴的靈魂,滲透着作者司馬遷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閱讀《史記》有助於我們瞭解歷史,認識社會,領悟人生的奧祕和哲理,同時也可以激發我們的思考。當在司馬遷構建的五彩斑斕的世界中徜徉漫步時,我們應該用清醒智慧的眼光去探索、去發現,從而貫通古今,給自己一個與歷史面對面的機會,在激活歷史的同時也激活我們自己。

俗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之所以長傳不朽,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們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史記》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