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1

前幾天,我和學生學習了一篇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講述了在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一百週年的事情。

講了這篇課文,我深受教育和啓發。受教育的很多,如:“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淡藍色的熒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個月的時間提煉出來的0。1克鐳發出的,也就是她的成就。這項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終日的煙熏火燎,身體的疲勞爲代價獲得的,因而融入了”美麗的生命“。這項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堅持探尋”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結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這句話是對居里夫人在科學研究中表現的堅持不懈的獻身精神的讚頌。

同時,我受啓發的也很多,如:”瑪麗的性格天生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着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着的追求“、”這項偉大自然發現“是指居里夫人發現了放射性的金屬元素鐳,”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年輕美貌。金錢名利,而在於爲科學做出貢獻,爲人類做出貢獻。居里夫人對人生和價值的認識,一方面源於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於她在科學研究中獲得的體驗和感悟。

居里夫人不同於別人,她執著地學習,研究,不斷地創造出人類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在她人生的67年中,她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尤其是她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子,使她的理想是她更加努力地奮鬥。

我們的生活多麼廣闊,可以爲之奮鬥的事情有許多,最根本的是做好現在正在做的事。做好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這一行更需要居里夫人這種毅力、執着、排除一切干擾的精神。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2

美麗,是什麼?美麗是色彩世界中最鮮豔、是奪目的令人心怡的感覺;美麗是風兒滑過我們的身邊,給我們帶來的那種清爽舒適的感覺;美麗大概是捧起一掬清泉,輕輕入口,宛如品嚐着月亮的清甜吧?讀了《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文章後後,我終於知道了美麗到底是什麼了。

本文主要講了居里夫人仔細研究放射性元素的故事。居里夫婦是一對經濟相當拈據的知識分子,他們無力支付購買瀝青鈾礦所需的高昂的費用。於是和丈夫一塊搞到了很多工業殘渣來提煉鐳。每次提煉後,又去實驗室來沉澱……隨着時間的一點一點逝去,居里夫人的容顏逐漸變得蒼老,身體也越來越差。但是還是在不停地工作,直到1934年去世。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這種執着的精神感動了。居里夫人不怕困難,自己的實驗室只是一個小棚子。但是自己卻沒有在乎這些,依然在努力地研究鐳。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爾一起去搬回了大堆大堆的工業殘渣,一次次地尋找着稀少而又珍貴的鐳。並沒有因爲浪費時間,浪費精力而就此放棄。居里夫人在研究的同時,這工業殘渣發出的毒素正在一點一點侵蝕着自己的身體。居里夫人沒有注意到,而是埋頭工作……

居里夫人一生得到過的榮譽無數,並沒有就此停止對科學的研究。她視名利如糞土,把自己的榮譽都捐贈給了別人。鐳問世初,它當初的身價高達每克75萬金法郎。許多人以爲僅憑專利技術,居里夫婦應該富甲一方了。但事實上,居里夫婦放棄了他們的權利,並毫無保留地公佈了鐳的提純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那時候的社會,歧視女性。她的成功典範激勵了很多人。作爲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敬仰。這個世界爲有這樣的女性而驕傲。

終於知道了美麗到底是什麼了,外在的美麗只是錦上添花。而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擁有了心靈美,纔算是擁有了打開這個世界的鑰匙!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3

瑪麗·居里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一定不陌生吧!她是勇敢的替身,她是堅強的代言,她堅持,永不放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她的故事。

瑪麗·居里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在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里登上了法國科學院的講臺,並宣佈了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這裏。她的報告令全場震驚,而她那美麗、端莊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關於鐳的發現,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啊!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進行冶煉、溶解、沉澱、分析,終於在經過了三年有九個月後,提煉出了0.1克鐳,他堅強、剛毅、頑強,有遠大、執着的追求,瑪麗·居里在完成這項偉大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但是,鐳射線也在無聲無息的侵蝕着瑪麗·居里的肌體,再加上丈夫不幸早逝。可瑪麗·居里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她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和兩次諾貝爾獎,可是她視名利爲糞土,一直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

讓我們伸出指頭來數居里夫人的成績是在容易不過了,但要取得這樣的成績還真不簡單——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充滿了難以想象的艱苦、辛酸和奮鬥等元素。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她在完成對人生意義的發現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提升和生命境界的飛躍。她那堅定、執著的性格,爲科學獻身的精神使她永遠定格在了歷史上。居里夫人視名利爲糞土,把獎金捐贈給科學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六歲的小女兒當玩具。她淡泊名利的高貴人格和全身心投入科學的忘我精神,正應了愛因斯坦的那句話,“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是啊,她沒有躺在任何一項大獎上盡情的享受,而是在去世前還是繼續埋頭工作。

本文課題“跨越百年的美麗”,“美麗”二字,用來形容瑪麗·居里再合適不過了。她的美麗不在與容貌,而在於她那美麗的心靈。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4

跨越百年風塵,她從破舊的實驗室跨進科學的史冊,從化學物理的輝煌中綻放出水芙蓉。風雲變更,變不了她美麗的人格,歲月流金,帶不走她的聰慧睿智,她的美麗跨越了百年的'時光,永遠在每個人心裏熠熠生輝。她,就是瑪麗·居里——一位無私奉獻的女科學家。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天,居里夫人在疲勞之極揉着痠痛的後腰,隔着滿桌子試管、量杯天真又略帶期盼地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而皮埃爾只是淺淺的微笑:“我只希望它能有美麗的顏色。”多麼真摯樸實的心願啊!面對這個居里夫婦用畢生心血提煉出的結晶,她們並沒有奢求鐳可以爲她們得到多少榮華富貴、多少名聲地位,而只是單純的希望它能擁有美麗的顏色,擁有澄澈而美好的顏色,然後把這項財寶留給世界,留給需要它的人,便已足夠。經過居里夫婦不懈的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終於提煉出了這來之不易的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裏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就爲了這樣0.1克渺小又看似微不足道的美,使居里夫人在煙熏火燎的環境下日夜不絕的整整工作了三年之久,這不僅僅是一點熒光,更是距離夫人用生命、用滿腔激情點燃的希望之光。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洗滌後依然閃爍着光芒,燦爛並永遠美麗。

居里夫人的美在於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在於對困難剛毅、頑強的人生態度;在於對世界無私的奉獻;在於對崇高人格的堅定……即使是她的外貌不再年輕,即使鐳射線早已侵蝕了她的肌體,她的美依舊永恆,她的精神依舊用在,就像一塊永遠的里程碑,永不褪色。

讀完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只有不斷朝着理想和目標進發的人,才能擁有光明的未來,只有堅持不懈、執着進取,達到智慧高地的人才能擁有永恆的美麗,才能跨越那悠悠的歲月長河,把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輝灑在百年後的今天!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5

在科學界,有一位聞名四海的女性,是她,提出了放射性一詞;是她,發現元素釙和鐳;是她,打破了當時的性別歧視!她就是科學家瑪麗·居里。

1867年11月7日,瑪麗·居里在波蘭華沙市一箇中學教師家庭誕生了。她生來就長得十分秀麗,那白淨端莊的臉吸引了許多人,但她不在意外在美,一心一意地研究化學和物理。在1898年,她發現了元素釙,接着發現了元素鐳。

可是,純粹的發現又有什麼用呢?眼見爲實啊!於是居里夫婦爲了提取這純元素鐳,便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裏支起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對廢渣進行冶煉,再送到化驗室一批批地溶解、沉澱、分析。而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地破棚子,由於年代久遠,棚子裏常飄着一股木頭腐爛的味道,再加上那一陣陣嗆得人無法忍受的煙霧,這簡直就是人間地獄,而居里夫婦差不多將人生中一半的時間花在這間破棚子裏。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0.1克純元素鐳從這一噸工業廢渣中誕生了。這0.1克鐳有十分美麗的顏色,它用藍色熒光照亮了幽暗的破棚子,照亮了一個女科學家的內心。

正是因爲她堅定、頑強,有遠大的追求,才使全世界能看到這藍色的熒光。她發現了兩種元素,獲得的榮譽自然也不少。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勵、16枚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尤其是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盡情地享受獎金,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全部捐出,把獎章給自己的小女兒玩。她一如既往,一直埋頭工作,在化學研究的海洋中盪漾,直到67歲時,鐳的射線使她患上了白血病,因此她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在居里夫人身上,我重新地認識了美,真正的美,是內在的美,是助人爲樂、善良,有同情心。而她就擁有這些美,她頑強,她鍥而不捨,她將上萬的獎金全部捐了出去,留給自己的只有勞苦。

我們就要學習她這種真正的美,這種好的品質!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6

跨越百年風塵,從她的實驗室跨進科學的史冊,從化學物理的輝煌中綻放的出水芙蓉,一句話便是“成功不是眼淚而是血汗築成的”堅韌!風雲變更,變不了她美麗的人格;歲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爲歲月的久長而熠熠生輝。她,就是瑪麗.居里。

古語云:“自古紅顏多薄命”,君不見西施、玉環都在風華正茂之年零落於塵,空留下一段傳聞,幾聲慨嘆。可居里夫人的美麗換來了科學革命的新,青春托出的一條條科學定律映照在她白皙的臉龐上。“長恨春歸無覺出,不知轉入此中來”,她跨越百年的美麗催生出了科學革命的長卷,字裏行間閃耀着放射物質鐳的光輝。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紅顏美貌,以至她的閨中密友需要用傘柄趕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這個,而是對夢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歷久彌新的;居里夫人也贏得了無數的崇拜和敬意,人們用詩歌讚美她,媒體大篇幅報道她,可她不爲所亂。愛因斯坦說:“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沒有被盛名衝寵壞的。”不求名利,不爲讚揚,不怕挫折,自由簡便地駕馭着自我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駛向科學的彼岸,“不爲物喜,不以己悲”,這是何等坦蕩的胸懷。

本來,她完全能夠享用鐳帶來的豐潤財富,腰纏萬貫。可她偏偏獨上高樓,絲毫不爲財富所動心,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專利權。她的放棄,使得百年後的今日,人們還在傳頌着關於三克鐳的感人故事。“科學是全人類的”,這是她對人們的回答,窮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內心世界是充實豐裕的。孔子說過:“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應對着跨越百年的美麗,我由衷地體會到什麼是“賢”的內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賢哉,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居里夫人,你跨越那悠悠的歲月長河裏,把你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輝灑在百年後的今日。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習了《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我認識了一位科學史上著名的女科學家——瑪麗·居里。

鐳,一種稀有的放射性資源。它是那麼的神奇而美麗,可以治療疾病,有着淡藍色的熒光。可是誰又知道,爲了鐳的發現,居里夫人注入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爲了鐳的誕生,居里夫人日日夜夜在一鍋一鍋的冶煉工業廢渣,居里夫人終日在煙熏火燎中工作着。不管手上被酸鹼燒的點點痕跡,不管勞累痠疼的身軀,只是不停的做着。

課文中說到:“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三年又九個月啊!將近四年的時間啊!居里夫人那堅持不懈的精神由此可見。居里夫人用了短暫人生中將近四年時間,只爲了這0.1克鐳,只爲了造福人們。

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不幸早逝,居里夫人只好一人撐起了家庭這個擔子。一個女子,一個瘦弱的女子,既要照顧自己的兒女,又要做科學研究,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別的女子身上,她們也許會徹底絕望了,放棄科學事業,做個普普通通的人,平凡的活着。但是,居里夫人並沒有放棄,在困難面前,她選擇了堅強。她不顧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不管生活的艱苦困難,只是默默無聞的做着。她是如此的堅毅,如此的頑強,如此的剛毅。

居里夫人一生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榮譽: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和兩次諾貝爾獎。居里夫人完全可以停止一切的工作,因爲她已經擁有了一生都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居里夫人視名利如糞土,她把所有的錢都捐給了需要它的人。她曾對人們說過:“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着它,否則將一事無成。”居里夫人是那麼淡泊名利,毫不在乎金錢和權力。

居里夫人是那麼淡泊名利,那麼堅貞不屈,那麼樸素典雅,又是那麼的剛毅頑強。我敬佩居里夫人的執着,喜歡居里夫人堅定的精神。居里夫人的美麗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永不逝去。她不僅是科學道路上的一塊里程碑,更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璀璨的一盞引路燈。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8

《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文章令我感動不已。這一位年輕漂亮的夫人——瑪麗.居里,她爲了研究“鐳”不辭辛苦工作了很久。在工作中她年輕漂亮的面容變得憔悴,也染上了疾病。1934年7月4日是她逝世的日子。

爲了研究“鐳”,居里夫人很辛苦,但是她覺得值得,因爲——她熱愛科學。他把她和丈夫辛辛苦苦煉造的“鐳”毫無怨言的奉獻出來,讓研究治癌症的人研究;在她教學時,他總是毫不的把如何研製鐳的方法教給每一個人。居里夫人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崇高的,不管怎麼說只是融合一句話“我愛科學!”

居里夫人熱愛科學,當然科學給居里夫人的回報也是不可估量的:獲得獎章16枚,獲得名譽頭銜117個,獲得獎金10次,獲得諾貝爾獎2次。每種名譽都是重千斤的吧,別人一定會以爲居里夫人在這堆榮譽中享受,不!她沒有,她把獎章送給女兒玩,自己卻繼續過着貧窮卻滿足的日子,苦心的專研科學。曾經有人嘲笑過她的“愚蠢”爲了所謂的科學而放棄一大筆財富,是的!曾經我也不明白,但是居里夫人說過:“榮譽就像是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着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我明白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對科學的貢獻,對社會的責任,而不是名利和財富。

只要用心去看待一下世界,會看到有一些人被名利和金錢矇蔽了心靈,但是也有不少科學家是那麼固執,他們堅信科學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而不是靠財富和名利。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熱愛科學。似乎她的一生就是爲了科學而生,爲科學而死。居里夫人逝世一百多年了,但是她那執着追求科學的心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9

“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於形,不逐於力,不持於技。”從文章中看到這句文字,不禁讓人聯想到很多科學家們成功的事蹟,他們靠的,就是不變的追求和不屑的堅持。就算在冷嘲熱諷中也要勇往直前的篤定堅毅。而居里夫人,更是印證了這一點,並且還告訴世人“女性也可以成就偉大”。

居里夫人是一名天生具有美麗資質的女性,她擁有美麗的容顏,天資聰慧的頭腦,然而,在人生這條選擇的道路上,她選擇了後者,而放棄了一個世人公認的女性傑出的標準。在外表的華麗下,她看到了自己更深一層的價值和更遠的目標,她看到了理想,看到了內在的高貴品質,因此,當一個人擁有堅定的目標和理想時,一切都可以拋之於不顧。

艱苦的條件,單調的生活,從成噸的礦渣中提取出僅僅0。1g的鐳,看似付出與回報絕對不成正比的工作下,居里夫人正在一步步朝着內心的目標前進,在別人看來這是徒勞一場,而在她看來,這是人類科學史上又一重大發現。

當礦渣染黑了她的雙手,當放射物質拖垮了她的身體,那個在實驗室裏依舊勤勞的身影並沒有絲毫要停止的意思。周國平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堅持了夢想,便只能義無反顧。既然選擇了挑戰,便只有破釜沉舟。做出犧牲是必然的,當內心篤定目標,一切都無法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這是跨越百年的美麗,亦是跨越百年的孤獨,居里夫人沒有在榮譽中迷失自我,而是漫將浮名換了精修鑽研。在心無旁騖之時,耐得寂寞,方能成大事矣。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10

山羊的夥伴是青草,蜜蜂的夥伴是鮮花,鳥兒的夥伴是天空,而我的夥伴是書。如果書是一片海洋的話,那我就是在書海中遨遊的一位遊客,或是一個坐着小舟的遊客。

近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麗》,課文主要講了:1898年,瑪麗·居里在科學院裏宣佈一項重大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人是關鍵的一人,其他科學家發現了人工放射性和天然放射性,她思考着:其他物質有放射性嗎?在那之後,她處處留心着所有東西,兩年後,她發現了釙,又發現了鐳。她和她的丈夫搞到一噸含鐳的礦渣,用大鍋冶煉。過了三年又九個月,她們終於提煉出了0.1克鐳。它有着美麗的顏色——淡藍色的熒光。

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得了兩次諾貝爾獎。但她把獎金給了科研事業與戰爭中的法國,把獎章給女兒當玩具,自己一直工作到去世。

讀完之後,我不斷地對自己產生疑問:爲什麼居里夫人不盡情地享受着自己的餘生,而是做辛苦的實驗呢?爲什麼她不會被困難嚇倒,不會因爲生活和思想上的負擔放棄科學研究呢?她笨嗎?啊!我明白了,正是因爲居里夫人有着淡泊名利的品質,纔不會因爲這些名譽所吸引,因爲她有不向社會低頭,有獻身精神,纔不會被困難嚇倒,有負擔纔不放棄科學啊!她這不是笨啊!如果我們能和居里夫人一樣,不怕困難,有獻身精神,也應該說是祖國的驕傲!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一下居里夫人吧!正因爲有着她的優秀品質,她的“美麗”才能流傳於世,跨越百年!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共同努力吧!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11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讀了這篇課文後,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並要想着這個理想努力的向前。

《跨越百年的美麗》講的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一個堅定端莊的女學者變成了教科書裏的一個新名詞:放射線,變成了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她變成了科學裏的一條條定律,她就是:瑪麗·居里。

居里夫人她是一個: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着的追求,這讓我十分傾佩,如果我們也有居里夫人的一點點的堅定、剛毅、遠大、執着的追求,那我們就會是最好的。居里夫人是偉大的,她不會躺在任何一項榮譽或任一項獎金上盡情的享受,而她卻是名利如糞土,把自己發現的鐳公佈於世,她並沒有申請專利,而是告訴所有人鐳的發現。本來,她完全可以享用鐳帶來的豐潤財富,腰纏萬貫。可她偏偏獨上高樓,絲毫不爲財富所動心,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專利權。這是她在死後,她的故事還是家喻戶曉。每當讀到:這點淡藍色的美麗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從這一段,我體會出了居里夫人從成燉的工業廢渣中才提煉出0.1克鐳,這讓我感覺的居里夫人非常的辛苦,再加上皮埃爾不幸早逝,這世界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居里夫人的壓力,但居里夫人還是堅持工作着,她要完成皮埃爾生前的遺願,最後,瑪麗·居里67歲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心愛的實驗室。

讀完這篇課文,我懂得了許許多多,我更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就像居里夫人那樣,直到她身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不停的有射線在釋放,以後我幹什麼,都要堅持下去。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後感12

外在的美是短暫的,易逝的,只有內在的美才會是永恆的,不變的。《跨越百年的美麗》就體現出了居里夫人那美麗的外表,還擁有高尚的人格,特別是她對科學研究的堅定、執着、勇於犧牲的偉大精神讓她的美麗跨越百年,永遠存在。

《跨越百年的美麗》的主人公就是居里夫人——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基女士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寫居里夫人的句話“她一生共得十項獎金、十六種獎章、一百零七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這一句話,句中用了列數字的方法表現出了居里夫人的偉大,也引出了她把那些獎章送給了六歲的小女孩當玩具,更體現了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從中我還領悟到了不能因爲獲得了一些獎章就驕傲自滿,榮譽是代表過去,就像居里夫人說的,榮譽會使人沒有前途。我們躺在過去的榮譽上睡覺,那我們就不會進步、發展。

我曾經就爲了拿到了一些獎狀,就有點沾沾自喜。結果,在學習上就放鬆,成績也就下滑,驕傲的代價太大了。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居里夫人身上美的品質,她沒有把過去的榮譽當作驕傲的資本,所以她能不斷的探索科學,以致於她有一次又一次新發現,爲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在現在人們還在紀念她,人們不僅是紀念她的科學成就,同時也是對她堅定、執着、勇於犧牲的偉大精神的懷念。

我們在追求成果和美的同時,也要更多地關注內在的心靈美,因爲只有內在的美,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並且持久,永恆,使人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