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導語:姜戎的《狼圖騰》是一部深切關注人類土地家園,以靈魂迴應靈魂之書。下面是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歡迎參考: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一)

讀這本書,是源於好友的不斷推薦,她說這是本好書,值得一看,於是我就借了一本,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看完了。雖說讀得不是很精細,但是有幾個精彩的環節還是留在了我的腦海中,也引起了我對人生的一點點思考。

《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狼豐富多彩的殺敵方法。開篇就是一個草原狼圍捕黃羊的大戰役,波瀾壯闊,縱橫捭闔,動靜結合,一氣呵成。

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鍾,但作戰前狼羣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時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還有戰鬥力的黃羊而擊其餘部分的智慧,頗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的狼抓黃羊的絕招,又讓我們拍案叫絕,讚歎不已。這動靜之間,卻將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組織性和紀律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狼做的事情之所以會十拿九穩,是因爲他們做每件事情前都會先想好策略。這一點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驚人的,幾乎可與人媲美。狼的本領、狼的智慧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們也是在幾千年艱苦的草原生活中磨鍊出來的。變幻莫測的草原氣候、惡劣的草原環境、各種動物的逃生本能還有來自人的巨大威脅,使得狼始終生活在險境之中,隨時都處在被餓死、凍死、打死的境遇中,狼的各種策略就是在這種艱苦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

人不是狼,但我們卻可以從狼身上借鑑很多東西。學習草原狼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戰術,而是要鍛鍊自己勤于思考、善於應用策略的能力。主動的去觀察和學習,積極的思考,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採用不同的方式,在實戰中磨鍊自己,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二)

看完了《狼圖騰》,聽朋友說是溯源文學,我不一定能給這部小說歸類,因爲我只喜歡裏面的情節,能從裏面得到感悟就可以了。圖騰,知道意思但不清晰,查了下漢典,源出印第安語,意爲“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爲家族或部族的標誌。其中書中得出漢族的龍圖騰源於狼圖騰,狼圖騰的深遠意義以及對華夏文明的影響。

我對於洋洋灑灑的闡述,沒有興趣。我只希望能讓現在的人,有一個具體的信仰,有一種圖騰,能成爲其精神的積極動力,現在的人迷茫的原因,就是沒有具體的方向,就像很多人讚美的唯美的霧,其實就是灰塵沾上水汽的外衣。是一種見不得陽光的意境。

我還是很喜歡裏面的狼和人的鬥智鬥勇,感受着血腥和不折的精神,讀來振奮。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是優勝劣汰的法則的詮釋,是殘酷的淘汰,以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時髦的和諧的另一種解釋吧!

和對手一起成長,感謝對手,感謝在激烈環境下的競爭。即使體無完膚,也心甘情願。活出一種坦然,也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即使面臨倒下,仍有不屈的意志,始終會戰勝自己,而主宰自己。

《狼圖騰》看完了,沒有狼這樣的教師,近距離的觀摩學習,即使社會上的“狼”,也披上了和善的外衣,把一切光明面敬獻,而“狼”的運行程序,始終不得而知。但書中身臨其境的描繪,說出的不僅僅是規則,還是一種戰略方式方法,在新的環境中的演變,揭去華麗的表象,剝出最本質的東西,就是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深化,是一種神話的昇華。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三)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着我的心靈。

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爲殘忍,但狼只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欲,物慾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學會像狼一樣,強悍智慧,勇於進取,我想這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溫良淳厚的思想已深深地扎進我們心中,忍讓、謙和成了中華民族的主流。經歷了幾千年此文化的薰陶,我們的民族一度陷入了頹靡,無知與愚昧在過去一直充斥着我們的內心,中華民族這條巨龍也因此臥睡千年,毫無進步。我們崇尚的漢文化雖一直延綿至今,但此中卻無數次受到草原民族的攻擊甚至是侵佔。而他們正是在與狼的抗爭中,不斷強健起來。

狼的智慧與精神和中國民族的懦弱與落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過去的中國是落後的,這是由於如羊般的農耕精神促使的,這正是華夏民族中性格的缺憾和弱性。或許我們應該在狼的身上找到閃光點,如勇於開拓進娶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狼固有其弱點,但我們應看到狼性的本質。

也許《狼圖騰》這本書給我們的啓示不僅僅在於這些,但是狼的智慧與拼搏卻是我們最該學習的。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四)

有一些書是你非常感興趣,自始自終都興致勃勃,手不釋卷;有一些書是你剛開始看的時候非常感興趣,越看越無趣,而最終放下,還有一些書是剛開始無太大興致,抱着試一試的態度,但後來竟看的如癡如醉。《狼圖騰》就是這樣一本書。

《狼圖騰》中我認爲狼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它那種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狼的狡黠與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雖然很兇狠,但它們卻很有家族的友愛親情和責任感。

狼的狡黠與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它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鬥力,使得它們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和戰鬥能力。狼有很堅忍的精神,超凡的智慧和超強的攻擊力,才能使它們稱霸草原。狼與狗不同,狼很高傲兇悍,不會被人馴服。軟弱無力的羊羣在兇猛的草原狼面前也只能是心驚膽戰,全軍覆沒。

狼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反省自身的軟弱和缺乏的吃苦耐勞精神。狼的精神會在今後的日子裏時刻鼓舞我堅強勇敢,不畏艱難,頑強不屈的生活和成長。狼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就是我們體育團隊中所要求具備的嗎?值得我深深的思考!

狼能利用熟悉的草原躲避敵人的攻擊,捕獲獵物,狼能利用大雪窩圍捕黃羊羣,狼能借白毛風的勢力全殲軍馬羣。我覺得我們人類能從狼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工作中我們要像狼熟悉草原一樣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瞭解本行業的行情以及客戶的信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故事的結局有些傷感,美麗的草原消失了,狼羣消失了。讀到最後我跟孩子都哭了,不知道是爲草原狼還是爲我們人類自己。

如果我們人類也能像草原狼那樣團結奮鬥,頑強拼搏,我們的民族何愁不能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能發達!

  小學生《狼圖騰》讀後感(五)

狼,一個既遙遠又熟悉的字。狼,一種既有心計又霸氣的動物。

小時候,在我的記憶中,狼算是所有動物中最兇猛最恐怖的了。有不少關於狼的貶義成語,如:狼子野心,狼狽不堪,狼狽爲奸。還有那狼外婆的故事伴隨了我的童年。看着這些成語和故事使我覺得狼是一種世上最惹人厭惡的動物,直到我讀了《狼圖騰》才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漢人到了草原從認識狼到崇拜狼的經歷和心理活動。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真正草原狼的野心和頭腦。

說到狼的野心,我就得拿人的野心跟它們比比了。狼雖然老盤算着有一頓美餐,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攻擊人或牲畜的。它們的野心是理智的、合理的。但是人呢?人跟狼一樣會盤算着一些美好的事物,像要有權力,有名利、有金錢、有名氣等。但有些人根本就學不會狼的自食其力,而是拿金錢或不正當的手段去換取他們想要的東西。但是這樣換來的東西還留有多少價值呢?可以說人的野心是不合乎情理的,這些野心不但不會激勵自己反而會讓我們誤入歧途。

人的野心的質量現在是比狼略遜一籌了,現在看看狼的頭腦。有句話說,“成功是準備出來的。”我認爲這句話,人比狼說的次數多,可狼比人的理解深。狼從不打無準備的戰,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等,都組織嚴密,很有章法。

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狼的頭腦,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頑固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是它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和戰鬥力。三十六計中除了美人計,說不定其餘的三十五計都是人向狼學到的。

這樣說來,狼做人的導師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沒有《狼圖騰》這本書我們又怎能相信這一現實呢?所以,謝謝狼和《狼圖騰》,它們真的教會了我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德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