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香港電影史記》讀後感範文大綱

《香港電影史記》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九月份拿到的書,斷斷續續地看到今天,終於纔算看完。我沒有買書的習慣,對港片的興趣基本上都是在網絡上完成,除了看片之外也很喜歡看一些影評文字,經常去魏君子和竹聿名的新浪博客閒逛,這兩位大神的文章裏有關於港片的各種奇聞軼事,各種或嚴肅認真、或稀奇古怪的總結,令人大飽眼福,不忍釋卷。

《香港電影史記》讀後感範文

但是近來一段時間,魏君子和竹聿名的博客早已不怎麼更新了,這兩位在新浪娛樂頻道所辦的新航標欄目也已經結束,就連時光網港片據點“紅花會”羣組也冷清已久,似乎一下子網絡上就沒有多少關於港片的有趣文章可看了。待知道魏君子又有關於港片的新書上架,趕緊入手一本,期待可以一解飢渴。

拿到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厚”,敢稱“史記”的果然是大部頭,心想不知道要看多久才能看完。全書內容是按照史記的格式來寫的,分爲“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個部分,從港片誕生之初一直寫到成書前的2012年,洋洋灑灑不知道多少字,各個時期的電影公司巨頭、背後金主,臺前影星、以及幕後精英均有細述,可謂工程浩大,蔚爲壯觀。在港片沒落的今天有一羣人願意做這麼一件事,不管結果如何,這份心力都是值得稱道的。

我並沒有按照書本內容的先後順序來閱讀,而是挑了自己最熟悉的內容,從九十年代的部分開始看,熟悉的內容看得比較快,但是遇到不熟悉的內容就看得很慢了。看這種書肯定是要給自己的看片經驗結合起來的,我個人的看片經驗只能到邵氏部分,這還得益於天映在新千年後發行的修復版,同時期的國泰和時代更早的港片我就幾乎完全沒有看過了。

所以本書前五卷內容就看得非常吃力,總是看一看停一停,只是偶爾發現一些熟悉的名字或者面孔時纔會振作精神,有些前輩影人的名字在港片裏經常提到或者直接用做角色名,如吳楚帆、張活遊、樑醒波等,有些前輩影人則是曾在港劇裏見過,多飾演主角父輩一類的陪襯角色,卻原來年輕時也曾是當家明星,以前只知道秦沛、謝賢、胡楓、曾江等人,這次在本書中又認識了幾位,如周聰(《創世紀》羅嘉良父親)、江漢(97版《天龍八部》大理皇帝)等。

全書內容之中,個人覺得較有價值的是各卷的本紀和世家部分,即是關於各時期主要電影公司或機構發展史的介紹。電影界最耀眼的自然是臺前明星,但是真正對電影業起主導作用的還要數各個時期的製片、院線、經紀公司及其幕後老闆,但這些背後故事往往不爲人所知,資料也不易得,本書就做了很不錯的總結。

從這部分內容中,可以瞭解到港片各個時期是哪些大老闆在叱詫風雲,手下有哪些重臣良將,哪些電影公司在同臺打擂,各大明星身處哪一陣營等等,閱後便會對香港影壇風雲歷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有人想寫一部關於港片的小說的話,這部分內容對於構建各方勢力來說應該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但是不得不說,本書的不足之處也是非常多的。首先,它的可閱讀性並不強,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更像是一本辭典式的工具書,如果不是有港片情結的人,估計看不了幾篇就會放下。雖然全書看起來非常厚,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影人時,內容其實是非常少非常簡單的,只是用類似百度百科的形式流水賬式地羅列了一些關鍵事件和代表作品,幾乎沒有可供玩味的細節內容,如果你是某位影星的粉絲,在本書中看到有關自己偶像的篇幅只有那麼一點,估計不但不會開心還會有點不高興。

其次,作爲一部自稱“史記”的書來說,本書內容在嚴謹度上也有所欠缺,這一點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部分影人的資料不夠全面,比如按照本書的設置,“列傳”是專門爲影人(包括演員、導演、幕後等)做傳的,但是有些組建過電影公司的演員則是放在“世家”裏介紹,那麼“世家”顯然要承擔在介紹公司的同時介紹演員生平的責任,但是有些“世家”只是將公司發展史介紹完,卻並沒有將演員生平講完,比如成龍世家那一章只是講到他在“嘉禾”的衛星公司“威禾”結束便收尾,顯然是不合適的。這有可能是編着者刻意爲之,因爲焦點影星的資料在其他途徑太容易獲取,本書不想重複,因而偏重於介紹電影產業,但是在書中也有爲部分影星做傳的情況下,刻意忽略某些影星的演員身份,未免有些因噎廢食,也有點不公平。

此外,本書不嚴謹的地方還體現在選擇影人專門“列傳”的標準有點不太統一,雖然魏君子在序言中說入選的標準是“對香港電影及其產業發展影響深遠的電影人”,但是從正文內容來看,這一標準並沒有很好的被貫徹。比如我個人最不能認同的就是,出演過多部港片名作的吳倩蓮居然沒有入選,而幾乎沒有什麼電影代表作的`Twins卻都可以入選;又比如同樣是以美貌着稱的張敏、邱淑貞都有入選,但是同時期的大美女關之琳、李嘉欣卻都沒有入選;再比如七十時代的豔星胡錦、恬妮、餘莎莉都能入選,但是九十年代的豔星葉玉卿、李麗珍、葉子楣等卻無一入選。凡此種種,實在讓人看不清標準在哪裏。

以上所說的兩個不嚴謹的地方,還可以說是見仁見智,但是書中出現不少明顯的錯誤則是無可推脫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列傳”影人生平部分,在這些資料可以很容易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方式找到的情況下,書中出現這麼多的錯誤,就不免令讀者懷疑書中內容是不是從別處不加考證地直接摘抄過來的,雖然我不認爲是這樣。本書的編着者們都是對港片非常熟悉的人物,只有稍加檢查或者考證,這些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現在這種狀況實在是不應該出現的。如果作爲故事書的趣味性欠奉,作爲工具書的嚴謹度又不夠,未免有點……

說了不少不好聽的話,但絕對不是刻意找茬,真心希望編着者們可以做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