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初中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大綱

初中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是否已經忘了童年的味道呢?

初中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是否還記得小時侯因爲走神或上課說小話而被老師罰站?

是不是還記得一臉倔強的自己因爲亂吃藥而被家長責怪呢?

這些都是童年時候的舊事了吧?已經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邊的小豆豆》卻帶着我看別的童年的時候悄悄地提醒了我。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裏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裏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爲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爲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主人公小豆豆最後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的小朋友,要知道她以前可是個人見人討厭的“壞孩子”。

小豆豆是一個充滿天真情趣而又非常頑皮的孩子,有着善良的本性和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使小豆豆經常做出一些大人難以理解的事。因此她被原來的學校開除了,在媽媽的苦苦尋找後,她終於有機會進入到一所新的學校——“巴學園”。也就是在這所校,小豆豆開始了對她一生影響最大的校園學習生活。小林校長是一個深懂教育規律而又理解孩子、有耐心、有愛心的校長,他的教育一種人文的理性教育,是一種自然的教育。在這樣的理念下,他能夠認真傾聽孩子與他的任何談話,理性的去分析、去處理情。在這樣的教育下,小豆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來老師眼裏的壞孩子變成了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樂於學習、有自信、有遠大理想的好孩子。這其中的變化,是與小林校長創建的教育理念分不開的。有了這樣的教育理念,才能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實施這樣的人性化教育。這種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孩子是好奇的,是天真的,教育就要給孩子一個觀察、表現、挑戰的`機會。小林校長正是不斷創造了這樣的機會,才使許多像小豆豆的孩子茁壯、健康的成長起來。

在這本書裏,我也非常喜歡豆豆媽媽這個角色。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位懂得孩子的媽媽,因此在調皮的豆豆屢次犯錯誤的時候,她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而不是責備和打罵孩子,這給正在成長中的小豆豆減輕了心理負擔,去掉了後顧之憂。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多麼希望像小林校長這樣的老師和像豆豆媽媽這樣的媽媽多多的出現,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像小豆豆那樣茁壯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