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步長製藥第一桶金讀後感範文

關於步長製藥第一桶金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導語:機會是成功的火種,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點燃;機會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開拓;機會是細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積累。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第一桶金》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步長製藥第一桶金讀後感範文

  第一桶金讀後感【1】

在人的一生中,第一桶金不僅僅是自己最初獲得財富的結果,更重要的現實意義是自己擁有了一種精神一種示範,一種激勵。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許多創業成功者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靠最初掘到的第一桶金作爲激勵自己的資本,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就能闖入創業的突破口,起家創富。加拿大多倫多一家玩具公司的老闆哈拉里創業的第一桶金只有5美元,僅僅過了幾年時間,他的5美元就變成了幾百萬美元,1991年,哈拉里與拉比這對戀人在西安略大學讀繪畫藝術,並沉浸在招貼畫的藝術靈感中。有一天拉比突發奇想,這麼精美的藝術作品,何不將它拿出去賣錢?倆人一拍即合。沒想到一張招貼畫竟賣了5美元,5美元不多,意義非同一般。從賣出去的第一幅校園招貼畫開始,他們就確信,未來的唯一選擇就是做一個創業者了。因爲他們從5美元的交易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覺,發現自己除具有技術能力外,還具有非凡的商業能力!於是他們從5美元開始起步,經過三年的經商積累,於1994年創立了一家玩具公司,1999年公司的銷售額已超過500萬美元。他們幾年時間便居世界富翁的行列。

當然,哈拉里最初賺取的5美元創業成功來自於他的靈感,以及自己的唯一選擇就是一個創業者的自信,而5美元卻是他起步創業的原始積累,也就是說這微薄的“第一桶金”爲他們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原始積累是白手起家者必然經歷的創業階段,這往往是創業者最艱難的歲月,所以,如何用好手裏的第一桶金,創業者不僅要有堅定的信心,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國內廣東巨星影業公司董事長鄧建國在創業征程上可謂信心堅定、耐心十足。他高中畢業後,因爲考不上大學,便到農場爲場領導打水掃地,一個偶然的機會,鄧建國在縣城看到一張報紙,上面有一則關於科技信息方面的消息,說是可以利用科技信息在全國建立信息網致富。當時我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人心思富,卻苦於信息閉塞科技匱乏。鄧立刻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開始着手準備利用信息網絡發財。他先後在江西臨川和九江等地開辦了科技培訓班,並和南京、北京的公司、信息報社合作搞項目開發。在“科技致富”的口號下,鄧建國在短短時間裏就賺到了20多萬元,在他眼裏,這可算是一筆鉅款,也是他掘到的第一桶金。

後來,鄧建國將自己的“第一桶金”投入到影視業的開發中去,他在廣州闖蕩時,通過對市場獨特的炒作方式,引起廣泛的'爭議,提高其影片在觀衆中的注意率,從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市場效果。因此,2000年,鄧建國被媒體評爲“中國影視十大風雲人物”之首。僅僅10年時間,鄧建國從一個鄉村電影放映員,成長爲中國最具知名度和最具影響力的影壇大亨之一。鄧建國的身價,早已過億。由此可見,鄧建國是個奇蹟,他的成功在於深刻的市場感覺和充滿智慧地找到了創業的突破口。最初,他抓住機會,挖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又把握住時代脈搏,將原始積累投入到剛剛興起的文化產業中去,鄧建國最終取得了成功,成爲億萬富翁

  第一桶金讀後感【2】

前進的步伐,需要內心強大。在紐約有一個男孩,靠着努力、堅毅的精神走向成功。他就是來自《擦鞋男孩的第一桶金》的主人公--迪克。

迪克原來是紐約一個無依無靠、一無所有的流浪兒。他以擦鞋爲生,過一天是一天,並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甚至用賺來的錢去喝酒、抽菸,每天夜晚泡在劇院……有着一些不良嗜好。不過他誠實善良、樂於助人,所以生意不錯。後來,迪克在一個偶然結識家庭富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朋友的鼓勵下,立志成爲一個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於是,他毅然改掉了一些不良習慣,開始認真學習、勤奮工作。最後,他終於找到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這本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迪克刻苦、勤奮地學習。天才剛亮,迪克就早早出門工作。到了別人下班,他纔回家。勞累了一天的迪克扔拖着疲憊的身體在油燈下學習。他學會了寫漂亮的字,學會了許多知識。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迪克被招進了會計事務所。

迪克憑着勤奮、不服輸的精神走向了成功的道路。這種精神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今年暑假,我成功考過了鋼琴十級。回想起炎熱假期裏每天5、6小時的練習,練得手指發酸,腿僵硬,臀部坐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跡,佈滿了一粒粒痘痘。有時真的厭倦了,很想放棄,但還是咬咬牙,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堅持了下來。我也正是憑着這股勤奮、堅持不懈的拼搏勁兒,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成爲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我將讓這寶貴的財富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第一桶金讀後感【3】

星辰國際教育集團的劉星辰聽陳安之講課,“拒絕一千次一萬次都沒有區別,只要贊同一次就是成功”,改變了命運;準備抱兒子投江自殺的劉麗華被好心人勸阻,後來選擇創業,克服重重困難從一個家庭作坊發展爲吉林唯一一家軟包裝生產商;

50年規劃嚇跑了兩名員工,他們以爲他神經病,但他所做超出了預期,僅雅虎一家公司每年就有20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這就是曾被稱爲瘋子的日本首富軟銀帝國締造者孫正義的傳奇人生;

伊利趕走了牛根生,且四處找他的麻煩,但牛根生從不應戰,蒙牛以“一頭牛跑出了火車的速度”震驚了商界;張興標投巨資建天橋方便居民出行,獲得了普遍的認同,成爲無形資產;王文京“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張粲的故事《北大往事》裏也有人憶及,1985年,北大讀了三年卻被註銷學籍,那個年代實在是不可想象的打擊,但她沒有被擊倒,現在被稱爲“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富豪”之一;

裸奔做廣告的瘋子理查德·布蘭森,個性就是財富;細節決定一切,味千拉麪館的潘慰在服務方面精益求精,這纔有60億的銷售額;前程無憂網甄榮輝於1995年果斷從貝恩國際策略顧問公司辭職創業;使果樹分期開花的黃益豐;“小霸王”段永平“敢爲人後”,看準再出手,這纔有步步高步步高;

從事餐飲九年都在困境中徘徊的杜敬春偶然發現菠菜面做餃子受歡迎,於是設計了特色餃子,終於突破困境;馬天奴時裝集體總裁黃敏傑的故事告訴我們要養成好習慣;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故事再次說明“推銷你自己”這五個字的含金量有多高;

戴爾電腦創始人戴爾12歲和父親、哥哥一起釣魚,他在網上綁了許多鉤子,父親和哥哥嘲笑他但他不改初衷,果然比父親和哥哥兩人釣的魚都多,這也是他後來發展的一個策略,“多放幾個鉤子”;

弗雷德·史密斯不滿郵政的低效率而創建聯邦快遞,快遞行業的規模有多大如今有目共睹,快,更快,這也是商機。

讀這些故事的確振奮人心,你會發現:商機無處不在,沒有經歷危機、風險、巨大壓力、失敗的創業者幾乎沒有,而且,許多很小的事情做好了就能造就億萬富豪。憑什麼自暴自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