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火印》讀後感大綱

《火印》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火印》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火印》讀後感

《火印》讀後感1

自翻開《火印》第一面,我便爲那壯人的情景所震撼—太陽的半邊臉已退去,熾熱的光芒化作了金箭從山峯背面噴射出萬道光輝,散發着最後的輝煌。

我彷彿聽見了越發清晰的錚錚馬蹄聲。狼羣漸漸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勇猛對爭的黑狗,用一隻耳朵的代價救出了馬駒,那晚,坡娃抽斷了羊鞭,那匹馬駒從此便在刀光血影中成長,因爲戰爭的銅鐘悄悄打響了……

歷經戰火和苦難後,坡娃終於和雪兒重逢了,可在雪兒身上的火印卻成了它終身的羞恥。雪兒變了,它在村民的面前深深低下了頭,直至它贏得了挽回尊嚴的機會,復仇的時刻到了!不管有沒有烙下火印,但在具有人性的雪兒心中,日本鬼子永遠是敵人,它心中唯一的主人就是坡娃,它要爲坡娃報仇,它要爲所有野狐峪被自己拉的大炮炸死的村民報仇!

“火印”不僅僅是雪兒的恥辱,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所有人的恥辱。在坡娃和雪兒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民族無限的光輝,從甦醒到不屈,從不屈到拼搏,直到至今的偉大復興,雪兒的昂首,是中華民族的覺醒,撕心裂肺扔嘶鳴,是中國人民不屈的吶喊,勝利的召喚是新中國的崛起。

儘管日本軍團充滿了粗暴血腥,但在他們骯髒的人格中,卻還有稻葉的天真無邪,在我們中國人眼中無惡不作、萬惡不赦的日本鬼子中也有人性的美好,比如稻葉對馬兒的關心與無微不至,也有醜惡無比的河野不讓稻葉上前線的情感保存。正是這些,美麗的人性之花纔會更加純潔。

《火印》造就了一段不朽的傳奇,一匹馬,一個男孩,一羣日本鬼子,合成了一曲動人的人性讚歌,同時也讓我重新領悟到了恥辱與尊嚴。

《火印》讀後感2

《火印》是曹老師在翻閱作家蕭紅的短篇小說《曠野的呼喊》時看到的短短几十個字的描述,說是在一個風沙彌漫的天氣裏,主人公看到了有幾匹馬向他這邊朦朦朧朧地跑了過來,心想應該是沒有繫牢馬的繮繩,讓馬跑了,可是當馬跑到他跟前,他伸手想去抓繮繩是,手卻又收回去了——他看到,馬的身上烙有日本軍營的圓形火印。就這麼短短一百字左右的文字引發了曹老師幾十萬字的小說《火印》。

而我這幾天讀下來的感覺就是:怎麼可以會有這樣一匹通人性的馬?怎麼會有這樣的想象力,怎麼會有如此的文筆。想到前幾天聽曹文軒老師的講座,他提到的“得作文者得天下,”其實他的原話是“作文得高分者得天下”,多年來他的經驗告訴他,財富就在腳下,財富就在身邊,財富就在於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

大量的閱讀,大量的思考,可能短時間看不出什麼區別來,可是等區別來臨的時候,就是大區別。曹老師說的,感謝那個重讀蕭紅的午後,腦袋裏突然涌現出大量的材料,而正是大量的閱讀使得曹老師寫起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記得上次聽講座時,一個小孩問他,發現他的文章裏景色描寫特別多,而在《火印》裏,我也確實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

《火印》其實講的還是抗日戰爭期間的故事,只不過這次的主人公是一匹從天而降的白馬,“雪兒”,它不知道從哪裏來,也不知道最後到了哪裏,但是以它在野狐峪的經歷爲主線,講述了當時野狐峪的百姓的遭遇,以一匹馬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來講這場戰爭的殘酷。

“雪兒是一匹馬,但它在我心中是一個人,是有着人格的馬,有尊嚴,有智慧,有悲憫”,曹老師在自序中的這段話,或許就是這篇長篇的主旨吧。而我在看書的過程中,也是感到原來馬也可以這樣有感情,從來沒有覺得動物沒有情感,但是這篇長篇裏這匹馬的愛憎分明,這匹馬的國恨家仇,這匹馬的聰明,也真的讓我對古語中的“老馬識途”“一馬當先”“懸崖勒馬”“金戈鐵馬”“天馬行空”“單槍匹馬”“信馬由繮”“汗馬功勞”等等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更深的感覺。

我們來感受一下曹老師的文筆吧。

“坡娃覺察除了它的孤獨,那孤獨是深重的。一匹馬的孤獨,是一望無際的。有時,坡娃甚至覺得,飽經滄桑的雪兒,也有獨自出走的念頭。想到這一點,坡娃心裏十分不安,也就越發跟緊了雪兒。

“雪兒的頭越擡越高,昂首挺胸的一剎那,像一朵碩大的花,十分飽滿地開放在天空下。”“躲閃、避讓、衝刺、奔突、停頓、迴旋、穿行、跳躍、……力量,速度、英勇和智慧,都匯聚在這一人一馬身上了。”

雪兒更加勇猛,當小哥用子彈將日軍的騎兵一一射落下倆或者是用戰刀將他們一一砍下馬時,很奇怪地,他想到了鄉下老父親用鋒利的鐮刀收割莊稼的情景。“將骯髒的腳踏到別人的土地上的,便是強盜。對於強盜而言,無非兩個選擇,一是滾回老家去,一是葬身於此地。他們選擇了後者。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好客氣呢?……”

“月亮終於像斷了線的風箏,飄落到大地上不見了,天漸漸黑暗下來。

雪兒也在看着他——一張永遠冰冷的臉。抵在它腦門上的槍口。馬駒的哀鳴。骨肉分離。流淌在塵土裏的乳汁。皮鞭。飢餓。流血。不住地流血。辱罵。沉重的大炮。一片廢墟的野狐峪。埋在半山坡的爸爸媽媽。坡娃的腿。草靈。瓜燈。那枚烙在身上、烙在心上的火印……”

讀完全篇小說給我帶來的感覺就是:明知是虛構的,我們依然會喜歡它。這也是曹老師在講座中曾經提過的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我們生活可見的是第一世界,關於想象的是第二世界。我們其實不懂馬的悲歡離合,但是曹老師就是以這樣一匹馬來講述戰爭的殘酷,講述戰爭帶來的傷害。我們可以天馬想空,我們可以信馬由繮,我們可以充滿想象的去看這個世界。

還記得曹老師的講座提到的三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而《火印》這個放羊的孩子故事最長最有想象力,原來還可以這樣豐富。短短几十字,變成幾十萬字,背後的大量的閱讀,大量的積累,在這個時候大量的涌現出來了。

而閱讀的力量以及閱讀帶來的變化真的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熱愛,需要大量的閱讀,需要靜下心來,需要思考。這部小說讓我看到了這種力量。作者:阿蓮

《火印》讀後感3

《火印》這本書講的是個叫坡娃的小男孩和雪兒的故事。雪兒是坡娃從一羣狼羣中救回來的一匹小馬。有一天,戰爭爆發,雪兒被日本兵搶走,並在它身上烙下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一個日本軍官看中了雪兒,要把訓練成自己的戰馬,可雪兒不接受訓練,由於雪兒的不屈和對抗,它淪爲了拉炮的廢馬。經歷了戰火和苦難之後,坡娃終於將雪兒帶回了自己身邊。可雪兒身上的火印卻成爲它終身的恥辱,它在村民面前低下了頭,直到他獲得了贏回尊嚴的機會。

其中我最喜歡坡娃。坡娃是個非常勇敢善良的小男孩,並且非常懂馬的心思。他把雪兒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當雪兒被日本軍官搶走的時候,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常常夢見雪兒,擔心它吃得好不好。爲此還去救過雪兒好幾回,雖然每次都失敗了,但他還是不泄氣,一直想方設法要救出雪兒。

我的感受是:人也能和動物們和諧相處,那些想把動物佔爲己有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坡娃的勇氣以及堅持不懈讓我敬佩,雪兒對坡娃的忠誠讓我想到了一個臣民對國王的忠誠,坡娃和雪兒好像是天生的一對兒,雖然坡娃不懂馬語,但他卻知道雪兒的心思,同時我也很羨慕他倆對彼此的關心和愛護,很嫉妒他們能有這樣的“好朋友”。人與動物如此,人與人不是也該這樣相處嗎?

《火印》讀後感4

暑假裏,我讀了曹文軒所著的《火印》。從打開這本書起,我就被那動人心絃的文字所震撼。

小說的主角是一匹馬,一匹名叫雪兒、在我看來極通人性卻從未被馴服的馬。馬的主人是一個叫坡娃的孩子,他是野狐峪衆多孩子中的一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雪兒,並把它收養在家中。故事就此展開,就在雪兒與坡娃一家建立起親密感情的時候,日本人來到了野狐峪,和諧的生態、生存、生活被突然攪亂,一個叫河野的日本軍官強行擄走了坡娃最疼愛的雪兒,嘶鳴、呼喊、抗爭,依然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惡劣行徑。坡娃、草靈、瓜燈雖然依靠彼此的勇敢與智慧,潛入了敵軍的陣營,但援救雪兒的計劃卻最終落敗,而此時,戰爭的號角纔剛剛吹響……

在《火印》這部作品中,作者沒有刻意渲染戰爭的殘酷與血腥,也沒有刻意展現敵我的仇恨與對立,但在這背後隱藏的悲劇卻悄無聲息地向我們涌來。倏然之間,親人死去,朋友死去,敵人死去,生命在瞬息之間湮滅,而勉強存活下來的生還者不僅要面對生死離別、陰陽兩隔,自己的身體、情感、意識也變得殘缺不全。如何拯救這一切,如何自救,在這樣一個慘痛與悲哀到不能言表的環境中,作者將愛的色彩注入其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兒在小說中的幾處嘶鳴聲,憤怒、驚慌、痛苦、不堪,在苦難、焦灼、困頓的時刻,雪兒的嘶鳴是抒發與傳遞自己情感的一種獨特方式,它是爲自己的生命在嘶鳴, 她是爲坡娃嘶鳴,爲小馬駒嘶鳴,爲野狐峪上所有的人嘶鳴,更是爲我們每一個人的苦悶與沉痛而嘶鳴,她的嘶鳴就是她在維護自己的尊嚴。比起牲畜,比起馬,雪兒更像是一個人,一個有尊嚴的人!這一部書讓人陶醉也讓人沉迷,我已經感動的流下了眼淚慢慢合起書來。同時也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善待每一個生命。

《火印》讀後感5

《火印》這本書成爲名書,或許因爲它承載了英雄式的悲劇敘事,給予了我們太多關於人生意義與存在價值的思考;或許只是因爲它暗涵了隱喻與訓誡;亦或許因爲它風格崇高、敘述莊嚴,本身就已是一個成熟的美學形態的範例。故事中,坡娃做的點點滴滴、每個情緒都牽動着讀者,坡娃是那麼堅強、勇敢。

馬的主人是一個叫坡娃的孩子,他是野狐峪衆多孩子中的一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雪兒,並把它收養在家中。就在雪兒與坡娃一家建立起親密感情的時候,日本人來到了野狐峪,一個叫河野的日本軍官強行擄走了坡娃最疼愛的雪兒,坡娃、草靈、瓜燈雖然依靠彼此的勇敢與智慧,潛入了敵軍的陣營,但援救雪兒的計劃卻最終落敗,而此時,戰爭的號角纔剛剛吹響……

當野狐峪被轟炸時,當坡娃的右腿沒時,當雪兒被罰去拉炮時,雪兒恨,坡娃恨,終於有一天,雪兒把對日本兵的仇恨化作了風馳電掣般的行動,來血洗恥辱。而當雪兒終於載着士兵打敗了河野,爲野狐峪贏得戰爭,爲自己贏得尊嚴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戰爭在它的心中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傷痕,那個烙在它身體上的火印,那些爲日軍運送炮火不堪回首的曾經,一幕幕揮之不去。戰爭在所有人的身上、心上都留下了創痛,說與不說,碰與不碰,這個傷口都在那裏驕傲的昭示着它的存在。它總是在一些時候提醒我們,戰爭曾經來過,這片土地曾撒下過血淚,寫盡了屈辱。

我們感動於坡娃與雪兒、雪兒與小馬駒血濃於水的親情之愛,我們感動於坡娃、草靈、瓜燈深厚的情誼,感動於相親父老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依然的傲骨與凌冽的血氣,我們也感動於日本兵稻葉對雪兒母子的細心照料。愛對於戰爭來說無濟於事,但重建家園卻不能不依靠愛與信任。愛撫慰了凝結的傷痛,愛的暖流溶化了冰封的歲月,愛讓經歷創痛的生者重新點燃了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之光。而戰爭過後,殘存的野狐峪正是在愛的曙光中重建起來。 這本書讓人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每一個情節,每一個形容詞都能讓人沉浸在其中。而這本書就得讓人知道我們既要向坡娃那樣堅強、勇敢,又要像保護、照顧雪兒的那些人一樣擁有愛,一樣好好保護動物。

《火印》讀後感6

五一假期,因孩子閱讀考級,我倆錯過了回家省親的好時機,孩爸只好一人獨自前往。我於是有時間與孩子度過了難忘的書香假期。

孩子在家裏寫了作業後,便讀起了曹文軒的《火印》,讀之便欲罷不能,被書中的雪兒(馬)的故事深深吸引,便一口氣讀了下去,讀完似乎還意猶未盡。

我出於好奇,便也拿起了書。《火印》是曹文軒作家看了蕭紅的作品――《曠野的呼喚》的短篇小說後,受文章啓發而創作的優秀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匹雪兒的馬被日本軍官河野看中,想要訓練成自己坐騎,可雪兒不接受他的駕馭,他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從狼羣裏把它救出的。由於雪兒不屈的對抗,最終淪落爲大炮的戰馬,不得不遭受欺辱和母子分離。與此同時,遭受不幸的還有被日軍炮火攻擊下的野狐峪村民。歷經戰火和苦難後,坡娃與雪兒重逢,並被帶回野狐峪,但雪兒身上留下了恥辱的火印,雪兒在野狐峪村民面前低下了頭,直到它最後獲得贏得尊嚴的機會……

《火印》,讓我們勿忘歷史,記住日本侵華戰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讀《火印》,使孩子更深的瞭解屈辱的歷史,增強了歷史使命感,培養爲祖國強大、富強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曾說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所以對孩子強化愛國主義的教育,不應是歷史的說教,而應通過閱讀優秀的長篇小說,讓孩子去懂得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樹立遠大的理想,向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那樣:“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火印》是當之無愧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讀物。

曹文軒的《火印》是一本描寫戰爭題材的好書,不同於以往的描寫戰爭題材的書籍。他通過雪兒(馬)的欺辱和母子分離,暗示了當時中國人民所遭受的戰爭災難。《火印》讓我們牢記屈辱的歷史,牢記使命。孩子讀後,能激發孩子的愛國之情,並在心中播下爲祖國強大而學習的偉大理想。

五一假期,我們因閱讀《火印》而充實,最是書香能致遠。我相信孩子定能記住這個難忘而美好的五一假期,雖然沒有去旅遊,卻並不遺憾。

《火印》讀後感7

雪兒,雪兒,雪兒是誰?是人嗎?

眼看無法改變雪兒奔跑的方向,河野只得扼制它的前進,想一下剎住它的腳步, 完成懸崖勒馬的動作,但只見雪兒直起脖子,昂着頭,還在往懸崖奔跑……

讀完了《火印》這篇小說,我被主人公——一匹叫“雪兒”的馬深深感動了。馬, 一種普普通通,時刻爲人類效勞的牲畜, 既不像狗那樣對主人忠心耿耿,也不像鳥兒一樣可以用清脆的歌聲來取悅主人。但日本軍官河野搶走雪兒後,對它生活上的照料竟挑不出一絲瑕疵,並且向它宣誓,戰爭結束後,回到故鄉北海經道的草原,讓馬羣認識雪兒,還會僱用專門上的馬伕 ,讓它在那裏安度晚年……這是多麼動心的誘惑呀!要是其它馬匹,我猜一定會忘掉坡娃,幫助鬼子佔領野狐峪,乃至整個中國。可雪兒沒有,它知道河野搶走它後,爲的是要對付養育她的這塊土地的百姓們,讓坡娃如此傷心,她恨河野。所以,它不惜生命,在河野訓練它“懸崖勒馬”時,強烈復仇的心讓她失去理智,只想與河野同歸於盡,儘管雪兒沒有成功……

在被迫無奈的被日本人燙上烙印後,當她親眼目睹黑狗爲了救她不顧一切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刀搶之下 ,坡娃不要命地一次一次想方式法不怕犧牲地想從鬼子眼皮底下救出她,坡娃父親爲了她差點慘死在鬼子手下,經歷的慘遇一個月後雖然還有一口氣但從此站不起來,所有野孤湖爲她的付出……。然而,無奈的她卻在經受痛苦鞭打拉着大炮託着沉重無奈的腳步移向野狐峪,她知道她將得到是人們帶給她的痛恨。再次當雪兒偷跑回來後就再也沒擡起頭挺起腰桿過嘶鳴,當大家都認爲她是被鬼子打傷打殘了無法爲解放軍服務時,她毅然決然衝在了戰場上,不怕累不怕犧牲地衝在第一線,她要爲之前的恥辱血洗自己,她要證明自己還是原來的雪兒,雪兒還是野孤湖大家喜愛的,雪兒要對的起黑狗,雪兒要對的起坡娃,雪兒要對的起稱她“姑娘”的父母-----坡娃的家人。雪兒的擡首,是民族的覺醒;衝破雲霄的嘶鳴,是人們不屈的吶喊。

合上這本書,我不禁淚如雨下。在我的心目中,雪兒不是一匹馬,而是一個有尊嚴有智慧有悲憫懂得感恩的“姑娘”……在她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報恩,感恩。

如今的我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吃的用的玩的不是最好就是更好,父母長輩恨不得天天捧在手心裏寵着,而我們可有想過感恩?估計大多都覺得是理所當然應該就是這樣的吧!有好吃的可有想過分享給長輩,有好玩的可否有想過這是必須的?有穿的是否還需比較好壞的?……我想我們感恩不見得要幫父母做什麼,而是要懂得父母長輩爲我們付出的不容易,要珍惜他們對我們愛,回報——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體貼的關心,一杯熱茶或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懂得感恩,都能夠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身邊的每一件事,我想生活將會少很多爭執,少很多不快,少很多邪惡。

我要推薦新一代的我們去欣賞這本書,感受這份情,學會感恩、報恩。從身邊一點一滴去感受,讓我們努力使未來的生活充滿更多的和平,溫暖和歡歌笑語。

《火印》讀後感8

《火印》是講述了一件小馬駒與主人坡娃的故事。

雪兒坡娃從狼羣中救回來的一匹小馬駒,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過着寧靜的田園生活。戰爭爆發了,雪兒被日軍強徵走了,身上烙下了一枚火印。日本軍官河野看中了雪兒,想要訓練它成爲自己的坐騎。但雪兒心中的唯一的主人只有坡娃。歷經戰火和苦難後,坡娃終於將雪兒帶回了野狐峪,但雪兒身上的火印,成了它終身的恥辱,雪兒在村民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頭,直至它獲得贏回尊嚴的機會······

在這麼多年裏,坡娃經歷了生死離別,就連最親的朋友,最愛的父母都死在了炮火之下。但是,這些心靈上的痛擊,讓他找回雪兒的念想更大了。因爲他失去的東西太多了,它已經不能在失去雪兒了。而這時的雪兒記憶已經開始模糊不清了,連自己是誰,生於哪兒,爲何來這兒都已經不記得了。但是坡娃的不離不棄,喚醒了雪兒內心深處的自己,它是一匹中國的馬!它身上流淌着中國的鮮血!

讀完此書,對我有很大的啓發。每一隻小動物,我們都應該平等對待。生物之間沒有高尚和低賤之分。因爲它們都是這一個世界的一員,它們身上也流淌着這個世界的鮮血!我們應該尊重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物。即使它身上揹負着恥辱,但也不會改變它原本天真善良的本性。

《火印》,印刻我們不能忘記的一切!

《火印》讀後感9

天邊的紅霞包裹着孤鷹翔飛的翼,刺目的'夕陽光給青草鍍了層厚重金,羊羣潔白的絨毛變幻着深深淺淺的紅,茫茫一片,有如流淌在草野上的霞海。夕陽垂下,山頭僅剩了殘缺的半個圓盤,在那放羊娃高聲的吆喝,和羊兒的綿軟叫聲中,迴響着那漸漸遠去,而越發分明的馬蹄錚錚。

自翻開《火印》第一頁,我爲其堪稱壯烈的景物所震撼,薄暮朦朧中,熾熱的光線彷彿化作了箭矢,對着廣袤的草野“萬箭齊發”。從此我走上了那座山頭,親眼目睹了那場惡戰,聽到了那“咴咴”的嘶鳴。那晚,牧羊娃抽斷了羊鞭,滿身傷痕,趴在父親的肩頭回望那匹雪白的馬,他幼小稚嫩的眼神裏滿是驕傲,而他即將成長,在殺伐與刀光中成長,浸浴血且飽覽淚光。

那一天雲翳陰沉了,炮聲響起了,靜謐安詳的桃源被轟出了一個豁口,攔不住的日軍洪流汩汩涌入,淹過了村莊。在字裏行間,通過真誠、真切的文字,我彷彿聽到雪兒離開後,坡娃的哀哭。豐富的心理描寫,也讓一個愛馬如命、霸道專橫的日本軍官形象展現在我的眼前,他的征服欲,他軍官的威嚴,燃燒,升騰,飄搖在他戰勝、戰敗、死亡的路上。而在日軍粗暴血腥的行爲裏,在他們骯髒的精神堆裏,卻有稻葉的天真無暇,這是令我欣賞《火印》的一點。中國人民眼中無惡不作、萬惡不赦的日本鬼子中,也有人性的美好,有稻葉對馬兒的無微不至,有河野不讓稻葉上前線的對於純真的保留,正是這些,讓小說的情感趨於完整,使“人”的樣子展現得更爲完美。

我忘不了那個瘦腿傷的小哥。我愛他的鬥志,我愛他的熱情,他流血的傷口也噴薄着上戰場的豪情。也許,他決鬥的信念來自於他看到那個拄着柺杖、獨腿的娃,和他牽着的那匹良駒,他有軍人的誠信,軍人的執着,說活着回來,就活着回來,說勝利,就沒有失敗。

“火印”,是烙刻在雪兒身上的恥辱,是耀目的對坡娃精神的折磨,卻也是磨礪中成長的見證,是復仇後永存的戰利品。在坡娃與雪兒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民族無限的光輝,從甦醒到飽受折磨,到頑強拼搏,至今的偉大復興。雪兒的擡首,是民族的覺醒;衝破雲霄的嘶鳴,是人們不屈的吶喊;坡娃的十七歲,是新中國的成立。

在《火印》中,我讀到了抗戰民族的英勇無畏,看見了覺醒人民的壯志豪情,那潑灑的鮮血灌滿了滿地的炮坑,殘損的骨架支起了倒塌的房屋,那是無數人類用骨血鋪出的平坦大道,四處瀰漫的、照耀的,是崇高的靈魂,是人性的光芒。“多一個人讀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證”,多一個人讀曹文軒,就多了一份生命的敬仰!

夕陽落下,那遠方升起的燃着白焰的火球,投射下皎潔的光,覆蓋在暗色的草原上,羊羣離去,牧羊娃的歌聲戛然而止,他立在山頭,眺望着,聆聽着,那遠處至高山峯上燃燒的黑影,仰首擡蹄,以懸崖勒馬的絕美姿態,發出了“咴咴”的嘶鳴。

《火印》讀後感10

我剛從《皮卡》的快樂世界中走出,立馬沉醉於《火印》愛痛交織的世界裏。

這部書是圍繞着雪兒發展的。雪兒,是一匹在坡娃的機智保護下狼口餘生的寶馬。它具有人的靈性,狼的機敏。她跟坡娃是好“姐弟”。就連坡娃的爸爸、媽媽,都管雪兒叫閨女,雪兒跟坡娃一家三口的“愛”可不一般。爲了雪兒,坡娃小小年紀獨闖日軍營。爲了雪兒不被日軍發現,坡娃和他爸爸帶着雪兒居住在人跡罕至的後山,爲了雪兒的清白,坡娃甚至給八路軍磕頭請求放過雪兒。

同樣在日本軍營當中,也有人愛馬。日本軍官河野,花很大代價搶奪雪兒,給她烙上日本皇軍的火印,想把她訓練成驍勇善戰的駿馬。在年輕的日本軍人稻葉的精心照料下,雪兒生下可愛的小寶寶。稻葉更與小馬駒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雪兒雖是一匹良馬,但也懂得愛與恨。爲了訓練雪兒,河野迫不得已將雪兒和寶寶分開。但是,雪兒在母子分離之後,不吃不喝,在河野的訓練中也不聽話。河野無可奈何,只好忍痛把這匹馬拉到前線去拉大炮。

可野孤玉是雪兒的家鄉呀!何況自己的“弟弟”坡娃也住在那兒,雪兒萬般不願拉大炮去前線。可殘酷的日本軍官嚴刑拷打,雪兒不得不把大炮運到陣地。大戰結束後,野孤玉的村莊成爲廢墟。當坡娃把雪兒從八路軍中領回的時候,雪兒卻在鄉親父老面前擡不起頭——因爲她烙上了日軍的火印。直到她“設計”讓河野墜入懸崖後,雪兒重新獲得尊嚴。戰爭結束後,她悄然離開,獨自尋找自己的兒子,再也沒有回來。

在這部書中,有戰爭,也有美好的感情,有坡娃、瓜燈、草靈的友情,有人與馬之前的濃情,有雪兒母子的親情。但是一場讓所有的美好的情感轉變爲傷痛。一顆炮彈,炸燬了村莊。草靈死了,坡娃爸媽死了、瓜燈爸爸也死了,這讓坡娃和瓜燈痛不欲生。一顆子彈,殺死了稻葉,也讓雪兒的小馬駒傷心不已,獨自跑到深山老林。一場戰爭,讓同爲愛馬的人成爲敵人,讓許多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罪魁禍首就是殘酷的戰爭。

在這部書中,我認識到了戰爭的恐怖,它讓一切的愛化爲灰燼,它讓人類和動物都品嚐到了痛苦的滋味。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呼籲大家熱愛和平,遠離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