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大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1

尹老師的好書裏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也誘發了我寫第二篇讀後感的願望。說到“管”我想不乏有多種理解,控制是一種管、指揮是一種管、打罵是一種管、說教是一種管、引導是一種管、貌似不管卻幫助孩子建立自控的意識並訓練該能力也是一種管,這是我認爲最高層次的管。然而達到這種管的境界真是太難了,稍有偏頗就有可能差之千里。看了好書中尹老師對於圓圓貌似不管實則關注的例子讓我看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讓我再次擺正了我和女兒的關係,正視了自己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讓孩子聽話恐怕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然而極少有家長會去思考孩子爲什麼不聽自己的話,要如何說孩子才肯聽。也許在以大欺小的態勢下孩子屈服了,表面的聽話卻埋下了一顆重磅炸彈,那小小的心眼兒恐怕已在預謀着用何種方式擺脫這種壓迫了。嘮嘮叨叨是女性的通病,除了招致子女的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通過反覆地讀好書,我感到管孩子不是難事,首先成年人對兒童就有年齡優勢;其次家長對子女又有地位上的優勢,再加上人都有對其他人的控制慾,管住孩子不難,難的是不管

閉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作爲成人和家長的架子、收起自己的巴掌,我想這樣的不管會比管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再過十年我們肯定會見到成效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2

前段時間得閒拜讀了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尹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對於教育的理解,給了我很大觸動。

書中的序言提到:她的女兒跳過兩次級,16歲參加高考,分數高於清華錄取線22分,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女兒不僅僅成績好,能力強,而且在個性品格上有着超越年齡的成熟,被評爲北京市三好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當讀到前言中的《當我們手中有塊玉時》,我被尹老師講的農夫的鋤頭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動。細讀下去,作者的育兒智慧,令我深感慚愧,書中的許多教育觀念,真讓我受益匪淺!年輕的父母也和農夫一樣得到了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而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

“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我們努力工作原本爲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最後卻在“祖國的未來”——兒童的教育上除了麻煩,於家於國,這樣幹“事業”的意義又是什麼?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盡是藉口。

“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也是個很好的辦法。物質獎勵可能帶來一時的滿足,但不會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悅和成就感,纔可以帶來真正的幸福感和動力。家長給孩子記錄的“功績”越多,你就給了他越多的快樂與自信,這會讓他變得越來越好。家長有個錯誤假設,即如果自己不說,不經常提醒,孩子就不會改正缺點。其實,反覆的批評會把孩子的缺點固化下來,更加使孩子難以和那個缺點剝離開來。

還有非常新穎觀點的是“做‘聽話’的父母”。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做聽話的父母,實質是理解孩子,平等對待孩子,而絕對不是言聽計從,縱容只是溺愛。作爲強勢者和主導方的家長,想有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個“聽話”的家長。

“不做穿西裝的野人”,打孩子是一種惡習,它只是讓父母出惡氣。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承認,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最大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爲,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孩子稱不稱心,不是抓彩票碰運氣得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

書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的方法和經驗,因此具備可操作性,並且作者對現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膽的批評,觀點鮮明,有着很強的指導作用。是啊,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未來社會負責。但願自己努力改正不足之處,像園園媽媽一樣,做一個愛孩子的智慧媽媽;也希望琳兒在愛的教育引導下,能像園園一樣,做一個知理有德的好孩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3

暑期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共兩本,第一本是尹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子經驗總結的育兒手記,第二本名爲《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是尹老師給衆多來信家長的回信.看完這兩本書,感觸頗深,後悔沒有早點接觸這本書!該書並沒有艱澀高深的理論,卻有成熟的經驗參考,讀起來省力卻又令人不得不信服!雖然一直知道龍應臺所說的所謂父母子女的緣分,但是卻依舊想在父母的有效期內有所作爲!但是這本書卻讓所有父母警醒:教育子女根本不需要發洪荒之力,而是順應孩子自然發展的天性,不要用野蠻的鋤頭去雕琢上天賜予我們的這塊璞玉(孩子)!

確實,世界上的那麼多職業都需要學習文憑、證書,但是爸爸媽媽這個職業卻沒有經過任何證書!因此,孩子的出現正是家長提升自己的機會,做父母並非只靠本能,也並非高學歷、高文憑就可以沾沾自喜,而是要智慧,一種無以量化卻非常必要的東西.看完尹老師的書,愈發覺得只有愛而沒有智慧,甚至會阻礙孩子的發展!讀完此書,有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第一,給孩子的愛永遠不怕多!一直以來,我們都巴不得把最好的愛全部給孩子,如果問天下父母你要用什麼去澆灌孩子的成長,大家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愛”.確實,愛是成就孩子的養料.初爲父母的感覺絲毫不遜於魯侯對於“止於魯郊”的海鳥的新奇與熱愛,但是魯侯竭盡所能給予海鳥的愛並不能讓海鳥成長,乃至“三日而死”!充滿熱情的愛卻害死了自己的心愛之物,莊子一語道破:“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於此雷同,對於心愛的孩子,我們給的愛並不少,孩子卻並無法吸收,因爲你給的不是他需要,尹建莉老師在兩本好媽媽裏用自己的育兒經驗和智慧啓迪告訴我們,順應並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以此爲基礎的愛多少麻袋都不嫌多!否則我們只是給了孩子“我們覺得的愛”,不能滋養孩子,也不能滋養我們自己.但另一方面,又怕給孩子太多愛是溺愛孩子,尹建莉老師告訴我們:只要這些愛是真正孩子需要的,永遠不嫌愛多!智慧的父母會給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養料!

在第二本書裏,尹老師通過一封封讀者回信,告訴我們“自由的孩子最自覺”,爲人父母總是容易高高在上,覺得孩子小,需要呵護,與孩子相處容易包辦,“我們確實總是爲孩子好”,可是往往好的願望卻給了孩子最差的愛,正如尹老師在扉頁中的溫馨提示“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因此第二本書就是告訴父母要學會與孩子分離,給孩子自由!正如有個笑話一隻壁虎看到一隻蜈蚣在走路,便問蜈蚣:“你走路時先賣哪條腿?”蜈蚣辮開始注意自己的走路方式,最後連路都不會走了!孩子天生有自己的內在秩序,正如蜈蚣會協調好自己的那多條腿一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只需維護尊重孩子的這種內在秩序感,給孩子秩序得以發展的自由,秩序感形成,便會一切水到渠成!

其實尹老師書中涉及的面非常多,她是一個真正思考家庭教育的人,正如資深書評人徐虹所說:一個孩子的誕生,其實也誕生了一個母親!與其說我們對孩子的陪伴是成就孩子,不如說其實是幼小的他們在洗禮着我們,在親密的親子關係中彼此成長!父母子女之間的愛應該是讓彼此成長,而不是控制,父母的陪伴應該讓孩子感到安全、溫暖,而非反抗!

最後以尹老師的話共勉:自由只有一種,其餘的都是不自由!相對應,愛也只有一種,其餘都是不愛!給孩子最真最善最美的愛和自由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後感範文4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寒假得空,爲了做個好媽媽,去書市一逛,買回一本,細細品讀,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動。

這本書是一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從書中的字裏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並且她16歲的女兒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最主要的`是,這麼優秀的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我認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的內容不僅讓我懂得了爲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讓我深思爲人師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對待孩子的犯錯。很多時候學生犯錯之後,我們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氣,繼而對其批評教育一頓。書中的作者認爲在讓孩子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說”往往是最好的“說”。其實孩子犯錯之後心裏已很難過了,老師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即使說,也要採用不讓孩子丟面子的說法。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犯錯,改錯,在犯錯,再改錯的過程,孩子從犯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樂趣和生活的經驗。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需要理解錯誤帶來的價值,看到錯誤和正確同樣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要冷靜,分析具體問題,對症下藥。

再者,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作者認爲“強權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讓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疼,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獨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們不再好好地聽話,而是離經叛道。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會強迫孩子去做自己認爲是對的事情。我們經常採用強權手段,讓孩子服從自己,其結果只能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適得其反。其實我們要改變想法:孩子要求獨立,說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開始思考問題,開始長大,作爲老師和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要以客觀、疏導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反抗。有一個故事,兩個母親得知了孩子之間早戀的事情,女孩子的母親勃然大怒,對孩子批評教育,並給她辦理了轉學手續,孩子哭着離開了心愛的學校和同學。男孩子的母親卻對孩子這樣說:“你確定你喜歡這個女孩?你會娶她爲妻嗎?”男孩輕輕卻又堅定地點點頭。媽媽又說:“那你現在有沒有能力給她一枚美麗的婚戒,爲她披上婚紗,並且舉辦一個浪漫的婚禮呢?男孩搖了搖頭。媽媽說:“那麼你該從現在就開始努力了。”男孩沒有受到批評,但他明確了自己現在的方向和任務。那麼大家喜歡哪種教育方法呢?

還有,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具有神奇的力量,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閱讀所帶來的豐富的語言和智力背景能讓孩子的學習輕鬆、快樂,學習的成就感又會加強閱讀的興趣。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因此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作者認爲閱讀是需要誘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讓孩子本身對閱讀有興趣,從閱讀中得到快樂。在對書的選擇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書。她堅持要以孩子的興趣爲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謂的“有用”爲選擇標準。孩子有所不同,他們的閱讀興趣也不一樣,我們要給他們更多的選擇的自由與權力,讓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會更濃厚。所以,少一些推薦,多一些自由的閱讀空間。

從書中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作爲一位母親的冷靜與細膩。很多教育資源就在我們的身邊,很多教育問題其實非常容易解決,作爲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角度出發,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爲優秀的人才。

我很喜歡杜甫的“漫卷詩書喜欲狂”,書是我們精神的食量,我們能從書中獲得快樂,讓我們愛上讀書吧,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