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1

對於聊齋志異裏的故事,我覺得說作者寫他的目的是例如什麼反封建一類的,是對他的一種褻瀆,這裏面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作者聽到的傳說或是自己編的故事,只是在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作者通過一些離奇的故事,寫出自己的看法、期望與現象,有一定時代的烙印,在客觀上折射社會現實,但不等同於主這些這部作品的目的是批判現實的黑暗。故事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用來描述人與鬼之間純潔、真摯、相互扶攜的情感。這說明,作者對於當時的時代,是有幻想的。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

聊齋倒是說了一個事,那就是到多數的妖精本性也都是善良的。而對於現在的社會,人們時常抱怨世風日下,人們沒有了過去的那種淳樸,變得自我、驕橫、自私、勢力,然而,不變的卻仍是,在世上,好人永遠比壞人多。我們可以用一個放大鏡去觀察我們的生活,但觀察身邊令我們感動的事,還是專門關心社會中不和諧的聲音,取決於拿着放大鏡的我們。我並不是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社會上不公正的事視而不見、置若罔聞,而是用一個理性、客觀的角度分析,以求解決矛盾。一個義憤填膺的人,體現的是誰會的正義感,但一羣義憤填膺的認爲在一起,只顧"正義"地指責,將會帶來非常不好的誰會影響,使一件本身並不是多麼嚴重的問題,帶上各種高帽子,隨便是誰,都湊上來發表幾句無關痛癢的評論和指責,接着就又有"世道變了,人心不古"的感嘆,然而這樣真的可以解決問題麼?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利用正義的事,來感化不和諧的聲音,這麼說或許有一些太過於理想化,但是,至少可以有一個積極的社會氛圍,而不是怨聲載道。

聊齋告訴我們,妖精也可以與人類和諧相處,那我們又爲什麼要帶上有色眼鏡看這樣一羣人?生活中會有一些人給人的印象就是"不是好人",但永遠不要在不瞭解一個人之前,給他戴上任何帽子。有的人看上去和顏悅色,但實際上笑裏藏刀;有的人看上去總黑着臉,但總會給你最給力的支持。聊齋這些故事,也告訴我要學會了解一個人的本質,不要以貌取人。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2

《聊齋志異》是中國小說史上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清朝山東淄川人《聊齋志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出來的。譬如:人可以變成老虎爲哥哥報仇;小孩的靈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無敵;人和鬼魂可以結爲夫婦;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樣可親可愛。我看完這本書以後覺得蠻恐怖的,裏面都是一些神啊,鬼啊,主要是說道士驅魔,裏面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好的妖怪,卻被道士誤解,總是想着怎樣消滅她們。

《促織》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小說寫了一個皇帝愛鬥蟋蟀,就不斷地讓百姓進貢蟋蟀,一個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親千辛萬苦找來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後來這個孩子變成了一隻蟋蟀,他不僅鬥敗了所有的蟋蟀,就連大公雞都不是他的對手。統治者的小小愛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我很喜歡這部小說,哈哈,也許是因爲我比較喜歡神、鬼的小說吧。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爲它的精彩,雖然沒有圖畫,但作者卻描繪得栩栩如生,精妙絕倫。

媽媽看我在寫讀後感,就過來跟我說我在她肚子裏的時候帶我去過山東淄博那邊的聊齋園,說等我再大一點就帶着我去看看,媽媽說她去的時候正是旅遊淡季,園裏幾乎沒什麼人,一個叔叔帶着她進入園內,陰森森的,好恐怖哦,那裏還養了很多狐狸,出來一個村莊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故居。我聽了覺得很好奇,覺得值得一看。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3

一看這本書的題目,你是否會想到一部電影《畫皮》。其實這電影也出自《聊齋志異》。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明白深刻的道理。

《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名著小說,是蒲松齡寫的。這本書是古代靈異,鬼怪小說的集成,有“空前絕後”之美稱。他看起來實在講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透露着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再將鬼怪,狐一類的故事,其實在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的中後時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好官又能有幾個呢?比作者生活好的有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有許多,然而他們也未必去考慮此事。作者大膽的揭示那些“爛疤”,爲人民提出控訴!我不得不自這裏,去敬佩作者的精神。

《聊齋志異》給我帶來我不同的感覺,它並不像別的鬼怪小說。淨講那些恐怖誇張的鬼故事,一點兒都不給讀者有發人深醒的思想。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眼睛看到的美麗事物並不一定是梅後的。正如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看起來不怎樣的外表下,卻有着一顆純潔,美好如鑽石般透明閃耀的心。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4

《聊齋志異》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清代的著名短篇小說家,世稱聊齋先生的蒲松齡。蒲松齡自幼才華出衆,少年銳意科舉,此後就屢試不第,以貢終老。這本《聊齋志異》是蒲松齡最得意的`作品集,也是我國文學上的一朵奇葩。蒲松齡也獲得了郭沫芳“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評價和魯迅“用傳奇法,而以只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的好評,再加上馬瑞芳“聊離紅樓,一長一短,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峯”的評價。可想而知,這本《聊齋志異》是多麼的好看,深奧。

在這本書裏面有很多故事,但我最喜歡的是一篇叫做《畫皮》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變成了電影,在電視上看過的緣故,裏面的情節都是我刻骨銘心。在這篇故事裏我最喜歡的就是王生的妻子,王生的妻子是一個很賢德的人。而且她的丈夫遇難,她不但沒有丟下自己的丈夫還沒有逃走,而是去幫助她丈夫脫離難關。我還喜歡這個故事裏面的道士,他是個好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幫助王生脫離身命危險。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就是蒲松齡利用裏面的妖怪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關係,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面貌,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讀聊齋志異有感例文5

一聽到《聊齋志異》這個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爲聽說這本書裏全都是關於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趙老師卻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作爲我們五年級的必讀書目。沒辦法,當媽媽把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只好硬着頭皮,懷着恐懼的心理,翻開了這本書。

剛看第一個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離奇的故事情節,充滿童趣的語言給吸引住了。沒想到,越往後看越精彩,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那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情節卻蘊含着一個個意味深長的道理,讓我在閱讀的同時收穫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嶗山道士》這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嶗山的道士拜師學藝。剛開始,道士只讓王七幹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還是什麼也沒有教他,他就準備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懇求道士教他穿牆術,道士教會了他,並在他臨走之前囑咐:“回家後不要賣弄法術,否則就不靈了。”王七當時答應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別人炫耀,並給別人表演,結果法術果然不靈了,他的頭上被撞了一個大包,還遭到了別人的嘲諷。

我覺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學到了一種簡單的法術,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應別人的事情給忘到腦後。我真想對王七說,你雖然學會了一種法術,但是你不應該那麼的驕傲自大,回家以後你應該先去刻苦地練習,即使你練習的已經很好了,也不要這麼驕傲,不要急着去向別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話牢記在心,因爲驕傲只會帶給你失敗。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個考一百分的,我覺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點兒驕傲。結果第二次考試,我一看題真是太簡單了,所以根本就沒把這些題放在眼裏,拿起筆就馬馬虎虎地做了起來,做完後也沒有細緻、認真地檢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着一百分再來找我,結果,發下試卷後,我卻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試班卻裏有30多個考一百分的。自從那次以後,我就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個道理。現在,我認真地看書,認真地寫作業,認真地練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和驕傲。

這本書,雖然每個故事都很短小,卻都蘊含着深奧的大道理。這本書,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讓我在以後更加懂事,更加優秀,這本書,真是讓我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