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大綱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1

最近一直在讀書,也一直在寫讀書筆記。雖然自己的讀書筆記寫得總是不滿意,但好在讀的書絕大部分都很不錯,想想也就釋然很多了。權當自己做個記錄吧,證明自己曾經也讀過不少書,因爲讀過的書總是會忘得很快,具體內容也慢慢就模糊了,不然就跟白讀了一樣。這可能也是好習慣,一來讀完之後可以總結總結,二來也可以自己練練文筆,訓練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讀自傳類的書籍,而之所以會讀這本《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是因爲查理·芒格曾說,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他崇拜的偶像,甚至於《窮查理寶典》的書名也是模仿富蘭克林所寫的《窮查理曆書》。

不得不說,這本自傳讓我讀得異常輕鬆,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沉悶和枯燥。富蘭克林始終以一種理性、坦蕩和風趣的態度,對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進行描述,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絲毫讓人感覺不到任何修飾和美化。對於自己年輕時曾經犯過的各種,似乎在常人看來有些難以啓齒的錯誤,富蘭克林也在書中一一寫明。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一種品質,對於像富蘭克林這樣在當時已經具有很高歷史地位的人來說,能夠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實屬不易。

我想,查理·芒格之所以崇拜富蘭克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因爲他身上具有諸多查理·芒格所提倡的品質,比如,謙遜,勤奮,善良,正直,熱心,節儉,自制,理性等等。由於最初這本自傳原本是富蘭克林寫給自己兒子看的,目的是通過講述自己一生的事蹟,能夠讓兒子少走一些彎路,學會如何積累財富,避開陷阱,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這本自傳寫的非常寫實。

而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無完人,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完美或者偉大的,即使像富蘭克林這樣被認爲是最偉大美國人之一的人,本質上也是很平凡的,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但是,從富蘭克林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自己有意的培養,很多品質和習慣都是可以在後天形成的。富蘭克林就是採用了一種計分卡的辦法,寫上自己最希望養成的美德,定期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檢查覈對,提醒自己按照正確的方式去生活。這樣,久而久之,人的行爲就慢慢改變了。這個方法我自己也有借鑑,效果還不錯。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富蘭克林的人生似乎有點太過於理性,用情不深,讓人難以理解。無論是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還是與自己愛人之間,都沒有體現出特別的關愛或者情感。在談及他的妻子時,他最看重的似乎是她在事業上對他的支持和幫助,最高的評價僅僅爲“是個賢內助”。更糟糕的是,在婚前還曾經一度離開妻子跟朋友遠去英國,甚至不打算回來。從很多的細節可以看出,富蘭克林不是一個特別注重感情的人。

當然,最終每個人的人生都還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想要什麼,就追求什麼,關鍵是要確定自己究竟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多看看別人的自傳倒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哪些我們各自認可的人。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後感2

最近一直在讀書,也一直在寫讀書筆記。雖然自己的讀書筆記寫得總是不滿意,但好在讀的書絕大部分都很不錯,想想也就釋然很多了。權當自己做個記錄吧,證明自己曾經也讀過不少書,因爲讀過的書總是會忘得很快,具體內容也慢慢就模糊了,不然就跟白讀了一樣。這可能也是好習慣,一讀完之後可以總結總結,二也可以自己練練筆,訓練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讀自傳類的書籍,而之所以會讀這本《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是因爲查理·芒格曾說,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他崇拜的偶像,甚至於《窮查理寶典》的書名也是模仿富蘭克林所寫的`《窮查理曆書》。

不得不說,這本自傳讓我讀得異常輕鬆,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沉悶和枯燥。富蘭克林始終以一種理性、坦蕩和風趣的態度,對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進行描述,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絲毫讓人感覺不到任何修飾和美化。對於自己年輕時曾經犯過的各種,似乎在常人看有些難以啓齒的錯誤,富蘭克林也在書中一一寫明。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一種品質,對於像富蘭克林這樣在當時已經具有很高歷史地位的人說,能夠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實屬不易。

我想,查理·芒格之所以崇拜富蘭克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因爲他身上具有諸多查理·芒格所提倡的品質,比如,謙遜,勤奮,善良,正直,熱心,節儉,自制,理性等等。由於最初這本自傳原本是富蘭克林寫給自己兒子看的,目的是通過講述自己一生的事蹟,能夠讓兒子少走一些彎路,學會如何積累財富,避開陷阱,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這本自傳寫的非常寫實。

而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無完人,沒有人生下就是完美或者偉大的,即使像富蘭克林這樣被認爲是最偉大美國人之一的人,本質上也是很平凡的,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但是,從富蘭克林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自己有意的培養,很多品質和習慣都是可以在後天形成的。富蘭克林就是採用了一種計分卡的辦法,寫上自己最希望養成的美德,定期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檢查覈對,提醒自己按照正確的方式去生活。這樣,久而久之,人的行爲就慢慢改變了。這個方法我自己也有借鑑,效果還不錯。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富蘭克林的人生似乎有點太過於理性,用情不深,讓人難以理解。無論是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還是與自己愛人之間,都沒有體現出特別的關愛或者情感。在談及他的妻子時,他最看重的似乎是她在事業上對他的支持和幫助,最高的評價僅僅爲"是個賢內助"更糟糕的是,在婚前還曾經一度離開妻子跟朋友遠去英國,甚至不打算回。從很多的細節可以看出,富蘭克林不是一個特別注重感情的人。

當然,最終每個人的人生都還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想要什麼,就追求什麼,關鍵是要確定自己究竟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從這個角度看,多看看別人的自傳倒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哪些我們各自認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