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金庸小說讀後感範文三篇大綱

金庸小說讀後感範文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一)

金庸小說讀後感範文三篇

金庸先生的小說,有時如潺潺細流平平靜靜,似乎平淡無奇,然而隨這情節的深入,人物紛紛涌現,場面越發波瀾,又如同江河湖海,波瀾壯闊。

金庸的小說可謂本本經典,而我自認爲《神鵰俠侶》是金庸小說中最好、最感人的!它把一對世上最最癡情的情侶的一段蕩氣迴腸、至死不渝的愛情,刻畫的如此真摯而動人!他們的愛遠遠超過了生死,超過了時空,讓人永遠無法忘懷的情感!

小龍女似乎是個中心人物,冰清玉潔,長於古墓之中,不懂人間禮節,但她的純真完美構造了這愛情故事的悽美。

楊過身世悽苦,父母早喪,淪爲流浪兒,既失父母親情,又缺旁人關愛,小小心靈倍受創傷。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情與愛,因此他對每一份感情都格外珍惜。

這對有情人的情感之路似乎並不那樣平坦。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甚爲悽苦,他們曾三次分分合合,每一次的.分別卻又都是爲了對方。最後一次離別,讓楊過苦等了16年,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彷彿兩人之外世界萬物都沒有了顏色。

讀到這裏,心中充滿感動,只能在心底默默爲他們祝福……

又敢問,世間又有多少這般蕩氣迴腸的愛情呢?

(二)

屈指算來,我讀金庸小說已9本了,這算不少也不多,因爲金庸作品才14部。對於愛他作品的讀者,這未免殘酷了些。“金庸作品本本名着”雖不盡然,然而一半爲名着,也不是誇大的。由於愛他的作品,不禁對他也敬佩起來。特別是看完香港電視臺一輯介紹金庸的電視後,對他更是佩服。金庸辦《明報》成功,這是衆所周知,至於他中學時就出書供自己念大學,更令我駭然,然而這只是我以小才之量大能者罷了,我覺得他最成功之處還是小說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學對金庸作品都愛不釋手,有的甚至着了迷。金庸作品無論男女,很多人已看過,因爲他的作品大都搬上電視,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幾次,幾乎人人都認識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歡迎。他的作品歷幾十年風靡一時,可見他作品受歡迎的程度。至於他的作品爲什麼這樣受歡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學價值。前者是一般用來消遣的人認爲的,後者是愛好文學的人認爲的。而我屬於後者。我認爲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裏面的內容,還應細心地琢磨。所謂,要尋字中字,須得百年思。

武俠小說雖是通俗小說,但金庸作品卻在通俗中見不平凡。他的文筆新,介乎於古文與白話之間,這不但使人容易明瞭,還可以使讀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礎。

除此外,金庸作品的佈局結構也經一番細心思慮過,往往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綿延了全本書,令人看了毫無夜裏捉蒼蠅――不着邊兒的感覺。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個武俠世界”。《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飛狐外傳》又是相連的兩個故事。此外還有許多的作品如《書劍恩仇錄》、《鴛鴦刀》和《飛狐外傳》兩部又有關連。金庸的作品雖都獨立成書,但都是互有聯繫的,恰似“藕斷絲連”。因此金庸的武俠世界綿延千年。

金庸的精心傑作我們無不讚嘆,然而他的真情更動人心絃。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實感,由愛、恨、憎、厭而起,有憎恨,有喜愛,有同情。憎恨的是誰?是那些追名逐利,殘殺同門,爲害世界的人,如嶽不羣、左冷禪、任我行、東方不敗等;喜愛的是什麼?是隱逸,與世無爭,知足的人,像張無忌、令狐沖等;同情的是誰?是狄雲、是林平之、是慕容復。他的作品反映時世,描寫人性――一個爾虞我詐,互相殘殺,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

金庸的寫作手法多變,不拘於一格,或倒敘、或插敘、或補敘、或布懸念等等,使得奇峯迭起,引人入勝,復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俠客行》中就運用了很多懸念,特別是石破天與石中玉對換角色一事,最易使人“頭暈眼花”,若非看完全書,讀者可能始終會“糊塗不醒”。

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筆。其中最突出的是獨孤求敗,此人從未出現,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從未傳聞,但他卻佔了金庸作品一個重要的席位。在《神鵰俠侶》中,楊過所得的玄鐵劍和劍法就是間接受益於獨孤求敗,而他找到玄鐵劍時所不見的“獨孤九劍”劍譜,卻原來早已被人拿去,誰知卻到了《笑傲江湖》的風清揚那處。金庸的伏筆足見他思慮遠到,在小地方創新天地,可見非凡之功,難怪有“金學”,“金庸作品是個寶藏”這句話果然不虛。

對於那些輕視武俠小說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說是他們的一個損失。

(三)

我讀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金庸的《天龍八部》,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成了名符其實的“金迷”。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烙印。武俠小說雖是通俗小說,但金庸的作品卻在庸俗中間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