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法制教育讀後感四篇

法制教育讀後感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法制教育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現代學校法制教育的功能決定的。我們認爲,現代學校法制教育對建立法治國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養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關於法制教育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法制教育讀後感四篇

  法制教育讀後感1

學習完學校發的這兩本法制教育課本後,我獲得了一絲體會,現在我一一的闡述出來。我覺得法制教育應從青少年抓起,應從社會各方面抓起,首先法制教育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家庭和社會良好的育人環境爲搞好法制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法制觀念強與淡薄,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法制意識。家長不但要學習法律知識,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爲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裏傳播黃色或不健康內容。

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提高整體素質,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還需要社會的配合,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如果不給他們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不給他們正確引導,容易使少年兒童走上歧路。

所以學校都要開設這門課程,還要要求各科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憑藉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徑。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當地把握分寸,適時滲透,潛移默化。

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中針對學生實際滲透一些法律教育內容,是爲了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每月搞一次有關法制問題的主題班會或隊會,啓發學生熱烈討論,提高法制意識。其次,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形式。如法制文藝宣傳、黑板報、廣播、法制錄像、網絡法律競賽、違法犯罪青少年現身說法、學生“帶法回家”等多種形式。

此外,我們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以法制教育爲主題的“演講、徵文、”等活動。例如舉行“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演講比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毒品對一個人、對一個家庭甚至是對一個社會的的`嚴重危害,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家長販毒還坐在牢裏,他們的孩子是多麼可憐、多麼渴望愛啊,所以廣大青少年朋友們,不要輕易觸犯法律。

  法制教育讀後感2

作爲當代的小學生,我們有幸地生活在中國改革開發的年代。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這些年,黨一直在加強對我們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藍天下我們從一羣羽毛未豐滿的小鳥,逐漸轉換成一羣正準備騰飛的雄鷹。

提起法律,就會給人一種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爲舉止。正是因爲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纔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爲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不管生活上,還是工作上。“與法律同行”從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們走在馬路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法律規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當糾紛的出現也意味着法律的到來。它可以合理解決事故,可以讓一切平息。沒錯,如果沒有人違反法律,就沒有事故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這裏面有着很奇妙的關係,而一切都關於法律,所以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與法同行,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了。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素質如何,就關係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關係到我國依法制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在守法律的制度的同時,還要懂法的學生。其中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教導。學校要經常開展法制教育課。同學們能從學習中懂得不少法律知識,知道什麼是法律,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對周圍的突發事件……老師也經常提醒我們,要我們時刻遵守學校、社會制度。在家,只要我們一犯錯,父母就應該立刻指出來,教育我怎樣纔是正確的,下次如何避免……我們用法律來約束自己,使自己避免犯錯誤。這樣,我們的確做到了與法同行。要不,將來成爲一個法盲,那可就慘了。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願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成爲二十一世紀的棟樑之材……

  法制教育讀後感3

人生會面臨許許多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特意爲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對於我們來說真可謂是意義重大。

這堂法制教育課裏面講了很多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真實案例,圍繞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各方面原因展開論述,使同學們更好地認識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家,是青少年第一個影響最深的地方,有的父母忙於工作,疏忽了對子女的照顧。因此,他們胡亂結識朋友,到處留連,自甘墮落;甚至爲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關心自己,不惜一切,又偷又搶,壞事做盡……

學校,是第二個影響青少年的地方。例如,一些青少年因爲和同學一時慪氣,就影響了彼此之間的友誼,還很容易導致心靈或肉體上受傷。又例如某某同學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如果接受不了,就會懷恨在心,便處心積累想謀害老師。罪惡,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一些不經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麼,你就會成爲罪惡的“獵物”。

第三,便是自身原因。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就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則去做。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目的就是爲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妨礙他人權利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在法制社會裏,每個人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法律。作爲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遵守法紀。

如果我們不小心違反觸犯了法律,應該勇於承擔責任按照規定進行補救,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結果反而會害了自己。我們不但要遵守有明文規定的法紀,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還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導致違法的不良誘惑。

總之,作爲一名中學生,要讓犯罪遠離我們,要付出的努力還很多,很多。要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鬥爭。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來武裝自己,保護自己,才能讓自己健康成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法制教育讀後感4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應的規定。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則去做。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目的是爲了人民能實現自己的權利與自由,青少年是祖國的棟樑,更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向上。

最近讀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通過讀本,深深增強了我的法律意識,感受了 法律的威嚴。讀本中藉着一系列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犯法就要爲之付出責任。”青少年觸犯法律的的案件一件件,一樁樁。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青少年因爲與同學語言不和而發生激烈爭吵,最後演變爲打架鬥毆,一名青少年因下手過重而造成另一名同學死亡,最終進入大牢,讀到這,我都不得爲這位錯手殺人的同學感到惋惜,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葬送在監牢中。這樣的青少年還有很多,他們現在被關入大牆之中,後悔莫及。當他們見到自己的親人後,一直在聽他們的教育。當然現在聽已經太晚了,如果當時聽一下他們的勸告,也就不會落在這個泥潭之中。他們沒有一個人不關心家裏的,沒有一個人不後悔的,沒有一個人不想好好改造後到大牆外面去,獲得自由的。如果再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他們一定不會再犯罪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一個同學把另一個同學的橡皮弄沒了,那個同學肯定會去找他算帳,就難免打架。在玩的時候,有人只是開個玩笑,拿一下別人的東西,而那個人以爲他是故意的,就上去打架。現在很多少年罪犯都有一個規律是:輟學—流失—染上惡習—犯罪。往往也有很多人都不想殺人,而是在自衛時都誤殺了他人。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他們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在社會上閒逛或去上網吧結識一些壞人。

我們平時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但要把數學、語文學好,更要把思想品德學好,要從現在開始,從我開始,和人相處要團結友愛,相敬如賓,做到寬宏大量,不要爲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要有正確的思想觀,不但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更要做一個有很好心理素質的新新人才,心理的健康,能使青少年犯罪降低到零。

讓我們都重視起來吧,杜絕犯罪,特別是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