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爲孩子,找那把鑰匙》讀後感大綱

《爲孩子,找那把鑰匙》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走進孩子心裏,僅僅說些廉價的好話是不夠的。打開心門,還需絕配的鑰匙,那把屬於孩子獨一無二的鑰匙。一旦掌握了那把鑰匙,打開了孩子的心門,我們就在孩子心裏佔據了某個位置。我們呆在那個心的位置,一說話,一發聲,孩子就聽到了,因爲,那已經是心聲了。”

《爲孩子,找那把鑰匙》讀後感

這是應彩雲老師博客《爲孩子,找那把鑰匙》中的話。第一次看到“應彩雲”這個名字是在我們幼兒園教研會上,好奇的我,打開應老師的博客,一眼就看到了應老師從容、淡雅的一張張照片,細膩親切是她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於是,我細細品味了應老師博客裏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那麼細膩卻又震撼心靈的,感動和敬佩交織着,讓我激動不已。

印象最深的是《爲孩子,找那把鑰匙》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並不長,但裏面蘊含的教育機智,卻深深打動着我!

隨筆中,應老師說: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很多時候,聽不聽話,是視“話是誰說的”而定的,譬如某下屬只聽某上級的話,某家小孩只聽媽媽的話等等。所以,是否“聽話”,聽、說雙方的關係是基礎。要孩子聽話,大人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讓他把你當朋友。有情誼滋潤,矛盾的解決就容易得多。的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班級裏總會有不聽話,調皮又搗蛋的孩子,也會有不通情理難於溝通的'家長,碰到這樣的情況,最讓我們老師束手無策,感覺特別苦惱!於是我就會把責任直接朝向孩子,覺得這孩子真是太皮了,覺得家長不好相處。看了這篇文章後,我反省自己是否有發現他的閃光點,有真的瞭解過他嗎?是否真心實意的和家長溝通交流過?我想我們要是都像應老師那樣對孩子和家長有感情的付出,有情誼的滋潤,那我們的工作會很容易開展。

在隨筆中,應老師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嘟嘟一個令人“棘手”的孩子,想要有獎問答的禮物,請應老師幫忙,應老師幫助他弄到了獎品:“一塊巧克力”。並把巧克力放到布兜,沒被其他人看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就對應老師有了很深的崇拜。

沒錯,這一刻,應老師成了嘟嘟的朋友,一個能夠幫助他完成心願的朋友,更是共同守着一個祕密的朋友。這種感受很獨有!應老師再也沒有提起那塊巧克力。嘟嘟也再沒有讓應老師“棘手”過。嘟嘟就這樣被應老師搞定了,從此應老師走進了孩子心裏。

我們不能成爲一個沒有教育智慧的教師,每天只會的重複機械的知識傳授,卻忘記了教育的本質。從應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名師聰明、敏銳、善思考,善於融會貫通的特質。

應老師的魅力在於能讀懂孩子,她的功底在於有極強的觀察智能!一顆永遠的愛孩子的童心,和孩子玩在一起,這就是把孩子牢牢吸引在身邊的絕招吧!

孩子需要理解,更應該懂得孩子的心理,怎麼樣走進孩子的世界,打開他們的心門,還需絕配的鑰匙。這不僅對孩子,也有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用心生活和工作的人才能爲此而快樂!

希望我們都能爲孩子找到那把鑰匙,我也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