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最漫長的那一夜》讀後感大綱

《最漫長的那一夜》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一)

《最漫長的那一夜》讀後感

“在最漫長的那一夜,四周匆匆的路人,都急着走於末班車列車,沒有人看過她,哪怕一夜。”

當時接到這本書,是牴觸的,對於‘懸疑’二字,總是感覺驚恐和害怕,莫名的就想要拒絕。扎堆在太多虛構的言情故事裏,埋沒在太多矯情的文藝段子裏,守候在太多悲涼的心靈雞湯裏。開始厭倦而莫名的無味起來。

《最漫長的那一夜》,它被打上很多標籤,它被冠以響亮名聲--“網絡最熱門話題”、“年度現象級作品”、“19個長夜孤單難捱”,“19篇故事亦真亦幻”。我將勇氣鼓足,定下心來看。從懸疑到懷舊,從青春到愛情,看似匪夷所思,甚至殘酷的故事,在最後則用溫情的結局告訴我們“有些黑夜,只能獨自度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雖然,每個人都有最漫長的那一夜,但一定會亮起來!”

19篇亦幻亦真的黑夜故事,所有標題都帶有“一夜”,所有主要敘述發生在一夜之間,所有視角幾乎都來自於作者的第一人稱,所有內容也有一大半都真實發生過。他的故事,或者,他身邊的人甚至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從上海到北京,從喀什到香港,從莫斯科到巴黎。

我開始愛上他筆下的故事,驚險、奇妙,他把“舌尖上的一夜”寫的太過詭異,他把“狂派與博派”寫的酣暢淋漓,他把“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寫的溫情動人,他把“北京一夜”寫的懸疑悲情。我記得那個被他稱爲“馮唐”的出租車司機,他和冬妮婭有個悲傷的故事,那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保爾和冬妮婭;我記得弗吉尼亞州第八步兵團,只有視死如歸的戰士,才能站在槍林彈雨中不退縮,男孩與兵人,臥於塵埃,永不醒來;我記得那個被稱之爲五海之港、千頂之城的莫斯科,無數次被燒燬又無數次重建的不死之城,卻留下了傷情的眼淚,卡佳的愛情和等待,都被埋葬在記憶裏,她在等待那個中國男人格奧爾基。

記得的、不再記得的',我在這些故事裏跳躍着,我總在想這個故事真的是真實的嗎?可是他卻真實到讓人難以置信起來。蔡駿的序裏說過:真實是一種力量,虛構同樣也是一種力量,我想在“最漫長的那一夜”,把這兩種力量合併爲一種力量。這就是他的寫法,引用第一人稱,好似那些故事都是他親身經歷般,但是卻又脫離到真正的現實中。

有人說,時間奪去了我們輕狂的眼神,去給了我們嘴角上揚的資本。就想蔡駿書裏的故事裏般,世界上總有許多事是不需要理由的,哪怕看到的不是真相。

那一夜,其實子虛烏有。亦真亦幻,其實只是說了一個故事,和一個漫長的夜。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那一夜》,作者借用卡佳之口寫給他自己,也寫給我們------

“在寫作這條道路上,你可能會很有成就。但要記得,絕不能輕視任何人,就像絕不能輕視自己那樣。有朝一日,我會不會也變成自己曾經討厭過的那種人?也許會,也許不會,很遺憾,我們大多數屬於前者。但請你別忘了今天,別忘了你最初爲了什麼而寫。不是什麼改變命運的鬼話,而是你想要傾訴內心。”

最漫長的那一夜,內心喧囂,你會想起誰?

(二)

最漫長的那一夜,其實是十九個夜晚,十九個夜故事。這對於喜歡失眠的人、孤獨的人、遭遇挫折的人都是一種福音,比如我。

夜晚。其實包含了非常大的信息量。一個人夜晚睡不着,他看故事,至少需要滿足這兩個條件,一個是故事要有點懸疑、甚至有點驚悚(當然如果是一個膽小的女孩子獨居的除外),其次故事需要時溫暖的,至少是暖色調的。有人說過,只有在長夜裏哭過的人,纔算是真正懂得人生的。夜裏讀書的人,潛意識裏都是需要有點安慰、有點心動、有點欲說還休的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