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雅舍》讀後感大綱

《雅舍》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雅舍》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雅舍》讀後感

《雅舍》讀後感1

工作之餘、閒暇之時,讀點書,寫點字,別有一番情趣,也算沒有枉度時光。我的書架上經常擺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書,名人傳記、歷史小說、雜文趣事、唐詩宋詞之類。不知何時梁實秋的散文,也跑到書架上來湊熱鬧,也許是被魯迅罵得無處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飽眼福,一睹大家的風範。說來,敢和魯迅對陣的樑先生也真算不簡單,文章寫的樸實無華,既無譁衆取寵之意,又無刀削斧斫之痕;諷刺詼諧、妙趣橫生,家常小事,娓娓道來,令人耳目一新;觀察人物是那麼細緻,闡述觀點是那麼獨到,引經據典不雅於魯迅,真可謂是博學多才。

他的《雅舍》讓我想起劉禹錫的《陋室銘》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點不“雅”,況且,“雅舍”還並非樑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請看他的雅舍:“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如此說來,還不如劉禹錫的“陋室”。說樑先生不簡單,還因爲,就憑寄居在這雅舍幾日,竟然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大作。

今天,恐怕無處尋覓雅舍了,難怪很多人住在舒適的高樓大廈裏,寫不出好的文章來,是因爲再也沒有雅舍那樣“好”的環境了。雖然,我也有意識想多讀點好的文章、好的散文,來補充點先天不足的文學素養,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到雅舍似的理想處所,怪哉?說怪,是因爲自己曾幾何時,自嘆條件不好,而影響了寫作的興趣。那時,幾點熱血,幾點激情,怦然心動,理想憧憧,大有作爲之勢,參加過“春風”函授文學講作學習班,學過作詩、寫文章,但是,嘆息沒有舒適的書房,感慨沒有像樣的書桌,甚至,沒有檯燈都能成爲放棄的理由,還時時告誡自己,將來有了!一定能寫出幾部,不,幾篇、幾首像樣的文章、小詩。後來,一切都有了,又沒有時間了,等等吧,一等就是幾十年,隨着時光的流失,已到中年,半百已過,人的年輪一圈一圈地在增加,時間有了,檯燈、書桌,甚至書櫃都有了,可稱得上書房了吧!爲什麼單單又沒有了雅舍呢?真是見怪不怪。

《雅舍》讀後感2

拜讀梁實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暫且不看《雅舍》,我們先看看劉禹錫要想表達什麼思想。

劉禹錫通過《陋室銘》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淡泊明志、不爲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懷着這樣的崇敬之情我繼續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講“雅舍”的特徵:簡陋,不能避風避雨,風雨來往無阻。此段作者在介紹木頭架子時,用了一個擬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使得雅舍的簡陋形象化、具體化。第二段主要講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邊的風景,還有客人來的話要上幾級階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訴說了雅舍的簡陋,可以與鄰居互通聲訊,特別是講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個生性樂觀之人。如果說前幾段都是講雅舍的基本特徵的話,這段講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細雨濛濛之雅舍,以其凝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細雨濛濛,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圖,又通過雅舍陳設之簡,表達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把自己置身於世外,人便超然脫俗了,不爲世事所累,這不是陶潛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雅趣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當今時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現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質上的東西,精神上的東西也越來越物質化,利益化。再難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飽,居無求安”的雅緻,靈靜致遠、志存高遠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雅舍》讀後感3

正如此書封面語,它裏面是滿滿一本談話的藝術。

初讀這本書時我沒有注意到時間的白駒過隙,以及作業還有很多。他操着樸實無華而略帶一些小幽默的輕鬆筆吻,向我娓娓敘說着一樁樁一件件同樣無足輕重,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家常小事,就像喝着幾杯小酒和一個熟絡無比的街坊鄰居聊天。無論是痰盂還是蘿蔔湯,是吃相還是頭髮,是狗肉還是啤酒,他都能侃侃而談,就這話題無限發散開來,憑藉他八十年的閱歷,舉足輕重地作出洋洋灑灑數千字的言而有物的文章。不需深思熟慮,不需故弄玄虛,脫口而出已是渾然天成。這麼一個慈眉善目的耄耋老人,就這麼突兀的坐在了我的面前,他戴着眼鏡,圓臉,頭頂光溜溜,咧着嘴,兩眼彎得像月牙,笑得很自在。他笑,我也笑,他的笑容那麼平易近人,那麼有感染力,彷彿把空中的陰霾也染成了陽光,彷彿流雲也停滯不前;他罵,我也罵,不帶一絲煙火氣的冷嘲熱諷、嬉笑怒罵,像凜冽的冬風,奔流的江河,柔軟卻蝕物無聲。

他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啓發。首先是文章中頻出生僻字和成語,更加準確,更加精煉,能用一個字拎清,不用兩個字磨嘰,就是稍加模仿,也使我文章增色不少。其次是對事例的引用,在我書架上它是首屈一指的,從5000年前的堯舜禹湯,到昨天打的領帶,一篇雜文可以引用七八個恰到好處的事例。再者,與當今社會的浮華風正反,他的文風非常平實,從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可以豹窺一斑,在我的同學們焦慮的思考如何給讀後感取一個華麗的主題目來譁衆取寵給文章加分時,“讀後感”三個字已經概括了一切。除了作文,還有做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這是一本好書,我願意在空閒時想起他,願意吃撐時站着閱讀他健胃消食,願意在出遠門第一個想起他,願意向朋友推薦他,願意在作文山窮水盡時翻翻他,這也許就是對他最大的崇敬。

《雅舍》讀後感4

今年暑假,我讀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雖說是讀,其實就是聽,因爲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這樣,我纔有機會用耳朵聽到了這麼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裏面有描寫臺北故居、寫雅舍、時間即生命……但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從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幾公里,如果有客人來,要爬七八十層土臺階,再走過一段上坡路纔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間,作者只佔了兩間。因爲房子是依着山勢修的,就形成了一個超好玩的現象。早晨起來從書房到廚房是上坡,吃完飯從廚房到客廳是下坡。房子是用來擋風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不能遮風是因爲窗上沒有糊紙,不能擋雨是因爲房頂上的瓦片有許多小細縫。雖然雅舍盡不到房屋的責任,但作者認爲“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雅舍給了作者靈感和快樂,雅舍前面是金燦燦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土山坡。這麼美好的景色,作者怎麼會不喜歡呢?

讀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認識到了語言的美。當我讀到一些詞句的時候就感覺深處作者描寫的那個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鳥》的散文,裏面描寫了各式各樣的鳥,當作者在描寫這些鳥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覺。我不僅體會到了語言的美還懂得了要珍惜時間。我在《時間即生命》學到“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年輕的時候要學習,不然到了老就會有所遺憾。”這本書用它獨特的方法讓我受益終身。

《雅舍》讀後感5

拿起了《雅舍小品》,它分爲若干小篇,每篇都記錄了作者的一些感受,或是一些世相百態,各地美食。當我捧起它的時候,一切都淡忘了,也算是正式打響了我寫作甚至人生,極其重要一課的上課鈴。

這節課的第一講是真實樸素。作者盡取材於真實生活,例如說“擁擠”、“講價”。他沒有天馬行空、天花亂墜的浮誇,也沒有爲了生動而添油加醋。平平淡淡間,自有些許幽默詼諧。關於講價“童叟根本也不見得好欺侮,而且買賣大半是流動的,無所謂主顧,不講價還是不過癮,不七折八扣顯得買賣不和氣,交易一成買者就又會覺得上當。”這可謂是真實揭露了做買賣的的現況,所謂“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確不符現世,讓他一語道破,不由得令人莞爾。這樣的文章字裏行間自會有一股親和力,大家身邊的人和事,當然強於胡編亂造。與其以詞彙的堆積羅列譁衆取寵,不如以親身所歷的實事打動人心。與其說:我此題是否夠吸引人,是否有的寫;不如說:我此題是否真實,是否是我曾經歷過的。(.)這是我常犯的錯誤,我想它很有可能也是年輕一代人的通病。沒有親身經歷,是做不出好的文章的,正如人生,待人多份真實,少份虛假,豈不是好?

這節課的第二講是細緻觀察。例如他講擁擠:“既上車之後,不消說可以聽到下列各種的呼聲:‘哎呦!你看看我的腳’‘別擠喲!’‘喂,你趴在我的身子上了!’‘沒得辦法!’‘你倒是拉住上面的把手啊’”這般細緻的描寫,光憑想象可是達不到的,“汽車尚未停穩,一羣人蜂擁而上,結果是車上的人不得下來,下面的人也不得上去,一陣混戰之後,上面的人倒是下來了,下面的人除了儒弱文雅的之外到也都上去了。然而費掉‘民力’不少。”細緻地觀察品味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寫作更有素材,而不是亂七八糟地瞎想。當你致力於觀察生活的一點一滴時,你會發現很多很多平時未注意到的有趣的事情。就比如擁擠,我從來沒有認真觀察甚至從來沒有注意到它,可它確確實實地存在着,當梁實秋娓娓道來之時,方是“噢,原來如此!”

下次坐公交、擠地鐵,再觀察觀察印證印證,豈不有趣?

《雅舍》讀後感6

品讀《雅舍》,梁實秋老先生以寥寥幾筆將珍饈美味擺在眼前,又用平淡樸實的筆觸將喝茶飲酒、下棋遛彎再到談及世情百態、故都風物的日常瑣事歸於溫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間。

中華文化的意義不僅是它淵源的歷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視人的內在修養和精神世界,摒棄貪婪與粗俗。中華文化帶給華夏兒女的除了豐富多彩的戲曲書畫,富麗堂皇的名勝建築,更深刻的是教會我們處世的禮與仁,引導我們立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這也是中華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並能在世界長河中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雅舍》彷彿就是《陋室銘》的衍生——展現了儒家文化裏的“安時處頓”“獨善其身”以及“中和之道”。其中既有儒家的沖和,又有莊子的通達,以平凡的瑣事表達對於生命的悲憫、個體的尊重、常態的嚮往。雅舍之“雅”並非在物質上的精緻與富足,而在於性情的高雅和操守的堅持。且不談陽春白雪,即便是最普通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其中都透露對生活從容灑脫,對世情百態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

時下,社會浮躁的心態處處可見。年富力強的人不甘於誠懇踏實地勞動,而追求急功近利;富有的人揮金如土,用炫富來吸引眼球;學術研究者不肯下苦功夫掌握知識或課題,而用小聰明找捷徑……社會的浮躁,終究還是精神的迷茫與缺失。

有從容的態度才能夠對流言蜚語,不辯不爭;對逆境不公,不怨天尤人;對誤解委屈,不自怨自嘆。有灑脫的精神才能遇事不亂陣腳, 能控制情緒 做到榮辱不驚。憑藉一份從容灑脫,諸葛亮舌戰江東羣儒談笑自若;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憑藉一份從容灑脫,居里夫人能在面對成爲千萬富翁的機會淡然而笑,將自己畢生獻給科研事業,驚歎世人;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陝西師大手寫4500份通知書,以抱朴守拙的治學態度得到社會的敬佩……從容灑脫便成了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自信的威儀,幫助我們釋放自己,讓自己自由,不淪爲金錢和慾望的奴隸,讓我們不侷限在利益得失,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快樂。

除了從容灑脫的生活態度,中國誠敬謙讓的美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這正是傳統文化思想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爲準則的影響。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便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引以爲傲,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爲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爲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爲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就像梁實秋所說“謙讓的儀式行久了之後,也許對於人心有潛移默化之功,使人在爭權奪利奮不顧身之際,不知不覺的也舉行起謙讓的儀式。”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傳承中華文化,我們不需要絞盡腦汁在藝術建築裏下功夫,只需要時刻不忘聖賢給予我們的從容灑脫,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在言行舉止間謹記禮儀仁愛的處世之道。只有先修身纔可立世,文化只有紮好思想之根才能更好地被弘揚。

《雅舍》讀後感7

讀完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寫字》一篇後,我受益匪淺,感受深刻。

從古至今,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字的用處也特別大。所以,寫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國古代,毛筆是十分通用的一種書寫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書寫藝術——軟筆書法。可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很少能見到毛筆的身影了。正如這篇文章所說:“自來水筆代替了傳統的毛筆,寫字一道,漸漸地要變成‘國粹’了。”

仔細一想,文章說的沒錯,隨着社會節奏地加快,毛筆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歷史的舞臺。可是,毛筆雖然無法跟上社會發展,但它畢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與智慧的結晶啊!我們不能失去這麼一份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相對鋼筆、水筆等等,毛筆有更多的書寫藝術,也有許許多多的形體。可以說,毛筆是我國書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丟下毛筆去用水筆。從中,我們等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雅舍》讀後感8

我最近剛閱讀了《雅舍小品》。這本書是梁實秋先生1939年在北碚雅舍所寫的小品文的結集。當時,劉英士在重慶辦《星期評論》,邀請作者寫稿,作者用筆名一連寫了10篇,即名爲“雅舍小品”。刊物停辦後,梁實秋又寫了10篇。戰事結束後,作者又應張純明之邀,繼續以“雅舍小品”的名義在《世紀評論》上陸續發表了14篇小品文。本書全部收錄了這些文章。

“雅舍”雖然是一棟陋居,但在梁實秋先生的筆下寫來,卻是如此的美麗而優雅。一個人有許多方面可以表現梁實秋的才華。畫家拉斐爾不是也寫過詩嗎?詩人但丁不是也想畫嗎?“雅舍小品”不過是梁實秋先生的一面。許多人喜歡梁實秋這一面,雖然這並不是梁實秋的全貌。梁實秋先生還是中國迄今爲止唯一一個獨立完成莎劇莎詩漢譯工程的翻譯家。

從《雅舍小品》中,我讀到了梁實秋先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雅舍》讀後感9

《雅舍小品》是梁實秋先生的隨筆錄。分爲《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談吃》《海外擷英》四個部分。

寫《雅舍小品》的時候,梁實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養較爲深厚。小時親炙故都風情,身經兵亂之災;年輕時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開,個性張揚,又漂洋過海,遊學美國,領略異域風物,飽嘗離愁別緒;回國後涉足社會,南來北往,看夠了世事變幻,嚐遍了人生五味,見識日增,年事漸長,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中年,春華消退,秋思老成,委實能夠“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了。梁實秋不僅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又有真才實學。清華8年的正規教育打下了他國文、英文堅實的基礎,清華文學社的活動培養了他的文學愛好和寫作才能;留學3年又主修英美文學,師從新人文主義批評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禮而獲得昇華;學成歸國後,歷任南北數所大學教授,編過《新月》等報刊,捲入文壇風波,從事文學批評,講授英美文學,譯介莎翁戲劇,堪稱才學過人,詩書滿腹。因而,中年時代的梁實秋,可說是才學識兼備,積累豐富,修煉到家,不鳴則已,一鳴自能驚人。其學養、閱歷、性情、氣度,就充分體現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紀中國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從這裏開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爲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

他在描寫“雅舍”“得月較先”這番賞心悅目的情景時,作者的情趣之雅,飄飄然有出塵欲仙之感。不禁插敘一段遇有暴雨則滿室狼藉的鏡頭,回到雅舍之陋,對比如此之鮮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談感受時作者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其間自然存在着作者對所處戰爭年代的無奈,但更多地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豁達樂觀、苦中作樂的生活態度。

孔子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內容與形式上取得了和諧的統一,集中體現了一個“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語言風格上的典雅的文氣和蘊藉的辭采,可謂“文質彬彬”的典範。

《雅舍》讀後感10

初讀《雅舍》,我不禁被那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平和沖淡、樂觀闊達之情深深感染了。於是,在這個喧鬧的塵世,我也癡癡幻想着有這麼一處安放心靈的“雅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大概每個人的內心都會對這處“雅舍”有着不同程度的渴望。

在此,“雅舍”已不再是某一具體的物象,而是能給人以曠達樂生、從容優雅心境的心靈之“家”。其實,梁實秋先生的雅舍並不雅,實在是一個典型的`陋室,四根磚柱“孤零零的”,木頭架子“瘦骨嶙嶙”,但它卻安放了先生的心靈,安放了先生的人生。在雅舍中誕生的閒適的小品文,更是給了萬千國民以現實的鼓勵和精神上的慰藉。

讀《雅舍小品》,深感梁實秋的散文具有一種以雅爲本、俗中透雅的藝術品格,他的俗不是一味的大紅大紫的俗,而是以雅爲骨子的、充滿智慧的俗;他的雅也不是那種洗卻了人間煙火氣的雅,而是帶着暖烘烘的生活氣息、讓人覺着親切的雅。更可貴的是:其雅與其俗都發自真性、生自真情,毫無造作與牽強。梁實秋毫不吝惜地將眼光投向世俗的人生和社會,在散文中包羅了男女老少、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家長裏短等最普通的題材,用恬淡的目光來看待周圍環境,以平和心境來品味世界和人生,於質樸平凡的生活中取材,把生活當藝術精雕細鏤,從中透出生命的精彩和智慧的光芒。

與老舍、林語堂等人一樣,梁實秋堪稱20世紀中國散文的幽默大師,《雅舍小品》給予我最突出的印象也正是其幽默感的優雅從容。諷刺散文在幾位大家的筆下格調風格各異,魯迅講求辛辣乾脆,周作人則湛然和藹,梁實秋更注重智慧的開掘,詼諧幽默,嘲諷而不乏寬容,他總是用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以超然的目光審視社會世相、人生百態。又以一種幽默、閒逸的心態冷靜地審視、玩味之,其中既有儒家的沖和,又有老莊的通達,也有佛禪的超脫。在《雅舍小品》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態圖,以平常心寫平常事,但總能搔到生活的癢處,寓莊於諧,使讀者有所啓迪。例如《下棋》一文,不僅刻畫了觀棋人這種左右爲難、進退爲谷的情狀,同時也在前後文中生動細膩地刻畫出“交戰”雙方在對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精彩口搏、武鬥場面,幽默詼諧,俏皮機智,具有生動傳神的藝術效果。又如《乞丐》是一篇刻畫世相人情的散文,作者通過對“乞丐”現象的透視,洞見整個社會的變化。借世相的描摹抒發自己的感受,表達筆者對人生的深沉關懷,這也是雅舍小品既超脫又厚重的一個支點。《雅舍小品》小中見大,生活瑣事皆成妙文,幽默調侃更是入木三分,總體而言,可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究其原因與作家曠達樂生、幽默風趣、從容優雅的人生態度有關,與作家“兩腳踏中西文化,一身處新舊之間”的人生歷練有關,更與作家學養思想有關。

然而,作品不論好壞,總有它產生的特定時代背景,又說作家在創作時的特定文化心態往往決定了作品呈現的原生態。在我看來,《雅舍小品》可謂是“生“不逢時。梁實秋於1939年到1947年之間創作了《雅舍小品》,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要求文學擔負起民族救亡的使命。可想而知,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年代,還能泰然自若地寫在這些與時事無關的生活瑣事需要怎樣的心境,他又會遭到那些以救國救民爲己任的抗日救亡文學者怎樣的唾罵。於是,梁實秋因《雅舍小品》被戴上了“與抗戰無關論”的帽子,一時間,他成了千夫所指,“走狗”、”漢奸”種種罵名鋪天蓋地。

既然時局壓力如此之大,那麼梁實秋爲何還要執拗地堅持寫《雅舍小品》呢?原來,他與魯迅先生的論戰使他受到了文壇大多數的咒罵和唾棄,與“左翼”文人結怨甚深。乃至在抗戰時期講統一戰線的時候,他的言論仍收到“左翼”文人的圍攻以及毛澤東的批評。另一方面,作爲英美派留學生,他民主言論與自由思想又經常觸犯蔣介石當局,從而左右不討好。在這種時候,他的苦悶與落寞是可想而知的。人在苦惱煩悶的時候,或者遺失出家,或者在藝術的情感宣泄中得以解脫,無疑梁實秋選擇了後者。梁實秋的性格是很倔強的,從與魯迅等“左翼”文人論爭時的一些藝術主張,到編輯《中央日報》副刊所受到“與抗戰無關論”的批評而生的觸動,都可以在他的《雅舍小品》中找到影子。甚至可以說,《雅舍小品》是梁實秋用文藝創作的方法,對此前關於他所有批評進行的一種迴應,當然同時也是梁實秋性情的流露。從另一個角度看,《雅舍小品》也是對“與抗戰無關論”的藝術實踐。他用藝術實踐對於“左翼”文人的批判進行迴應——我的小品文就是寫“與抗戰無關”的,難道就不成爲藝術品了嗎?到底你那些“抗戰八股”經得起時間考驗,還是我的小品文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

其實我認爲《雅舍小品》的遭遇是歷史必然現象,因爲文學和人一樣,需要適合生存的土壤,而中國的新文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感時憂國的精神以及以天下爲己任的憂患意識。文學革命的發生,使西方文化的現代精神進入中國,這就從目的性上註定了新文學不可能“爲藝術而藝術“,與時代無關,與現實社會無關。直到後來“尋根”作家的出現,梁實秋那些“與抗戰無關“的小品散文才”旱田逢甘霖“。不過就梁實秋寫小品的初衷而言,他也是在干預現實而無所作爲的情況下,以小品的形式消遣生命。能撥開歷史煙雲與現實的遮蔽,這大概也正是梁實秋小品散文的當代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