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與愛同行有感大綱

讀與愛同行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讀與愛同行有感1

此刻,傷心人又多一個,傷情的感嘆,麻木的悵望。年輕的我們沒有誰對誰錯。戲子,在別人的故事裏,流着自己的淚!聽着《夢一場》會想起我們那些個在一起的夜晚,是你教會我成長,要如何放飛理想,實現理想。當她上廁所時發現殷紅的血從下體流出時,郭陌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她害怕,害怕自己會因此而丟了性命,她開始慢慢的失去知覺,直至昏迷。

讀與愛同行有感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耳熟能詳的歌經常在我耳畔響起。的確,我們的社會存在着這麼一羣人,他們默默地撒播着希望和愛心,他們的行爲如點點星火,平凡而不耀眼,但平凡中體現出偉大,因爲他們把無私的奉獻精神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當中。“雷鋒”已經成爲了一個代名詞,我們在受到別人幫助的同時,也同樣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許,自己就會成爲下一個“雷鋒”。

在《與愛同行》這本書裏,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一元慈善家》這篇文章。文中的崔涵只是個平凡的小學生,但她的行爲卻不平凡。我因目睹東川紅土地中心小學的小朋友愛看書,卻沒有圖書館,而且只有一兩本課外書。於是,心中就萌生了幫助他們建立圖書室的念頭。就在短短的時間內,在崔涵的發動下,她的愛心隊伍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參與活動的愛心人士達1000餘人次。很快,東川的小朋友有了第一個圖書室。崔涵也因此被評上了“一元慈善家”。從她身上,我知道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小溪聚成大流,只要有心,哪怕是一人一元錢,這樣也能幫助到許多的人。

輕輕地合上書,再次細細地在心裏品味故事裏的點點滴滴。慈善並不只是有錢人的事,也不僅僅是大人的事。慈善的價值在於從心底發出的給予他人的愛和尊重。幫助別人也不是一定要我們去做轟動的大事,即使是像伸出手扶起他人這樣的小事也能溫暖別人的心。所以,從今天起,我要用心地去幫助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我可以。

讀與愛同行有感2

愛,可以讓生命延續,可以讓人改正壞習慣,可以讓人感動。

《與愛同行》一書,裏面講了許多關於愛的故事。其中,兩個故事最讓我感動,一篇是《一把斷尺》,講了我的朋友Ann知道我沒帶尺子,就把自己的新尺子掰斷,爲我這個好朋友在考試中能有一把尺子,不影響到重要的期末考試。Ann不但給了我一把尺子,還給了我愛和友情。

還有一篇是《一個都不能少》,故事講有兩位同學的座位空着,兩位班主任感到有情況,就給他們家長打電話,兩位家長的手機欠費停機,兩位班主任叫上體育老師,到兩位同學的住處,發現門緊鎖,又到兩位同學的媽媽單位,單位店長也說再找人,老師們給這兩位同學的媽媽的手機充值,兩位同學媽媽,因爲家裏一氧化碳中毒,斷斷續續地說:我們在家,起不來孩子也起不來,老師們打了120,才把三個人救了過來。三位老師的每一個尋找細節都不能少,最美老師,美在大愛,才救了三個人的生命。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像司機吳斌叔叔,爲了車上24位乘客的安全,忍着疼痛,將大客車穩穩地停住,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可見,愛的力量很大很大。

還有張莉莉老師,爲了學生們的安全,不顧自身安全地去救孩子們。公司經理周江疆叔叔,爲了公司全體員工,自己卻倒在了熊熊烈火之下,可見,沒有愛,世界會成了什麼樣?

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也有這樣的經歷:一次,我生病了,累得躺在沙發上,媽媽見了我的反常現象,立即摸了摸我的頭,說:啊,發燒了!爸爸看了,說:趕緊泡杯板藍根,使病好一點。我喝完了板藍根,高燒仍在繼續,爸爸趕緊開車帶我去醫院,到了醫院,爸爸媽媽不停安慰我,鼓勵我,給我打氣,給我講笑話,使受了驚嚇的我高興起來。回家的路上,還說:不用怕,掛過鹽水,病毒都沒了,今天晚上睡好,明天再加固一下,病就好了。我也傳遞過愛:一次體育課上,老師讓我們跑步,忽然,我看見一個同學摔倒了,他是馮炘宇,別的同學看了,都楞住了,我看見馮炘宇的臉青的像個青蘋果,眼睛眯成一條線,嘴巴痛苦地叫着:阿痛啊啊..痛我想他一定是很痛了,我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去,問他:你哪兒痛?這兒,他邊說邊這指自己的膝蓋,我見他褲子染上了操場的紅漆,膝蓋上也起了烏青,

我趕緊扶着他到了醫務室。經過醫生阿姨的處理,他好多了,回操場時,馮炘宇對我說:謝謝,謝謝我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那時,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愛其實很簡單,一個小動作可能就是愛,愛的力量很大,讓我們從小事做起,讓明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讀與愛同行有感3

愛,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能讓我們快樂成長;愛,是家庭中的一部分,她能給我們鼓勵和健康;愛,更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愛中生活,我們在愛中成長。然而,我們只知道享受愛,而且以爲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近期,我看了《與愛同行》一書,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了了我:父母之愛、同伴之愛……愛無處不在。在幾十篇短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背”母讀書》這篇文章。文章中介紹了一位小姑娘,她叫曹秋芳,非常孝順母親。她的母親因爲手術失誤,不能下牀走路。父親爲了維持生計,去外地打工,曹秋芳留下來照顧媽媽。到了上小學之時,曹秋芳與母親在學校邊租了一間房,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當別的同學還在熟睡時,她已經早早地起了牀,爲母親準備早飯;當別的同學已熟睡時,她還在護理母親。甚至母親便祕時,她還用手指將大便挖出來……終於在20xx年的一天母親可以下牀走幾步了。這一切,都源於她對媽媽的愛,源於她的孝。

與她相比,我們要遜色很多,非但沒有好好孝順長輩,反而要他們來爲我們服務:讓媽媽幫着穿衣服,整理房間、書包;讓奶奶把飯菜端到牀前;甚至在需要得到幫助不見人影時還會大聲責怪家長……只要叫一聲“媽媽”,

就得讓媽媽過來,把媽媽當機器人使了,而自己就像是小皇帝、小公主。有時幫媽媽做了點事就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住地和家人說,好像怕別人不知道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也會這樣做。最近媽媽剛換了工作環境,接手了許多新工作。每天都很忙,還要進行網上學習。雙休日那天,我看見媽媽很累,我就主動把家裏人的襪子等小物件洗了。洗完了馬上向媽媽彙報,向爺爺彙報,甚至和旁邊的鄰居說。與曹秋芳同學一比對,我簡直無地自容。原以爲自己在同齡人中已經很出色了,知道體貼關心家長了,卻原來發現真正的體貼關心是默默無聞的:媽媽累了,給她按摩一下;生病的奶奶無聊的時,給她講個笑話;爺爺幹活回來,遞上一塊毛巾……把自己的愛用行動體現出來。

愛是一種感恩,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人人獻出一點愛,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讀與愛同行有感4

而《與愛同行》這本書卻讓我真真切切明白了愛的含義!愛有親情、友情、愛情,更有師生之情、萍水之緣、滴水之恩。

其中《與愛同行》“回頭看看愛”讓我特別有感觸。主要講一個女孩抱怨父親的嚴厲,而她到最後才知道父親愛着她,疼着她。只……只是這愛太博大而無言!成長中,我們都以自己爲中心,而忘了親人的愛。對於我們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愛。

讀了《與愛同行》後我才知道愛的表現方式有所不同,而我也爲我以前的想法感到悔恨、內疚和慚愧……

我的爺爺已經年過半百了,頭髮稀疏,臉上爬滿了皺紋。爺爺不愛笑,只愛——嘮叨。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是發功的時刻,東說說,西煩煩。譬如“天氣冷了,多加件棉襖!”“學習呀加油,別落下了。”“作業認真,別老看電視,注意些!”太煩了,我真的受不了!

爺爺還太沒見識了。遊樂場開幕,爺爺帶我去玩,爺爺見我看海盜飛船看得入神,便和管理員說,原本我以爲。可……可他居然惹我生氣,爲了坐海盜飛船兩元錢嫌貴,盡還厚着臉皮沒玩沒了地跟管理員吵了起來。真是太煩了,我真的`太討厭爺爺了!

我改變對爺爺的看法是在爺爺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來到鉗子場幹活開始的。我問爺爺爲什麼,爺爺只說舊工場工資低,這裏工資高。當時我認爲爺爺是貪錢,有什麼嘛,就這麼幾塊錢。

近幾年,我看見爺爺變得虛弱了,粗糙的手上佈滿了因藥水浸溼而產生的傷疤,這兒腫了一塊,那又破了一點,我看得心痛極了,非常不忍心。

漸漸地我發現了爺爺的嘮叨是擔心我,疼愛我啊。爺爺想讓我玩得開心纔去跟海盜船的管理員爭吵,希望我們家變得越來越好纔去辛苦地工作。

不由得我想起了夜晚爺爺爲我蓋被子,把好的東西留給我吃,還有很多很多……

而我……居然這樣想爺爺,我真是太幼稚了,我怎麼能這樣想呢。

其實,愛是個隱身的小孩。愛需要理解,愛是責任,愛是分享,愛更是一種力量。古人說,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是聽不到的聲音——愛,最大的形體是看不到的形體——也是愛,這就是大愛無言啊!

就讓我們一起用愛創造最美麗的永恆圓舞曲吧!

讀與愛同行有感5

學生習作這些天,我一直在反覆品讀《與愛同行》這本書,書本不厚,書中的故事篇幅也很短小,可我卻來來回回翻閱了好幾遍,愛不釋手。

書中的故事,與愛有關。“愛”這個字,多麼美好,陽光、明媚,且溫暖,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滿滿的幸福感和充實感;如果心中無愛,則會覺得缺少了點兒東西,毫無幸福感可言。

書中的愛,父愛沉重,母愛無悔,老師、同伴的愛無微不至,社會的大愛無疆。。。一樁樁、一件件,觸動着我的心。書中的羅雪華向我們詮釋了一段超越血緣,超越“親情”的愛,爲了那個被所有人視爲“陌生人”的孩子,放棄了自己的骨肉,放棄了優越、“幸福”的生活,只爲這個失去雙親關愛的養女治好病;同樣的,“最美媽媽”——吳菊花,向我們詮釋了愛的奇蹟,她用自己的雙手接住了從高樓上墜落的小悅悅,巨大的衝擊使她骨折了手,卻無絲毫的怨言,只有淡淡的一句“小悅悅沒事吧”?看似這些“愛”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

從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來自父母、兄長的愛;進入學校,我們樂此不疲地環繞在師長、同伴的關愛裏;步入社會,我們也將會知足的感受來自同事、朋友以及更多陌生人的愛心。於是,今天的我們,習慣了被長輩們照顧,習慣了在父母等身邊撒嬌,習慣了指使長輩們替我們做這做那,我們只是忘了心懷感恩。

感恩是孝順,是對父母一杯熱茶的溫度;感恩是敬重,是對師長一聲“辛苦了”的問候;感恩是付出,是對更多人“伸出我的手”的援助。。。

感恩是要發自內心的。學會感恩,從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做起,用這顆心去看待父母,看待師長,看待同學,看待社會,放開你的胸懷,讓愛心洗滌你的心靈,還世界更多美麗!

讀與愛同行有感6

有一種愛,我們會享用一生;有一種愛,在我們成長的途中,會教我們學會堅強、勇敢;有一種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最不求回報的。這,就是父母之愛!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的點點滴滴的愛,在任何地方都顯露無遺:前行時,父母是一塊踏腳石;迷失時,父母的愛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受傷時,父母的愛是一劑療傷的良藥;努力時,父母的愛是催人奮進的號角。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父母如海般寬闊,如山般深沉的關愛。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到公園裏玩,我正玩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失聲痛苦起來,媽媽忙跑上來安慰我,讓我要勇敢點,不要哭。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不論我們來到怎樣的集體,有了同伴,我們不會孤單,有了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我們會更快樂。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春天裏的一絲暖風,帶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夏天裏的一片綠蔭,爲你頂着驕陽烈日;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秋天裏一地金黃,總會帶給你一份收穫的喜悅;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更是冬日裏的那一縷陽光,溫暖我們的心靈。

讀與愛同行有感7

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這個學期我讀了《與愛同行》這本書,“愛”——是美德的核心,是愛讓生命延續,如冬日裏的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愛裏麪包含着無數顆心,孝心、善心、愛心、責任心。在

《與愛同行》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孝心,尤其是一篇叫“背”母讀書的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主人公叫曹秋芳,當她才兩個月大時,媽媽因手術意外臥牀不起,爲了治媽媽的病家裏一貧如洗了,還欠了10多萬。小秋芳的爸爸爲了家人狠下心來,去外地打工,小秋芳還有個哥哥,可一個男孩子照顧媽媽很不方便,年僅四歲的小秋芳只好一個人護理媽媽。時間飛逝小秋芳該上學了,爸爸讓她去大勤小學讀書,並再次帶媽媽去看病,可是過去兩年了小秋芳媽媽的病依然不見好轉,於是小秋芳決定帶上媽媽去學習。當時媽媽不同意,可後來便被小秋芳這樣一句話說服了:“您是我媽媽呀!沒有您在我身邊,我能安心學習嗎?”後來小秋芳以優異的成績被當地的好學校錄取,但依然帶着母親學習。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媽媽竟能下地緩慢地行走。

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我的鄰居。那是一位年邁的奶奶,她的丈夫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不過,奶奶並不寂寞,她還有自己的兒女。她的兒女雖然都有了自己的家,並且離奶奶家特別遙遠,但他們的工作再忙,都會堅持一個星期來看望奶奶一次,每次都帶上自己的兒女和一些補品,陪奶奶說說笑笑,聊聊天,那親熱勁兒讓人羨慕。我想,這不也是子女的一份孝心嗎?

孝,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實施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有的人爲了自己的面子,拋棄了自己生活窘迫的父母;有的人以工作忙爲藉口,忘卻了年邁的父母;有的人爲了一己私慾,甚至傷害了養育他長大的父母。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我就在思考,難道這些人他們真的忘記了是誰給予他們生命,是誰呵護着他們長大,又是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爲他們遮風擋雨。爸爸媽媽,這個特定的稱謂誰都不可以輕易將他們抹去,當他們辛辛苦苦將我們拉扯大,黑髮變成了白髮,臉上多了皺紋,反應變得遲鈍,記憶變得模糊,動作變得緩慢時,我們該記得回報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那麼現在的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是不是要等歲月將父母變老了我們才盡孝心呢?我想曹秋芳給我做了榜樣,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爸爸下班了,我們幫爸爸捶捶背、揉揉肩,相信爸爸一定會倍感輕鬆;放學了,媽媽來接我了,二話沒說,拿起我的書包要背在自己肩上時,我們說一聲:“媽媽您幸苦了,書包並不重,我來背吧!”;吃飯時,給忙碌一天的爸爸媽媽夾一些他們愛吃的菜;看電視休息時,給爸爸媽媽倒一杯暖暖的熱茶……

你看,孝就在身邊。在感受父母給予我們的愛的同時,付出我們的愛,在小小的心靈裏播撒下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伴隨我們成長!

讀與愛同行有感8

讀了《與美同行》,我就像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一般,深有感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做一個感恩向善的人的第一節:尊進長輩,懂得感恩。

第一節中爲我們講述了三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兒女小時候,媽媽用布袋揹着兒女,那是媽媽濃濃的愛;兒女長大了,用布袋背起媽媽,那是兒女濃濃的情。這句話出自第一個故事《爲了母親的微笑》,文中講了38歲的初中語文教師陳斌強他的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症,他爲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就每日清晨5時起牀,幫母親打掃衛生,處理母親的大小便,再喂母親早飯。然後,他揹着母親去學校,開始他一天的工作。我一直覺得母愛才是偉大的。可我讀了陳斌強的故事後,把我震撼了,我覺得孝心也同樣的偉大!也許我們也懷着一顆孝心想要回報母親,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行動起來了呢?

第二個故事《賣魚佬的孝心》講了一個賣魚的普通農民建福用自己的積蓄建設了一座莫干山老年樂園。他先後收養了500多位老人,並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不僅如此,建福還用自己辛苦積攢起來的1萬元資金在自己的家鄉設立了孝敬父母獎,十多年共評選二十幾對孝敬父母的好夫婦,在社會上營造了敬老養老的好風尚。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建福他不僅孝順那些與自己非親非故的老人,還在用自己的積蓄鼓舞人們要孝敬長輩。真正的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了。

劉霆13歲那年,他的母親不幸患上尿毒症。爲了給母親治病,家裏的所有錢都花完了,父親不堪重負離家。從此,他一人扛起了家裏的重擔。他帶母親求醫問藥,學會了護理工作。他在照顧母親的的同時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林學院。爲了方便照顧母親,他就揹着母親上大學。他同時勤工儉學,維持家庭開支。除此之外,劉霆還擔任了中國母親援助行動的愛心宣傳大使,積極宣傳孝心和愛心。他受到捐助後,不忘回報社會,拿出5萬元在浙江省林學院設立了大學生的孝心基金獎勵。這就是第三個故事《背母親上大學》。劉霆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裏的重擔,令我非常敬佩。劉霆那種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讀到這裏,我聯想到了自己,臉上不禁微微泛紅起來。我平時經常嫌媽媽做的早餐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的。可我又曾想到過,媽媽5點就起牀,不辭辛苦地做家務,還要幫我做早餐,她是多麼的辛苦、勞累啊!我連這些小事都做那麼差,又怎樣和陳斌強、建福、劉霆他們相提並論呢?他們那種孝敬長輩,懂得感恩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所以我要感恩長輩,從小事做起,例如在媽媽勞累時,爲她捶捶背;在爸爸辛苦了一天時,爲他送上一得杯清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就是人們的高尚的品質與崇高的精神。這是《與美同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啓示。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孝心與愛同行吧!

讀與愛同行有感9

愛,什麼是愛?父母的愛是愛,同學之間的關愛也是愛……世上處處都充滿愛,不管是親情也好,友情也好,愛情也好,愛一直伴隨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一直在與我們共同存在。

在《與愛同行》這本書中,有一篇文章題目叫“超越血緣的母愛”,這是一個關於不是親生母親但似親生母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羅雪華的日子原本過得有滋有味,但後來收養了棄嬰,從此她就成了一個爲這個女孩奔波勞碌的人。

後來小陸陸(女孩的名字)被醫生查出有罕見的疾病,要治這種病,不但費用十分高,而且手術成功十分機率小。羅雪華爲了小陸陸,欠下了債,四處求醫卻無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羅雪華懷孕了,但羅雪華最後還是選擇了小陸陸。最終,小陸陸的手術成功了,這可讓羅雪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看完這個故事,我被羅雪華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羅雪華並不是小陸陸的親生母親,但當我每每讀到羅雪華在家中經濟十分貧困的時候、小陸陸生命濟濟可危的時候,羅雪華竟然懷孕了,這裏的時候,我的眼眶就會慢慢地變紅。我心想:羅雪華與丈夫養活一個就已經很困難了,如果再來一個,那就沒時間照顧小陸陸了。羅雪華竟然可以不要自己的親生骨肉,但也要小陸陸,她們雖無血緣關係,但羅雪華心中依然有着一股強烈的母愛力量。

這就是母愛的力量,雖然不是親生母親,但羅雪華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也會像親生母親一樣,甚至超越親生母親。這就是超越血緣的愛,在羅雪華和小陸陸之間沒有血緣的界限。

讀與愛同行有感10

作文乾乾淨淨?600字作文春天的雨,像一位少女,含羞帶嬌般吟唱。一些些,一年年,時間證明着誓言,凋落一地的幸福我從未看見。那時候,我不知道其實這家酒吧是杜可毅家的企業的一部分,不知道內晚我在臺上肆無忌憚的哭的時候恰巧被來檢查的工作的他看見,他說的對,每次見到我時,我總是很狼狽;

最讓我感動的是《超越血緣的母愛》,這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故事說的是母親的愛,這也是感動得讓我流淚的地方。

《超越血緣的母愛》講的是一位放棄了自己生育來照顧一個被人拋棄的女嬰的母親的故事,那個母親叫羅雪華,那個女嬰叫小陸陸。小陸陸長得非常漂亮,可是得了罕見的“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症”,治癒的希望很渺茫,不久後羅雪華懷孕了,可她做出了一個讓家人朋友都不理解的舉動——放棄生育,專心照顧小陸陸,她說“小陸陸需要人照顧,隔幾天就住院,如果我再要個小孩,誰來照顧小陸陸?”放棄生育後的羅雪華,專心照顧小陸陸,還辦了獨生子女證;

羅雪華爲了給小陸陸治病,四處求醫,奔波了十年,跑遍了大江南北,花光了家中一百四十萬元的積蓄,還欠下了幾十萬元的債務,賣了房子轉了店,經過種種努力,最終在廣州南方醫院治好了小陸陸的病.

看到這,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對我的愛都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嘮叨中,比如在暑假時,我都沒有拉小提琴,後來慢慢就不記得拉了,一天在看電視時看見有人在拉小提琴,媽媽就嘮叨了“李蔓京,你多久沒拉小提琴了?”我一下子呆了,半天都沒有說話,媽媽接着說:“不想練了吧,這些東西都是喜歡到不喜歡的,有些考初中或高中的都要有些特長的,可你如果不學小提琴了,那就什麼都沒了,你用什麼和別人競爭呢,我不說了你好好想想吧!”是呀,這些媽媽都是爲了我,但我又對它沒興趣了,所以……

母愛是偉大的,對別的孩子有母愛是更偉大的,還爲了別人的孩子放棄了生育是無比偉大的。我愛我的媽媽,我也愛所有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