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大綱

《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

《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1

“在彩雲之南的土地上,埋下生命的種子,用希望去澆灌”。

這句話是出自餘雷的著作《鬥努的春天》,這本書是我在這個暑假裏看的第一本書,書裏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女孩,名叫:鬥努。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想:春天是希望的象徵,草長鶯飛、萬物復甦,可是對於小女孩鬥努來說,春天什麼時候能到來呢?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雲南紅河的一個村寨裏。鬥努的父親買了一頭牛,爲了讓牛能賣個好價錢來給家裏蓋房子。可鬥努並不想賣掉這頭牛,所以鬥努每天都盡心盡力地照顧這頭牛,讓阿媽阿爸看到她可以把這頭牛養好,就可以讓他們回心轉意。她白天上學,放學就去放牛、割豬草。曾經山塘邊的草長得很茂盛,可是現在卻遇到了乾旱,山塘變得越來越光禿禿的,可即使這樣,鬥努依然把牛養得特別好。乾旱越來越嚴重,村民都紛紛賣了自己家的牛,但唯獨鬥努她不捨得把牛賣掉。後來,鬥努的表哥因此就自殺了。村子裏有着這樣一個習俗,誰家有人死,葬禮就要殺牛祭祀,爲了讓牛不被殺死,鬥努顧不上失去表哥的難過就帶着牛離家出走了。

書中的主人公斗努和我過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我從來沒有放過牛,更不會擔心家裏沒有水吃,看到鬥努每天放學都要給牛割草、打水,這頭牛是她家裏能蓋好房子的希望,我就覺得特別慚愧。鬥努是一個特別善良又很勇敢的小女孩,她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鬥努的經歷讓我知道無論生活有多麼困難,我們都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堅持,要有一個目標,用樂觀和善良去守護生活的'美好。

《鬥努的春天》的讀後感2

假如我是鬥努,我也許會這樣想: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澀,纔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曬風吹。身上的痛,讓我難以入睡;腳下的路,還有更多的累。

書中的鬥努,和我一樣都是女孩,可她卻有男孩般的堅強。故事發生在雲南紅河的哈尼一族村寨,冬春連旱,奴莫山這塊不被眷顧的紅土地也乾涸了。牛的喝水量大,而獲取飲用水又非常難,村民只好紛紛賣掉自家的牛。爲了自家叫喜的牛不被賣掉,鬥努每天放學都去背水。爲了喜不被殺掉,鬥努和小夥伴帶着喜離家出走。經歷了重重困難,他們決定回家……在這艱難的日子裏,一切都在變化。村民們在扶貧隊的幫助下,生活更有奔頭了。就連鬥努和小夥伴火沙種的葫蘆苗也發芽了,他們滿懷希望,迎接生機勃勃的生活。

記得六歲那年,我喜歡上了古箏,喜歡上了指尖與每根弦劃出的音符,喜歡上了那悠揚、婉轉、動聽的曲調。出於滿腔的熱愛,我報了興趣班。每天傍晚,陽光慵懶如河,沿着它古老而優雅的自然弧線緩緩流淌。輕彈古箏,琴聲流麗,我似乎聽到了晚月的聲音,和着琴聲的節拍,隨着輕風款款上升……

如此,學習之餘彈彈古箏便成爲我家美麗而永恆的風景。

可時間一久,我便開始迷惘了。在沒有掌聲、讚揚和鮮花的路上,在滿是批評的路上,我感到了乏味,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浮出一幕幕苦澀的場景——因彈琴手勢不正,被老師多次斥責,並多次用木棒給予矯正;因彈得不好而被同學嘲笑;因想迫切練好,而劃損了琴絃,弄破了手指……

無言,我走出家門,寒風狠狠地攫着我柔軟的心靈。就這樣放棄嗎?我多麼不甘心。轉身回眸,仰望神聖的蒼穹,心中又多了幾分惆悵。恰在此時,一個小女孩活蹦亂跳地在我面前閃過,即使風聲獵獵,她仍能樂觀昂揚地向前奔去,我因此而有了一絲感動。

如今讀《鬥努的春天》,我恍然明白,一切爲了美好盼望的堅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爲了可愛的喜能一直陪伴身邊的日子,鬥努每天放牛,割草,打水,歷經平凡和辛苦而從不言棄。即使全村人被迫賣牛了,鬥努仍堅持自己的做法,毫不氣餒,直至願望成真。

書中有個情節挺考驗人的:鬥努的表哥自殺了,按當地習俗,她家的喜會被殺死以祭祀,怎麼辦?鬥努承受着失去表哥的難過,帶着喜離家出走了。正因爲這最後的機智和執着,她纔有資格笑到最後,並和喜一起享受富有朝氣的生活。正所謂,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鬥努愛牛,我愛古箏,因爲愛,不放棄。相信鬥努會繼續愛她的牛,我也必將更努力地愛我的古箏,不爲了越來越高的評價,不爲了越來越多的讚揚,而只爲了心中的執念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