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長篇小說《草房子》的讀後感大綱

長篇小說《草房子》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草房子》讀後感1

長篇小說《草房子》的讀後感

《草房子》這篇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油麥地小學校長家的兒子桑桑。作品記下小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在這六年小學生活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這小學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啓蒙教育的精彩的六年!

最令我感動的是秦大奶奶。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她看作是一個可惡的老婆子,處處和學校作對。但卻因爲一聲親切的"奶奶"而改變了這一切。最後,她奮不顧身地跳下水,只爲救油麥地小學的一隻南瓜。可惜,這麼好的一個人,因爲一個南瓜而沉睡不醒了,可見她是多麼地愛油麥地小學啊!看到這裏,兩行熱淚不禁順着我的臉頰滑落下來。

在這個世上,能有多少人能有像油麥地人們那麼純潔友好的心呀!尤其是秦大奶奶,從一開始和學校勢不兩立,發展到爲了學校的一個南瓜,而使自己喪失了寶貴的生命。能有誰能發生如此大的轉變,而只爲一聲"奶奶"?

如果我們和秦大奶奶一樣,能無微不至地去愛我們的校園以及社會,那我們不是可以使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起來嗎?

秦大奶奶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這難道不是我們經常去提倡的雷鋒精神嗎?希望這一切的一切能夠在讀者們的心中埋下一顆"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讀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它讓我們想起了浪漫、溫馨、純真無邪,這一切美好的所在,使它變得寧靜、悠遠,而且永恆…

《草房子》讀後感2

應女兒的要求,我有幸拜讀了曹文軒的小說《草房子》。平實感人的敘述、真摯友善的描寫。將一個個看似尋常卻又蘊涵着全部生活的真實的'情節一一展現出來。令我浮想聯翩…

我想到我的小時候,一樣的頑皮、一樣的悵惘、一樣的渴望成長。在那個歲月,有成長的煩惱與憂傷、有得到與失去時情感的激盪。那穿梭于田野、操場、竹籬笆牆的身影,既是桑桑(小主人公)又是我們自己,在我們的童年裏,都可以找到紙月、柳柳、禿鶴、秦大奶奶的身影。無論是紙月來到油麥地小學還是細馬過繼給邱二爺,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發生過的故事。聽着作者娓娓而談,一顆原本已經麻木於城市喧囂誘惑的心又飛回到了很久遠以前。那也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裏也有一所很小的學校,我們的老師五十來歲,和善而慵懶,任由孩子們自行發揮,只要不出什麼亂子就好了。就對得起家長了。村裏的人也尊重先生,哪家有個什麼事,也都請老師過去坐一坐、評評判判,有時就留下來吃頓飯,日子過得悠閒而無奈。而我們,就像桑桑一樣,喜歡平地裏折騰出一些事情來,讓家長惱也好、喜也好,伴隨着村口的溪澗流水,舒緩有節,不緊不慢地成長。懵懂的我們卻以爲我們已經長大,覺得大人不理解我們,覺得孤獨、失落,想看外面的世界,想知道一切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而今,我也有自己的女兒了,她也在經歷我們曾經的年齡,可物換星移,時空的變幻,現如今的學生與我們當時是多麼的相同又不同啊。

現實社會的壓力,使得學校加大了對學生的約束,追求對書本知識的汲取,永遠做不完的作業,永遠考不完的試。已經改變了學生童年的生活環境,一切圍繞學習,學習爲了將來,卻不知,她們所錯過的卻是一生最美的光景呀!看到女兒在《草房子》書裏做的批註和下劃線,我深刻體會到女兒的羨慕與反思。她比我們那個時代都知道更多,她的思路敏感而激越,雖然還是我們眼裏的"乖寶寶",卻事實上能夠承擔起一些責任與義務了。作爲家長,多麼希望能夠讓女兒更加全面的發展自我,能夠開心愉快地渡過童年、少年的快樂時光。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着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總有那蝴蝶停在上面…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明天,盼望着…"羅大佑的《童年》是那時我們的心聲,看來,也是我們女兒的心聲。

歲月在無聲地流淌,生命在悄然地延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於個人是一次性,於生命卻是輪迴。該留下些什麼呢?

謝謝作者,讓我偶爾穿梭時空,回到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