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阿Q正傳》有感850字

讀《阿Q正傳》有感85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阿q正傳》寫於1921~1922年,是魯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說,共九章;主人公阿q性格軟弱與膽怯,自卑自負,只會用精神勝利法來麻痹自我;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他賴以生存的精神基礎,沒有了它阿q也就活不到槍殺了!我深深感嘆到但是人民是多麼無知,多麼的傻!甚至到了一種精神失常的地步,人民無力反抗當時社會的痛苦,只可以以這種方式來聊以。

讀《阿Q正傳》有感850字

小說中有寫到:“估量了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麼一回事,總還是阿q吃虧的時候多。於是他漸漸的變換了方針,大抵改爲怒目而視了。”阿q是個弱者,他總是吃虧,久了他已自知了,就不想去反抗了,甚至當成一種樂趣--自辱。他無法維護他做人的自尊了;他還沒事找事找王胡打架,不得不說在阿q社會地位低下,是受壓迫受剝削的!或者這樣我們會感到心酸,怎麼阿q連一點反抗意識也沒有!阿q無法在現實中認清自己,所以只能在幻想中尋找自我。

魯迅淋漓盡致地諷刺了一些心靈醜陋的中國人,同時也道出了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一次魯迅在日本看幻燈片的時候,出現了外國人殺中國人的一幕,而看的.中國人卻毫無表情,也已經麻木了,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殺,卻根本不當一回事,有的人還抿嘴一笑,這是多麼令人憎恨的行爲啊!魯迅先生毫無保留的揭露出當時傳統社會所產生墮落的中國人。

我感受最深的也就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因爲是當時那個社會造就了阿q,從而有了精神勝利法,最後直達扭曲了人的心理,這樣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永遠看不清事實,也永遠讓自己活在現實的痛苦中,不懂得反抗,也不懂得醒悟,這樣只會讓做人越做越墮落;在失敗與屈辱面前,不敢正視現實,這樣的人生有何快樂?!難道人,生來就是讓人作踐的嗎?魯迅先生用含蓄,飽含嘲諷的言語,用巧妙的比喻,用深刻逼真的人物描寫刻畫出一個又一個讓人感悟至深的人物,我歎服與敬佩魯迅先生相當高明的文采和後人難以逾越的哲學,這些怎能不讓人讚歎不已!

這部思想深刻技巧精練的小說——《阿q正傳》,正是一座別人難以登上的高峯,這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這也是此小說的魅力所在,它與魯迅將千秋萬代萬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