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篇大綱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大家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在困境中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地前進。我一直不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直到我看了《魯濱孫漂流記》,才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篇

《魯濱孫漂流記》它主要講了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他熱愛冒險和航海,不聽父母的勸阻,毅然踏上航海之路。他在一次出海中被俘爲奴,又逃了出來,逃出來後,一艘船恰好路過,收留了他。收留他的船失事了,唯獨他一個人活着,被大浪衝到一座無人居住、荒涼的孤島上。於是魯濱孫在這個孤島上克服重重困難生活了二十八餘年,最終回到了英國。

這整本書中最吸引我,莫過於魯濱孫在孤島上求生的過程了。他在孤島上的生活其實是一幅人類進化的縮影:從野果採集、野獸捕獵和牲畜飼養、糧食種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經歷種種挫折和考驗,最終在島上成功地活了下去。他百折不撓,不畏懼困難,想盡一切辦法盡力讓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而不是無所事事、坐以待斃;他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各種求生技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求生;他自力更生,用僅有的一點從擱淺的海船上取出的工具,創造了在一座孤島上的生命傳奇。這種品質讓我敬佩和學習,大家都口口聲聲地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可是真正辦到的,又有幾人?要把堅持不懈等魯濱孫的品質落實到生活中去,纔是有用的!

魯濱孫的樂觀、獨立、聰慧、能幹,讓他在這座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餘年之久。他一直堅信自己會活下去,並且向上帝禱告和感謝,這還足以看得出他的感恩之心。他用僅有而簡陋的工具,爲自己蓋了房子、造了船、做了食物等。他甚至還創造了更多製造生活必需品的方法,充分運用自己所有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賦予了自己在這座孤島上的生活嶄新的意義。這其實就是人類求生的本能的縮影,也是人類天生賦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巨大潛力的縮影,還是人類對困境的樂觀,對絕境的反擊的縮影。這本書用魯濱孫的這個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在困境中頑強求生、堅持不懈、勇於行動、勇於挑戰、勇於追求的人物形象。也真正展示了作者心中對於“風雨後的彩虹”的定義。“風雨”指的是困難,而“彩虹”指的是成功,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有一次狂風暴雨;只要你不畏懼艱險,一步一個腳印,總能走出這片風雨,迎接瑰麗的彩虹,迎接你的成功!

從這本書聯想到我自己,六上期末考試很重要,所有人都嚴陣以待,我也不例外。每天晚上,我都要做額外的家庭作業;每個週末,除了出去上課外班,還要馬不停蹄地做作業。別的同學在玩,我卻要做作業。這讓我非常不高興。可是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最終受益者,都是我自己:放棄了,受害者是我;堅持了,受益者還是我。抱着這種想法,我一直堅持着,後來連夢裏都在做數學題、做科學實驗。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我們迎來了期末考試。再考最後一門學科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已經鬆懈了,我還一直咬牙堅持,即使再難過,想放鬆,也要堅持下來。終於,考完了,我還認真總結、估分,不敢馬虎。因此,被同學稱爲:“考前考後狀態都一樣”。通過這樣的努力,我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考後認真總結、估分,則讓大多數人放棄的這一步,這看似很困難的一步,其實就是風雨中最後艱難的一步。走完了這一步,你就能看到,一座風雨後的彩虹會架在你面前!

風雨中,我們不能放棄,要一直尋找出路,可能雨水模糊了你的雙眼,可能大風拉扯你前進的腳步,但是千萬不要就此停歇和放手,可能再堅持這麼一小步、一分鐘,甚至是一次呼吸,橫跨在你面前的就是隻屬於你的風雨後的彩虹!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在和照的春風的倍伴下,我終於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書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魯濱遜厭倦了家裏優裕的生活,決意成爲一名航海員,周遊世界,經歷了幾次激動人心的航行之後,一六五九年,魯迅登上了一艘巴西開往非洲的商船,打算順順利利地賺一筆錢回家。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迎來了一場從未遇到過的可怕的風暴,船隻被海浪吞沒,只有魯濱遜僥倖存活併到達了陸地。但他發現自己置身一個陌生的荒島上——孤立無援,缺衣少食,無路可逃。隨後的二十七年裏,他將在那麼生活,他可以記述他自己在島上的新生活,他又意外的發現了沙灘上的腳印,他能一個人獨立地去製造獨木舟,然後收復大船,最後返回家鄉。途中的艱難困苦,魯濱遜卻不屈不撓,經歷了重重危機。

而我覺得非常慚愧,每次我遇到困難,都會躲得遠遠的,直到我讀完了這本書,我決心要向魯濱遜學習,學習他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3

暑假,我讀了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內容講述了有個英國人名叫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業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由於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和勇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隻,並搭救野人“星期五”。正當魯濱遜準備救出一批淪爲土人的西班牙船員時,被一羣暴徒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島。魯濱遜又一次表現出超常的勇氣,他單槍匹馬地打敗暴徒,救出船員,奪回大船,結束了自己的荒島生活。一次,他乘船前往南美洲時,途中遇上大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生存下來。魯濱遜被大浪衝到海島邊。這是一個荒蕪人煙的海島。面臨着這惡劣的環境,又冷又餓的他不知怎樣生活下去。終於,魯濱遜憑着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切。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只有付出了,努力了,勞動了,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苦苦奮鬥——讀《魯濱遜漂流記》後感暑假期中,我迫不及待地找來中文版的讀了起來。讀完之後,心中有許多感受。首先,我認爲書名叫做《魯濱遜漂流記》似乎有些不太合適。魯濱遜地一生中最主要的經歷是他在荒島上度過地二十八年,這同漂流根本無關。而其在海上度過的日子裏,大部分時間裏都是進行着有目的的航行,即使偶爾遇上風暴,船偏離航線或他落入水中,他並沒有任其漂流,而是奮力將船駛回航線或自己努力像目的地游去。因此,我認爲書名叫做《魯濱遜漂流記》與內容不符,有些名不符實,不妨改作《魯濱遜大冒險》,這樣才更能體現出他的冒險經歷。

看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一個人身陷絕境,竟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創造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使我認識到,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和挑戰厄運。只有這樣,才能像魯賓遜那樣,永遠是一個勝利者。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4

《魯濱遜漂流記》是作者笛福寫的一篇長篇小說,由於故事情節使人感慨不已,不僅得到衆人的嘖嘖讚歎。

這一本書講了主人公魯濱遜從小就有一個理想去航海,有一天,正巧遇到一個航海的機會,從那以後開始了他的航海生涯,又由於厄運的對碰,使魯濱遜又過了長達28年的孤獨生活,直到有一天,他才踏上了回家之路。

對於魯濱遜在孤島的生存,或許這是一個奇蹟。28年,無依無靠,衣、食、住、行都將是一個難點;孤獨、寂寞都是一個苦衷;28年,困難、險阻自己來戰勝;喜、怒、哀、樂自己來獨自接受。如果這會是一顆糖,那該會是多麼苦澀,如果這會是一杯水,那該會是多麼冰涼,如果,這會是一陣風,那該又會多麼寒冷……可是,魯濱遜沒有屈服,他頑強地站了起來,抵制了種種危難,讓明天的太陽依舊明媚!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精神,多麼讓人敬畏的人!

面對這樣的生活環境,他並沒有唉聲嘆氣,他明白自己需要生存,自己要好好地活下去、、漸漸,他會獨立生活了,他用自己的智慧建帳篷、圍籬笆、治器具、種糧食、養牲畜、在荒島上建設自己的家園。是啊,可以沒有什麼,我們有一雙手,擁有者智慧,不再讓生存環境那麼清冷,那麼單調,是一切都是那樣溫馨。

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次遇難,魯濱遜在海島的作惡下作出了勇敢的決定,他拿起槍,很慎重地向海盜發起攻擊。在海盜面前,他並沒有畏懼,沒有退縮,露出自己勇敢的一面,展示出那種不服輸的樣子,奮起還擊。想象當時,那時候會充滿多少勇敢的氣息那!不知會使多少人敬仰。

如果我說他在這種生活環境中依然不變地那麼樂觀的話,想必會使很多人搖頭說“不”!其實,他明白無論前方是如何都必須面對現實。多一點快樂少一點憂愁,不去過一種空虛乏味的日子。他養小貓,養鸚鵡來跟他做伴,讓生活增添一點光彩,讓快樂相伴自己。由此看來,魯濱遜挺熱愛生活,挺會面對現實的。不由得讓我有一種敬佩之情。

當我領略玩《魯濱遜漂流記》後,不僅爲魯濱遜豎起大拇指,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好多,頑強、、勇敢、、勇於冒險、、不服輸、、、不畏懼困難,都是多麼可貴的精神。要做一個想魯濱遜一樣的人,那麼我們的道路會充溢着色彩。

一個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會成爲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5

魯濱遜真是一個野外生存的好榜樣。它在小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擁有許多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我都牢記在心。如果有時間去漂流,我一定要用上這些寶貴的經驗。

魯濱遜在島上住得非常舒服,簡直是好上加好、美上加美。在島上他有吃的、穿的和用的,幾乎什麼都有。但是野蠻人經常在小島上出現,非常危險,不過魯濱遜從野蠻人手中救出了“星期五”,他跟“星期五”成了好朋友,並且教了“星期五”各種各樣的知識。。。

魯濱遜很會抓羊,但是他很富有同情心,當他抓到一隻可憐或是兇猛的羊時,都會把他們餵飽,然後把它們放生。另外,他還知道了一個祕密:如果我們在山頂、羊兒在山腳,羊兒根本不會理睬我們,如果我們跟羊兒的位置相反,那麼羊兒就會亂成一團。

魯濱遜最喜歡的動物是八哥。他捉到的八哥每天都要喊“可憐的魯濱遜”,另外他每天跟小狗小貓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

魯濱遜真是一個富有的人呀!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6

我最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這本書是英國小說家笛福寫的,講述了魯濱遜在航海中遇險,一人漂流到一個荒島上,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依靠自己的勤勞能幹和機智勇敢,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後又奇蹟般回到英國。

和魯濱遜相比,我就像溫室裏的花朵,習慣了爸爸媽媽的對我的照顧,所以我的自理能力差,有時害怕困難。平時我在家裏很少做家務,房間的書本到處亂放,有時候,媽媽叫我自己收拾房間,過不了幾天又亂糟糟的,這都是我的自理能力太差的表現。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只有像魯濱遜那樣不畏艱險,勇敢生存的人才能度過難關。他曾經說過“我的脾氣是要決定做一件事,不成功絕不放手”。從此以後,我開始學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碗、拖地等,學着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間。雖然跟魯濱遜比起來我差得很遠很遠,但我會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像魯濱遜那樣能克服一切困難,做一個愛勞動,有毅力,堅強的男子漢!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7

生存,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的基本本領。只有學會生存,努力地生存,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永久地立足。

今天,我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愛好航海的人,她毅然出走,踏上了航海的冒險旅途。在一次海難中,他的船員全被淹死,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被巨浪送到一個荒島上,與世隔絕。魯濱遜絕望了,因爲這裏沒有人居住,也沒有糧食可以充飢。爲了活下來,他沒有放棄,振作起來,自食其力,造住所,制器具,種糧食,養牲畜,克服了種種困難。幾年後,他救了野人“星期五”,最後,他幫一名船長制服了叛變的水手,返回國土。

學會生存,首先需要智慧。魯濱遜在荒島生活的28年裏,先想到是要吃什麼。爲填飽肚子,採摘可吃的野果,可是隨着季節的變化,這些食物或有或無。魯濱遜把僅有的一點糧食當作種子,種植出了麥子,年復一年,積少成多,再用麪粉做出麪包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把偶然見到的葡萄運回家,晾成葡萄乾,以備冬季食用。爲了能吃上肉喝上奶,他把抓來的羊圈養起來……總而言之,他想盡了一切辦法讓自己生存下去。

想要活下去,還得有足夠的勇氣。一個人面對生死,如果沒有了勇氣,就沒有希望和信念,就沒有了堅持到底的理由。魯濱遜冒死同野人周旋,救出了“星期五”。而“星期五”又成了他最忠實的僕人,他們同甘共苦,並肩作戰,一次次地成功脫險。

如果是我,如果我獨自生活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島上,我會像魯濱遜一樣鎮定又樂觀嗎?不,不會。我肯定會極其害怕,不敢奢望會出現一線生機。我會想:在這個沒有人沒有糧食的島,生存下去也不會有人前來相助,還有什麼意義呢?我沒有魯濱遜那樣的勇敢,那樣的執着,心中的黑暗比現實的殘酷更可怕。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忘記生存纔是面對的最大挑戰,沒有了生命,一切都清零。學會生存,努力生存,才能讓我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很欣賞魯濱遜的這種精神,他勇於行動,敢於追求,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挑戰了自己的生命極限,用智慧和勇氣生活了下來,唱響了生命的讚歌,他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學會生存,努力生存,讓我們迎接生活的挑戰吧,加油!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8

我這個人不怎麼愛看書,一天老師推薦我們看《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應付似的買了一本。回家後,我大略地看了一下,結果一下就愛上了這本書, 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

《魯濱遜漂流記》是“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書。魯濱遜特別喜愛海上航行, 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他在荒島上孤身一人活了 29 年,在荒魯濱遜借《聖經》,把船上帶下的工具,在島上學會了建房、烤麪包、與野人搏鬥,解救野人“星期五”……。

這本書的作者笛福在書中寫了一句話“害怕危險的心裏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句話我很喜歡,因爲有的青年在航行中很害怕遇到危險,看了這本書就可以激勵他們勇於冒險,堅持進取的精神。

看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魯濱遜一個人身陷絕境,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勇敢地面對生活,創造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使我認識到,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9

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源泉。今年暑假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我被魯濱遜愛冒險,百折不撓的性格深深折服了。

這本書是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小說主要寫了一個名叫魯濱遜的人想發財暴富,就到大洋上去冒險,卻不幸被海浪衝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當時他身上只有一把刀、一個菸斗和一些菸草。他花了三十天的時間把船上的東西搬到島上。從此,他靠着自己的雙手造房子,養牲畜,種糧食,還救了一個野人,取名星期五。第二十八年,一艘船來到了海島,魯濱遜幫助船長打敗了叛亂的水手,並乘船回到了家鄉。

沒有人能像魯濱遜那樣一個人在荒島上與世隔絕地待了二十八年,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當他剛來到島上時,幾乎一無所有,但他沒放棄,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雙手造就的,正因爲這樣,才讓他在絕境中活了下來,他流盡了汗水,付出了勞動的艱辛。他用自己的雙手去造就財富,以自己頑強的意志與困難鬥爭,戰勝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一個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和挑戰命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魯濱遜那樣,永遠是一個勝利者。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

對於冒險小說,種類繁多,情節各異,無論長篇的還是短篇的我也讀過不少,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吸引我的不只是書中精彩的冒險情節,魯濱遜那強大的動手實踐和創造能力纔是最令我折服。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成名之作。講述的是主人公魯濱遜不顧父親的勸阻,執意於航海事業,在他第4次航海中不幸遭遇風暴,船上的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海浪把他捲上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後,他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搏鬥,爲了生存他想盡辦法,在經過不懈的努力後,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俱,還有牧場,甚至還養了寵物,吃上了自己種的糧食,荒島生活28年,生活質量似乎不比文明世界差多少。

魯濱遜若如常人只敢於冒險,只能保證活着,也不足爲奇,現代社會的今天,也有很多熱愛挑戰的野外冒險家,它們的冒險任務主要是找食物和躲避危險。而魯濱遜不同尋常的獨到之處便是:他要保證質量舒服的活着,這就完全依靠了他超強的創造力。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自己嘗試着打獵、種穀子、曬葡萄乾。還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最終過上了舒適的生活。而荒島生活,最缺少的不是食物,是那些日常的必需用品,“陶器”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爲了製作陶器,魯濱遜絞盡腦汁,他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挑陶土,也不知道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狀的醜陋的傢伙,又有多少次,因爲陶土太軟,撐不起本身的重量,不是凹進去,就是凸出來不可用;又有多少次,因爲曬得太早,太陽熱力過猛而曬裂了;又有多少次,在曬乾後一搬動就碎裂了。在克服了種種困難後。他才製作了兩個大瓦罐,雖然樣子很難看,但這已經足夠了。魯濱遜就這樣憑着他自己的雙手,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自己製作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製作完成的工具,並運用這些手工製品過上了“優越”的小日子。這樣看來稱魯濱遜是發明家也不過分。

總之魯濱遜是我心中的偶像,是不一樣的航海家、冒險家、發明家,他的28年荒島生活,體現了他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