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大綱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1

有效!是我們教學的一種境界。可有一個專家調查卻發現: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無效勞動大約佔50%。雖然有一點誇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效教學的普遍存在。我們教師日日夜夜,勤勤懇懇,累得疲憊不堪,換來的卻是教學的無效,想想,也可悲。在書中有這麼一個案例,二年級數學老師給學生提出了一個數學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可討論的結果讓老師苦笑不得,合作學習成了腦筋急轉彎。這說明學生如果根本沒有討論的能力,或沒有討論的興趣,那最後的教學就是無效的。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

由於教學效益檢測的滯後性和課堂教學的模式化,無效教學往往被忽視。如果說無效教學是漠視的盲區,那低效教學卻是無奈的現實。“時間+汗水”“日光+燈光”,這種低效的學習方式既傷害了老師,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現在學生的學習時間普遍過長,學生的作業屢減不輕,弄得學生苦於應付,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樣的學習效果封閉了孩子的活躍的思維,阻礙了孩子的發展。

當然教學的低效跟老師的本身素質有關,但不能全責咎老師,老師也很無奈。學校的大考小考不斷,甚至把這些考試成績跟老師的收益掛鉤。真是老師教得苦,學生學得苦。我們不僅發出吶喊“再也不能這樣過”,可是社會的考覈制度就是如此,普遍的校園學習文化是這等模樣,教學的低效和無效還將繼續存在。無奈,又無奈!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2

我常常想:什麼是有效的數學學習?數學學習結束後留給孩子的是什麼?

在平素的教學中,有些現象是值得我們深思及追問的:學生能夠背誦圖形的面積公式就會求各種圖形的面積了嗎?能的夠背誦出“兩個數相除,就叫做這兩個數的比,被除數相當於比的前項,除數相當於比的後項……”就理解比了嗎?能夠背誦“像2x+5=27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爲方程”就是認識了方程?認識三角形就一定要讓學生順利的說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再運用這個定義去判斷圖形(即使不學習這個定義學生也能判斷)是否是三角形,這個教學價值又是什麼?……這些是有效的教學嗎?

非常喜歡弗洛倫塔爾的一段話,它是這樣描述數學的表達形式:沒有一種數學的思想,以它被發現時的那個樣子公開發表出來。一個問題被解決後,相應的發展爲一種形式化的技巧,結果把求解過程丟在一邊,使得火熱的發明變成冰涼的美麗。因此他說:教材是“教學法的顛覆”。

這讓我想起了前些天跟學校同事的一次磨課。一年級的《找規律》一課,對於教材給出的例題,如一紅一黃,一紅一黃,一紅一黃……花的排列,我相信即便是學前生也能發現這樣的規律,如果教學活動僅僅是讓孩子們找一找規律,接着填一填,那麼我想這是無效的教學。我想探究規律存在的本質纔是這堂課的重點所在。因此,這堂課讓學生感悟諸如以幾個圖形爲一組,依次不斷地重複出現這個過程比學生找一找規律來的更有意義。

又想起最近在教的六年級,總複習中關於圖形的認識這塊,如果僅僅是將知識點籠統的複習一遍,學生需要接納的知識點不可謂不多。如果教師之前做過一次歸類(用樹形結構歸類等方法),我想知識點會顯得更清晰易懂。一般我們都這樣做。也有不同尋常的,從點線面三個方面來對圖形進行認識,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進行溝通。靜態的方面來看,我們可以先複習線的內容和角的內容及線的位置關係,然後從邊的特徵和角的特徵來對各種圖形進行歸類討論。動態方面,讓學生感悟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這樣的運動過程,形成更深刻的體會。如果認真這樣去做,我想這堂課的教學學生會收穫更多。

如何實現從“冰涼的美麗”到“火熱的思考”?小學數學教學應該給孩子留下什麼?毋庸置疑,我們該給孩子留下的是數學的思考方式、數學的思想,浸潤的是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數學的積極態度。我想,我們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那麼平常的教學中,我們該怎麼要求自己呢?看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一書,對我啓發也是很大的。首先,把握概念本質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爲什麼這麼說呢?它源於對教師備課過程以及教師教學實踐場景的追問和理性思考。通俗點說,你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其次,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學數學課堂。它作爲數學知識內容的精髓,是對數學的本質認識,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指導思想和普遍適用的方法。如“數形結合思想”、“集合”、“極限”、“函數”、“分類”、“一一對應”、“轉化”等貫穿於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後,我們要研究學生,瞭解學生,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的發展。但是,我們真的瞭解學生嗎?雖然我們天天和學生在一起,但是僅憑自己的主觀感覺和經驗推斷學生的發展需求,會造成主觀認識和客觀現實的差距,從而導致教育教學活動的低效甚至無效。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學前調查就顯得尤爲重要。近段時間,我們也一直有在做學生的前側分析,發現學生的一些思想能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果我們沒做這些,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發現,這些發現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爲此,我們必須進行學生研究。

如果我們能一直堅持這樣做,我們留給孩子的將會更好,因爲這些充滿魅力的探究歷程和思想方法才能深深的刻在孩子的腦裏。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3

《有效教學》這本書。教材一共設計了七個單元,從“教學的效率訴求、什麼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有效教學的評價、學校有效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有效教學的反思、教師有效教學的八項修煉”這幾個反面循序漸進地向讀者詮釋了何謂有效教學、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並引入了大量的教學實例、教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讓人讀起來輕鬆、易懂、有可操作性。其中“有效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和“教師有效教學的八項修煉”是我搶先閱讀的章節,尤其是“八項修煉”中的修煉四——“實施有效教學的洋思經驗”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同時也給我帶來了教學上的啓迪。

早就聽說過“洋思經驗”,但是卻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學習過。今日細細看來,也不禁爲xx省教育界的這個奇蹟拍案叫好!一直以來,我就把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爲教學反思的一種途徑:1、課堂能比較有效地交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與習慣;2、家庭作業量比較少,藉助閱讀來完成字、詞、句的鞏固;3、對班級後進生沒有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洋思經驗”卻讓我驚喜地看到—— 一所鄉村學校,幾乎沒有一個後進生!是什麼神奇的方法,盡然可以解決讓我一直頭疼的教學“死角”?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小技巧

一口氣讀下來,我高興地看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和“洋思經驗”有不謀而合之處,那就是“先學後教”的教學結構、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方法。但是他們做得更科學的是,在自學的教學環節老師會給學生規定一個自學時間,這樣就帶給學生一種緊迫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而我平時在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時候,沒有規定時間,有些小組一合作就討論很長時間,有時還會出現全組一起聊天的現象。另外,讓我受益的是:在小組合作時老師講的時間少了,就可以利用擠出來的這些時間有針對性地去輔導個別後進生,並培養他們在小組內的學習主動性。總的說,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只是幾個孩子唱主角,而應該調動起所有孩子的積極性尤其是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二、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操作

由洋思的“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管理方式,我聯想到學校上幾個星期開展的“生字聽寫比賽”。出乎意料地是聽寫全對的學生較參賽的總人數來說比例較低。這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學的生字沒有通過運用加以鞏固反生的現象比較嚴重;二是,沒有養成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這樣一個管理方式。在這裏堂堂清是基礎

,日日清是補救,週週清是保障。我想如果每天的生字、詞語在課堂上能會寫、作業裏能夠用、考試時能解答,也許就是他們的這種模式的體現吧。而他們的這些管理方式又是藉助於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的。那是否就可以把生字、詞語的聽寫過關,課文的朗讀背誦都放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完成?這對我們培養小組長,培養小組合作的學習習慣與模式又是一個提醒和考驗。

  三、把“洋思經驗”拿來的幾點思考

不論是成熟的“洋思經驗”還是別的有效教學經驗,要想借鑑到自己的教學中,形成自己的東西,還需要我們好好地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何“拿來”,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管理中,是全盤照搬還是選擇性地吸收,這都要我們大膽地去實踐、認真地去總結、再實踐,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育才經驗”或是“舒曼經驗”。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高瞻遠矚令工作中少走彎路;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要有所創新和改變這樣才能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在學習別人的經驗時,理論我們看到的比較多,而可操作性的東西比較少。別人是什麼時間進行“日日清”的?是什麼形式進行“週週清”的?是怎樣進行班與班的對調驗收的?這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操作的.。他們的這些微環節的工作是放在課內還是放在課外?這是我想和別的讀者交流的地方。

其實,這本書裏還有很多東西都深深地教育了我,如198頁中描寫竇桂梅的那組數據“300多萬字的閱讀量、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5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10餘萬字的教後記、1000多節聽課記錄……”這讓“懶惰”的我明白: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是出於偶然,平時無數次的積累才能帶給你課堂上的教學靈感和智慧;又如,在“自主性作業的創造性設計”章節告訴我:只有變“要我學”爲我“我要學”,由“不想做”變爲“我想做”,纔是真正地將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脫出來,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

《有效教學》不但可以作爲一本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教材,還可以作爲我們教師平時教學工作中的指導性用書,不定期地拿起看看,總能帶給我們點什麼。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4

余文森教授是國內課程與教學領域內的專家,在有效教學方面頗有心得。在寒假期間我認真的閱讀了他的《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讀過之後,我覺得這是一本拿起來能夠讓你一口氣讀下去,但又能給你很多啓發、帶來一些真實促動的書。

整本書以講座的形式,討論了“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境”、“教學關係”、“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新課程教學改革成績與問題反思”、“新課程學習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個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種基本類型”十個話題。在這十個話題中,餘教授的絕大多數觀點都能引起我的強烈共鳴,成爲我的精神食糧。但在這些觀點中,給我留下最爲深刻印象的是:

1.關於三維目標關係的闡述。在這部分內容中,餘教授引用了把三維目標比成“長方體的長、寬、高和一個人的肌肉、骨骼、神經等系統”的比喻,指出了“三維目標不是三種目標”,強調了三維目標的“整合的意識”。同時,指出三維目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哪個維度是顯性的、哪個目標是隱性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觀我們的教學,特別是很多新教師或者對新課程理解不深刻的老師,在他們的教學設計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分門別類的表達;在每堂課的教學中,都能清晰地辨別出他們的哪些教學是在完成三維目標中的哪種目標。他們把三維目標弄成了三種目標,目標達成不是滲透性,整體性的,也從不區分哪些是顯性的、哪些是隱性的,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三維目標被活生生地、機械地割裂開來。

2.關於“教與學”關係的表達。餘教授引用了我國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關於教與學關係的觀點。江先生認爲教與學是一個動態過程,不論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還是在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一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都要經歷一些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完全依靠教師階段”,在此階段,學生百分之百依賴老師,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老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第二個階段是“基本依靠教師階段”,學生學習的自主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第三個階段是“相對獨立階段”,學生的獨立性進一步增強,如果老師過渡包辦,就不是促進學生髮展,而是阻礙學生髮展了;第四個階段是“基本獨立階段”,不要老師教,學生一般能讀懂75%,此時如果老師還講系統性、全面性,仍然事無鉅細、全包全攬,教師就會感到“怎麼教也教不完”,而且效果適得其反;第五個階段是“完全獨立階段”。然而,反觀我們的教學,很多老師認爲新課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將課堂還給學生,因此就不加區分地從“極端控制”走向了“極端放縱”。小學一年級與高中三年級的課堂基本上沒有了差異,甚至還正好顛倒。一年級的課堂開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高三的課堂老師仍然生怕學生沒學懂,把學生當成毫無理解能力的白癡(雖主觀上出於好意,但實際上就是無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哪怕是一個細小的、淺顯的知識點都要反覆講解。

3.關於情境創設的誤區的表述。情境教學是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教學也特別強調學習情境的創設。但在我們日常的教學觀察中,卻常常發現很多教師的情境創設雖然煞費苦心,但卻顯得特別“矯情”,特別是一些公開課展示,有時就是一種生拉活扯的表演,就是一個噱頭。在這裏,餘教授指出了情境教學中的幾個誤區,分別是“形式化情境”、“假問題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謎式的情境”、“電灌的情境”等,對於餘教授指出的誤區,我認爲是一針見血的,非常中肯的。

老實說,在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觀點、生動的表述。餘教授是一位經常深入課堂的教學論專家,儘管他使用的語言很平易、很樸實(不像是我們很多教育學者顯得那麼“高深”、“淵博”,將一些本來很有血肉的教育現象或實踐,抽象成連自己都理解困難的教育理論),但他所表達的道理卻很真實、很實在,對一線教師也最有啓發!這樣的教育專家纔是真正地將教育理論與實踐聯繫了起來,使用普通老師聽得懂的語言,表達教育的真實。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專家!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5

寒假來臨,閒來無事,茶餘飯後我再次捧起余文森老師的《有效教學十講》用心品讀着,覺得獲益匪淺。窗外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吹着,而捧着這本書坐在燈下,似一股暖流傳遍全身,帶給了我溫暖、寧靜與快樂,更重要的是,這部凝聚着餘教授二十多年的教育智慧與心得的教育專著,無論是他機智幽默的語言,還是精闢入裏的教育哲思,都爲廣大教師尤其是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奉上了一頓受益終生的精神大餐。它還督促我去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更透徹地理解“高效課堂”的真諦。合上書,萬千感慨充滿心間,下面便是我讀完書後的點滴體會:

一、豐富課堂教學,寓教於樂

也許,對小學於低年級的學生們來說,玩是他們的天性,而學習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它佔用了無邪好動的孩子們大量的娛樂時間;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們來說,一個知識點一年又一年,一個班又一個班的重複講授,也會讓教學活動變得機械、乏味,猶如喝白開水一般。但是,正如餘老師在書中所說:“學生不是作家筆下的小說,我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也不是畫家筆下的圖畫,我愛怎麼畫就怎麼畫;更不是電視機前無奈的觀衆,你演什麼我就看什麼……所有的學生都是帶着自己的興趣愛好、帶着自己的經驗、帶着各種各樣的情緒來到課堂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這一神聖的工作中去,寓教於樂,真正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爲一種愉快的生活體驗,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提高自己的智慧含金量,並藉助文本充分挖掘課堂樂趣,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從而使課堂教學活起來。但活躍的課堂他必須是實在的,有實效的,能讓學生學有所獲的,而不單純是爲了達成某種目的而擺的花架子,純屬形式,走過場。這一點,於教授在聽過許多名師的講課後,也談到了這一點,如果只注重形式,必然會實效性不高,所以豐富課堂教學,不代表不要實效,而是要寓教於樂。

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重於過程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這爲我們制定三維教學目標提供了依據。同時,也使我們意識到:作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從以往的“填鴨式”的灌輸教學中走出來,根據課改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引導他們去掌握相應的技能與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魚”的同時“授之以漁”;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能只着眼於目前的應試教育,應本着爲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入手,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也有人說“教師應當做一條流淌着的河流,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但是,就目前的社會發展趨勢看,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社會上需要的是複合型的人才,不僅要有一技之長,還必須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根據新課改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理念,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從新給自己定位,不能只滿足於一桶水或一條河的傳統做法,教師要努力做“壓水井中的引水”,教會學生如何藉助現有條件動主地從社會這本大書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知識,並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活到老學到老。

無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具備了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時候,教師就應當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先自主嘗試學習,教師最後再予以方法上的點撥,當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就必須依靠教師,我們就“先教後學”,無論採取怎樣的教育方式,我們的目的就是最終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方法技能,自己學會學習。這樣一來,不僅是學生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能不斷地從教學當中有所收益。

泰戈爾說:“卵石的臻於完美不在於錘的敲打,而在於水的且歌且舞”,教師就如那且歌且舞的水,精心打造着一件件世界上最美的“藝術品”。寒夜裏,捧讀此書猶如心頭照耀着一輪太陽,暖暖的,卻無比的寧靜。“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一定會不斷地思索,力爭在自己的課堂上和孩子一起實現生命的飛揚。

讀《有效教學》有感範文6

認真讀了《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這本書,很受啓發。書中談到“預設與生成的衝突及平衡的五種策略”,對我們目前提高課堂教學質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書中談到“預設與生成”的衝突有6個表象。

1、教案管理過於死板,導致教師形式主義抄寫教案。也就是說,由於學校管理上的形式主義,只看表象,不看實效,檢查教案過於程式化,使得教師的教案實質上很多是爲了應付檢查而抄寫現成的教案,從而沒有時間去鑽研教材,研究學情,反思過程,總結得失。

2、教案設計過於詳盡,導致教學過程規定太死。成如葉瀾教授所言“‘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見的手’,支配、牽動着‘活的’教學與學生,讓他們圍繞着它轉。”實質上就是教案中不能僅準備教師的教,而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活動與學情,不能由設計的教學步驟控制着課堂的實際學情。

3、教學目標設計以偏概全。即不能僅以認知目標代替知識、技能、技巧,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領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促進身心發展的明確目標。

4、教師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不能真正啓發學生的思考。問題過多、過淺,導致課堂滿堂問、設計問題太難,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加之教師不會降坡引路的話,導致結果是教師代替學生將答案和盤托出。

5、課堂教學成爲不折不扣的教案執行過程。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設想回答,若未達到,就努力引導,直到達到預定教案爲止,決不希望“節外生枝”。甚至因爲自身的能力而將精彩的“節外生枝”掐斷於生長中。

6、不善於挖掘學生本身所蘊含的教學資源。教師忽略了學生是帶有知識、經驗、思考、智慧、情感參與到課堂中的活生生的人,對學生的表現視而不見或不屑一顧,結果使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許多豐富的、多變性的、複雜性的資源被教師的遲鈍所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