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大綱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導語:《道德經》一書雖僅有五千言,然而卻是老子所有思想的精華凝聚而成,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原分上下兩篇,上篇爲《道經》,下篇爲《德經》本文是品才網小編精心編輯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先生這樣說過,而我讀時的“遭遇”即如先生所言”欲言其言,先言其人。老聃,通稱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據太史公司馬遷考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官。在當時,老子即是一個頗有聲望的智者,相傳孔子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後來由於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斷內亂,老子感覺到悲憤然而無能爲力,決計棄官歸隱,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關,關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請老子留言,老子遂疾書五千言,即爲後人所見的《道德經》。

《道德經》一書雖僅有五千言,然而卻是老子所有思想的精華凝聚而成,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原分上下兩篇,上篇爲《道經》,下篇爲《德經》。全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爲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人生的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學命題。發前人所未發,述前人所未述,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爲”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可謂是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概括起來,《道德經》的內容主要有三,即談宇宙,談人生,談政治。

老子宇宙哲學的核心是“道”,他認爲“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而這個“道”不是客觀實在的物質,而是產生與萬物先存在與萬物之外,看不見抓不住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然而卻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會現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質即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以無爲本”的宇宙觀,而老子正是認爲“無”纔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學涉及一個“名”與“實”的問題——“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名和實並不能簡單的劃等號,有名無實和有實無名屢見不鮮,不應只重其名而忽其實。另外老子還談論到天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作爲產生並推動萬物的“道”,它的運行有自己的法則,而老子在開篇即談“道”,並且把“道”作爲全書一以貫之的思想,不僅僅是爲了對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個闡述,更是爲了給探討人生和社會政治準備一個前提。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發點即是主張人發自然,把自然之道作爲人生活的準則,因而說老子論“道”的宇宙觀是其人生觀,政治觀的基礎。

《道德經》中對人生,政治的闡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人是萬物之靈,但是人生來是不符合“道”的,爲什麼呢?因爲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慾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慾望所限制,具體表現就是主觀意識裏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符合。怎麼辦呢?老子認爲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幫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符合客觀,使客觀支配主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會變得順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在某些版本里,我們看到老子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和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爲人,而達到“無不爲”。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

長並不爭功,它處於衆人都不願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爲什麼處在衆人都不願去地方還最接近大道呢?因爲水本來是乾淨純潔的,但爲了淨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濁,最後

還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視。所以爲了別人而犧牲自己,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地方,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質,這種品質在《道德經》裏也叫“柔弱”,即永遠把自己個人的私慾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地方,《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堅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克服困難時,水又變成最堅強的。《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慾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爲什麼那些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散發出蓬勃朝氣和無窮力量呢?因爲他的精神狀態符合了萬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須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自己內在的品質,永遠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成功太遠。人際關係是人一生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麼《道德經》裏說“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意思是,比我們善良的人,可以成爲我們學習的老師。而面對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些知識(若不重視與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雖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實際是極大有迷惑,這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著。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還是商戰,還是體育競技,到處都充滿各種對手,存在激烈競爭,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實際上,在面對競爭對手時,人應該明確真正的對手是誰?應與之競爭的是誰?要戰勝的是誰?最後勝利的法寶,卻是“不爭而善勝。”我們都知道,勝利的獲得是需要一種精神的,而促成持續進步的振奮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自勝者強”。所以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要競爭的物件就是阻撓自己成功的內心干擾,要戰勝的就是自己的弱點。一門心思地想戰勝對方,這就是“有爲”,這決不是明智之舉,這是有違背老子道德經的作爲,紛繁變幻的世界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緊張,焦慮,導致心身內耗,患得患失,這反而不利於客觀地看問題和能力的正常發揮。不想去戰勝對方,而是視自己爲對手,不斷地讓自己內心保持清靜的狀態,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點,能冷靜的得適應世界的變化,寧靜以致遠從而“無爲而無不爲”。所以在競爭當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戰勝對方上面,而是時刻注意保持自己內心的清靜無爲,對成功與勝利無所謂,以“無爲”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因而能“無不爲”,是以“不爭而善勝”關於生與死這個永遠的人生命題,老子也有論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日覆命、覆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概括起來說,生命輪換不息,不應貪生懼死,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如果明曉了這個道理,就會胸懷寬廣,坦然大公終身免於危殆。當人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負累;反之,如果沉靜無爲,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握緊拳頭,希望擁有的更多,便會握的越緊,握的越緊,裏面就會越黑暗,直到沒有縫隙,容不得任何東西,反之,攤開雙掌,看似虛無一片,實際上那裏承載的就是整個世界了。當然,這些都要有看透生死,超越禍福的達觀。總得來說,《道德經》中所體現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要珍惜形體;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主張柔弱不爭。有道的聖人少私寡慾,見樸抱素,專氣淳和,加強自身修養。書中還提出了一系列與柔弱不爭思想一致的觀點,如至虛守靜、不敢爲天下先、不

自是、不自伐等等,這些以退爲進,以靜制動的思想與柔弱不爭共同體現了《道德經》中人生這些的特色。《道德經》的第三大內容就是對政治問題的探討,它反應了老子的政治觀。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老子認爲“無爲”是治理天下所應遵循的最高原則,關於無爲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是個聖人,他也是善人。他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可見他對每個普通百姓的仁愛。與老子差不多同時期的韓非子和李斯在當時同樣赫赫有名,只是他們的殘忍與不人道是無法與老子站在同一高度來相提並論。韓非子說:“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李斯同樣主張採取酷刑厲法來對民衆進行威懾。對民衆,進行慘無人道的鎮壓與統治,也是封建統治者得力助手。老子沒有韓非的殘忍,沒有李斯的毒辣。他崇尚大愛。老子愛民,同時老子愛人。在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老子說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勝而不美。”老子將戰爭歸於無道,是迫不得已而爲之。不難看出老子是個反戰主義者。衆所周知,戰爭中死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在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爲了自己的目的,發兵倒戈、爭權掠地,農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遭殃的還是百姓。老子並非出自名門旺族,他深知戰爭對於百姓意味着什麼。“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天下有道的話,戰馬用來耕地,無道的話,懷胎的馬也是要上戰場。老子並沒有危言聳聽。一場廝殺過後,屍首遍野、凋敝蒼涼,建造的文明化爲廢墟,時代先爲之一驚,結束了前進的步伐,駐足、立定,然後向後轉,齊步走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得出老子的質樸與至善思想。然而老子的至善思想是站在超民族觀之上,他看人,是不加任何前綴的人

,不必有任何名字冠之的人。人就是人,分不得族羣,分不得國度。戰爭一旦爆發,於雙方百姓均不利,於人自身不利。所以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着失之。”世間只有唯一的主宰,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爲努力就可以得到。這便是道,便是順乎天意。人爲的努力必然遭到失敗,人爲的固守,也必然要喪失掉的。世間不可能會有永久的常勝將軍。戰爭,讓雙方都成爲失敗者。任何一種佔有都只能是短暫。於是老子不無惋惜地奉勸大家:“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低調而善良的老子厭倦殺人,尤其是戰爭中的廝殺。“殺人之衆,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除之。”戰爭中殺人,得勝者也是要用喪禮來對待勝利的。老子的至善思想是超出仇恨,超出民族的終極善。他常用赤子比喻德之厚者。實際上,他已經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了。最後說,老子所希望的社會是“小國寡民”,這雖是幻想,但不訪看作是這個被遺棄在社會邊緣的哲人內心最後的一塊淨土,也是爲在亂世中掙扎的平民百姓找到的一處避難所,對這又應心懷感激。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