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大綱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哈佛家訓》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1

一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哈佛家訓》讓我看。它一共十個部分組成,它反映了我們素質培養的另外一些方面;親情、童真、習慣、處事、時察、行動、心態、自侓、大度、感恩。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不能忽略的一些教育內容,比如培養觀念、規範行爲習慣、強化自侓意識,處事爲人……不可缺少的人格要素,讓我們從小就播種下這些種子,這樣我們的未來才能健全圓滿。

讀了親情------[媽媽的血]讓我們知道了母親用一生爲我們擔心操勞,她用一生在爲我們流血,可是母親從來不要我們回報,因爲她們不知爲我們流了多少血。這是一個感人的文章讀的我淚流滿面,其實我們的媽媽也一樣每天早出晚歸的,爲我們的生活而忙碌着。

記得有一次,我得了滑膜炎需要住院,我不能下牀,白天媽媽就每天給我揉腿,給我補習功課,怕我寂寞給我講故事,趁我午休時給我洗衣服一克都不閒。晚上媽媽還不時起牀爲我蓋被子。一個月過去了,我出院了可我發現媽媽瘦了眼睛裏也有一些血絲,而我卻白白胖胖的。但媽媽沒有一句怨言,爲我無私的奉獻着。

我想對媽媽說“媽媽您是我夏天的雨傘爲我遮風逼雨護我健康;您是我遠航的風帆鼓足風力推我前行;您是我內心的明燈,爲我照亮黑暗勇面挫折。您給我樹立信心的力量,所以,我要感謝媽媽給予我生命,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2

最近有這樣一本書,老師們把它列入好書目錄,它就是《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不僅能使我瞭解豐富的人生百態,而且還能運用名言警句來啓迪我,讓我明白更深奧的人生哲理。其中例舉了一些神話傳說,也有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更有一些在人們的眼中微不足道的平凡鏡頭都被記錄了下來,從而揭示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雖然,都是一頁紙的小事件,但是卻蘊含着一個個巨大的“財富”。裏面有着很多的故事,有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還有關於誠信的。

其中有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當它在講述了“蘋果裏的五角星”時,我在想:蘋果怎能會有五角星呢?這個故事向我們敘述了小女孩詹妮和她爸爸的故事。詹妮回家告訴爸爸,蘋果裏有一顆星星時,爸爸不相信,詹妮拿出一把刀和一個蘋果,攔腰劈開,剛劈到一半,爸爸說:“切錯了!正確的切法是從頸部切到底部。”她沒有在意父親的話兒,她把切開的蘋果伸到父親面前。父親很驚訝,因爲他從來沒有用這種方法切過蘋果。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活在俗成的習慣之中,我們肯定錯過了許多意外的驚喜。”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3

感謝惠中讓我有幸讀到《哈佛家訓》這本偉大的勵志經典。這是一本值得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是一本值得讓老師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書——因爲它不僅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滋養,也可以使父母和老師從中受到教育的啓迪。

《哈佛家訓》以生動有趣而且富有很強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組編而成。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個智慧小故事,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和生活意義,給我們的思維以啓迪,能帶給我們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靈的感悟。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讀過之後,讓人深思良久,讓人大徹大悟。小故事,大道理,做人之根本。

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有成功的人生,然而,很多人因爲缺少正確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讀了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感受到爲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哈佛家訓》中有這樣一段話,“子女是父母的結晶。生下他們並不只是讓我們得到做父母的愉悅,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去教導他們,用正確的人生觀念啓迪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爲人類智慧的精英,成爲大地上生命的強者。我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應該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職責。”的確如此,父母生下兒女,不能僅僅只是將他們養大了事,在人生開始的時候,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用完美的思想去薰陶他們的靈魂”,這纔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苦於囊中羞澀時,不妨與子女研讀幾本教育性強的經典書籍。太多的智慧與哲理盡在書中,它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與思考。

在研讀本文中有兩處讓我感受特深:

一、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努力。故事一: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爲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裏,他沒過上一天安閒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己的城堡。終於,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憑着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爲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臥在泥土之中。因此,有夢想就會有奇蹟!故事二:《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約翰戈達德,十五歲,懷着127項人生的宏願,開始人生的跋涉。那是異常艱難、無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歷時44年,把近乎空想的106個夙願變成了現實。當有人追問他是怎樣的毅力促使他成功時?他笑着回答:“我總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只需沿着心靈的召喚前進。”有夢想就會有現實。只有不斷爲夢想而前行,有着強烈渴望的心靈才能帶着夢想之人抵臨目標。是心靈的渴望,開闊了求索的視野;是心靈的飛翔,催動了奮進的腳步;是心靈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蹟。作爲當今的中學生正是滿懷夢想的年齡,讀了這些故事,你的心靈還會不被觸動嗎?

二、要學會充分利用時間。“5分鐘造就一生”是“習慣——決定成敗的細節”中的一則小故事。我一直相信,一個好的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的確如此。卡爾華爾曾經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的鋼琴教師。他告訴他的學生應該養成一種用極少時間練習彈琴的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地練習。比如在上學之前,或工作的休息時間,哪怕5分鐘也去練習一下。把短時間的練習分散在一天裏,如此,彈鋼琴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因爲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很長的空閒時間。14歲的愛爾斯金聽了卡爾的忠告,使自己日後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處。當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教學的時候,想兼職從事創作,卻苦於沒有時間。於是他重新實踐“短時間練習法”,只要有5分鐘左右的空閒,他就坐下來寫作,每次100字或短短的幾行。如此積少成多的方法,最終讓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21世紀,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節奏很快,不論是學生還是各行工作者都感到時間不夠用。如果我們沒有學會充分合理地安排利用時間,或者把“沒有時間”成爲我們無所作爲的藉口時,平庸就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我們總想用一塊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我們可能永遠一事無成。是啊,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它的分量。

文中類似的故事很多,作爲一個智者或是一個一心向上的人,我相信書中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句話,就能改變你的人生。下面我摘抄一些經典的濃縮語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從中受到啓發。

快樂的人不只接受改變,而且會欣然地全身心投入。他們會說:“未來5年如果像過去5年一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不應該被困在原地,因爲你是一個人,不是一棵樹。

當你說“我就是要做這件事,多困難我都不在乎”時,老天爺就會開始支持你。

你對生活狀況及別人的行爲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除非你自願放棄,否則你永遠不會被打敗。

改變自己是可行的,聰明的。當你試圖改變別人時,你就會顯得愚蠢,而且會自尋煩惱。

許多人都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們很不開心,因爲他們沒有人生目的。假使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妨先找出最接近你理想的事,可以把那裏作爲起點。

生活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老師,即使那些讓你很厭煩的人也不例外,因爲從他們身上,你可以知道人性的弱點。

等你年老的時候,回首往事會發覺:生命有一半在你手中,只有另一半纔在上帝的手中。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裏掌握的那一半命運就越強大,你的獲得就越豐碩。

閱讀是伴隨人一生的活動,一個人心靈的成長史,差不多就是他的閱讀史。

弱小的事物當初若是被人譏笑,但只要不斷積聚力量,就會逐漸強大。

從弱變強的過程可能是難以察覺的,當你能夠看見時,它就一定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想知道一個人的品性,就去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流露的細節。 你想掩飾一些不好的東西,但你身上的細節卻會無情的展示它們。

一個人一輩子可能會聽到無數的告誡和勸諫。如果你是用心的人,有時一句話就足以讓你受益終生。

…… ……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交朋友”。這個朋友不僅能激發我們對社會,對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讓我們更多地關注生活,領悟生活中一些細小的故事蘊涵的深刻道理,使你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愛書吧,它能讓你的人生變得燦爛輝煌!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4

前幾天我去新華書店買書,看見有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我想:哈佛不是一所大學嗎?怎麼還有家訓呢?於是我打開書一翻頁,一看簡介,原來是一些小故事,裏面包括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覺悟等等,這裏面有一個故事讓我有所感悟。

這個故事叫《你會選擇撒謊嗎》。再一次舞會上,實話先生看見一位老女人,就走在他面前行禮,然後說:“您使我想起您年輕的時候。”老女人說:“怎麼樣!”“很漂亮!”“難道我現在不漂亮嗎?”老女人說。實話先生把他想說的話告訴了老女人。老女人的臉白一陣紅一陣,很尷尬。

這時謊話先生也來到了老女人面前邀請老女人跳舞,恭敬的說:“我能和您跳支舞嗎?如果你能接受我的邀請,我將是舞會上最幸福的人。”然後老女人和謊話先生跳起了舞。一個月後,老女人死了,邀請他們去參加葬禮。他們在老人棺材前,接到了老人女僕轉給他們的信,謊話先生那時說的話讓他很幸福,於是老人把她的全部遺產給了她,而實話先生收到的是老人的日記。

從根本上說,難聽的實話要勝過動聽的謊話。謊話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實話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誠實,固然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品質,但用起來一定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

善意的謊言非但不會損害別人的'利益,反而還會給需要的人送去溫暖和安慰。美麗的謊言閃耀着人性溫和的光輝,它讓失去青春光環裝點的遲暮美人享受到了久違的甜言蜜語和被人愛慕的快樂。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5

《哈佛家訓》以生動搞笑而且富有很強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組編而成。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個智慧小故事,具有豐富的教育好處和生活好處,給我們的思維以啓迪,能帶給我們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靈的感悟。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讀過之後,讓人深思良久,讓人大徹大悟。小故事,大道理,做人之根本。

印象最深的是《5分鐘造就一生》這篇文章,在一節自習課上和班裏的孩子共讀了這篇文章:卡爾。華爾德以前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卡爾給愛爾斯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他:“你每一天總共要練習多長時間鋼琴?”愛爾斯金說:“大約三四個小時。”“你每一天練習間隔的時間都很長對嗎?”“我想是這樣,每次差不多一個小時,至少也是半個小時以上。我覺得這樣纔好。”“不,不要這樣!”卡爾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一天不會有很長的空閒時間。你就應養成一種用極少時間練習的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地練習。

比如在你上學之前,或在午飯之後,或在工作的休息中間,哪怕5分鐘也去練習一下。把短時間的練習分散在一天裏。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14歲的愛爾斯金因爲聽了卡爾的忠告,使自我日後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處。之後愛爾斯金當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他用卡爾教他的積少成多的辦法創作了長篇小說。他的授課工作雖然每一天都很繁重,但是他每一天仍有許多可利用的短暫餘暇用來寫作和練習鋼琴。愛爾斯金驚奇地發現,每一天無數個幾分鐘的時間,足夠他完成創作和彈鋼琴兩項工作,而且最後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作業和各種興趣班把孩子的時間擠的滿滿的,孩子總是感到時間不夠用。如果我們學會充分利用時間,把吃飯前抽出5分鐘,睡覺前抽出5分鐘,玩耍前抽出5分鐘……一天裏就會有好幾個5分鐘,連在一齊可能就有二三十分鐘,甚至更多。每個5分鐘裏讀會兒書,練會兒字,背一會兒古文,相信會有收穫。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明白它的分量。

透過師生共讀,孩子認識到時間是靠自我“找”出來的,是靠自我利用起來的,是靠5分鐘5分鐘積累起來的。誰能堅持下來誰就會有豐厚的收穫。當“沒有時間”成爲我們無所作爲的藉口時,平庸就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我們總想用一塊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我們可能永遠一事無成。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明白它的分量。

我要利用《哈佛家訓》陪伴我和我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6

20xx年6月1日那天,媽媽送我了一本《哈佛家訓》。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個故事叫《你是哪一個》。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孩抱怨她的生活什麼都很艱難。女孩的父親把她帶進了廚房。往三隻鍋裏放了點水。並往一號鍋裏放入了胡蘿蔔,二號鍋放入了一個雞蛋,三號鍋放入了一些咖啡粉。過了一會胡蘿蔔變軟了,它由強者變爲了弱者。雞蛋變硬了,它由弱者變爲了強者。粉狀咖啡變成了液體,它改變了自己。父親問:“當遇到困難時,你要當哪一個?”

讀了這篇故事後我受益匪淺。一次我在打跆拳道比賽時,當我得知我的對手是初一的學生時心裏不由自主的膽怯了。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你是哪一個》故事中女孩的父親提出的問題。當困難找上門來時,你該如何反應?是胡蘿蔔,是雞蛋,還是咖啡粉?我心想:我要做咖啡粉!既然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我改變了戰術,以攻爲守,最後終於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我才明白,逆境能使人堅強,也能使人脆弱。從來沒有人能在經歷磨難後而毫無改變;只是有些人能超越它並站立起來,而有些人則會被逆境擊垮。

這個故事一直在教導我,直到永遠!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7

這個寒假我又看了一本書是美國貝納德寫的,名字叫哈佛家訓,這是一本讓我們終生受益的書,它教會我們一些怎樣做人的道理。

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空空的馬車聲”裏的那個馬車,如果馬車裝了東西,它不會響,反而沒裝東西的沒馬車,你相隔千里也會聽到。馬車好比我們人類,沒有知識就越要顯得自己有知識,而有知識的人總是默默無聞。人不難學善辯,卻難得學會沉默。

最讓我感動的是“風中的落葉”裏的馬丁,因爲他在生死關頭把生命留給了他的好朋友,馬丁就像秋天美麗的落葉上帝也會爲他的美麗而感動。對於友誼,馬丁他只用了一個行動來表達。

最讓我深受教育的是“快樂的油漆匠”裏的油漆匠雖然他只有一隻手,但他能一個人一個星期刷好一洞房子。人生最大的災難是心靈的災難,如果心靈堅強沒有什麼能讓你流淚的事情。

哈佛家訓讓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希望你也來看一看這本書。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8

最近有這樣一本書,老師們把它列入必讀書目錄,家長們把它看成是教子課本,同學們把它奉爲爭相傳閱的寶貝——它就是《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不僅能使我瞭解豐富的人生百態,而且還能運用名言警句來啓迪我,讓我明白更深奧的人生哲理。其中例舉了一些神話傳說,也有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更有一些在人們的眼中微不足道的平凡鏡頭都被記錄了下來,從而揭示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雖然,都是一頁紙的小事件,但是卻蘊含着一個個巨大的“財富”。

當它在講述了“蘋果裏的五角星”時,我在想:蘋果怎能會有五角星呢?這個故事向我們敘述了小女孩詹妮和她爸爸的故事。詹妮回家告訴爸爸,蘋果裏有一顆星星時,爸爸不相信,詹妮拿出一把刀和一個蘋果,攔腰劈開,剛劈到一半,爸爸說:“切錯了!正確的切法是從頸部切到底部。”她沒有在意父親的話兒,她把切開的蘋果伸到父親面前。父親很驚訝,因爲他從來沒有用這種方法切過蘋果。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活在俗成的習慣之中,我們肯定錯過了許多意外的驚喜。”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回想起:有時候我和媽媽之間也會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對話。每當我告訴她一些學校裏的新鮮事兒時,她總是說:知道了,這有什麼,不就是什麼什麼嗎?馬上就會說出一大堆兒的道理來教訓我一頓兒。於是我把這本書送給媽媽,希望她也能有所收穫。

《哈佛家訓》既是我的良師益友,又是我和父母溝通的橋樑!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哈佛家訓》的勵志圖書。書裏的每個故事都非常精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可以從一個故事來舉例:從前有一個班級,班級裏的所有人都是老師頭疼的對象,老師對他們已經放棄了,他們對自己也放棄了,沒有人願意來教這個班。有一天,一位女老師來任教,她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讓你們做個選擇。”“有三個人,一個篤信巫師,嗜酒如命,一個少年時進過禁毒所,有很多情婦,一個生前沒幹壞事,只喝一店酒,你們願意當哪一個人?”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第三個人,因爲他們知道前兩個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們的想法啊符合正常人的,可他們都錯了,前兩個人是美國前任總統林肯和二戰前線總司令羅福斯,而第三個是濫殺幾千條無辜的生命的阿道夫.希特勒。

20年後,那些學生都有了工作,有些還當上了首富。當別人問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翻改變時,他們回答:“當我們認爲自己沒希望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年輕的時候犯錯沒什麼只要後來改正就行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錯了事沒有關係,只要有知錯就改的心就能做好事。

正如開頭所說的:《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它讓孩子們走出迷途,走出黑暗,拯救他們。

《哈佛家訓》的讀後感10

“哈弗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有豐富的教育作用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個故事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哈佛家訓”讀後感。

第一個故事叫做“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人。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實在是太舊,就安排工人準備將它們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等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覺得自己錯了,爲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把工人找來,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把福克斯找來,當着他的面又把亭子給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只是要滿足孩子的願望,在院子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樣的舉動代表着-誠信的重要性。

另一個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酬”。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的人都以捕魚爲生。爲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裏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批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少年漢斯自動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海了,一直都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祈求的眼神,漢斯還是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終於,救援船再次衝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的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好像很偶然,可是很多事情證明,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回報,一定都會有原因的:我們一定曾經爲了這個結果做過什麼,纔會有後來的事情發生。

沒有那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這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這樣,將人生的哲理這麼生動的表現出來,這就是我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