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第2回的讀後感

西遊記第2回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在閱讀西遊記第二回時都有怎樣的讀後感呢?相關的讀後感應該怎麼寫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第2回的讀後感

  西遊記第2回的讀後感【1】

午後陽光暖照,冬日的中午有點春的暖意,也是看書的好時光,我隨手拿《西遊記》看看,我無意中翻到第2回那裏去看,之前在電視中看過,但原着還沒有看過。我就把看了之後的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原着說到,孫悟空沒有一把比較好的武器。經打聽後知道東海龍王那裏有很多很好的武器。悟空立刻來到東海龍宮,給老龍王敖廣講明瞭來這兒的目的。龍王不好推辭,叫蝦兵們擡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接過來玩了一陣,嫌它太輕。龍王又命令蟹將們擡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畫戟,悟空一見,仍然嫌它太輕。龍王說:“再也沒有比這更重的兵器了。”悟空不信,和龍王吵了起來,龍婆給龍王說:“大禹治水時,測定海水深淺的神珍鐵最近總是放光,就把這給他,管他能不能用,打發他走算了。”龍王聽後告訴悟空:“這寶物太重了,你自己去取吧!”孫悟空跟龍王來到海底,龍王用手一指說“放光的就是。”悟空見神珍鐵金光四射,就走過去用手一摸,原來是根鐵柱子,鬥一樣粗,二丈多長。孫悟空使勁用手搬了搬說“太長太長了,要是再短些,再細一些就好了。”孫悟空話還沒有說完,那個寶貝就短了幾尺,也細了一圈。孫悟空看了看說“再細些就更好了。”那個寶貝真的又細了許多,悟空拿過來,見上面寫着“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順手玩了一會兒,覺得十分好用。老龍王和龍母本以爲這個寶物那裏重那麼大,孫悟空肯定拿不了,可是孫悟空的力氣大得驚人,只好把寶物給了孫悟空。孫悟空很高興的離開了東海龍宮,而龍王和龍母卻很痛苦的說:“早知道就不和孫悟空說有這個寶物了。”

我讀了之後很受感動,我讀後明白瞭如果要得到任何一件東西,如果定下了目標,就要棄而不捨的去得到它。學習也是一樣,只要你想學好它,就要努力的去學,就算你失去了一樣東西,但是到最後,得到的比失去的還要多。

  西遊記第2回的讀後感【2】

本回開頭一段:“(悟空被收下後)次早,與衆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這段話,以往讀時不過匆匆掃過,這次細細回味,不覺頗有收穫。但看菩提祖師收下悟空後,並沒有立刻“授道”,而首先第一件,讓其學言語禮貌,學言語這倒不難理解,總要先做到順利溝通吧,而學禮貌,大而言之,可見古人學習先學做人,這從孔子提出的“六藝”中就可以看到;小而言之,這實際也是一種溝通,要想和人打交道,首先要有禮貌。可我們對於學生的教育卻越來越忽視這一點,別說有的學生之間有時候髒話連篇,就是對老師說話,少數學生也是絲毫沒有敬意,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或者聽到學生對老師以惡劣的態度說話。可是平心而論,這種結果是誰造成的?一方面,由於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和大人“橫”慣了;另一方面,現在的社會和許多家長都不重視這些方面的`教育,只要你成績好,讓我幹什麼,哪怕叫你親爹親媽都沒問題。但是到了將來走向社會,你就會發現,如果不懂“禮儀”,可謂寸步難行,又要通過無數次碰壁補上這一課。西方人就很重視這一點,吃西餐的種種禮儀可謂名目繁雜,而信徒們吃飯前的禱告,即使只是一種形式,日久天長,也必然會對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接着往下看,悟空所做之事,除了講經論道這一正式功課外,還要習字、焚香,這兩件事,在我看來都是雅事,這還不算,接下來,還要做掃地、鋤草、燒火、挑水等園丁和雜役的工作。也就是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且一干就幹了六七年。也就是說,在正式學“道”之前,悟空幹了六七年“無謂”的工作。我不禁想到,如果菩提祖師收的是現在的學生,即使空有一肚子“道”,也教不出一個孫悟空。那麼,我們的教學工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能急於求成,尤其是學差生,我們更要耐心輔導,有句俗語“慢工出細活”,教人亦如此。看起來悟空這六七年什麼也沒學到, 但實際上,他無時無刻不在學“道”。 所以,在七年後,悟空終能識得妙音,纔得到真傳。

本回開頭一段:“(悟空被收下後)次早,與衆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這段話,以往讀時不過匆匆掃過,這次細細回味,不覺頗有收穫。但看菩提祖師收下悟空後,並沒有立刻“授道”,而首先第一件,讓其學言語禮貌,學言語這倒不難理解,總要先做到順利溝通吧,而學禮貌,大而言之,可見古人學習先學做人,這從孔子提出的“六藝”中就可以看到;小而言之,這實際也是一種溝通,要想和人打交道,首先要有禮貌。可我們對於學生的教育卻越來越忽視這一點,別說有的學生之間有時候髒話連篇,就是對老師說話,少數學生也是絲毫沒有敬意,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或者聽到學生對老師以惡劣的態度說話。可是平心而論,這種結果是誰造成的?一方面,由於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和大人“橫”慣了;另一方面,現在的社會和許多家長都不重視這些方面的教育,只要你成績好,讓我幹什麼,哪怕叫你親爹親媽都沒問題。但是到了將來走向社會,你就會發現,如果不懂“禮儀”,可謂寸步難行,又要通過無數次碰壁補上這一課。西方人就很重視這一點,吃西餐的種種禮儀可謂名目繁雜,而信徒們吃飯前的禱告,即使只是一種形式,日久天長,也必然會對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接着往下看,悟空所做之事,除了講經論道這一正式功課外,還要習字、焚香,這兩件事,在我看來都是雅事,這還不算,接下來,還要做掃地、鋤草、燒火、挑水等園丁和雜役的工作。也就是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且一干就幹了六七年。也就是說,在正式學“道”之前,悟空幹了六七年“無謂”的工作。我不禁想到,如果菩提祖師收的是現在的學生,即使空有一肚子“道”,也教不出一個孫悟空。那麼,我們的教學工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能急於求成,尤其是學差生,我們更要耐心輔導,有句俗語“慢工出細活”,教人亦如此。看起來悟空這六七年什麼也沒學到, 但實際上,他無時無刻不在學“道”。 所以,在七年後,悟空終能識得妙音,纔得到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