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篇1

一看書名,大家可能認爲這是一本抨擊沉默的社會議論性書籍,其實不然——“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這是不對的。沉默是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價值觀很簡單:開口是銀,沉默是金”。那麼它是一本褒揚沉默品行的書嗎?亦不是——“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做不存在,因爲人們不會知道你”。

沉默的意義到底何在?

作者王小波青少年時期,因爲家教,文革,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等原因,養成了沉默的習慣。對當時有先進思想的人們來說,長期的沉默未必是件壞事。那些積極發言的,積極參加活動的,都是所謂的“積極分子”,滿嘴皆是“五講四美三熱愛”。進了話語圈就必須說那種話,當時言論的貧乏性可見一斑,更何況要靠話語來思索的人們!“好在人不光是在書本上學習,還會在沉默中學習。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作者如是說。在當時,懂得從沉默中汲取養分,積蓄思想力量的人,纔是識時務者。其實不單單在那特殊的時期,現在的我們難道不是在沉默中閱讀,在無聲中思考的嗎?沉默是一片虛無,卻包容萬象,它接納龐雜的意念,悄悄沉澱出支撐人生的、屬於個人的信仰與思想。把嘴閉上,就把自己的宇宙打開了。

等到王小波那一輩的人生活恢復正常,他也開始在會上發言,寫寫稿子,踏入喧鬧的話語圈,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卻是一鳴驚人!王小波發現社會上種種“弱勢羣體”——“我忽然猛省到: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既然看出別人錯誤,疏忽,何不大膽的說出來?爲什麼不讓別人看見你的存在,尤其是你的思想大放異彩的時候?我想,這也是魯迅當年棄醫從文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看來,作者用如此長的篇幅,無非是想對“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這個略微極端的言論進行補充。人總在沉默中學習,發問是偶然的,內在的消化和昇華都是悄無聲息的。你可以大多數時候都在沉默,像大多數人一樣,也可以選擇講話,但並不一定要爆發,更不會滅亡。有說有聽,才爲社會。沉默固有它的價值,但話語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大多數都在沉默,也就必須有人站出來呼告、叫喊,否則社會就不成社會。

王小波做到了。他選擇安靜地爆發。

他運用大量生動的事例,各種誇張的語言,把他奇異的思想演繹的活靈活現。他腦子所想的東西是多麼與衆不同,但往往帶來令人歎服的正能量。他的小說、雜文恣意揮灑,又含蓄婉約。他用直白露骨的言論,批判文革,批判社會,批判思想;同時含蓄委婉地觸及那些敏感的核心。語言詼諧幽默,毫不枯燥,他以寓言、戲謾、反諷的修辭方式寫作,筆下的文字看似沒有邏輯,話語和話語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具有很強的跳躍性。但是,當你靜下來,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腳印的走,摸索他想揭示的觀念,一句一回首地反覆品讀,你就會被他震驚!接着是被折服!

李銀河評論王小波說:“我對他的思路老有一種意外驚喜的感覺。這是因爲長這麼大,滿耳聽的不是些陳詞濫調,就是些蠢話傻話,而小波的思路卻總是那麼清新。這是他最讓人感到神祕的地方。”

王小波說,“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爲《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說: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閱讀此書,我們要親手引爆沉默與話語的原子彈!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篇2

我素來期待能讀王小波先生的書,藉此機會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雖未讀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論王小波先生有沒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誠懇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評價頓時失去意義。

這本書題目是“沉默的大多數”。如同題目所述,這本書就是在說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思考以及先生對於事物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是沒多少人當時曾說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來又十分明顯的。說是明顯可能有些名過其實,因爲如今我雖不知人們是否想過先生的觀點,但是所表現出來的則仍是渾噩不覺,而且樂在其中。這不禁讓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觀點仍是太超前了,還是人們的思考這些年來未曾進步?

一是談“討論”。先生說:“我們這個社會裏的論戰大多要從平等等討論轉爲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這是因討論的方式決定的;根據我的觀察,這些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爭出了結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對壞蛋放當然還有些話要說,不但要批判,還要揭發。”這種討論變成批判的現象如今常見得很,辯論雙方難以坐下來就事論事地談問題。談論轉基因是否有害會轉變成對學歷經驗的質疑、討論男女平等會認爲有心理障礙、討論醫保改革政策會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擊,不一而足。這些人可能並不瞭解如何尋求問題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於自己的認知抓住不放,想盡一切歪理邪說企圖駁倒對方、讓對方名譽掃地,似乎這纔是某些人爭論的目的。可惜的是,雖然這個道理很淺顯,沒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即使說不過對方,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因此嘗試攻擊對方以期獲得道德上的優勢;可惜本來也不會獲得道德上的優勢,然而若爭論的另一方卻也不懂該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對罵——這就不再是討論問題了,兩個人的爭論也就是到此爲止,餘下的就是難聽且浪費時間的人身攻擊,要是有條件,說不定還能打起來。人們的認知水平難道只能到這個地步嗎?

另一個是談“實踐”:“給計算機編程和解幾何題有共通之處:對了馬上能知道對,錯了也馬上知道錯,乾乾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樣,養吾浩然之氣,然後覺得自己事事都對。……有些大學問家有着另外一種經歷:他大概沒有做對過什麼習題,也沒有編對過什麼程序,只是忽然間想通了一個大道理,覺得自己都對,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獸之類。這種豁然貫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動了,以至於他覺得自己用不着什麼證明,必定是很聰明。”這就指出了實踐之於感性體驗和思考的優越性,並且強調了忽視現實情況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計算機編程和幾何題都算是科學範疇,因此也強調了科學性的重要性。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中醫裏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樣:覺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質疑,自然也不用做什麼科學研究證明一下。不光如此,數學物理這種學科沒有科學素養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來基於經驗和文字的觀點如果不顧現實、不顧自然規律,胡編亂造,那也很容易說服自己就是對的——所謂道理並不是固定的、只有一個的,脫離現實的觀點從來也站不住腳。

其實先生寫了很多很多內容,其中核心內容就是敢講真話、尊重事實、不講假話空話。這可能聽起來像口號一樣,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對不熟的人百般恭維、對討論中的觀點不加思考地讚揚、害怕提出反對意見、對任何人或者組織存在的問題隻字不提,這都對自己和聽者毫無幫助和長進。這相當於你灌了一碗雞湯,然後又吐出來邀請聽者喝一樣——令人噁心。我希望假話空話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們能過腦子——但是事實不可能如此。假話空話聽起來纔好聽、才暫時不會引起矛盾,確實如此,但這是一種短視的做法。一個組織想團結起來發展,絕不是靠搪塞恭維來進步的;一個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認真想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認識朋友,就要掏心窩子說真話。事實上並不是人們都傻到想不到該如何做,而是礙於面子不敢做。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會荒唐,但不能總是荒唐着。說真話的人會成爲攻擊的.焦點,做實事的人會成爲彈劾的中心,人們在大家都虛僞的時候,爲了保存自己也選擇虛僞,而不敢站出來說一句真實的、卻沒人敢說的話;說假話的反而能活得很好。這就是中國的人情社會,它不講邏輯、不講事實,講的是人際關係。爲了“和諧”的關係,人們也主動選擇沉默——沒人牽頭擔責任,我爲什麼要站出來呢?如果只有我站出來了呢?於是虛僞成了文化的主流,人們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虛僞的事實,卻害怕並攻擊表現出真實的人,認爲自己是對的,他們是異類——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暢淋漓地把他的話寫了出來,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認真讀過王小波先生的書、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也難多兩個人站出來說句實話;說實話的人仍會顯得不合羣,並且因此失去名譽;中國人的態度並未改變。因此,即使我自己願意按自己的願望表達、行動,我也對中國人未來一段時間內改變說假話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這些人在設了重重規定下帶着鐐銬跳舞的時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帶來的好處呢?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篇3

福科先生曾說:“話語即權力”。他認爲,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做不存在,因爲人們不會知道你。殊不知,沉默其實是件好事。因爲沒有沉默,就不會有孕育、震盪和突破。正如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後,能把飛的夢幻變成現實;海在沉默了一時之後,能把驚濤的壯觀推出地平線;每一個優秀的人,都需要一段沉默的時光。

中國人一直都有一種通病——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龍應臺女士曾對這種現象大發感慨:中國人爲什麼不說話?或許是因爲龍應臺女士在國外住了很多年以後幾乎變成了一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所以她將保持沉默視爲怯懦。然而,王小波認爲這是不對的。

在《沉默的大多數》裏,王小波將沉默形容爲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其實,文化也好,生活方式也罷,無可否認的是,沉默確實也是件好事。

適當的沉默,能爲我們省略麻煩

在電視劇《唐明皇》上映不久以後,有一部分觀衆反應說不好看。於是,劇組的成員和一部分記者就開了個研討會,並在會議上探討了反對《唐明皇》劇者的民族精神、國學修爲、道德水準諸方面的問題,更有甚者認爲那些朋友的智商不高,而這次會議紀要也被登在了《中國電視報》上。王小波說:“從此之後,我再不敢去看任何一部國產電視劇,我怕我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忽然知道自己生了個傻兒子而傷心。去看電影,尤其是國產電影,也有類似的危險。這種危險表現在兩個方面:看了好電影不覺得好,你就不夠好;看了壞電影不覺得壞,你就成了壞蛋。有一些電影在國際上得了獎,我看了以後也覺得不壞,但有些評論者說,這些電影簡直是在賣國,如此說來,我也有背叛祖國的情緒了——誰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這個風險?

在這種時候,沉默就彰顯出它的好處了。不管是國產劇還是國產電影,不管它們拍的俗不可耐還是在國際上聲名鵲起,不管你自己私心裏喜歡還是不屑它們,你只管嘴巴沉默就好了,至於在心裏,你作些再不合這些“哲人王”口味的評價,又有何不可呢?

沉默,是因爲我們在漸漸成熟

孩童時期,我們總是天真可愛:不明白的問題,勢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有話要說時,不一次說盡心中想說的話絕不罷休。因爲大家還將我們視做孩子,所以年少時的口無遮攔總能被輕易原諒。然而,當我們作爲成年個體真正地走進社會時,這種特權就會被自動剝奪。說話不小心?很好,請自己承擔禍從口出的後果。於是乎,我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開始學着審時度勢,也開始收起年少時的棱棱角角以及曾經帶給我們驕傲的那些鋒芒畢露……我們,開始慢慢學會適時沉默了。

沉默,是爲了蛻變而蓄積力量

在《尼克·胡哲給自己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只有自己知道。而當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其實,隱忍的沉默,恰是我們抵抗世界的力量,當我們擁有時,我們纔有資格自由;思索的沉默,恰似一道大門,通向現世沒有的東西,通到現在的人類想不到的地方。總之,沉默不是孤獨,不是煩惱,只是想靜一靜;沉默不爲風景,不爲享受,只想找回自己;沉默沒有浮華,沒有牽絆,有的只是一顆自然而然的心。

沉默,原來是件好事。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篇4

前陣子,讀王小波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其實讀不多懂,只是瞧瞧熱鬧。讀不懂的,自然無法置喙,因此,只是針對有所感觸的地方零星地記些札記。多年前讀過幾天王小波的小說,不管小說還是雜文,我能看懂的其實只佔極少數的篇幅,大多數是讀不懂的。

奇怪的是,即使不懂,居然沒太影響閱讀興致,每天空閒的時候還是會接着前一天的進度讀。青少年那會,附庸風雅裝深度讀魯迅的時候,讀不懂直接就不讀了,還反感周先生有話不好好說,非得拐彎抹角的難爲人。

當然討厭魯迅也是另有理由的,他說得那些拐彎抹角的話經常會出現在考試卷上,被畫上波浪線,問,劃線部分有什麼深層含義,有啥含義,話是他說的,我哪裏知道啊。勉爲其難揣測一下,寫下兩句來充個數,運氣好了沾點邊得個一兩分,運氣差的話,白忙活。

小波的作品,估計一時上不了教科書的,所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被討厭。當然,即使有那一天,人生單程車,自然無法回頭,再也做不成需要做閱讀理解的中學生。此話,並無青春不再的感傷,生命的每一段我都很認真在對待,後一段總比前一段更值得珍惜與擁有。不必悔恨過往,也無需對未來期許太多。最好的,必是當下。

還是說回到書上來。一個社會裏,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只顧自己。因爲這個緣故,我開始寫雜文。近來,覺得自己很失職。勢力範圍內本來有一個年輕人歸我負責的,也因爲地理範圍的不可及而難以負責。對社會負責,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我而言,也只需對自己負責就夠了。巧的很,因爲這個緣故我開始寫公衆號。最近因爲家裏事情較多,竟也懈怠了。

11月,整個月只寫了一篇。常想,反正寫,對於我自己來說只不過是一件剛剛開了頭的事情,堅持與否,與他人無益無害的,毫無壓力。沒有壓力,能堅持做好一件事,纔是能力吧。反右後期,許多論戰從平等的討論轉爲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好人的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

於今,情況有好轉了嗎?碗打了說碗,盤子打了說盤子了嗎?沒有。明明某人在某件事上出了嚴重的問題,莫名的衆人被帶領着,虛挖深度,實引其它爆點,吸引目光,轉移話題,最後大家都忘記因爲什麼燉成了現有的一鍋漿糊。不管真假,先主觀介入,口吐蓮花,病毒式傳播,蠱惑人心,全民當槍,三人成虎。

套路總於無形中。中國常有人不惜代價,冒了被踩死的危險,擠進體育館一類的地方,去見見大名人,在裏面涕淚直流,出來後又覺得上當。這道理是這樣的:用不着花很多錢,受很多罪,跑好遠的路,洗耳恭聽別人說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夠了。

你看,這就是王小波,這就是王小波的變態辣。口感爽脆,大快朵頤。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四十四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爲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一語成讖。1997年4月,王小波,45歲,心臟病突發,生命戛然而止。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在創作上最好的年齡,沒有任何告別的話,永遠離開了。然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一直活躍在出版屆。

市場無言,卻一直在說話。讀者沉默,卻一直都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