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洛克菲勒,全名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業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他一生堅信人生的目的是“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他以許多負面手段成爲了空前絕後的鉅富,但他終生不煙不酒,私生活嚴謹,一生勤儉自持。他並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給今天如比爾·蓋茨與沃倫·巴菲特等富豪寫下了先例,成爲美國近代史上最富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真實地再現了洛克菲勒一生思想精華,其中既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殷切的'希望與切實的指導,也有着作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的財富謀略與管理才華。書中包含了起點不決定成敗、態度改變生活、別拖延,現在做、失敗並不可怕善與合作等各方面家庭教育

  一、起點不決定終點

生活中每人的出生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出生貧寒,有的人出生顯赫,但是命運如何最終取決於我們是否努力,而並不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出身,有的人出生貧寒,卻終成大業;有的人出生顯赫,卻最終落魄。我們有句俗語叫富不過三代,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只是說出生貧寒的人會有一種渴求改變生活的鬥志,他們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改變命運。

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放手一搏的氣概。他們對待工作或生活都會積極爭取。我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過什麼樣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爭取的,只要我們努力,我們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爲成功只青睞於有準備的人。

  二、態度改變生活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工作也是如此。你熱愛工作,在工作中投入無限熱情,那麼你收穫的就不只是工作的酬勞,還會有自我的滿足感。如果你厭惡工作,那麼生活也會在這種厭惡中變得灰暗。

關於這一方面有個故事,那就是有三個石匠在雕塑石像,當有一個人問他們在做什麼時,第一個人給出的回答是:“如你所見,我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個人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我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酬勞很高”。第三個人放下錘子,驕傲地指着石雕說:“我正在製作一件藝術品”。

從三個人的回答上可以看出,第一個人永遠視工作爲懲罰,在他的意識裏只有一個字——累。第二個人視工作爲負擔,認爲工作的目的就是爲了養家餬口。而第三個人永遠以工作爲榮,他的工作總是充滿意義。生活其實就是一種態度,視工作爲樂趣,人生亦如天堂;視工作爲負擔,人生恰如地獄。所以改變態度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同,我們也會真正的快樂起來。

  三、善於合作

在奮鬥的道路上,沒有誰可以單槍匹馬地獲得成功。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依靠他人的力量。要想獲得成功,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合作。成功有賴於他人的支持。我們要善於與人合作。比爾蓋茨曾說過一句話:我成功的祕訣是有更多的成功人士爲我工作。這句話反應出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僅僅靠自己,要用團隊的共同努力。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與人合作,纔會讓自己走的更遠。

這本書已經讀完,但是書中的一些文字總會在我腦中浮現,洛克菲勒不僅僅在教導他們的孩子怎麼賺錢,更重要的是,他告訴孩子們應該怎麼生活。我也會利用這些感悟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標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