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林海音《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

林海音《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導語:“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結束了,小英子也告別了她的童年生活。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城南舊事》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林海音《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

城南舊事讀後感【1】

《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是前幾天纔看的,但至今我仍對它記憶猶新,它帶給我的不僅是好詞好句,還有好玩的事情,各種各樣的感情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對舊時代的懷念。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在文中叫做英子。林海音出生於1918年日本大阪,但不久後便返回了臺灣,當時臺灣被日本侵佔,英子一家便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林海音在我心中是一個偉大的作家,畢業後便當了好多日報的記者。她有好多好多書,但我最喜歡還是這一本《城南舊事》。

文中人物有很多,有秀貞.妞兒.宋媽.爸爸.媽媽,當然還有英子,裏面的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那時的英子已經懂得了友誼,幫秀貞找女兒,爲了讓秀貞和小桂子能找到爸爸,偷偷把媽媽的金鐲子送給秀貞做盤纏等等事件。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有些地方讓人讀起來難免心寒:“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宋媽臨回老家的時候說:“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在吵嘴!他還小。”蘭姨娘跟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蹲在草地裏的那個人說:“等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雖然,這些人都隨我長大沒了影子,是跟我失去的童年一塊失去了嗎?。”英子越來越大,懂得道理也越來越多,但心情和小時候有了極大的反差。

看到這裏,我對這本書有了更多疑惑,是我太小看不懂?還是有些地方太深奧呢?但到這裏,英子的童年失去了,我在想,我長大後,是否也會像英子一樣失去一段愚駿而又神聖的童年呢?

城南舊事讀後感【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正處於幸福的童年中,我尤其喜歡課外閱讀,每當我翻開一本新書,就猶如置身在一個新世界似的,感覺真美妙!讀這本《城南舊事》也不例外,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情節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動着我。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一本自傳小說。故事以她七歲到十三歲生活爲背景,圍繞老北京胡同裏的景、物、人、事來描寫。主人公英子跟隨爸爸媽媽從臺灣漂洋過海來到了古老的北京城,那一年她剛好七歲,住在北京城南的一個老胡同裏,故事就這樣開始了,老北京的一切東西都讓英子爲之着迷,有半瘋不傻的秀貞、遍體鱗傷的好夥伴妞兒、躲在草從裏的厚嘴脣小偷、“嘮叨婆”宋媽、愛打扮愛笑的蘭姨娘、最疼愛英子的父親,書中的一個個人物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眼前,他們都曾是英子童年記憶裏深刻的人物,都和英子有着深厚的感情,都陪英子玩耍過,談笑過,但他們最終都在英子童年匆匆地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

故事對我印象極深的要屬惠安館裏的瘋子秀貞了,大字不識的她爲了她的丈夫和失散多年的女兒小桂子而變得瘋瘋顛顛、骨瘦璘殉,巷子裏的街坊鄰居都對她避而遠之,而只有英子很同情秀貞,後來居然和秀貞成了好朋友,剛開始,我還爲英子捏了把汗,怕瘋子秀貞會傷到她,讀着讀着,我發現我的擔心太多餘了,我被秀貞偉大的母愛所震撼了,其實她並沒有瘋,只是太想念她的孩子而導致的神經錯亂她會把所有孩子都當成她的小桂子,甚至牆壁上的胖娃娃貼畫,小英子也不例外,大人們都不理解她,沒人聽她嘮嘮叨叨的訴說,只有小英子是她忠實的傾訴對象。

後來,看到英子的好夥伴妞兒居然就是秀貞失散六年的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激動萬分、悲喜交加,喜的是他們母女終於盼來了重逢的這一天,妞兒以後也不用再挨繼父的皮鞭之苦了,她們一家終於可以團聚了;悲的是妞兒竟在自己親生母親的眼皮底下活活受了六年的皮鞭之苦,假若英子沒有發現妞兒身上的胎記,難道她們母女倆今生也不會重逢了嗎?老天爺太會捉弄人了!

秀貞一秒鐘也不想再等了,她已經苦苦等了六年了,於是連夜收拾好行囊,領着妞兒,去找尋她的丈夫,也就是妞兒的親生父親,結果在深夜的途中慘死在火車輪下…….讀到這裏,我的心情一下子從山頂跌落到了谷底,心都要碎了,我甚至抱怨她們爲什們要深夜趕路,爲什麼老天對她們如此不公?爲什麼她們的命運如此悲慘?爲什麼她們一家不能開開心心的團聚呢?

同時,我也被英子的舉動感動着,她竟然把母親心愛的金手鐲送給秀貞當盤纏用,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的了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是因爲她有一顆純潔、善良、樸實的心。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也算是無憂無慮,雖然沒有像英子的童年這麼戲劇化,但有一點,我們是相同的,那就是開心、快樂。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童年,讓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城南舊事讀後感【3】

看到“舊事”兩字,許多快樂、美好、難過、憂傷的往事從我心頭閃過。我的童年,酸、甜、苦、辣全都經歷過。

因爲童年過往的駱駝隊,使英子回憶起北京的景色和人物,便抒發感情,寫了一篇富有情感色彩的小說——《城南舊事》。讀這篇小說時,我彷彿看見了林英子多姿多彩的童年。

在惠安館裏,英子結識了純真的友誼,她和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成了好友,在別人眼中,秀貞是個瘋子,可是英子不這麼想,她一直把秀貞當正常人,當自己的好朋友。秀貞因爲失去丈夫和孩子小桂子而變瘋,後來,善良好心的英子找到了小桂子,還把媽媽最心愛、寶貴的玉給秀貞,讓她們娘倆把玉當路費,回老家去找秀貞的丈夫。好景不長,英子從別人聊天中得知,秀貞他們早已葬身火車輪下,英子悲傷至極。

在英子純潔而無知的童年裏,她和蹲在草叢中的“小偷”成了好友,那時英子分不出好人和壞人,直到小偷被抓。這個小偷是爲了供弟弟上學才走上了不法之路。

英子的奶媽——宋媽,因得知自己的孩子小栓子和丫頭子,一個淹死了,一個被狠心丈夫給賣了而悲痛欲絕,還和英子一起去找被賣的丫頭子,可是沒有找到。最後,宋媽跟丈夫一起回家了。

在英子的畢業典禮上,爸爸得重病沒來,當英子領畢業證時,她想到父親深刻、嚴格的教導,不禁流下熱淚。當她回家時,父親已經遠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英子長大了。

《城南舊事》中,英子失去許多人:惠安館的秀貞,草叢中的小偷,以及她最親愛的爸爸。時間流逝,我們的親朋好友,親人也會在時間長河中離我們而去,最終走在生命道路上的只有我們自己,最終,我們也會離去。我們還要學習英子的善良、善於交朋友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