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三篇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一)

愛情還是革命,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認爲愛情的三部曲探討了它,雖說巴金先生並不這麼認爲,他曾說他是要通過愛情來考察人的性格及其性格的成長。可是他所塑造的幾個重要人物都曾被這個問題擊中過,包括堅定的陳真、熱情無所棲止的吳仁民、憎恨女人的德、還有死前發出此問的明。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三篇

雖然霧的主角是周如水,但周如水並沒有遭遇這個問題,他遭遇的是愛情與親情的矛盾,這類矛盾本來很值得深入展開,但由於巴金先生太厭惡周如水軟弱遲疑的性格,所以並未得以公正地探討。我倒是更喜歡陳真在受到秦蘊玉這個有着女性魅力的妖嬈女人挑釁的那段,她使“機器”般整天只會爲工作“轉動”的陳真感受到,世界不光只有“速寫”樣粗線條的革命工作,還有“工筆畫”樣細緻的美麗異性,但是陳真的堅定能夠解決愛情與革命的衝突,他懂得“逃避”和“鎮壓”這種撩人情緒的必要,他留戀,但強迫自己與她們永別,所以在陳真的心中,愛情從來不曾出現過。

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是雨及其主人公吳仁民,因爲這部作品的藝術感最強,且主人公的生命更真實,性格更復雜,他陷在矛盾的中心無法自拔,此外他還有死亡的困惑。在作品的開端,陳真的死就逼迫吳仁民面對着個終極的問題:死亡。空虛感和焦灼感同時向他襲來,使他發出連串哈姆雷特式的獨白,甚至人格分裂地與另個自我面對面發問爭辯。對其他人來說,陳真的死只是個革命者的死,雖說和機器的報廢樣讓人惋惜,但是社會的熔爐還可以造就其他機器般的革命者;可對吳仁民來說,陳真的死是個生命的毀寂,種情感的斷裂,種人的生存真實感的消逝。吳仁民生命的熱情因此落入了深淵,找不到依憑……還好此時,女人來了、愛情來了,將他的生命和情感重新托起,愛情的熱度和力量、憧憬和美妙使得吳仁民獲得了新生,然而在他覺得幸福的時候,朋友們則悲慟着吳仁民爲了愛情荒廢了革命,從有志青年淪落爲“個普通的人”了。吳仁民面抗拒朋友的指責,面想尋找個平衡愛情和革命的生活方式。然而巴金先生太心急,他爲了不讓吳仁民墮落成個普通人而設計了熊智君的死亡:熊智君的身體本來就有病,她自己也不願成爲吳仁民的拖累,爲了保護吳仁民的生命,她犧牲自己嫁給了那個要迫害吳仁民的官員。所以在吳仁民這裏,愛情終究幻滅了,他痛惜熊智君的犧牲,但他更痛恨造就他愛情幻滅的制度,他似乎在愛情方面“覺悟了”,故事的結尾他這樣說道,“我現在完全自由了。愛情本來是有閒階級玩的把戲,我沒有權力享受它。只怪這些日子我被愛情迷住了眼睛,白白給自己招來了許多苦惱。”他不再“疑惑”了。然而我卻疑惑了,我疑惑熊智君的犧牲是否值得,她爲了個男人、爲了她的愛情和他的事業犧牲了自己,但最後這個男人卻責怪了愛情。可以責怪仇人、責怪制度、責怪把人逼到無路可走的社會,但是怎麼可以責怪愛情?變得“堅定”的吳仁民變得不那麼讓人喜歡了……

但電裏讓人值得安慰的是,吳仁民否認了雨中那個責怪愛情的自己,明直爲了革命,不敢涉足愛情步,他和德華彼此愛慕,愛情折磨着他,他只能“用工作折磨自己,用憂鬱摧殘自己,爲的是要消滅那愛的痕跡”,他臨死前問吳仁民,他們這樣的革命者有沒有愛的權利,吳仁民痛苦地回答,“爲什麼你要疑惑呢?個人的幸福並不定是跟集體的幸福衝突的。愛並不是犯罪。”但在電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堅定的革命信仰,他們愛情的模式都是戰友式的愛情,只有這種模式才能夠使愛情不與革命發生衝突,既滿足人的理想追尋又滿足人的自然欲求,吳仁民和李佩珠因此才能完美地相愛。然而我並不喜歡這種完美,因爲我不能接受模式的僵硬和它的唯……

巴金先生的愛情三部曲很多地方讀來讓人覺得突兀與刻意,描寫能力和對情節節奏的把握也很不到位,語言甚至有些貧乏(有時候會用重複的話在不同的地方形容某種動作、某種心境、某種環境)。不過還不到三十歲的巴金先生真誠地把自己的熱情與痛苦、困惑與思考都寫了進去,我想,他忠於那個時候他自己全部的生命體驗,並感動了當時那麼多的青年讀者,這就夠了。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二)

每天上牀後總也不會入眠,後來次不知不覺中就翻到了巴金的愛情三部曲,每晚睡前看點兒,就這樣,看了將近星期終於看完了。

也許是因爲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對於裏面描述的好多,我似乎都不會懂。特別是那些革命青年的信仰,還有些他們的那些觀點論者論證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駒於霧裏面的周如水和張若蘭之間的愛情糾結,我實在受不了周如水的懦弱、遲疑、矛盾的性格。不過也許是因爲那裏面的主角不是我,所以我可以在這裏肆無忌憚的鄙視他吧。在最後,張若蘭向他表明愛跡之時,他都還是那樣的執迷,矛盾。可以想象,像他這樣的青年,被封建社會的荼毒之深,讓人唏噓不已。在我看不起周如水的人格的同時,也看到了那時人們正在與封建社會,資產主義進行着的激烈的鬥爭。

駒於陳真這個人,我想我應該把我的真摯的敬意送與他。因爲他的思想的書籍對於那些看過他的書的人的啓發,影響是多麼的深遠啊。他拖着殘病的身體堅持着革命到底。新的信仰,使他無畏病痛的折磨,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我想他爲什麼那麼反對戀愛,方面是因爲革命事業尚未成功,方面也是因爲他自己的身體不允許吧。所以他總是盡力逃避感情方面的事情,也不想辜負其他人吧。對於最後他被車碾死,我對於他有這樣的結局感到悲痛,他不是因爲他的革命而死的,這樣的死在他看來是很不值得的。不過,雖然死了,可是他的書籍,他的精神都影響這後來的人們。特別是被他稱作“三個小資產階級女人”之的李佩珠,就是因爲他的書而使她走向了革命之路。

駒於雨裏面的主人翁吳仁民與玉雯和熊智君之間的糾葛,我想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還是會有很多像這樣那樣情節的吧。尤其是在感情與事業發生衝突的時候,其中的抉擇是多麼的困難啊,讀着吳仁民在事業和感情方面的痛苦,矛盾。讓我覺得選擇是多麼重要的啊,它決定着個人的未來發展,生活的方向。陷於感情的漩渦,真的有時幾乎是致命的。不過理智總是告訴我們不能因爲貪圖時的溫暖就放棄了自己終生的事業和追求。對於那個玉雯,我有些看不起她那樣的女子,現在在吳仁民的面前乞討着他的點點的可憐,那麼的狼狽不堪,不顧形象,完全沒有自我。而我只能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也許是因爲我不懂的愛情所以纔會這麼說吧。生活中也還不是有很多人爲了那所謂的愛人“回心轉意”而放下了自己的自尊,自重,完全沒有該屬於自己的骨氣和人格。也許是因爲他們所追求的愛情在他們心目中已經蓋過了切了吧。而我想說的就是,這樣的愛情,是這樣的盲目啊。真的可以用“愛的死去活來”來形容了呢。而對於那個柔弱多病的熊智君,我對她還是大有讚賞的。那麼個封建社會的女子,那麼個弱柔的女子,爲了愛情,大膽的不顧切的追求,比起那個周如水,我覺得她不知道比他好了多少倍了。至少在愛情面前,她就沒有因爲遲疑而痛失所愛。特別是最後,爲了愛人的事業甘願犧牲自己好不容易的來的幸福,甚至犧牲了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也許在她眼中,愛情早已高過切,愛人也就使她的全部了吧。她這樣,也是大多數的古代的女子的思想,在他們眼中愛情的崇高,神聖已經超過了切。

駒於雷裏面的德和慧之間的感情,我表示很遺憾。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就像死敵樣爭鋒相對,互相折磨,互相仇視。其實,也不過是他們的愛的另種表現方式罷了,還不是想要引起對方的注意,想要對方的注意。而最後剛剛和解的他們,就因爲德的死去是他們的愛情纔剛剛開始就已完結。對於慧,我很敬佩。在那樣個時代,她的表現無疑是大膽,豪放的。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因爲那個對女人滿是壓迫的社會裏,她以她特別的生活方式,無聲的反抗着封建禮俗。也有是因爲在他們的革命事業中的那種沉悶,壓抑,緊張的生活,使她不得不找些方法了緩解下這些氣氛。

絕最後的電裏面,革命已經漸漸的展開了。而最後,也講述起了吳仁民和李佩珠之間的愛情故事。對於這,我沒有太多的話要說。不過對於吳仁民,也不只是對於他,似乎他們的愛來得很突然,去的也突然。想當初的周如水,似乎也喜歡過好幾個,而現在的他,也是這樣,他的瑤珠,玉雯,智君,佩珠,讓我很是懷疑。到底是愛情的質量的問題,還是男人的本性?

電裏面的革命事業如火如荼的進行着,不過就是因爲革命的展開,發展和壯大,使得他們不得不面臨更大的壓力和迫害,個又個的革命青年就那樣在他們面前遭到迫害。使得他們的熱血更加活躍,心情也變得愈加沉重和憤怒。壓迫者,上層資產階級對他們的殘害,而他們只能無聲的控訴着,生活的壓抑,黑暗,使青年們的心更加的不平靜了。壓迫越來越嚴重,希望越來越渺茫,革命還在進行着------他們的前途,他們的命運似乎在他們爲了革命獻身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好了。也許正是因爲有他們那樣的代又代的青年,纔有了最後的革命的勝利,纔有了今天的中國。

雖然這只是部小說,但是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生活狀況,還有社會性狀。從而看出了,生活在現在社會的我們,是多麼幸運也是多麼的幸福啊。而這樣的幸福的生活,卻是他們那些熱血的青年用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幸福換來的。對於他們,我們不得不感謝,也不得不尊敬。

  愛情三部曲讀後感(三)

因爲搬入新居,帶來了很多書,但還不是全部,部分在我媽那裏,部分在原來住的地方,隨手挑了三四捆打包帶來,整理出來,碼上書架,無意中看到很多年前買的巴金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翻開扉頁,上面端端正正地寫着:1997年元旦購於復旦。那年是我在復旦的第二年,96年高中畢業,97年上大二。看着書上的字,我彷彿回到了那個年頭,似乎還依稀記得那個書店的位置,應該在去南區宿舍的小路上吧,有家叫“經世書局”的書店,舊舊的兩開間門面的書店,裏面大多都是學術類的書籍,因爲那時候我住在南區宿舍,路經那裏,所以我經常逛那家書店,那會兒還買過戴厚英的詩人之死、空中的足音和些法律方面的書籍。

巴老似乎很擅長寫三部曲,寫了激流三部曲,又寫了愛情三部曲,之後還有抗戰三部曲,其實愛情三部曲寫作的年代早於激流三部曲,從 1931年開始寫的,到1935年完成的,1936年發表的時候,激流三部曲已在寫作中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激流三部曲,也就是家春 秋,但在我看到的些評論性的文章中說,其實巴老的愛情三部曲寫的更勝於激流三部曲。

因爲現在白天家事很多,只能利用幹活的空檔,見縫插針地看幾頁,看得斷斷續續的,大段的時間是在晚上,說是大段,其實也就是在孩子睡下去之後到十二點的那段時間,也就那麼兩三個鐘頭吧,對我是很寶貴的,沒有人打擾,沒有噪聲,沒會兒我就能沉浸到書中,現在已經看完了霧、雨、雷,電正在進行中,雷是三部曲中的個過度部分,篇幅較小,承上而啓下,主要是雨中故事未完,但人物已盡,爲了電能順利進行下去,所以產生了雷,設置了些人物,有趣的是人物的名字都是個字,如:明、克、慧、影、碧、雲、賢,看得有點暈乎,但細細想來,這是巴老刻意爲之的,雖然人物多而雜,其實脈絡很明瞭,思路很清晰。感悟那個年代,幹革命工作的艱辛,不能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意願、不能隨性地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便是當愛情來臨的時候,也要以國家的事業爲重。這點,從巴老的書中就能窺見斑,不能明說那是革命,那是共產黨的羣衆,而只能說那是“我們那個團體”,我們是“好同志”之類的話,因爲寫作的年代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是個非常敏感的年代,說話的時候都是端着自己腦袋的,實屬不易啊!

什麼叫信仰?那個年代的人們,人人都有信仰,因此,活得雖苦,但卻樂此不疲,物質上的匱乏,並沒有給心理上也帶來匱乏,反之,內心很充實,很滿足,做事有幹勁兒,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個個有思想,人人有信念。那麼如此想來,我的信念呢?在哪裏?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