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又見孫寶亮》有感

讀《又見孫寶亮》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讀了此文我的心情很複雜,學生時期孫寶亮由於學習成績差哪個班老師都不願意要他,這個抓鬮抓來的學生常被老師訓斥、被同學歧視卻仍然心平氣和地在教室裏整理廢紙並把賣廢紙的錢交給生活委員當班費,成年時期孫寶亮給老師修車不要錢並對老師心懷感激,這樣的場景在我的腦海裏一遍一遍地出現。作者心中無比自責,我的心中也也默然生出愧疚來。因爲我立刻想到作爲老師我也曾象本文作者那樣對待過象孫寶亮那樣的學生,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我這個老師什麼也沒做,教育也什麼都沒做,甚至可以說,做的很多事都是負面的。

讀《又見孫寶亮》有感

我們應該承認學生之間存在着差異,正是有了差異才成就了各種各樣的人才,其實我們的社會也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大詩人李白自信地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清代龔自珍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位教育家也曾說過:只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工作,併爲社會作出一定貢獻的人都是人才,並不只是科學家纔是人才。我們的學生興趣愛好不同,性格各異,智能優勢不一樣。需要我們的老師深入瞭解學生,正確認識這種差異,去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魏書生老師講過:學生已是我們的學生,我們無法選擇,要選擇的只有教育方法。學校要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學校教育的學生。孫寶亮無疑是一個智力稍弱的學習後進生,但他的優勢是心態好,不怕髒和累,熱愛勞動,熱愛集體,對工作認真負責,且有持久的堅持精神,我們的社會也正需要這樣的勞動者,這樣的人才。我非常慶幸的是孫寶亮走入社會後,學習摩托車維修,用自己的精湛技術、熱情周到和誠信的服務爲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我也很後怕,我後怕的是有多少個像孫寶亮這樣原本可以成爲社會的有用之才或通過教育可以成爲有用之才的學生,卻因學校或家庭教育的不善,長期處在被偏見、歧視、責怪的包圍之中,而由此自暴自棄,最終成爲社會的寄生蟲,或誤入歧途危害社會,這是教育的失敗,是教育的悲哀。

文中的孫寶亮讓我很感動,感動於他的善良、他的無私、他的感恩之心。他沒有記恨老師當年對他的漠不關心,他沒有記恨老師對他的訓斥和滿怨,甚至把老師當年對他的不公待遇忘得一乾二淨,而是把老師當年對他的點滴幫助牢記於心,短短修車的十幾分鍾時間他講了三件事,都是講當年老師怎樣幫助他,喃喃之語表達了他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他有一顆感恩的心。

愛學生的個性、愛學生的差異,是教育的“真愛”;愛聰明、愛分數、愛長相,是教育的“假愛”;愛家長的地位、愛財物,是教育的“錯愛”。

此文所反映的的教育問題不能全責怪我們的老師,過分看重分數的現象有我們整個社會傳統思想的原因,也有我們教育評價方式的原因所造成的。我想我們學校和老師應該真正確立以人爲本的思想,多關注對學生心智的開發和人格的培養,真正把每一個學生當人看,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去看,讓每一個孩子真正享受到人性化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健康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的靈性都閃耀出迷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