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林海音《竊讀記》讀後感

林海音《竊讀記》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今天,老師教我們學了《竊讀記》這篇課文,文中的小主人公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和小主人公相比,我感到非常慚愧。

林海音《竊讀記》讀後感

小主人公大約生活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也許是她家裏條件不好,沒錢買課外書給她閱讀。但小主人公自有辦法,她總是擠出時間,尋找一切機會讀書。看到這裏我真想把我家裏的所有圖書送到她面前,那她也就不用再跑書店竊讀了,也不用擔心被老闆發現,就可以踏踏實實地在家裏看書了。

小主人公每每放晚學後就往書店跑時,街上不時飄來陣陣菜香。這時小主人公多想吃一碗熱熱的麪條呀!可這並沒有阻止她前進的步伐,書店裏像磁石一樣的圖書深深地吸引着她。書難道真有如此大的魅力,難道她就不感覺餓嗎?

小主人公手裏捧着那本書,如飢似渴地讀着,以致顧不上老闆的白眼。看久了,小主人公的腿也酸了,她不得不用一條腿支撐着。這時,我真想把我坐的椅子遞給小主人公,讓小主人公舒舒服服地看,腳也就不酸了,那該多好啊。我真佩服小主人公這種廢寢忘食的讀書精神,她的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在書的海洋裏遨遊……

想想文中的主人公,再看看自己,我真是慚愧萬分。每年爸爸給我買的新書,我只是三分鐘的熱情,看個新鮮。如果小主人公要有這些圖書,肯定愛不釋手。可我卻將書束之高閣,我真不配和文中的小主人公相比啊!

從今以後,我要向小主人公學習,多讀書,多積累,做一個具有書香氣的人。

《竊讀記》讀後感

新學期開始,我學習了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竊讀記》。課文以竊讀爲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衆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小主人公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課文開頭寫到:"放學後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這裏,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小主人公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的態度值得我敬佩。檢查自己,課後回家,匆匆打開電視機、打開電腦玩遊戲,想想,真是無比慚愧。

當我讀到"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小主人公如飢似渴地讀書的情景生動地展現在我的眼前。相比之下,現在的讀書條件不知要比那個時代好上多少倍,可我們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卻相差很遠。

當我讀到"我的腿真酸啊,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小主人公長時間讀書,不怕飢餓、不怕辛苦、不怕勞累的刻苦精神是我們的榜樣。我要向小主公學習,讓書籍伴隨我成長。

課文最後寫到"記住!你們是吃飯長的,也是讀書長大的!"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糧食哺育的是身體,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纔是健康成長的人。"

閱讀了這篇課文,我不僅感受到了竊讀的滋味——與書相逢的驚喜,匆忙竊讀的懼怕,雨天讀書的快樂與興奮。與書相別的留戀與滿足,而且領悟了讀書的真諦。同樣年少的我們,應該向小主人公學習,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在讀書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