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閒來筆潭》讀後感

《閒來筆潭》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眼下,全市上下掀起了學習吳官正新作《閒來筆潭》的熱潮。作爲一名宣傳幹部,我有幸“捷足先登”,第一時間收到了新書,並一口氣讀完了《童年記憶與求學之路》、《清明憶母親》等幾篇。掩卷深思,一時感慨良多,於是迫不及待記下了一點心得感悟。

《閒來筆潭》讀後感

《閒來筆潭》的開篇“歲月難忘”從作者家鄉餘干開始,寫貧苦出身、談炎涼世態、頌如山母愛,艱難險阻一路走來,終究苦盡甘來。作者筆墨所及,無不透着濃濃的赤子情、故鄉情,以及對偉大母愛的熱情頌揚和對無情的世態的深刻鍼砭。字裏行間,情真意切,發人深省。

雖然我是一名85後青年,但是對於吳官正同志筆下的童年遭遇感同身受。我出身貧寒,加上小時候體弱多病,吃了不少苦頭。記得,90年代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裏依然青黃不接,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幸好自己有幾分讀書的天分,最終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成人成才,並且成爲家裏第一個黨員幹部。這一切,對我來說,殊爲不易,倍感榮幸。我想,世上沒有人喜歡苦難,但我們也無法選擇迴避,唯一能做的,只有像吳官正同志那樣,堅強面對、勇往直前。無數事實證明:苦難,你畏懼它,它就是前進路上的攔路虎;你把它踩在腳下,它便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

有人說,80後青年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我們生長在改革開放的社會大環境中,比父輩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成長環境;不幸的是,我們的夢想遭遇了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衝擊,經歷了轉型社會的陣痛和迷茫,過早揹負了不該揹負的沉重負擔,因夢想之花過早凋零了而顯得“暮氣沉沉”。

平心而論,造就80後的暮氣,有社會原因,同樣也有個人原因。讀了吳官正的,我更加明白了,每一個時代的青年都生活在特定社會大環境中,都面臨各自的困難和問題。對於多數人來說,貧窮、迷茫、壓力、世態炎涼,等等,都在所難免。

任何人都不是時代的寵兒,亦非是歷史的棄兒。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公,每一代青年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環顧周圍,仍有無數普通青年,無出身、無背景,只憑一雙勤勞手打拼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畢竟,“拼爹”只是少數,“關係”不會長久,唯有奮鬥纔是王道。

吳官正同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前輩們也不缺少委屈,也曾經迷茫痛苦過,他們只是缺少發泄情緒的渠道。作爲實現偉大“中國夢”生力軍的“80後一代”,我們在報怨社會不公的同時,也該從自身開始反省,用自己的言行,發出自己的聲音,傳播青年一代的正能量。

與歷史上任何時代的青年一樣,我們80後絕不是矯情的一代。“暮氣沉沉”也絕非我們的標籤,更不是我們青春的底色。我們有自己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們能吃苦,經歷了轉型時期的風雨;我們擁有良好的教育,掌握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眼界和胸懷,我們還有拼闖天下的勇氣。我們的腳下,是大有可爲的廣闊天地,是層出不窮的時代機遇,我們必將也能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擔子與責任!

誠如所言,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無數奮鬥、挫折、再奮鬥的機會。現實尷尬,可我們的青春不能尷尬。我們要在挫折中強勁反彈,用蓬勃的朝氣,抵制各種“時代病”的侵襲;用夢想的火花,掃除“暮氣”的籠罩;用奮鬥的腳步,點亮心中的希望。不盲從,信該信的東西,真善美依然存在;不氣餒,抱怨後仍要振翅飛翔,在奮鬥中更好地實現人生理想、體現個體價值,真正展現青年一代的青春魅力,爭當共築偉大“中國夢”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