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金鎖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金鎖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金鎖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鎖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金鎖記》讀後感1

有些人說,亦舒是一個熱血傳奇,她寫盡了上海灘的生離死別,所有喜怒哀樂。最開始是那一道白色玫瑰與紅色玫瑰的始終沒有答案的單選題。再之後,就是硝煙瀰漫中絲帶和柳原的傾城之戀,清香卻厚重的第一爐沉香屑,及其苦卻難以忘懷的茉莉香片。每一個小故事都令我有感而發。而最喜歡的就是那讀過千萬遍的《金鎖記》。

“年青的人惦記着三十年前的月兒應是銅幣大的一個修神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老舊而糊塗。老人追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兒是歡愛的,比眼下的月兒大、圓、白;殊不知隔着三十年的艱辛路望回放,再好的月光也免不了帶點蒼涼”。

她是一個被罪孽矇騙的美少女,被一個封建社會的舊家中和一個殘疾的男生可憐的奪走了一個女人最珍貴的的青春年少,可她仍無法得到乃至是一個婢女的認清。因此,開朗動人的天性在失落中室息成一種乖戾,轉變成一種粗暴與蠻橫。她在一個浮華背後奢侈浪費綺麗的舊家中,也是一箇舊時代中的縫隙中艱辛存活,惱怒到乏力。分戶是她最終的一點點期待,可運勢仍不作罷。

擺脫大家族,她總算還有機會去追求完美自身的幸福快樂,可針對她早就動了情弦的季澤,她仍惶恐不安的擔憂着他的用意。內心的惡在她心裏奠定了深深地的印記,她自己也是被運勢的金子網絲纏的難以擺脫。她強大的罵跑了季澤,心裏卻確是那樣苦悶無奈;因此,她愈發癲狂了起來,可又誰知道,她僅僅在掩蓋心裏最乏力的敏感。“她捏着自身的腳,想到了想她錢的一個男人;卻又嗤笑了起來…”

她自將沉淪,卻把運勢的可怕噩夢又帶來了她的閨女;她原是一個善解人意而又怯懦的女性,可在宏偉的宗法觀念倫理道德架構中存儲着惡,實習着惡,只等時間一到便朝着更年輕一代的女生噴撒。她的閨女就是不幸的持續。應對深愛的世舫,北京長安是期盼幸福快樂的,可她卻乏力掌握幸福快樂,亦不敢去承擔這一份幸福快樂;她向媽媽妥協了,向這一醜惡的社會發展妥協了,僅僅將自身的友情與愛情青春年少,又交給了曹七巧式的運勢。在她的假想中,或許七巧會由於她的獻身精神這一“漂亮滄桑的手式”而感覺打動、開心,因此她便在這裏苦悶的幻想中得到了一種悽切的清甜味。

人的內心就好像一面鏡子,歪曲的內心總是映襯出一個歪曲的全球。

七巧的內心便是一面被錯亂的社會發展歪曲的浴室鏡子,映襯出那時候中國時新的物品卻也是舊時代最腐爛凝滯的殘渣。錢財所帶來她的抽象性的、虛報的考慮從沒讓她真實開心,反倒更刻骨銘心地讓她覺得到恐怖的苦悶。這時候錢財唯一能臨時地減輕她心裏痛楚的功效,就是變成她奴隸摧殘他人也是自身的專用工具。“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平。三十年來她戴着金子的枷。她用那厚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未死的也送了小命。”

人的本性的旅途中,總會有一份“惡”在心裏悄悄地出芽,運勢不公平的灌溉,人的本性便逐漸滋潤成一種邪惡。每一個人都感覺他人走入了幸福快樂的門,自身卻進不了,處心積慮後的失落剛開始轉變成妒忌,牴觸,毀壞,影響。但是總有人忘了,錯過,隨後就始終失去,沒了。像七巧。可伶得人沒有人可伶。而亦舒,更是用那樣細緻精美的筆風,揣測收藏了一顆在痛苦中歪曲的生命,嫵媚動人兇狠了人的本性一種不一樣的精彩迷人卻可怖的淒涼,“三十年前的月兒早就沉下來,三十年前的人也去世了,殊不知三十年前的小故事還不停——完不上。”

七巧人性的扭曲與黑喑早就被時代瞬息萬變的的浪潮埋藏,可也是時期造就了這一切。時期在發展趨勢,殊不知人的本性這部善也是惡的書還未唸完——完不上。

  《金鎖記》讀後感2

讀《金鎖記》,讀到的是一片蒼涼。很難想象,一個二十三歲的女子寫出這麼悽幽的故事,曾經的怨或喜,和月亮一起,沉了下去……

七巧

“她到了窗前,揭開了那邊上綴有小絨球的墨綠洋式窗簾。季澤正在弄堂裏往外走,長襯衫搭在肩上,晴天的風像一羣白鴿子鑽進他的紡綢褂裏去,哪兒都鑽到了,飄飄拍着翅子。”

高中時,在同學的摘抄本上看到這段話,以爲是張愛玲在描寫她自己的愛情,場景迅速在腦海裏構建:她那時是一個正值芳華的女子,住在上海的一座老房子裏,站在陽臺上目送心愛的人,心裏亦有小小的期盼,他,是否會有些留戀,是否會有一剎那的停步回望。我想象中的季澤,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男人,有些才情,有瀟灑的姿態。

然而,那隻不過是有些花癡的幻想。現實的作用就是毫不留情的打碎它。事實上,“她”指的是七巧,麻油店小老闆的女兒,之所以能嫁到姜公館,是因爲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錢。嫁入姜家後,受到各種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得尊重。在這樣得環境下,她的心理畸形,愈加口無遮攔,瘋瘋癲癲,招人討厭。就連尋花問柳的小叔子季澤,也只限於和她開開玩笑。七巧,卻覺得自己是愛季澤的。至少她恍惚的認爲——“當初嫁到姜家來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要遇見季澤,爲了命中註定要和季澤相愛。”

如果換一種場景,也許會是一個浪漫的想法。

在我看來,季澤並無甚過人之處,遊手好閒,沾花惹草。小說中的他,“是個結實小夥子,偏於胖的一方面,腦後拖一根三脫油松大辮,生的天圓地方,鮮紅的腮頰,往下墜着一點,有溼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裏永遠透着三分不耐煩。"這樣一個俗人,爲什麼七巧會喜歡他?話說回來,七巧又何嘗不是一個俗人,這俗世中的事,誰又能說清楚呢。

七巧是制度的受害者,從未得到一個女人應得得幸福。而同時,她也用利刃,傷害了很多人,比如,長安。

長安

“有時在公園裏遇着了雨,長安撐起了傘,世舫爲她擎着。隔着半透明的藍綢傘,千萬粒雨珠閃着光,像一天的星。”

幸福都是相似的,它們的背景溫馨浪漫。而長安這個名字,總會讓我想到漢代的長街,長長的,平和中有些神祕。

長安卻是不幸的。她有那樣一個尖酸刻薄的母親。因爲七巧變態的心理,她被痛苦的纏了小腳。爭取到上學機會,卻被一再羞辱,退學後,便不再想着上進了,言談舉止越來越像母親。因一場痢疾,在七巧的誘引下吸下了鴉片,一個鮮活的少女就這樣被誤導……

直至三十歲,這個憂鬱的瘦弱女子纔開始與世舫戀愛,快要接近幸福時,又被母親有意的殘忍破壞。真的很不解,母親,原本是爲兒女考慮的人,怎麼可以這麼狠毒?

長安的記憶裏,永遠保留着與世舫相遇的這一頁罷。她的最初的也是最後的愛。

謠言說長安後來和一個男子在街上一同走,我卻希望不是謠言,我希望那個男子是世舫,或者是,可以給她家的溫暖的人。

  《金鎖記》讀後感3

我覺得讀某個人的文字,常常像一場戀愛,最初頗覺驚豔,一讀再讀,便生出些許彆扭。這正如和戀人日日廝守,總歸會碰觸到對方一些頑固的個性。然而唯有天才方能張揚出令我們不得不退避三舍的個性來。西川講到李白說:“這就是你,不斷誤解着生活,而別人比你誤解得更深。”這話用來形容張愛玲,亦是再合適不過。

初讀張愛玲,很難不爲她的才華所震動,接踵而至的全是來不及的驚奇,唯有感嘆。但讀過之後,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彷彿在久旱的土地上忽然看到黑雲壓城,大風閃雷激動地喧騰了好一陣,結果淅淅瀝瀝掉了幾點雨,又安靜地收晴了。張愛玲的小說充滿荒涼景緻,她的散文卻往往有戲謔和隨意的氣氛。她寫小說有些哀傷的快意,而散文卻是在笑中露出一絲冷蒼來。

一九二零年,正是瘋狂的年代。九月,張愛玲出生,帶着這個月份特有的冷靜和犀利。她無疑有巨大的天才,但可憫的是她的天才無論怎麼飛跳,也跳不出她那種逼得人發狂的理智。她說自己“是天生的俗”,正透露出這無奈的意思。她在十二歲的時候正爲當畫家還是音樂家猶豫不決,最後看了一張貧困潦倒的畫家的影片,她哭了,於是選擇了後者。她的父母離異時她仔細分析過,父親雖然有錢,卻未必是歸她的,爲了不耽誤學業這纔跟了母親。她在香港淪陷的時候當過臨時看護,有病人得了蝕爛症,整天哀嚎,她卻能視而不見,後來那人死了,她還和同學歡呼慶祝。胡蘭成也曾說她:“從來不悲天憫人,不同情誰”,“非常自私,臨事心狠手辣。”作爲一個在浮華亂世中掙扎求生的女子,她是相當理性的。對於在五四反叛傳統浪潮中的女性,魯迅曾尖銳地提出 “娜拉走後”在中國的現實中只會有兩種結局:墮落,或者妥協。

張愛玲寫到:“走!走到樓上去!——開飯的時候,一聲呼喚,她們就會下來的”。這確實道盡了當時民族資產階級“新女性”矛盾尷尬的處境,她們既渴望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又無法獲得經濟上的獨立。非常不幸的是,她把自己這類人看得如此透徹,以至於總不免有幾分自嘲自憐的情緒。我分不清是她的高傲使得她有些自卑,還是她的自卑令她有幾分高傲,這些個性她總十分用心地掩飾着。

然而張愛玲同樣是分外敏感和多情的女子。“髒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她對身邊事物的感受細緻到一絲一毫,對人性的觀察洞若觀火。她想到“文官執筆安天下,武將馬上定乾坤”這樣的純潔和光整便要落淚;看到牀頭疊得很齊整的藍青睡衣便會很高興。和張愛玲談文藝,總要令胡蘭成驚歎,更令我們驚歎。胡蘭成曾對張愛玲贊到:“這書裏的句子像是街上的行人,只與你打招呼,我倒真像是鄉下人來上海,端得只有看的份了!”受過西方教育的張愛玲,其天才是詩意盎然的,無拘無束的,似乎經由她隨手拾掇的事物就能煥發出令人驚詫的美來。可是這天才一旦碰到她鐵冰的理智,便被那種冷酷和哀慼滲透了,開始呈現出一抹青慘的色調。她的天才和理智似乎一直在鬥爭。天才不斷地生出夢幻的花朵,這花旋而又被理智掐滅了,然而天才的夢卻總是不屈不撓地繼續盛開。所以她終究是個不徹底的人――既成不了徹底的天才,也做不到徹底的俗人。

這種鬥爭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虛無色彩。理性洞徹了人生所能洞徹的部分,終於便觸碰到了餘下的荒謬。一切人生的美好、繁華、燦爛。在刻薄的理性面前,都會成爲煙花過後的沉寂。理智這條盤踞在心靈王位上的蛇時刻提醒我們,歡樂的代價是痛苦,繁華過後是沒落,人生的終點是死亡。越是想拋開一切痛飲生命的苦樂悲喜,越是要猛烈地撞上這面冰冷的牆。我覺得,正是這種碰撞產生了《金鎖記》這樣一部傑作。

  《金鎖記》讀後感4

“年輕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妹妹在深夜裏看天上懸着的那一輪月亮時,我都會想張愛玲該是有點近視的,但她又不戴眼鏡,我也一樣,每每想起都覺得彌足珍貴。那樣一個如蒼涼手勢的傳奇女子又是怎樣訴說幾十年前那一輪月亮下的悲劇的?

我是不喜歡曹七巧的,最開始的時候。因着她,讀完金鎖記的時候,我覺得如此瘋狂,這個世界。是她把她身邊的人——她兒子、女兒都帶入悲涼的境地,我是不諒解她的,那樣的拖累人。再讀一遍,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她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底下的女子,因着喜愛三爺季澤,她在姜家做了一個殘疾人的妻子30年。最初,她是當壚賣酒的女子,和一般的酒家女一樣有着如花的心事,卻在財欲與情慾的迫害下,性格扭曲,行爲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

我最終諒解了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苦,她大哥爲了攀附權貴把她嫁入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牀的廢人。她失去了愛情,親情。她只是沒有在受到封建家桎梏——那把金鎖時和其他人一樣沉淪而已,她有何錯。

只是我依舊不能喜愛她,她擁有着“一個瘋子的謹慎和機智”,爲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爲病態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她終究把她的家變成了煉獄,裏面的受盡折磨,外面的人看着逃之夭夭。又報復了誰?徒留下讀者的無奈罷了。

這樣的故事曾發生過,並且曾一直髮生。“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有完——完不了。”的確封建制度的壓迫,只要封建思想還存在就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七巧存在,上演一個又一個的金鎖記。那應該是張愛玲寫作所想傳達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人生在世上,從來是充滿磨難的。如金鎖記裏的曹七巧,如斯嘉麗經歷的家破人亡。但人活在這世上,不應是沉淪在苦難中,與苦難一起成爲苦難,而是向着一點希冀的光亮,勇敢而堅定地前行。曹七巧沒有錯,不能說我一定做得比她好,但我覺得放下才是解脫,永遠存着希望,生活纔會在陽光底下熠熠發光。

  《金鎖記》讀後感5

“我們也許沒趕上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大的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着淒涼。”

的確,張愛玲筆下,月亮是最爲常見的意象,無論是在小說還是散文。那片皎潔的月光,寒冷、光明、朦朧而又感懷,總能隱隱的觸動人心中最爲溫熱的地方。浩渺蒼涼,彷彿張愛玲本身,細膩而又倔強。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一定要伴着她的散文一塊讀。只有這樣,才能真真的體悟到那種蒼涼下的美,才能感受到那份不二的永恆與感性。張愛玲的作品並不寬廣也不深厚,卻常常入人心,讀着她的書,感覺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腦海裏浮現出那些市井、那些瑣碎、心裏竟會不禁泛起漣漪。時間悄悄的消逝在她筆下那細微的生活中,靜靜地,很雋永,心裏彷彿被細密的雨滴淋着;又會感覺像是在一個閒適的午後,慵懶的看着空氣下的塵埃,安靜的品味着生活,任憑思緒飛來飛去。當你從書中抽回眼,也許已過了小半天,透窗而望,看見的是一輪銀色的月亮,很圓,也很美。

讀張愛玲的書,你會發現她的文章離不開生活,甚至有時讓人覺得很世俗。但是細品這些世俗,你會發現她的入俗背後有着很深的文化與底蘊——細膩而又精緻。讀她的作品,你會感覺那麼的自然流暢,娓娓道來,那樣的自由,無拘無束,使人心裏很舒服,既不做作也不煽情,真實,而且豐滿。你會想到那個時期上海市井魚龍混雜,充斥着油煙和喧囂的生活;會想到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以及小市民家的柴米油鹽和無奈繁瑣。即便是如此庸俗和物質的畫面,夜幕下卻仍舊懸着一輪皓月,以無限的蒼涼做底色,純淨簡出,而又是那樣的敏感細緻。

有時,你會感覺張愛玲是一個絕對的悲觀主義者,有着“嚴肅而悲劇式”的人生觀。就像她自己所說:“長的是苦難,短的是人生”。出生於顯赫的人家,到她這一代卻已經是最後的絕響。陰暗的童年,混亂的時代,不幸的愛情,促成了張愛玲悲觀而又現實的性格。正因如此,她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沒有無病呻吟,有的是人生的積澱和厚重。人們常說,能寫出好的文章的作家必定有着百態的經歷。張愛玲有着很深的人生體悟,她小說中的女主角,永遠不是至純至善的完美女人,她們會有小小的自私,會有城府,很堅強,很倔強,有血有肉,也很現實,讓人又愛又恨。人物在她筆下,有了真正的生命。就是這些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恆性加重了她文字裏蒼涼的味道,反覆地提醒着我們所有現今的文明終會消逝,只有人性的弱點得以長存於人間。深色的夜幕做背景,月亮總是像個玉盤一樣高懸,透過那些那一個個鮮活人物淚眼,月亮卻又是“大而模糊,銀色的,有着綠的光棱”,仁慈而又在冷笑着。

“自從煤貴了之後,熱水汀早成了純粹的裝飾品……梅雨時節,門前積水最深。街道上完全乾了。我們還得花錢僱黃包車渡過那白茫茫的護城河……屋頂花園裏常常有孩子們溜冰,咕滋咕滋銼過來又銼過去,聽得我們一粒粒牙齒在牙仁裏發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會掉下來”。這樣的細節描寫在張愛玲的小說和散文中有很多很多。細細回味,又會覺得張愛玲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她的成功不單單是因爲她對文字那種特殊的感覺,更多的是因爲她把生活和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時而她很幽默,“時間就是金錢。女人站在鏡子前的時間越長,那麼她花費的金錢就越多”。時而她又很溫婉,“每一隻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靈魂,飛回來尋找她前世的影子”。更多的時候,她在抱怨中體味瑣碎的樂趣,“下了一黃昏的雨,出去的時候忘了關窗戶,回來一開門,一房的風聲雨味,放眼望出去,是碧藍的瀟瀟的夜。”她的作品總是亦雅亦俗,讓人如醉如癡。

每次讀完張愛玲的作品,總感覺像是從一個畫展中走出來,她總是可以把事物的顏色形容的生動而又恰當。在她的文章裏,生命和生活也是有了色彩的,所有的抽象幾乎都成了有顏色的具體,是如此的奇特與細緻。“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劇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大於啓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爲她像蔥綠陪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將美術與文學如此完美的結合,是因爲她對色彩和文字的敏感,更是因爲她細膩的內心。翻閱她的書,你會感覺自己的身上也沾上了那種染料的味道,生活成了一個調色盤,周圍的一切都浸在了或深或淺的顏色中。也許,有些東西不能用詞語準確的描述,但是卻可以用色彩勾勒出真實。那種厚重的,濃墨重彩的感覺,就好比時而混沌的月光,些許的昏黃濁色,卻又是那樣的耐人尋味。

  《金鎖記》讀後感6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讚譽,傅雷先生譽之爲“文壇最美的收穫”,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爲“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張愛玲,她創造一個奇異的末世世界,裏面有關於家族與民族太多的回憶,像重重疊疊複印的照片,是錯綜複雜不講理的過去。家傳的首飾,出嫁時的花襖,言說是滄海桑田,浮生若夢的歷史讖語;有陰陽交界的過緣上,感受着歷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涼,噓眯着眼睛看陽光,卻走不進這光芒裏去。華麗而蒼涼的感覺,華麗而衰敗的佈景,這是輓歌裏的末世。

每一朵花都逃脫不了凋謝的命運,花開了,花落了,不過是一次又一次重複的輪迴,不同的人邁着一樣的步子,一樣一樣的。許多人就這麼站在幸福的門外,進不來,或許根本就沒人進去過。每個人都覺得別人走進了幸福的城門,自己卻進不去,費盡心機後的絕望開始演變成嫉妒,排斥,破壞,干擾。然而這樣只能讓自己更遠離快樂,遠離幸福。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快樂,快樂是打開幸福城門的鑰匙。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把,可是太多得人都只盯住了別人拿到的,卻忘記的自己的鑰匙就在腳下,別人拿到的只是自己的。

忘記了,錯過了,然後就永遠失去了。像七巧。可憐得沒人可憐。當所有的人夾着尾巴指責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想幫她說句話。所有的人都攻擊一個人把所有的罪惡符號標給一個人的時候,我看着聽着都不自在。我想說誰都不是當事人,任何人都沒有抨擊指責別人的權利,許多難言的苦衷他人都不會真正的懂得,就像自己也經常埋怨沒人理解自己一樣。

七巧,快樂的長大,扭曲的生活,痛苦的死去。她落着淚像枯枝一樣的折斷離去,不知道有沒有打動恨透她的人。然後女兒長安又嫁了個不愛的人。我想故事又可以像花一樣的輪迴了,不知道循環多少次,循環多少次纔可以結束。掙扎了一生,痛了一世,不也就這個樣子嗎?

如果說現實和虛幻有一條界限的話,那麼人總是生活在現實的這一邊,而將自己的所有夢想寄託在虛幻的另一邊,當現實的破碎帶走了虛幻,一個人的痛苦就開始了,像刺破的傷口,從傷口一直綿延到身體的每個角落。

張愛玲善於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爲了攀附權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牀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剛強直爽的一面,突然進入了死氣沉沉、勾心鬥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個廢人,這個矛盾註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

“三十年來,她帶着黃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丟了半條命。”也許是因爲儒家思想在歷代文人思想中打下的那個烙印,在中國文學中,血緣親情成爲了一種歌頌不盡的詠歎調,父慈母愛,手足情深也成了文字中長盛不衰的主題。很少有人懷疑過它的真實性。然而,文學長期以來所建構的美好親情卻在張愛玲荒涼的筆下轟然倒塌。親子關係被還原爲普通的人與人的關係,仍然逃脫不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虛僞、冷酷———這是張愛玲對人性的近乎苛刻的獨特理解。

《金鎖記》中,正值青春年華的曹七巧被一心只想“錢”的哥哥賣給官宦家的殘廢公子,七巧嫁入姜家後,沒落的姜家已失去政權帶給他們的榮耀,惟一能記載他們輝煌的只剩下錢,七巧在姜家獨打天下,深深體會到金錢的至關重要,出身低微的自卑與“正室奶奶”的虛名又從兩個方面刺激了她的金錢欲,於是她的人格開始扭曲。

七巧一輩子想的是錢,唸的是錢,爲了錢,她忍受了在姜家的種種磨難。當一切幻想都只能僅僅集中到“金錢”上時,金錢欲就成爲吞食自己的可怕力量。她用一世的犧牲換來了一筆金錢,她要完全佔有它們,容不得別人的窺視,包括自己的子女。爲此,她從中作梗,毀掉了兒子和女兒的婚姻,也毀掉了她們的幸福。

在這篇荒涼的小說世界裏,張愛玲向我們展示了令人心顫的金錢利劍斬斷血緣親情的魔力。我們已經習慣於理解親情中不摻雜任何成分的純潔性,習慣於理解父母與子女間崇高的犧牲精神,從未想過這一觀念的認定是來自於普遍的現實還是來自於人們追求的理想,或者它只存在於現實中的一部分人之中,進而成爲人們共同的理想。

總而言之,張愛玲是文藝園地裏一棵枝繁順茂,搖曳多姿的樹,她把枝葉大大地撐開,盡力伸向不可知的遠方。也許這是因爲時代造就人吧,張愛玲和她筆下的人物都處於一個不平靜的時代與生活之中,舊時代在崩潰,舊家庭在瓦解,平靜而安定的生活已經被打破,經濟處於困頓中,至少沒有了先前的肆意,於是血緣親情才喪失了它應有的純潔性。張愛玲的小說給我們很多人生意義上的深層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