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9篇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9篇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9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稻草人手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1

最近身邊掀起了一股”三毛熱“,很多同學朋友都在看她的書,三毛——何人也?耐不住好奇,查找了關於她的資料,也從同學那兒借來幾本她的作品以解疑惑。

首先翻開的便是《稻草人手記》。印象中三毛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作家,但從這部作品中,我感覺到了她的幽默與快樂。

在《稻草人手記》中收錄的文章,《警告逃妻》中的描述展示了一個特別特別可愛的忠實的丈夫荷西對妻子三毛的誠摯地”警告“,令人”笑爲觀止“;《西風不識相》中的描寫足以闡述作者對西方”文明“的憤然,同時也詮釋着一個女子的堅強的怒吼,願意去做一個像”白額大虎“或者”金睛猛獸“似的真正的黃帝的子孫;《士爲知己者死》更是在展示着一個情誼綿綿的人物之忠誠……

其開卷之前的《敘》用一個簡單的虛構的故事來描述,脆弱中蘊涵着的堅強和執著令讀者不得不折服: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裏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

……啄着稻草人的帽子,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着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着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着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在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序》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一個並非在遊歷的”遊記“,一種擺脫那種在《哭泣的駱駝》中那個炎熱的夏天、殖民地、爲了”民族自決“的”駱駝“不斷哀鳴之悽愴,那種反現實主義的爲命運嘆惋、爲理想哀號轉變成”虛構“的這個故事能夠讓人們產生一種安寧,一種靜謐,一種讓讀者從心靈上產生共鳴的真實藝術。

”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都在那剎那間成爲瞬間的溫柔的”微笑“,微笑着面對曾經的過去、現在的開始和以後的未來。終歸是一切的過往雲煙,終歸是都要變化的,終歸一切要回歸虛無的真實,沒有變的——是那虔誠的微笑。

……

即使當今時代的發展縱向比較的話,非洲的一些地方發展也是令人折服的。然而,無論今天他們如何發展,非洲的大漠也一定不會再有昔日三毛筆下之大漠的風韻,駱駝也不會如三毛筆下之駱駝的靈氣。

”稻草人“風中微笑而立,我則只追憶其風華絕代,追憶那個”一個生活在現實而非藝術中、生活在平和而非革命中的女子“。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2

《撒哈拉的故事》一書就讓我很喜歡三毛,現在已經過了“流浪文學”的時代了,然而她的故事,依舊讓我覺得嚮往,積極向上。在那本書裏,我讀到了“詩與遠方”。

在此之前,我並沒有真正去了解過三毛,連百度都沒有,只是從衆人口中自己勾勒一個模糊的輪廓。

從她的書、她的散文中,是足以能夠了解她的性格秉性的,因爲她的書寫很真實不浮躁。

所以我一直以爲,三毛是一個足夠自由,甚至自由至上的人,她必然崇尚自然和自由,獨自,後來帶上荷西,逃離在世俗之外的。

然而這本書《稻草人手記》,卻打破了我自以爲的人物勾畫。這本書裏,能看到一個與人打交道,甚至熱愛交際的三毛。她的善良和天真尤其體現在對待老人和小孩身上,也是因爲她的真善美,才能發現更多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才能如自己所願,做一個有趣的人。心若自由了,無所謂人在何處。

她在《逍遙七島遊》寫了這樣一段話:大自然的景色固然是震撼着我,但是,在每一個小村落休息時,跟當地的人談話,更增加了旅行的樂趣,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纔有趣味和生氣。

這是一段很樸素的話,然而放在現在,能做到願意去做到的人並不多。

現在人交往大多不夠熱情,甚至很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如今社會發展迅速,技術、知識更新過快,你很艱難地跟上快節奏,在人情上,就更懈怠了。

代溝這個詞,真是包庇冷漠的最好藉口。

你覺得別人思想落後,或者與自己不搭配,於是疏於來往,這是很正常的。然而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終於有一天你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你周圍的幾乎所有人,都與你有着巨大的鴻溝,這個深淵一般的溝壑不全部是因爲學歷、家庭、性格造成的,還可能是因爲那是兩條完全不一樣的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總之有一天,你因此拒絕了所有人。

這樣的說法,可能用社交恐懼症來表達更準確一點。自己以爲,你是因爲社會泥沙俱下,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怯弱的逃避呢。

這個你,是你,也是我。

我希望自己能更有人情味,能去努力發現生活中的美,能去探索未知,能活得更有趣。

世界都是同一個,卻活出了億萬種活法,這一切,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3

三毛其人,她不是美女,一個高挑着身子,披着長髮,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來估價都是不過份的。三毛的文字,在我的印象裏從來都是平淡的,豐腴和韻味也都出自這平淡,我對她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因此愛了她的散文,也是抱着一種極其輕鬆和愉悅的心情讀她的文字。

荒蕪一人的大漠,只有血一般的殘陽和那埋葬了靈魂的永恆的哭沙。這一夜,印象裏恬靜的撒哈拉忽然狂躁而兇殘,吞噬着幻與夢,竟赤裸裸地將暴虐的人性捧到我的眼前,顫抖,因這文字而無法停止,閉上眼,耳邊彷彿傳來一陣哭嚎——駱駝的哭泣,哭泣的駱駝!

一個用書和筆來漫遊世界的形象,脫俗於現在的遊歷“作家”,讓那些在還沒有遊歷的時候文章的格調都已經確定、甚至根本還沒有遊歷就已經把遊記寫好的“僞作家”感到惱怒,因爲他們靠的不是真情的流露,不是藝術修養的錘鍊,而是簡單的浮躁的文筆堆砌,相對於這些人,三毛纔是一位“真正的作家”。用樸實的語言演繹出沙漠的美妙,這是世間何女子的佳作呢。

撒哈拉的天空中嗚咽的啜泣竟怎樣都揮散不去,等着血色的殘陽消逝,黑的夜也無法讓整個沙漠沉寂,這罪惡與悲哀竟何以淹沒不了呢?我問自己,好像一個永恆的疑問,而回答,也許只能是時刻都未停歇的永恆的沉默罷。在《稻草人手記》中收錄的文章,《警告逃妻》中的描述展示了一個特別特別可愛的忠實的丈夫荷西對妻子三毛的誠摯地“警告”,令人“笑爲觀止”;《西風不識相》中的描寫足以闡述作者對西方“文明”的憤然,同時也詮釋着一個女子的堅強的怒吼,願意去做一個像“白額大虎”或者“金睛猛獸”似的真正的黃帝的子孫;《士爲知己者死》更是在展示着一個情誼綿綿的人物之忠誠……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裏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在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序》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一個並非在遊歷的“遊記”,一種擺脫那種在《哭泣的駱駝》中那個炎熱的夏天、殖民地、爲了“民族自決”的“駱駝”不斷哀鳴之悽愴,那種反現實主義的爲命運嘆惋、爲理想哀號轉變成“虛構”的這個故事能夠讓人們產生一種安寧,一種靜謐,一種讓讀者從心靈上產生共鳴的真實藝術。

如果荷西可以繼續陪伴着三毛,如果三毛可以寫得更多,如果……可惜沒有如果,或許這就是作品的珍貴之處吧,是三毛帶我們走進了沙漠,是三毛陪伴了正處於青春的我們。三毛的延續,一直在世間迴盪着。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4

這個稻草人是三毛,三毛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暫停留,然後被狂風捲走,飛散在天涯海角。

三毛的這本《稻草人手記》是寫給她愛的荷西,內容是回憶兩人在撒哈拉與加納利的生活,語言風趣幽默。她在序言中寫了一個稻草人,當麻雀啄着稻草人的帽子時,稻草人只是定定地看着遠方金黃的麥田,輕輕微笑。這個稻草人就是三毛,三毛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暫停留,然後被狂風捲走,飛散在天涯海角。

三毛第一次出國的時候,父母小心叮囑,告訴她吃虧就是佔便宜。三毛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個道理,到了國外後,按照父母說的話去做,卻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大打出手後,那個充滿個性與激情的三毛又回來了。三毛寫道:“國民外交固然重要,但是在建交之前,絕不可國民跌交。那樣除了受人欺負之外,建立的邦交也是沒有尊嚴的。”她稱飛機上的男性服務員爲“空中少爺”,把她的外國同學都稱爲洋鬼子,當然,在外國同學眼中,三毛也是“洋鬼子”,這是“羣鬼對陣”。三毛在德國時,鄰宿舍的女生天天折騰到半夜,許多行爲在校方條例中都是非法的。三毛被騷擾得不耐煩,找到校方,校方說沒證據,於是三毛第二次去就把磁帶拿了過去,校方介入調查,很快解決了。所以,無論在哪裏,都不能放棄抵抗。“在洋鬼子的不識相的西風裏,做一個真正黃帝的子孫。”

三毛住在北非加納利的`時候,有一個義務打掃街上衛生的瑞典老人,三毛稱他爲“瑞典清道夫”、甚至是“老瘋子”。當然,有“老”就有“小”,這個小瘋子就是三毛。小瘋子把樹上的葉子全都搖下來,老瘋子一板一眼地認真掃,掃過的地簡直清潔得不能穿鞋踩。同時,她還結交了許多老年人,因爲這就是個“老年人社區”。本來三毛認爲老年人只會絮絮叨叨陳年往事,誰知,這些老年人很時尚很健康很有活力。一對老夫婦邀請她一起沿海灣看落日,結果回來的時候三毛坐在石階上一動都不能動,那對老夫婦仍然精神抖擻。這些老人們的可愛讓三毛打破了自己不結交鄰居的“原則”,與他們“玩”到了一起。“人生的盡頭也可以再有春天,再有希望,再有信心。這是他們對生命執着的熱愛,對生活真切的有智慧的安排,才創造出了奇蹟般燦爛的晚年。”

還有一個人,讓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膽戰心驚”,那是個賣花女,她可以用任何無賴沒有邏輯的藉口把花“強賣”給你,三毛與荷西屢受其害,以致到最後,當前院木棚的門被賣花女一推開,三毛對荷西道“警報”,然後兩人以光速將客廳通往花園的門鎖上、奔到浴室躲着。荷西坐在馬桶上看書,三毛在用指甲刀挫手指,兩人大氣都不敢喘,儘管外面的門、玻璃已經被賣花女拍得震天響。兩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被一個“死纏爛打”的賣花女“逼”到這步田地,可見這個賣花女把他們騙得很慘。

三毛的散文充滿了情趣,讀到幽默處便是會心一笑。女人難得有幽默感,更何況是個有才情的女人呢。可惜,三毛的幸福如稻草,短暫地停留了6年。荷西離開了,帶走了稻草,帶走了她的幸福。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5

《稻草人手記》是三毛寫的一部散文集,包括一篇序言,十五篇散文和五封書信。其中大部分文章記述了三毛在加納利羣島上的生活。三毛以輕鬆詼諧幽默的語言記錄了自己婚後的生活瑣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它的序言。

“麥田已經快收割完了,農夫的孩子拉着稻草人的衣袖,說"來,我帶你回家去休息吧!"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裏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孩子回去了,稻草人孤孤單單的守着麥田。

這時躲藏着的麻雀成羣的飛了回來,毫不害怕的停在稻草人的身上,他們吱吱喳喳的嘲笑着他"這個傻瓜,還以爲他真能守麥田呢?他不過是個不會動的草人罷了!"說完了,麻雀張狂的啄着稻草人的帽子,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着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着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着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不知道怎滴,這篇序言我竟然毫不猶豫的讀了五遍。就在剛剛又忍不住讀了一遍。雖然我讀不懂她要說些什麼,但總覺得有那麼一個稻草人,它就活在這個世界裏,“自顧自”的精彩着。

就算他人眼裏的自己毫無生命力,就算遭遇萬千挑戰與打擊。它懂得,反對聲並不能讓一切覆滅,自己給自己希望,那便可以期待成功。努力的活着,按着自己的意願,勇敢面對強風暴雨,對抗着羣鳥相欺。它守護着那份自己的執着,不“受”親友的“好言相勸”,不畏她人閒言碎語。

有些希望只需藏在自己的心裏就好,有種堅持叫做你無法理解的執念;人生的道路哪有一帆風順,磕絆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我的堅持就是我的收穫,成功無需他人的掌聲,自己心領神會就好。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生活即便苟且,也不可放棄詩和遠方。堅持着自己的堅持,努力着自己的努力,希望着自己的希望,平凡着自己的平凡,成功着自己的成功。做個特立獨行的自己!學習那個特立獨行的三毛!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6

之前,有兩個女人的作品,我是從來抗拒的,一個是張愛玲,一個是。張愛玲的東西太陰鬱,我承認這種陰鬱的確帶來一種與衆不同的魅惑,這個女人就好像穿梭在時代黑洞中的妖精,帶着她心裏某些缺失的部分,潮溼了很多人的情緒。她是一個有心病的女人。很多人給過類似的評價,臆想症,抑鬱,等等。固然是非常好看的作品,但是太折磨人的心緒。

而三毛,因爲潛意識的牴觸,我並沒有真正讀過她的文字。說來好笑,牴觸她的原因只是覺得她懦弱和言不由衷。她曾經說自殺的人是最懦弱的人,但是最後卻選擇這條爲她自己所鄙視的道路。讓我非常不屑。儘管她留下很多傳奇,卻在我心裏總帶上了秀的成分。

但非常喜歡伊能靜,喜歡這個在演藝圈中還能有幾分輕靈的女子,喜歡這個說不喜歡化妝,因爲化妝爲掩蓋孩子氣表情的女子。而我喜歡的這個始終有着少女一樣清澈眼神的女子卻那樣愛着三毛。這不得不讓我心裏好奇的難受。

於是,一口氣讀完了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只是序言。就讓我不願意放手。

這個心始終在流浪的女子,竟然有那樣桀驁的自我。她的旅行,她和荷西的愛情,都讓我無法不顛覆之前的所有看法,去開始深深喜歡這樣的三毛。

偶然間看到一段話,說世界上就是有這樣連走路都不發聲音的精靈般的女子。始終愛着自己愛的人,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說着自己想說的話。

我想,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即使是身爲精靈的女子,也要面對一些無法輕揮翅膀或者踮起腳尖就能避過的沼澤吧。我其實沒有權利去不屑於三毛的選擇。就好像地鐵裏常常有人自殺,我難過他們選擇這樣淒厲的死法,卻終於明白人生始終有太多無奈,已不是勇氣就能抗衡。三毛,應該有她的理由。

是非常自然的文字。卻訴盡一個叛逆女子的率真無邪,以及她的瘋狂和沉溺。真的就像獨自職守麥田的稻草人,別人眼中的淒涼確是它臉上最甜蜜的微笑。

她筆下的人,真實動人。那些生活中細微的情節,被合理的放大呈現。以一顆包含愛的心,觀察着別人愛的生活。喜歡這本書裏關於老人的描寫。讓人動容。不自覺聽到心臟變柔軟的聲音。有人說,一個人不管如何,她能活到80歲就是英雄。活着的人要把死去的愛人的那半一起活好。他們不能忘記過去的愛,卻也要讓生活在愛中繼續。這已無關生存,而只是生。所以,老人的微笑總是格外平和卻也格外深邃吧。

也喜歡她最後的那個故事。一個被領養的孩子,卻那樣愛着他的養父母,竟然是愛的那樣不遺餘力。這般年輕的心,卻已經可以如此成熟的對待人生。沒有埋怨,只有感恩。便光是這種力量,已然超越一個孩子的極限。你怎能不深深欽佩。

想說謝謝,對三毛。把這樣的愛寫給我們。儘管我們都是人生的稻草人,卻有不一樣的微笑。而你,在天上,看得到吧。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7

最近看了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其中的“江洋大盜”印象比較深刻。三毛小時候待在家裏沒有上學,他自稱患了“器官蜂巢狀綜合徵”,是空心人。他不喜歡做空心人,空蕩蕩的,老是站不住,風一吹,旁人無意識的一碰就毫無辦法的跌倒在地上,爬也爬不起來。他自嘲不到二十歲就會被跌死,如果不想早死就得另想救命的法子。他很早熟在十四歲就意識到自己得活下來,自救。他要的不是肉體的存活,而是內心的充實。於是他又自嘲道自己是小偷審視了家人之後,開始下手了。不過他也是在自我的標準下偷了別人的優點長處。偷得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出了家門,東家一轉,西家一混,六親不認,好友照偷。這才發現家外世界何其之大,可偷之物何其多,偷地得意滿志,忙得不亦樂乎。學習的過程被寫成偷東西的過程,偷得越多,學得越多。偷後的滿足可見三毛的學習心境,是把自己當成空心人,把偷來的東西,學到的東西來給自己充飢,其對學習的熱愛可見一般。偷家人,好友的優點,偷書,偷畫,來給當成早餐,吃下肚子。他這纔算是如飢似渴的學習知識。讓自己被知識養大,所以他纔有能力飄洋過海。

他學習的境界和其同行不一樣,同行面黃肌瘦,背上背了一個博士的大包袱。他自稱是空心賊,不下肚的東西,揹着嫌重。博士只是一個名稱而已。他追求只是能下肚的消化的東西,就像學習過程中,一樣不可見的成績的高低就能判斷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習追求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讀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要如飢似渴的學習知識,並把它消化。如果我們達到這種境界,結果一定不會差,我們都是空心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我們不被風吹倒,不被跌死,只是唯一可以自救的。還有就是三毛爲什麼要偷而不是拿呢?沒有人會限制知識的所有權呀。但如果作爲一個小偷的角度去看呢,他的職業是偷,那註定是一輩子的事。而拿只是一瞬間的事。偷是要提防着,小心翼翼的,還要付出努力,這也便是學習的過程。拿來的不一定是你的,而偷來的,便要千方百計讓它成爲你的了,這樣學習的效果就不同了。所以不妨做一個江洋大盜吧。這樣你就會擁有一輩子的財富。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8

平沙漠漠一隻手揮到紅海,遊走大海中的七顆鑽石……每一件小事,每一個人,都有情味,都是愛的註腳。這是對三毛的這本書的評價。

讀的第一本三毛的書是《撒哈拉沙漠》,講述了作者在撒哈拉的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以及風土人情,還有作者與荷西的美好愛情。從這本書引發了我對作者的興趣,查找了她的生平事蹟,感受到了她的不羈,她的我行我素,對這位流浪作家深深佩服,對她的故事深深嚮往。

我一口氣讀完了作者在撒哈拉的故事,意猶未盡,就找來《稻草人手記》來讀。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一種幽默的手法寫她的故事,有小時候的事,有遊走七島的事,也有和家人的書信,內容很多很雜,從中能夠感受到作者溫馨的大家庭、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當然也有作者的一些無奈,尤其是作者描述的流浪內容,非常吸引人,她在旅行中領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靈魂的自由舒展。讀了這本書,使我有出發遊走世界的衝動,感受旅行的意義,但是,仔細想想,並每個人不是都有“詩和遠方”的資格,它往往承載着生活的重擔和艱辛。

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紅得發紫的時候,多少“痛心疾首”的人們,心靈蠢蠢欲動,瀟灑的拋下一紙辭職書,走向“詩和遠方”,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遠走遠方的實力與基礎,不少人尚有年老多病的家人,有口袋癟癟的窘迫,不安於現狀的靈魂背後有多少不爲人知的心酸與無奈。我以爲“詩和遠方”不是丟下一切走向他鄉。

詩是一種精神境界,它指引我們無論現實多麼慘烈,也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境;遠方是一種夢想,它告訴我們要懷揣進步的志向與翻山越嶺的勇氣。畢淑敏演講時回答學習提問時說: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我們要爲它確立一個意義。不同的人過着不同的人生,三毛在追求自由,在探索未知的生命,而我們不論是在工作中汲汲努力,還是爲生活痛哭流涕,也不能失去人生的“詩和遠方”,它使我們在艱辛困苦中仍然保持勇氣,在絕望憤懣中依舊堅強站立。

人生中不會事事風順,上學時,爲成績伏案苦讀,工作時,爲業績勞心盡力,生活會中,爲婚姻爲家庭愁眉嘆氣,但是我們依舊堅持下來,不逃避不虛妄。一位作者解析的很對:眼前的苟且,也正是詩和遠方。家人健康的在我們身邊,朋友間暖心的相聚暢快淋漓,工作中的協作溫暖備至,總而言之,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的“苟且”,不管身在何方身處何地,都是“詩和遠方”。

《稻草人手記》讀後感9

受那個叫傻個兒的影響我也開始喜歡上三毛,正如她所說的,喜歡三毛主要是喜歡她的思想吧。覺得她的書應該細細的品嚐,在書中看三毛的人生和她對人生的看法。拜讀完三毛的《稻草人手記》最深刻的幾篇文章讓我感悟頗多

《賣花女》這篇文章真的讓我對這個買花女的推銷術歎爲觀止,連三毛對她最後也只能是躲避,沒有信心不再上當。懂得心裏戰術,也把當今最流行的厚黑學學到了骨子裏,每一句話都在爲推銷花做準備,每一件事都厚着臉皮去嘗試,抱着必勝的決心,我倒是真的很崇拜這個女人。我想三毛的心裏也是挺崇拜她的吧。

《守望的天使》讀了很感動。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嗎?是有的,那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我們看着童話故事,尋找着天使在哪裏,其實就是在我們的身邊。天使的翅膀護着我們長大。“天使太愛掉眼淚了,以爲他們太愛他們守護者的孩子,所以往往留了一生的眼淚,流着淚還不能擦,因爲翅膀要護着孩子,即使是一秒鐘也不捨得放下來找手帕,怕孩子吹了風淋了雨要感冒”就是這樣的我們在守護我們的天使的翅膀下成長着,總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那樣的庇護,難道真的不想念曾經給我們溫暖的天使嗎?不,我們在颳風下雨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可是我們只是想到翅膀的好處,並不是天使本身。直到有一天我們真的想念天使的時候,使我們永遠回不去了的時候,在我們成爲新的天使的時候,可是這種想念已經沒有用了。還記得何炅曾經說過“生命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輪迴,這世讓我們欠着父母,下世再讓我們的子女來欠着我們。”雖說是這樣,還是在自己的可以懂得天使重要性的時候,偶爾也像以前我們的天使守護我們一樣去守護他們吧,哪怕只有一點點。我絕對不會讓自己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塑料兒童》覺得也寫的蠻好的。現在的孩子大多喜歡的應該是零食,電視劇,電影,音樂,遊戲……等各種都市物質化的東西吧。就想三毛所說的“想要帶侄兒侄女們外出體驗自然地快樂,他們卻敷衍的笑的很勉強,最後竟然提出了要求早點回去,以免錯過了他們最愛的電視節目。”現在的孩子就是這樣,對大自然的體驗太少了,所以有些孩子會有些冷漠,有些自私,有些我們不能接受的東西。用三毛的話來概括就是再好不過的了。一羣塑料兒童。是悲是喜?其實誰也說不清。感覺中國的發展有一點畸形,缺少了一些根基,但是具體的說不出來,也許高科技帶來的除了生活便捷外還有其他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