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回舊地後有感

回舊地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由於要參加新任校長的就職,我又再度回到曾經任職四年的地方。雖然將近二十載的歲月匆匆已逝,但是每逢歲末年初路過該校之際,仍會被那綻放在高高圍牆上頭,綿綿綠意中的橙色花朵所吸引……

回舊地後有感

一、緣起──四載因緣無量義

這是一段極爲特殊的花卉情緣,它從無到有,從綠意盎然到橙紅驚豔,每年綻放着兩次的花開奇蹟,頻頻書寫着四年的歲月映象,爲提升屏師附小的競爭力,做了一段鮮活的歷史見證。一生無量,生生滅滅;花開花謝,來來回回。世事更替,總見大地因緣;生機綿延,只緣頓悟自然。

這段學校圍籬旁的道路,由於並非交通要道,因此行經該處,有時我會刻意放慢車速臨窗遠眺,甚至下車徘徊花前品賞。在學生上課的時分,一方面悠閒聆聽青青校園裏傳來的朗朗書聲,一方面盡情觀賞炮仗花籬中揮灑的繽紛花雨,藉以重溫和品味那段業已悄然逝去的記憶時光。

初掌屏東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簡稱屏師附小或附小),系在1996年的賀伯颱風肆虐臺灣之際。災後巡視校園,看見多處積水未退,也意外地發現圍牆上方竟然架設着鐵絲網,無論當初之目的爲何,總覺得似乎與教育理念有違。在錯愕之餘,考慮如果將之予以拆除,也得花費一番工夫,幾經思考後,乃決定在既有的結構下予以綠化,藉以建構一道所謂的綠籬效果。

綠籬方向確定,究竟要選用何種植栽,也是經過一番思量。只是當時並不知道,這一個理念揮灑的神來之筆,卻不經意地潑墨出無盡的教育情懷、以及對於大自然生態的綿綿雅興。在教育理念與自然生態相互結合之中,鋪陳了一段與家長心靈溝通的映象之旅,不僅挽救了附小招生不足的困境,也爲後來的散文寫作,奠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四載因緣,不可思議,似乎人生際遇,早在冥冥之中,已經有所安排、有所定論了了。

二、權變──在理論與實務之間迴旋

記得1996年的七月底,屏東師院何校長突然把我叫到校長室,親自告訴我,要我在四天之後接掌屏師附小。何校長表示,我所鑽研的“權變領導”都是學術的、理論的,他希望把我投入一所真實的學校情境之中,讓我能夠在學術專長和學校實務之間相互結合。四年磨練之後,必定可以出版一本《權變領導──附小經驗》的書。

何校長對我的期盼,我並沒有實現,因爲此一紙本的學術論著,至今依然尚未成形,更遑論是出版發行了。但是,這本無形的權變領導理論的專書,卻早已在我踏進附小校長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蘸筆潤書且從無間斷,也深刻地導引着我以後的學術研究以及人生髮展的旨趣。

當然,促成我認真撰寫這份無形篇章的主要的原因,乃是當時我看到了那年(1996)由屏東縣政府教育局所分發來的四班160位一年級新生中,竟然只有119位前來附小辦理入學報到。有四分之一的家長,寧願選擇至剛成立不久的忠孝國小就讀。這對一所原有輝煌歷史的國立小學、一位剛接任新職的菜鳥校長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為瞭解決這項學校發展的長期困境,午夜夢迴,內心總是一直掛繫著。有一天夜晚,月明星稀、秋風徐徐,在獨自返回教職員宿舍的路上,我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何不採用溝通理論“簡短、直接”的原則,從家長的切身經驗背景裡,找尋與家長溝通教育理念的有利途徑?

就因爲這一念之間,在經過四個月與學校老師折衝之後,一份每個月定時出刊的報紙型刊物──《前瞻》,終於在1997年1月中旬,學期業已進入尾聲、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悄然誕生。而一張我親自手繪的〈源遠流長〉素描,也隨同在《前瞻》的首頁版面中出現,祝賀所有與附小有關的人們,新年快樂!

這份刊物的第一版是校長的專屬版面,要寫甚麼內容,着實也是一項挑戰,因爲如果書寫深奧的教育理論,我想家長一定沒有人願意看。因此,乃大膽決定從我的農家背景切入,以大地爲經,以自然爲緯,在描述大自然生態(動物、植物、山川、大地)的小品文作品之中,巧妙地搭起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樑。

在《前瞻》的創刊號上,我初試啼聲地寫了一篇〈敞開心靈,迎接無限〉的發刊辭,正式向全體家長和老師,推薦我經營附小的理念,沒想到竟然獲得家長廣泛的迴響。曾經有些家長還刻意利用載送小孩子上學的機會,在路邊和我討論這篇小品文的內容。而這篇“發刊辭”是這樣寫的:

在這功利主義盛行,僥倖心理充斥的年代,我們何其有幸身處其中。放眼天下,多少人被物慾橫流所吞噬而不自知,但我們卻仍堅持理念一秉初衷者,此原因無他,乃是我們確信心靈可以洗滌、人性可以變化。而透過您我的努力,這個世界終可撥雲見月、日漸清澄。

心靈是人際交往的橋樑,透過它可觀天下、明古今、鑑往來、知親疏,建構與己、與人、與天三方面,相互溝通的無限管道。俗語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謀事在人,那麼做爲一個“人”,就必須要有理念、要有理想、不人云亦云、不敷衍塞責。唯有盡己之力,方可自助人助,廣結善緣。終究,飛翔種子之所以能夠飛翔,乃肇因於其種子的薄翼,而非僅賴外界的自然微風。

在教育改革的聲浪中,附小必須轉變,必須走出象牙塔,大膽迎接挑戰,藉以開創教育發展的新契機。基本上,附小必須走出去,也必須要走得出去。“走出去”是一種教育理念,主要在求理論與實際之配合;“走得出去”則是一項嚴酷的考驗,因爲附小必須在強敵環伺之下,展現其傲人之處,以利凸顯其之所以爲實驗學校的原始本色。面對現在,前瞻未來,附小未來的走向,則成爲一項相當嚴肅的課題,着實有賴於全校教師與家長共同的努力與省思。

作爲附小的領航人,我心中有夢!附小教育“應以生活教育爲中心,五育均衡發展爲理念,強調教學、實驗、研究及實習,以培養具有本土、前瞻、關懷、包容之兒童爲目標”。我們承繼以往的優良傳統,也期望能爲未來的永續發展再奠新基。唯有如此,附小方可在時代的洪流中,再度擷取教育的一片天!

敞開心靈,爲夢想奠基;迎接無限,替未來織夢。雖然囿於環境因素,我們無法造就“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景緻,但是卻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建構一幅附小希望的願景──一羣深具愛心的教師,培育常懷感恩之心的兒童。終究,生命誠屬有限,教育卻是無窮,以有限之生命,換取無限的生機,則人生何憾?在這《前瞻》發刊之際,謹贅數語,願與諸君共勉之!

三、轉變──思索變革領導的意境

決定以《前瞻》這種刊物與家長溝通,當時真的沒想到,後來竟然演變成爲我對大自然的一種偏好,也讓我除了在學術論文的撰擬之外,多了一道可資發抒情感的心靈管道。從理性到感性,從學術到小品,這樣的心情轉變,不僅讓我的學生驚訝,更意外地使得每個月校長的“映象之旅”小品文,成了家長期盼與蒐集的對象。

這項創新的溝通模式,轉變了家長對附小的刻板印象,也對後續的附小新生招生,起了重大的轉機。雖然,一年之後仍有十七位新生未能報到,但是兩年過後的附小招生率,則是已經達到百分之百的夢幻目標。洗滌了多年來的家長負面印象,附小終於能夠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拾回了以往省立學校時代的鋒芒,重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教育藍天。

在這種轉變的過程中,我曾以一篇〈龍舟競賽〉的小品文,揭櫫羣策羣力之中,領導者所應站穩的高度:

“眼高手低”雖然是批評一個人不切實際、好高鶩遠的說詞,但是用在爲人處事方面,卻也相當務實。因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個人不妨向遠處前瞻,但卻必須從近處着手。 俗語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個人必須目標遠大,但相對而言也必須踏實。目標遠大並沒有錯,錯在自己不瞭解真正的情況,以致於好高鶩遠、走入偏鋒。因此,有效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並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循序漸進,藉以達成預定之目標,可能是我們成就任何事業的不二法門。 龍舟競賽目前已是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它標榜着中國人永遠向前、努力不懈的精神。在擂鼓聲中,全體成員集中全力、划槳一致。其目標明確──奪標,其理念相同──用心向前。藉着糾合衆人心力,以達成遠處之目標。因此,其可說是衆志成城的最佳具體表現。

但是,在此喧騰的熱烈氣氛中,每個人所注目之焦點,卻可能僅限於那種高昂優美的划槳動作,而忽略了那位在船尾默默掌舵的導航人。沒有他,龍舟可能左右擺盪,無法定向;沒有他,龍舟可能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因爲,現實很殘酷,掌握不到標旗,就是失敗,不論我們的龍舟是否比別人超前!

在一個團體中,每個人都很努力,並不代表一定成功!一個班級,如果沒有教師的辛勤導引,其成就將屬有限;同樣地,一所學校,如果沒有校長的睿智,其形象也很難創新。事實上,墨守成規並不見得不好,但是永遠的因循守舊,卻絕對是落伍,尤其是在這瞬息萬變的今日!

同舟共濟,龍舟導引心方向;糾合羣力,舵手睿智握標竿。方向是努力的標竿,也是糾合衆志的利器,但是方向的擬定卻須要遠見,尤其是心(新)的方向,更是如此。精心擘畫,神遊馳騁筆墨間;運籌帷幄,揮軍決勝千里外。終究,用“心”能使脈絡分明;“用心”則可成就更多。觀之我國的龍舟競賽,我們學到了什麼?

當然,在寫了領導者之外,一篇〈插秧背影〉的文章也隨之應運而生。在這篇小品文中,除了丟擲秧苗的“領導者”之外,實際負責田園插秧工作的“教師”, 也隱約於文章之中,娓娓鋪陳:

在傳統的農耕工作之中,插秧是以後退方式進行的。在春耕插秧時節,只見一排排頭戴斗笠、向前彎腰的農夫,左手拿着已刈葉好的整捆秧苗,右手則快速地來回於秧苗和水田之間。而一行一行井然有序的稻田圖案,乃經由這雙心靈巧手,逐漸編織完成。

沒有音樂,沒有山歌,有的僅是抽取秧苗的沙沙聲、以及沉重拔腳時所產生的泥水聲。因爲在這沉寂的稻田之中,每個人的目標都很清楚。不時地擡起頭來,輕瞄一眼成行秧苗,藉以及時修正無心的偏斜,導引正確之佈局。因爲,插秧者心中所企望者無他,只願行行筆直,毫無例外。

基本上,插秧是一種跟時間競賽的工作,早一天將秧苗植下,就可多一絲有效成長的契機。當然,要在起跑點上坐擁先機,也得賴於是否能夠將秧苗扎深扎穩才行。因此,插秧者的力道、經驗與睿智,就顯得相當重要;否則一夜過後,整組秧苗橫躺漂浮,不僅生機蕩然頓失,其重新補植插秧,也得費好一番工夫。終究,植物成長的生機,僅能靠農人一點一滴的辛勤累積,絕對無法予以整批購入。

插秧需要秧苗,秧苗則得靠分送秧苗者。他事先以籃筐挑至田埂,而後一捆一捆地丟至田中,以備插秧者隨時撿拾插秧。秧苗丟得太稀疏,會產生無秧苗可用之窘境;如果丟得太密集,也將會因秧苗的過剩,而阻礙插秧過程的流暢度,甚至於尚需在事後花費時間,撿拾田中剩餘的秧苗。因此,分送秧苗者的經驗和判斷,就顯得格外重要。

基本上,這位分送秧苗者,一定是一位頗有經驗的插秧者。他憑藉着心中已有的地圖,以本身的插秧經驗和拋擲力道,巧布每捆秧苗的最佳落點。此一工作看似簡單,其實是充滿智慧的。

成竹在胸,心靈智布拋秧處;兢兢業業,巧手編織稻作圖。在整個插秧圖中,我們所見到的,可能僅是一羣汗溼的背影,而幕後的佈局者,卻未必爲人所注意。終究,臺前幕後僅是背景互易,不必強求名份;真正的重點在於所上演的戲碼,是否足以吸引別人的欣賞與讚歎而已!

四、應變──鋪陳教育實踐心觀念

在教育的歷程之中,教師是實踐的核心,因此對有關這方面的陳述,也就相形較多。當初學校爲何會從繁華趨於沒落,教師其實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爲了讓教師在專業的外表之下,內心能有更多省思的空間,所以一篇篇有關大自然的教育故事,乃因之而應運而生。

最先被提出來的,都是與教師、家長經驗有關的植物,因爲我認爲,任何論理說教的過程,如果缺乏實境的經驗襯托,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從大地自然之中取法,絲瓜、稻子等植物,乃紛紛現身入鏡……

(一)絲瓜心

我出身農家,向來對農作物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之前,就曾因爲在校長室陽臺栽種絲瓜而上報。其實,栽種絲瓜這件事很平常,比較奇特的是,它被我種在一向被認爲不食人間煙火的學校──附小。

絲瓜應播種於農歷春節前後,最遲於元宵節之時。由於當時天氣較冷,往往會有一段蟄伏期,而後纔開始生根萌芽。剛萌生的初期絲瓜,其株體瘦弱、成長緩慢,必待氣候轉暖,方能衝破囿限快速生長。此時,必須給予充足的水分、以及適度的養料,藉以增益其體質,擴展未來發展的根基。

絲瓜長至十五公分左右高度時,必須將其絲瓜芽摘除,而後在其上棚架之後,再選擇性的摘除一次。摘除絲瓜芽的目的,乃在於迫使其發展出側芽,以期使一棵絲瓜,能產生多條絲瓜藤,藉以增加絲瓜開花結果的數量。因此,一個絲瓜棚,往往僅須栽種三、四棵絲瓜苗即可,太多棵反而對整體發展不利。

由於絲瓜並無獨立成長能力,必賴其蔓須纏繞攀爬物,方可穩定生長。一旦絲瓜藤超出棚架,蔓須抓不到攀爬物時,只消短短兩三天時光,絲瓜芽就會呈現明顯的萎縮現象,而其生長也將會逐步趨向終止。因此,適時地給予絲瓜藤必要的協助與導引,使其能抓穩目標,避免茫然無依,乃是非常必要之舉。

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沒有抓穩時節,如果缺乏對物性之瞭解,而純粹以自己的感覺而種、或者僅是隨自我興致而栽,那麼種瓜將不見得可得好瓜,種豆也不見得會得良豆。因之,充分了解物種之原始本性、以及培育栽種之最佳時機,而後再輔以自己的情感與用心,方能享受喜樂,期望有好的結果。

絲瓜永無語,讀書常有心。在知識的心田中,如何忍受孤寂,如何站穩腳步,如何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將不僅考驗個人的毅力,也將會衝擊每個人整體之心思。終究,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個人不妨目標遠大,但卻應從近處着手!你認爲呢?

(二)、刈葉秧苗

田畦中蘊育的秧苗,在生長約二十天後,已經長成十五至二十公分的高度,就可將其拔起並移置水田之中,準備插秧了。此時的水田,業已整地完成並引入渠水,在平靜無波的如鏡水面上,水光瀲灩浮雲倒映,羣鷺紛飛白影翩翩,勾勒出一幅生趣盎然的田野春耕圖。

由於秧苗在田畦育苗之時,系採取高密度撒種方式,其成長空間顯然受到相當嚴重的擠壓,因此秧苗皆長成高高瘦瘦的模樣。然而,此一瘦弱的景象,在移植至稻田之後,則將會因爲生存空間之擴大,而有着重大的改觀。

基本上,在拔取秧苗、洗淨其根,並用稻草將其紮成一捆一捆之後,接着必須將秧苗葉子部分,以刀子割除,其長度大約佔整株秧苗的三分之一左右。此一作爲,如僅從表象觀之,的確是多此一舉。然而,如果能再深入探究的話,則將可發現,這其實它是充滿着哲理,隱涵着秧苗以後能否有效發展的重大契機。

原來,農夫爲了節省秧苗,插秧時每組約僅植入五、六株。而將秧苗葉子割除之目的,除了避免水分的過度蒸發,影響秧苗本身的存活機率之外,主要則在於期望秧苗能在此一困頓潛伏期中,快速修補已遭拔斷的舊根,並重行發展出新根系,以便根生大地健全其莖,爲日後的分株繁衍預作準備。此外,當新芽嫩葉逐漸從稻莖抽出之際,其分株也會不斷地根基部分迸出,並逐步建構其每叢四、五十株稻莖的規模。

事實上,根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如果在移植過程中,根部遭到嚴重損傷,那麼植物的生機也將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因爲植物所需的水分和養分,都得靠它來汲取。因此,名之爲“根基”,着實有其特殊涵義。

也正因爲秧苗根部,對水稻一生髮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拔取秧苗、準備插秧之前,必須再行引進更多的水源。引入水源的目的,一方面在於軟化稻畦泥土,藉以降低拔取秧苗時,稻根折損的程度;另一方面則系利用這充沛的水源,來回漂洗根部泥土,以避免在強行拔取鬚根泥土時,造成根部的二度斲傷。

刈葉挫折,潛沉秧苗益形健碩;順境浮華,驕矜人心逐步萎靡。在教育之路上,除了給予學生必要的協助與關懷之外,培養其對挫折的容忍力,也將是一道嚴肅且重要的課題。終究,一個無法靜心涵養、戮力潛修的人,其自我反省的能力,其實也將極其有限!

五、順變──扎深心靈改革的園地

爲了讓這份改革的氛圍,能夠繼續延續下去,在小品文的取材方面,乃逐漸由植物世界轉向於大自然,希望藉由大自然內蘊的深層意境,豐富教師和家長的心靈和思維。因此,有關大自然的山林、雲霧,乃逐漸出現於《前瞻》刊物的首頁……

(一)、菩提新葉

看到大地另一種形式的幻化,是在多年前一個清明節的偶然。那一天,天空多雲無雨,但是風勢不小。

從臺南鄉下返抵高雄,已是晚霞夕照時刻。當車行博愛路時,但見寬闊的安全島上,兩行樟樹綠意盎然,而人行道上的菩提樹,則是黃橙一片。一陣強風掠過,在樹影搖曳的沙沙聲中,無數的黃色葉片,紛紛自上方飄落;慢車道上,原本滿地的黃葉,也隨之而飛舞翻滾,讓人有着置身山林之感。這是菩提換裝時分,時序季春四月。

地處亞熱帶的臺灣,一般人對落葉的感受,可能僅限於秋天的楓紅時節。而那種“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悽美景象,也的確令賞楓的人們,憑增無盡的驚歎與遐思。天之於物,春生秋實,而秋之落葉,基本上着眼於生命之潛沈,它隱涵着對生物的肅殺氣氛。終究,在繁華落盡之後,疲憊的生命,總需要有一番潛修靜養之空間,以待來春的驚蟄、大地的復甦。

春之落葉,雖外表與秋之落葉無異,可是卻無〈秋聲賦〉中所描述“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的凌霜氣氛,反而有着一股溫馨感性的寧靜。因爲在落葉繽紛之中,新芽嫩葉卻靜悄悄在你我不察之中,突然滿樹迸放,展現出另類的換葉風情。因此,春之落葉,焦點在於新舊交替,它一方面顯示出對既有生命之尊重,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無限希望與憧憬。

一種落葉,兩類風情。基本上,天有時序,物有生機,只有依循自然法則,方能可長可久。如果不依時令,強行抽芽換葉,則原本的無限生機,可能會在秋之寒氣、冬之大雪之中,遭到無情的摧殘與斲傷。雖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環境卻能左右運氣走勢,不違“命”理,方能改“運”。唯有徹悟自然天理,洞悉內外環境,且能知所進退,方可順勢而爲,期待有成。

鉛華落盡,靜心涵養蘊育新機;新舊交替,無限菩提綻放禪意。當落葉飄零,新芽未萌之際,總覺蟄伏乃是智慧之舉。終究,忍片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環視大雪壓境之處,軟枝者雪落,硬枝者樹折。兩種落葉,一樣風雪,而人生際遇,似乎也僅此而已,不必強求!

(二)、心靈韌草

在一場決定性的棒球比賽中,一位全隊最優秀的投手,身負重責擔負救援任務。在全場觀衆的關注聲中,該隊竟然輸了,而且摔得不輕。比賽結束之後,該位投手非常懊惱地跑到教練前面,深深一鞠躬之後說:“教練,對不起!因爲我的疏忽,使我們輸了球。”

教練看一看他,隨後彎下腰,從地上拔起一根草,對他說:“你有沒有辦法在不折斷它的情況下,使它變短?”投手接過那根草,左思右瞧了好一陣子,可是卻仍然想不出好辦法。教練看在眼裏,便隨手又從地上拔了一根更長的草交給他,並且告訴他:“要別人變短的最好方法,就是設法使自己長得比別人更長!”

這是個俯拾皆是的故事,情節十分平常,沒有任何突出和傲人之處。唯一特別的,乃是它刻意隱藏了勝利者的喜悅,而僅突顯失敗者的心情感受。失敗雖是事實,但是如果能在失敗之後,心平氣和地檢討個中原因,並且在未來時分,盡力挑戰自我發展的極限。那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曲解事實、諉過環境,固然無濟於事;自艾自憐也只會限制成長的腳步,無助於現況改變。改變事實的快捷方式,乃在於遠離鑽牛角尖心態,開闊物我溝通的橋樑。終究,在那裏跌倒,便應從那裏爬起來。只是在爬起來的過程中,應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而不是別人的施捨與憐憫。

成長固然有其限制,但是盡心和努力,卻永遠是避免懊悔的良方。基本上,人須具備鴻鵠之志,但卻應務實地從近處着手。此誠如荀子〈勸學篇〉所言:“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終究,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強迫自己超越巔峯,總比期盼別人倒下來得實際。

心靈無限,明鏡乍現透徹世間平常事;韌草有心,靈光頓悟點化心情落霧人。勝敗本無常,不必全責己過;心境須清澄,有賴塵埃勤拂。前景重重,豈能件件如意?往事歷歷,那堪事事回首!去蕪存菁,神清氣凝。終究,扁舟一葉,載不動許多愁!

六、回眸──伊人燈火闌珊處

已數不清多少次在清晨的六時許,從屏東驅車北上前往嘉義。露珠粒粒點妝車頂,微風徐徐伴隨涼意,依據以往的經驗,國道三號將會晨霧瀰漫,只是霧氣濃淡有別而已。

晨霧中的國道三號,兩旁景物總會依循造物者輕盈的筆觸,恣意挑染層層白妝。視野隨時空流轉,景緻依地形變易,時而白霧撲地天空迷濛,時而大地清明滿園綠意,遠望斜張橋若隱若現,近觀中寮山雲霧縹緲。

無論從高雄或屏東取道國道三號北上,中寮隧道乃是必經之地。在隧道入口處西側,山體呈現三十度左右的緩坡,由於地處中寮山南側,陽光日照充足,寒氣難以欺凌、因此不論寒暑季節,此處總是綠意盎然、青翠欲滴。這與北面山區的惡地地形,上頭寸草不生的場景,簡直有着天壤之別。

斜坡上生長着一大片各類林木,由於山形陡緩有致,林木也就呈現出多層次的樣貌。可以想象這些林木,當初如非從種子萌芽,應該就是小樹種植,絕非如同都市公園植栽或是行道樹一般,系由大樹斷根移植而來。由於小樹可以深根,因之能夠穩固地根生大地,建構出這一片屬於大地山林的自然美景。

在霧氣瀰漫的季節,每當路過中寮隧道時,我總會放空心思、凝神靜觀,細細品味這大自然的賜予。重重斜坡依稀含翠,層層林影宛如蒙紗,在輕盈山嵐隨風飄逸之中,觸目所及的斜坡林影,也隨之而輕波曼舞,猶如國畫中的縹緲雲霧、出閣新娘的薄紗驚豔一般,令人心動、令人陶醉。

事實上,這條路上的景物與平常所見者完全相同,其唯一不同者,也僅是清晨的濃霧。而經由這場濃霧的襯托,竟然會展現出與平常所見截然不同的朦朧風貌,這倒使我想起國畫之中的縹緲雲霧來。憑藉着這些雲霧的迴轉裊繞,使得整幅畫作更加柔美、更具靈秀,也更富有讓人翱遊羣山的想象空間。

原來看似飄忽不定的淡白霧氣,居然也能成爲點妝大地的主角。讓原本單純的晨霧、微風、林木,在大地、山巒微妙襯托下,揮灑出不同於晴空豔陽下的另類風華。不禁讚歎造物者的神思巧手,讓人有緣走入大自然畫作之中,親身體會那種“雲深不知處”的國畫境界。

一直期盼能夠有緣到安徽的黃山一遊,目睹那片綿延不絕的國畫般美景。看潑墨山巒,觀峭壁奇鬆,領悟自然綿延不絕的禪意,探索人生那種深層演繹的哲理。因爲這片大自然的秀麗美景,系在大地變化中建構,在雲霧縹緲、日月照拂下成長,沒有矯揉、也無造作,一切皆順應大自然的無爲法則而行。

如今,中寮隧道上方業已重新整建,記憶中的林蔭斜影,已被多層的石壘所取代。行車經過,及目所見之處,土黃色澤撲地,林木消失,綠意蕩然,而那種原本可在寒暑、陰晴、風雨之間,幻化不同場景的斜坡林影,也隨之而化爲烏有。此情此景,着實令人有着不勝噓唏之感!

因緣晨霧微風,情繫大地氤氳,中寮山顛雲霧縹緲,斜坡林影婀娜飄逸。借景大地霧氣,潑墨林間山嵐,以智慧綜觀大地,用情感書寫山林,期盼未來能在那神來之筆的彩繪中,再度揮灑這片山林煙雲與田園野趣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