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擺渡人》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擺渡人》有感1

嗯,讀完這本書已經有那麼幾天了,我一直都在思考,讀完這本書後的感受是什麼。那就是,大部分暢銷書,只是營銷做得很好,大多數都是名不符實的。

這本書,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驚心動魄,情節也自然不能和《指環王》等相提並論。

我猜測這本書的本意是想寫:我們都需要一個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找到對的伴侶,那麼即使在黑暗的歲月,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生還的路。故事背景地點是美國,講的是一個單親女孩,在未徵得母親的同意下,偷偷逃課坐火車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的路上,遇到車禍後死去。死去後,映照內心,出現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開始的路上,有一位擺渡人出現。擺渡人要擺渡這個女孩去終極的極樂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個人心中被稱爲家的地方。在那裏的每個人都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內心獨白是,要真是有那方,我寧願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實現,還能找到任何一個已逝去的親人還能在若干年後,遇見所有的親人。

然後就在去“家”的過程中,會遇見很多的惡鬼(未能被擺渡成功的那些靈魂),擺渡人一路上保護女孩的靈魂,然後發現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擺渡過的靈魂都不一樣,她既不悲傷也不憐憫,只有好奇,然後這個擺渡人漸漸地愛上女孩的靈魂,女孩因爲在經歷各種惡鬼纏身,靈魂差點飛灰湮滅的的時刻,都被擺渡人保護和拯救,她爲他給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愛上了擺渡人。

我想說,第一:一個人在死去的時候,不替活着的親人哀傷,不替自己生命惋惜,這個人在生前得是多麼的絕望和可悲,希望每個人在逝去的時候,都有惦念的親人和朋友;第二:當世界荒蕪成一片,一對男女獨處,男的對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給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兩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沒有愛情產生纔會奇怪吧。(這裏的愛情,到底是不是愛情還未知)。

總之這本書沒有打動我,只有一些情節還覺得比較新鮮。

讀《擺渡人》有感2

這是一本小清新型美式文學,書中主人公迪倫只有15歲,單親家庭,和母親基本不能好好溝通,在學校也不能很好的和同學打成一片,在最好的朋友轉學之後,她的世界陷入了無比的灰暗中。她決定坐火車去尋找自己那素未謀面的父親,希望通過這一舉動來改變她現如今糟糕的生活,路上突發交通事故,她是唯一的倖存者,在突遇事故的情況下,迪倫雖然慌亂無主但是求生意識很強。

看到這段是讓我反思很久,是小說裏把迪倫描寫的很強大,還是這就是現實美式教育的完美,教育不只停留在考試的高分,而是應該更好的教會一個人生存的能力,遇到重大問題時能冷靜分析尋求解決辦法。

逃出火車之後迪倫遇到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看到這裏基本能猜到迪倫已經死了,纔會出現擺渡人。迪倫在見到崔斯坦時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後來出現的安全屋和很奇怪的荒原讓迪倫完全瞭解到自己不是火車上唯一的倖存者,而是事故當中唯一死亡的。

從第一次見面的傾心,到接下來一次次的遇險讓雙方間產生了情愫,書中對兩人的心裏變化做了很細緻的描寫,15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雖然沒有明確寫明崔斯坦的年紀,但他是迪倫喜歡人的樣子,外貌看起來和迪倫差不多大,並且在描述中崔斯坦的掙扎、糾結也表明他沒有戀愛經驗。這個年紀換做當今社會大人會告訴你好好讀書,不要談戀愛影響學習,大學裏多的是時間談戀愛,巴拉巴拉但小說裏完全把這寫成一種正常的反應,感情的事情無關乎年齡,成年人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發展,何況還只是一個孩子呢。

基督信奉上帝,相信善良的人死後是會到達天堂的,本書中迪倫看到的荒原、惡魔就是最後的考驗和磨難,唯有堅強的人通過荒原戰勝惡魔,最終會回到心裏最爲嚮往的地方家。本書寫到這裏其實可以完結,但是就會變的很乏味,沒有反其道而行怎麼能是暢銷著作?爲了崔斯坦爲了自己的擺渡人爲了不再過的那麼平凡,迪倫義無反顧的再次回到荒原追尋自己的幸福,打破傳統,最終迪倫和崔斯坦都復活了可以一直相伴左右,最後,肯定的是大團圓結局,在高壓力環境下,偶爾看點小清新對生活也是一種調劑。

讀《擺渡人》有感3

用三個晚上的時間看完了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小說《擺渡人》,個人覺得小說寫得挺精彩,語言流暢,情景引人入勝。像看一部穿越大片。

第一天晚上看了一些,差點嚇得失眠,說嚇得有點誇張,但的確讓人想到死亡和靈魂,心裏不免有點心悸,建議膽子小點的女人別看。呵呵,玩笑啊!

這是一場穿越了生死的愛情故事,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父親的火車上,遇到車禍,當她在恐懼中逃下火車,她以爲她是活着的,而她卻是火車唯一死去的人。她逃出黑暗的火車隧道,發現除了蜿蜒向遠方的鐵軌,就是荒野和山脈。她驚恐,迷茫,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她發現山坡上坐着一個大男孩,無疑讓她心裏有了一些依靠。那個男孩帶着她向深山走去,當黑夜將近,危險來臨,潛伏在周圍的魔鬼開始向他們襲擊,男孩保護着迪倫到達了第一個安全屋。迪倫對發生的事感到疑惑,在談話後,她才知道她已經死了,而現在的她,只是脫離了肉體的靈魂,男孩是引領她的靈魂在無界,安全走過荒原的人。他叫崔斯坦。

迪倫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跟隨她的擺渡人穿越危機四伏的荒原,到達一個個安全屋。

她信任依賴着崔斯坦,在兩個人相互接觸過程中,彼此產生好感。在與魔鬼的搏鬥中,兩個人生死與共,情感越來越深。歷經了千辛萬苦,生死相依,崔斯坦終於安全把迪倫送到了她該去的地方。當兩個人來到邊界線,深情擁吻。崔斯坦答應迪倫一起跨越邊界,永遠跟隨她。然而,當迪倫跨過邊界線,發現崔斯坦並沒有跟過來,他消失不見了。她想返回去,邊界線已經成爲一道無形的屏障阻隔了她的來路。她痛不欲生,發現自己的生命裏,再也不能沒有他。

而崔斯坦欺騙了迪倫,他知道他是無法穿越邊界線的,他爲了讓迪倫去她該去的地方,欺騙她,答應永遠跟隨她。

迪倫看不到他,他卻能看到邊界線那邊的迪倫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傷心地看着她,然後離開,去接下一個靈魂,護送下一個靈魂穿越荒原。這是他的使命和責任,也是他的命運。

迪倫到了她該去的地方,也是靈魂們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倫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處荒原。她在管理人帶到一座房子裏,看到很多生死簿,還有崔斯坦引領過的千萬個靈魂的賬薄,每個靈魂都記錄在冊,被勾去的是一些沒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爲魔鬼的靈魂,還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間的靈魂。於是迪倫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頭,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領過的一個靈魂,他帶她去見了一個很老見識很廣的女人,她告訴迪倫返回荒原很簡單,隨便一個門,她都可打開重返荒原,但沒有一個靈魂生還。迪倫深愛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沒有他的世界裏孤獨永生,哪怕她魂飛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帶崔斯坦返回人間,一生相守。

她打開了返回荒原的門,獨自面對魔鬼們的襲擊追趕,爲了愛,這心中固執的信念,她變得堅強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過的路,終於看到崔斯坦正保護着另一個女人與魔鬼們搏鬥,迪倫因內心的一點嫉妒之心,大聲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鬆開了那個靈魂的手,以至於那個靈魂落入魔鬼們之手,迪倫深感內疚。

兩個相愛的人再次相見,深情擁吻,迪倫要崔斯坦嘗試衝破命運的束縛,跟她返回人間,崔斯坦雖然心有顧慮,但爲了愛的人,他願意去嘗試。

在安全屋,迪倫要求崔斯坦讓她再看看外面那些靈魂們,還有多少在天黑前沒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過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讓迪倫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擺渡人和靈魂。她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擺渡人懷裏驚恐萬狀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幫助那個擺渡人,崔斯坦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靈魂只能有一個擺渡人。迪倫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們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開魔鬼們對小女孩的糾纏。爲保護迪倫,崔斯坦身上多處受傷,他發現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膚,沒有恢復到原來是樣子,而是開始腐爛!

迪倫和崔斯坦終於來到那個火車發生事故的隧道口,他們忐忑前行,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間。迪倫在車廂裏不小心絆倒,無意中鬆開了崔斯坦的手,當她醒來,發現有醫務人員,警察,義工都在忙碌,她被擡出了隧道,但她心裏非常痛苦和擔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裏,她不能沒有他,沒有他的人間也毫無意義,就在她內心無比擔憂痛苦時,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與其說說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倒不如說迪倫是崔斯坦靈魂的擺渡人,愛是他們相互擺渡的媒介。迪倫的善良,單純,勇敢,引領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規,例行着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擺渡了無數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許千年之久,他幾近麻木,沒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爲迪倫,他開始復甦,情感在心裏滋長,讓他擁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軀。而迪倫爲了愛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帶領崔斯坦返回人間!

當我們面對生死存亡,會是什麼給我們力量?你能做的到嗎?

我相信人有靈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後,你的靈魂也要領受艱難的跋涉,才能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

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讀《擺渡人》有感4

《擺渡人》是一部心靈治癒系的小說。起先,看到書名時,我還以爲擺渡人的意思僅僅是在船上,拿着船漿,在河上渡人過對岸的人。看完了整本書才明白,“擺渡人”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那個默默爲你指明前進的道路、帶你經歷挫折與坎坷的人。

在《擺渡人》中,迪倫是一個15歲的單親小女孩,生活一片狼藉——母親對她總是愛理不理的,在學校裏同學經常捉弄她,唯一談得來的好朋友也因爲轉學而離開。這一切的一切讓迪倫悲痛萬分。於是,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可是,路上突發事故,一車子的人不幸身亡,而她的靈魂還存活在。她的靈魂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驚恐地發現眼前是一片荒原。從這時候開始,她的靈魂便遇到了她命運的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不是人,也並非神,確切地說,他的正職是將死後的人的靈魂穿過有魔鬼撕扯的荒原平安送達天堂。但是,迪倫並未發現自己死了,相反她以爲崔斯坦要帶自己去找人救援。在荒原上,迪倫和崔斯坦度過了重重困難,擺脫魔鬼的糾纏,崔斯坦一直保護着迪倫,支持她,安慰她,幫助迪倫渡過難關。漸漸地迪倫喜歡上了崔斯坦,但崔斯坦有着自己的工作,他還要去保護更多的人,儘管這樣,崔斯坦還是喜歡上了這個他一直保護着的女孩。終於,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命運還是殘酷地把他們兩人分開了。執着的迪倫就是不相信命運,於是,她又踏上了可怕的荒原,與崔斯坦一起回到了現實,永遠幸福下去!

書中的情節一波三折,一次次經過荒原,進入木屋,又一次次從木屋出來到下一個站點,把我帶入一次次的驚險之中,我的心情被着故事的情節撥動着。迪倫的堅定執着,崔斯坦的勇敢無畏,讓我無比佩服。書中有一句話令我難以忘懷——“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引人深思,生命長河中,總是需要有一個人,爲我們指明一條前進的道路,幫助我們去做出選擇。

記得小時候,我和奶奶一起住在鄉村,那時,我還十分的內向,不太愛交朋友。有同學來找我玩時,我總把他們排斥在外。可是,當我看到同學們開開心心地玩在一起,有說有笑時,我又十分羨慕,心中也渴望融入他們的世界裏。奶奶見我那副樣子,輕輕地笑了笑,拉着我走到後院,倒了兩杯茶,一杯給我,一杯自己拿着。她讓我聞聞茶香,和藹地摸摸我的頭:“孫女,知道這茶裏面加了什麼嗎?”我聞了聞茶香,又噘了一口,細細地品着,可卻不知道茶里加了什麼,只覺得這茶比往日的香得多,我心中充滿疑惑:“奶奶這茶裏面加了什麼啊?”奶奶語重心長地說:“這茶裏面加了菊花,加了菊花的茶比一般的茶都要香,但是,並非所有的'菊花都可以入茶,只有開得好的菊花,被蜜蜂和蝴蝶精心採過了花粉,纔可以成爲入茶的菊花。你現在就像那未開好的菊花一般,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讓蜜蜂和蝴蝶進入你的世界,你就無法體會到友誼的珍貴與快樂了!”我萬分震驚地看着奶奶,奶奶的話如同警鈴一般,驚醒了我這個沉睡在夢中的人,我心中的霧霾一下子被奶奶揮去。“我孫女會有好多朋友的!”奶奶笑着提醒我。

現在想來,我才明白,奶奶就是我那時候的擺渡人,在我孤獨無助,沒有朋友的時候,是她爲我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讓我打開了自己的世界,願意讓他人進入我的心中。現在,我已經結識了不少朋友,也漸漸明白了友誼的可貴。

記得我曾經聽說過這樣句話:“上帝在爲了幫助孤苦無依的靈魂順利找到回家的路,便給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當我們孤獨無依的時候,身邊總會出現一些人默默幫助我們,悄悄給我們力量,陪着我們一起經歷挫折與磨難,他們就像崔斯坦保護每一個靈魂到天堂一樣,他們也一路地保護着我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擺渡人”,感謝他們的傾心幫助與關心!

讀《擺渡人》有感5

我想,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經歷一些人,一些事,他們也許只是我們人生中的過客,也許會給我們的人生畫上一筆,雖小,卻就在那裏,不輕不重,卻不可忽視。

在一個陽光傾落的夏日午後,蟬鳴聲從小區下方茂盛的樹上傳來,不甚清晰。我看着手機不斷變幻的屏幕,忽然看到了“擺渡人”三個字,再一凝神看去,卻又消失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但是這三個字我卻記住了。他們讓我想起了我以前偶然看到的一本書。不過卻沒有翻開,只是驚鴻一瞥。那時,這本書的名字、封面都吸引了我。現在經過這一次,完全勾起了我心中的念想。於是,我託媽媽在網上幫我買下這本書。經歷了4天的漫長等待,我終於等到了這本書。

找尋我愛的書?也許這就是吧。

又要來一次充實而豐盈的心靈旅行了。

我滿心歡喜又滿含期待地翻開了這本書。我先看了看內容簡介,一個簡單的介紹,最後一句話卻再次加深了我的期待:“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憤、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翻到正文內容,一排排字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好像有生命。接着我沒有停歇地看完了這本書,已經好久沒有這般酣暢淋漓了。這應該是今年迄今爲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了。書中迪倫(女主)和崔斯坦(男主)的感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以至於看到在中間他們分開時的那個場景我甚至落了淚。這是一個比較“玄幻”的小說吧,死亡後的故事,的確很吸引人。可以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和迪倫一起成長。他們一起走尋,一起逃脫惡魔的追殺,一起來到每一座安全屋,在這過程中,他們對彼此漸漸生出了情愫,但是現實迫使他們分開,很殘忍。後來迪倫想要重新回到那片荒原和崔斯坦在一起,但是她來到的所謂的“家”那兒知道她的想法的每一個人都勸她算了吧,她沒有放棄,她打破了所謂的“天道規則”,迪倫又來到了那片荒原。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也許是上天被感動了?他們居然真的走到了一起,不可思議地一起來到了人世。最後的“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看的我心口的大石頭落了地,也五味雜陳,感動又遺憾。遺憾的是看的我意猶未盡。這是不是所謂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迪倫正因爲衝破了所謂的“規則”“不可能”,才爭取了和崔斯坦在一起的機會。當迪倫知道自己可能會消失時卻依然選擇尋找崔斯坦,當崔斯坦知道他們這樣做有極大的可能不會成功卻依然選擇和迪倫去那個世界時,不可否認的是我真的很感動和震撼,也許這兩個詞已經說明不了我的感受,我的文字已不能說出千萬分之一。

毫無疑問,這本書已經對我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影響可以在大事也可以在小事上表現。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死板、墨守成規的人,但顯然我現在已經開始學會創新,學會不再遵循那些死板的規矩,這讓我體驗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快樂。我開始勇敢追求那些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想法。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不是麼?我很感激這本書的作者克萊爾,她創造了這本書,我很慶幸我看了這本書,而不是放任它在我的記憶長河中逐漸被湮滅。

謝謝。謝謝克萊爾·麥克福爾,即使你聽不到遠在另一國家的我小小的感謝。謝謝迪倫和崔斯坦,即使你們不活在我的世界。不勝感激。

謹以此文,表達我對《擺渡人》的感情。複雜而又至真至純。

讀《擺渡人》有感6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這是一個離奇的故事: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無話可說,在學校備受捉弄,唯一好友也轉學離開。這一切都讓迪倫對生活愈覺無望。她決定去看望從未謀面的父親,不了路上失事,爬出殘骸後,卻是一片荒原。

初見此書是在書店無意閒逛,看到譯者竟與父同名,且舊聞其大名,並買下細讀。書讀到最後:他們再一次相遇了,他抓着她的手說:嗨,原來你在這裏。迪倫回答說:我在這裏。只覺那一刻,山崩、海枯、石爛、命轉。

乍看,這是一本人類心靈的成長史;細品,才發現其中的愛與信念。迪倫,因爲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過荒原後,因爲愛的豐盈,她蛻變爲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而崔斯坦呢?他看透世人、遍閱人世,他不會流血、不會死去,但他的心,又何嘗不也是一片荒原?他渡過形形色色的人,卻只是過眼雲煙、本職工作而已。而迪倫的出現,使他爲之心動、充實,“我是一個……人。”更加演繹了渡人亦是渡己。

合上書,腦中浮現了錢鍾書對楊絳的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錢楊相識前,楊是貴府千金大小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與雪無”;錢是青衣大褂白書生,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結爲伉儷後,他們在生活中安逸,“賭書消得潑茶香”;他們在危難中相守,“衣帶漸寬終不悔”。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縱然斯人已逝,而楊絳先生的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他擁抱對方的未來,卻也讓自己的明天靠了港。渡人,渡己!

時間一直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着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讀《擺渡人》有感7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像是迪倫的那一場靈魂之旅,我們會遇見高山和泥濘也會遇見嘶吼着的猙獰的魔鬼,但是同樣的我們亦會有一個讓我們堅定不移深愛着的崔斯坦,那是光明,是信念,愛,自信等正能量。

這兩天一口氣讀完了克萊爾的《擺渡人》,本來計劃着一週時間讀完,自從昨天晚上開始閱讀,被迪倫的靈魂之旅深深吸引,故事情節一環接一環讓人無法只在每天的閱讀時間閱讀計劃好的章節。

整本書講述了迪倫死後在擺渡人崔斯坦的保護和引導下經歷重重困難穿過荒原走向另一個世界,最終因對崔斯坦的愛戀重返來時的路,到荒原尋找崔斯坦,最終他們一起回到了人間的故事。

書中的荒原是迪倫的內心映像,包括他們途中的避難所也是迪倫的心像所創造,當迪倫心情開朗的時候天氣便大好,他們可以安心趕路,當迪倫心裏感到害怕,心情越是陰沉時,天空便開始變得陰沉,躲在黑暗中的魔鬼就會嘶吼着朝他們飛來,越是恐懼魔鬼便會越聚越多,腳下的路也會越變越難走。

當她歷盡艱險到達另一個世界的時候,她內心念念不忘的是崔斯坦,在喬納斯的引路下,她訪問了伊萊扎之後知道自己重返來時的路若是失敗便會魂飛魄散再也無望和自己的親人相聚,還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返回荒原的路。一路上沒有了擺渡人的保護她憑着信念和心中的光與魔鬼和路途中的障礙鬥智鬥勇,終於找到了她心愛的崔斯坦。

其實和崔斯坦重返人間,迪倫戰勝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魔鬼,所謂魔鬼和重重阻礙是她內心深處的陰暗面,是恐懼,自卑等負能量,正如崔斯坦告訴迪倫的那樣,他們穿過荒原那些泥濘和高山都是迪倫的錯,因爲他們所遇見的都是迪倫的心像。

正如張德芬所言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不過是你內心的影像".我想這便是這部書被稱爲影響深遠的心靈治癒之書的原因,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像是迪倫的那一場靈魂之旅,我們會遇見高山和泥濘也會遇見嘶吼着的猙獰的魔鬼,但是同樣的我們亦會有一個讓我們堅定不移深愛着的崔斯坦,那是光明,是信念,愛,自信等正能量。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靠着對崔斯坦的渴望而戰勝魔鬼和泥濘找到我們來時的路。然而無論是魔鬼、泥濘亦或者美好的崔斯坦都是我們內心的映射,這裏還要引用張德芬曾經在她的書中提到的"你恐懼都會持續",同理你期待的也會如約而至。

願每一場靈魂的跋涉都能戰勝魔鬼和泥濘找到自己的崔斯坦。

讀《擺渡人》有感8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無意間在推薦書籍中看到這本書,被其中的擺渡人三個字所吸引,更準確的說是好奇,擺渡人?是什麼?貌似在我現有的生命字典中沒有這個詞彙,說實話我不太理解是什麼,就這樣因爲好奇想讀這本書深入瞭解其概念及含義。

故事以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爲主人公展開,故事開端她的世界陷入一片狼藉,遭遇同學的欺凌,嘲笑,老師的不公對待,本來家庭就不健全的她,就連唯一最親近的媽媽也是整天忙於上班,根本沒人理睬於她,她感覺糟透了,終於忍無可忍,打破了生活中的沉寂,等來了計劃中的週末,一張直達東京的車票,去尋找她從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等她醒來,火車到站時,身邊的人不是父親的形象,是一個比他稍年長的男孩,這裏也不是東京,而是一片荒原,就此,開始了一段荒原之旅,也是一段驚險刺激中帶着戀愛之味的甜蜜之旅!

崔斯坦,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名字很好聽,果然,人如其名,他帥氣,勇敢,他完全符合迪倫,一個15歲女孩對戀愛中男女的所有標準。他們一起經歷了荒原上被惡鬼追趕的種種困難,崔斯坦拼了命的保護迪倫,不被成爲惡魔的飽餐之物,終於成功地將迪倫護送到了荒原的另一邊,所謂崔斯坦口中的安全地。這一段荒原逃脫之旅,卻驚奇地變成了一段戀愛之旅,只是這段旅途需要荒原這個特殊的催化劑,使得兩個人的感情升溫,他們彼此相愛,在迪倫到達崔斯坦所謂的安全地後,她不甘心就此接受這一切,她想念崔斯坦,她怕瓊(媽媽)擔心,她需要回去,必須回去,這是她現在最需要做的。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找到了回去的辦法,而且還是跟她心愛的崔斯坦一起,回到了真實世界中,她向瓊編造解釋了崔斯坦的出現以及發生的事情,儘管瓊很不喜歡崔斯坦,但是迪倫和崔斯坦成了不能分離的彼此,一旦超過十米,迪倫遭遇的車禍便再次上演,瓊沒有辦法,便送崔斯坦和迪倫一起上學,到了這裏,第一部結束,留給人無限的遐想……

其實是一段愛情故事,卻不按以往的套路,以擺渡人和靈魂的視角講述和呈現了生死和愛情,確實很新穎,很贊!

然而看完第二部,不是很滿意,最終還是沒能抵過以往愛情劇的`完美大結局,迪倫和崔斯坦收穫了愛情,過上了真真切切的人類真實生活。可能作者還是秉承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只是故事情節,雖說是小說,我卻在想真的會有擺渡人嗎?如果有,我的擺渡人又是誰,我也想遇到崔斯坦!

崔斯坦,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名如其人。

讀《擺渡人》有感9

臨近放假的時候,我在學校圖書館裏一眼就看到了這本《擺渡人》,不知是不是和最近熱播的電影《擺渡人》是一回事,但是拿在手裏甚是喜愛。和旁邊同樣借書的李老師攀談幾句後,得知她看過這本書,便詢問了幾句,得到好評推薦後,毅然決然地借了這本書回家。

假期裏,因爲有孩子緊隨左右需要照顧,所以我也是利用孩子睡覺的零碎時間看完了此書,儘管如此,感觸還是頗深。

其實,讀了克萊兒·麥克福爾的小說《擺渡人》,情緒很低落,在黑暗中甚至忍不住還掉了淚。我從沒覺得我沒有朋友,卻不知爲什麼,在看到扉頁那句“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時,一種痛徹心扉的孤獨感像奔跑的犀牛,一頭撞進血液裏,周身堵得難受。

人性的迴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爲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讀完書之後想想,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穩,不想改變,等待着時間給我們答案,然而迪倫穿過荒原,她就擺脫了那些一直糾纏她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了——她“回家”了,這是被擺渡人的終極目標,然而她愛上了她的擺渡人,走過分界線她便再也見不到她的擺渡人,她不願過着那樣沒有希望無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選擇了再次回到荒原——那個她曾經無比害怕也無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說的時候我一直受一種思想束縛着——那個統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人物該出來阻攔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種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是一本 非常棒的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看完後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着複製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己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崔斯坦”。

讀《擺渡人》有感10

親愛的朋友,面對如急流般的生活,很多人會茫然不知所措,究竟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將你渡到彼岸?讀完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或許你會和我一樣,找到相似的答案:自己,纔是生命長河的擺渡人。因爲當你想到達理想的彼岸時,你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氣,百倍的信心,並且矢志不移地走下去。

這本書,初讀之有點壓抑,因爲我隨着茫然的女主角迪倫,也一起茫然着。火車在隧道里出了事故,她走出了現場,走出了隧道,看到了在隧道口等待她很久的擺渡人崔斯坦。就這樣跟着他,一路走下去,走下去,遭遇荊棘,跨越坎坷,跌跌撞撞,她沒有目的地向前走。很累,又不知道這是爲了什麼,就這樣走啊走啊,周圍有令人恐懼的號叫聲,還有無數的惡鬼想要把她撕碎。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迷茫,甚至能覺察到自己在皺着眉頭。因爲大課間在教室裏讀此書的時候,原本安靜的教室,居然讓我有了幾許壓抑感。爲了降低我的迷茫感,我又像往常閱讀一樣,悄悄給自己劇透了一下,翻看了這本書的結尾部分:

“崔斯坦。”她低聲說,輕鬆和喜悅一下子充盈在胸中。她看着他出現在了自己的世界裏,如癡如醉。

他成功了。

……

“嗨。”他喃喃地說,伸出一隻手輕柔地拍了拍迪倫身上的毯子。……

“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脣顫抖着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裏。”

“我在這裏。”

看到《擺渡人》第一部的結局如此喜人,我的心情稍稍放鬆了一些,就可以比較舒服地閱讀此書了,儘管中間也是一次次爲擺渡者崔斯坦和被擺渡人迪倫的命運緊張到窒息,但是心中還是充滿着陽光的。我覺得自己好像稍稍微笑了一下,然後,我就聽見了坐在第一排的姜秀錦和姚虹宇也笑了一聲,估計是他們看到了坐在講臺上的老師 80度的表情變化吧?

之所以感覺到,每一個人的擺渡人其實就是自己的內心,是因爲迪倫的經歷給了我這樣的感受,包括第二部中的蘇珊娜的擺渡對象有瑜,也給了我這樣的感受。

“你的身體,就是你心像的投射。……你不喜歡鍛鍊,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片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你生氣的時候,這裏就陰雲密佈,狂風大作……”

當我看到崔斯坦說給迪倫這一段話的時候,內心澎湃,難以再平靜下來,閱讀中的我陷入了對於自己生活的沉思之中。

你心中有陽光明媚,自然能夠感受到暖暖的愛意;你心中有陰雨綿綿,世界就會罩上一層陰晦的顏色。真的是這樣啊!哪一段時間,自己因爲某些事情不能夠很好地調整好心情,周圍的一切都着上了心情的色彩,待人接物也不能夠更加理性了。相反,如果你諸事順利,看一切都像是在對着自己微笑一般。

人哪,真正想要超脫物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迪倫又返回荒原,就是爲了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她不怕重新渡過令人恐懼的黑水河,不怕翻越高山,穿過峽谷,經歷惡魔的侵襲,一路堅持下來,她居然成功了!可這些,原本在擺渡人崔斯坦帶領着她向前衝,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呢,現在,爲了她的心中所願,她居然成功了!

還有第二部中的有瑜,也是給我啓發挺大的一個人。

有瑜,是擺渡人蘇珊娜感覺引領最輕鬆的一個人。她坦然接受了自己已經死亡的消息,非常配合地快速地走在荒原上,小路上,峽谷間,從來沒有絲毫的退縮和抱怨。她們兩個仰望着星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夜晚,因爲有瑜的荒原上從不陰雲密佈。而且,她們的腳下,是有着綠色壟畝,上面還盛開着牡丹。

有瑜知道,她的阿輝已經等待了她十一年了!她就是很欣然地去尋找她所愛的人去了,所以,她的內心無所畏懼,並且是充滿期待的。

愛的力量,原來是如此巨大,她足以讓人戰勝恐懼,讓人有足夠的能量,堅持下去,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最美好的生活。年輕人如此,老年人亦如此。學會去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哦,不要忘記了愛的本領。

不知道爲什麼會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想到了《童話鎮》這首歌,它的旋律與《擺渡人》很和諧的呢。聽聽歌詞,也似乎是對本書的註解:

總有一條蜿蜒在童話鎮裏七彩的河,

沾染魔法的乖張氣息,

卻又在愛裏曲折。

川流不息揚起水花,

又捲入一簾時光入水,

讓所有很久很久以前,

都走到幸福結局的時刻。

非常佩服本文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她的文筆特別細膩,能夠很傳神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能夠牽着我的思緒隨着她的文筆一點點波動。她寫得緊張,我會感覺到呼吸困難;她寫得輕鬆,我也會感受到鳥語花香。

一位優秀的作家,就是這樣,用非常巧妙的構思,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世界,讓我隨着文中人物的心情而動。本書還多次雙線並進,讓你看到了不同擺渡人,不同的經歷,還有不同的出發點所導致的不同結局。

親愛的朋友,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在成長的路程中,時時刻刻會遭遇困難,如果你克服了它,你的前途會是一片光明。如果你放棄了,那麼你做的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最近我看了名叫《擺渡人》的小說,這本書講述的的主人公是一位15歲的小女孩——迪倫。迪倫在去找父親的過程中列車不幸發生事故。醒後她以爲自己是唯一的人倖存者,在這片荒野中,她遇到了崔斯坦——一個靈魂擺渡人。在與崔斯坦的接觸過程中,她發現她纔是事故中唯一的死者。知道真相的她並沒有像別的靈魂那樣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勇敢面對。他們在一起同惡靈鬥爭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但迪倫必須回到她該去的地方,但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路,那就是帶領崔斯坦回到原來的世界,雖然沒有任何一個靈魂去嘗試過,即使路途坎坷波折,她也一定要去。最終迪倫克服了重重困難和崔斯坦回到了原來的世界,一起生活。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希望。生活本就是苦中作樂,如果你遇到困難就退縮,那你的生活註定是苦的,但如果你勇往直前,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是快樂幸福的。

讀《擺渡人》有感12

史鐵生在他的書中寫過,他的奶奶告訴他說,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他自己也提到,這就是他對於死亡的最初的認識。

人類向來就有着對於死亡的恐懼,這一份恐懼不僅僅是對於逝去時生理上痛苦的恐懼,更多的則是對於未知的恐懼,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嗎?這樣一種近乎飄渺的想法使得大多數人對於死亡是談之色變。

然而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好奇驅使着人們對其的想象,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擺渡人》系列中描繪了一個“荒原”——這是一個所有死去的靈魂必須穿過的一片佈滿恐懼而荒蕪的土地,“荒原”的世界裏充斥着惡鬼,倘若靈魂被惡鬼抓住,便會逝爲他們的同類。幸運的是荒原中也有着許多的擺渡人,負責將靈魂引導穿過荒原,最後得到重生。

《擺渡人》之中所描繪的世界帶給我很大的觸動,我想這本書被評價爲一本極好的所謂的治癒系小說,原因可能在於它給讀者構造了一個死亡後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不是充滿恐懼的,相反,這個世界顯得沒那麼殘酷,每一個靈魂都有相對的擺渡人的幫助,最終可以獲得重生。甚至在這個世界裏還有極其美好的東西——愛情。

這不由得引起了我對死亡的思考。人類爲什麼如此懼怕死亡?

在這本書中,死亡似乎只是輕描淡寫的事情,從迪倫在火車事故中身亡再到其父母在睡夢中離世,作者並沒有用足筆墨描寫死亡的痛苦和親人的悲痛。相反,將注意力放在了“死者”身上。其中給我觸動較大的是迪倫的媽媽就算是在得知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仍然拒絕同擺渡人穿過荒原,而是依舊想回去照顧女兒,在通往荒原的路上,她一直唸叨的也是迪倫。當自己已經死亡後,她依舊最放不下的是她的女兒。這可能也是許多人對於死亡恐懼的來源——有許多生前的東西是無法放下的。

而對於迪倫,她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不顧自己可能變成惡鬼,也一定堅持以2倍的速度在危機四伏的荒原中加緊趕路,爲的就是能換回自己的父母能夠重回人間,這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儼然已經超過了生與死的界限,同樣沖淡了對死亡的恐懼。

所以我想,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該怎樣面對終點。死亡真的是一切的終點嗎,我想不是的。所有的終點都可以成爲下一個起點。死亡只是宣佈了一個人主觀意識的終點,但是這將不會是一個人客觀所處的世界的終點。這個世界註定會銘記一些人,這個世界愛註定是不會被遺忘的。

就像史鐵生後來寫道,“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想,靈魂註定會在死亡後的荒原裏發光,以真實的愛,照亮生者世界的每一個人。

讀《擺渡人》有感13

迪倫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離婚了,在學校裏被同學取笑,在家裏被父母親打罵,連最好的朋友也轉學了,生活過得一點也不如意。有一天,她竟一人坐着火車去找從未見過面的父親,在途中遇難,沒想到她居然是唯一遇難者。她靈魂出竅後,遇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是來指引她到天堂的,他們倆一起穿過荒原,躲過惡魔的襲擊,在此之間兩人產生了愛意。迪倫要跨過分界線而崔斯坦不能,她過去之後傷心難過,經過無數的艱難困阻,迪倫又回到了荒原找崔斯坦,他們逆流而行與命運抵抗,最終兩人都活過來了。

迪倫在沒遇到崔斯坦之前,生活一直都是枯燥而寧靜的,但他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她無味的生活。看完迪倫與崔斯坦在荒原中的驚險過後,讓我有所感觸:①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憑藉心中那些執念一往直前。②自己認定的事情不要半途而廢。③兩個人之間要真誠相待,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對對方好。④不要因爲他人的勸告而改變了自身的想法。他人都說不可能時,不敢嘗試的人一點機會都沒有,但敢於嘗試的人就有可能成功,因爲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⑤生活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雖然欺騙了他人,但謊言的初衷一直都是爲了讓他好。⑥愛具有無窮的力量,它比什麼都珍貴,比什麼都偉大,我們需要好好珍惜,一旦錯過就會後悔一輩子。

這本書的情感非常豐富,有很多的情節片段都讓我記憶猶新。例如:

①“崔斯坦,我需要你。”她輕聲呼喚,“我需要你!”她的嗓音嘶啞,淚花滾動,“你在哪兒啊?”她哭着,說着,嘴脣顫抖得很厲害,話也斷斷續續,含含糊糊,“我需要你……。”從這看出迪倫失去崔斯坦後,她變得迷茫,不知自己該幹什麼,只希望他能快點回到身邊,就像孩子與媽媽丟失後,孩子會哭着喊着媽媽一樣,其實一個人依賴另一個人久了,當這個人離開後,這個人就會非常傷心。這的確很正常,但迪倫剛開始與崔斯坦並不認識,從這些動作與語句中,可看出迪倫剛開始與崔斯坦並不認識,從這些動作與語句中,可看出迪倫對崔斯坦的感情有了一點昇華,尤其是“我需要你”這一句,深深地感動了我,觸動了我的心絃。

②“別慌”崔斯坦嚴厲地告誡自己,“她嗆了很多水。”;她的喉嚨裏發出像銼刀磨東西一樣的喘息聲,崔斯坦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崔——崔斯坦。”她嘴脣青紫,哆哆嗦嗦地說。“我在!”他回答,聲音裏的焦慮顯而易見;“一切都過去了,小天使。”他柔聲說道。這樣親暱的情話竟會從自己的嘴中冒出來,連他自己也覺得詭異。從這次發生的掉湖事件中。可看出崔斯坦隊迪倫的關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大,他的緊張、焦慮、情話無一不透露他喜歡上她了,令人感到欣喜,這情節跌宕起伏,讓我的心情又上又下,一會兒憂一會兒喜,這樣的情節設置非常讓我喜歡,出乎意料之外。

③“我愛你”“我也愛你,迪倫。”“到了那邊你再吻我。”然而崔斯坦突然伸手摟住了她,摟得緊緊的。“不。”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就現在。”他們在分離前都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勇敢的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在這裏顯得崔斯坦有點迫不及待,因爲他知道自己永遠都不能和迪倫一起走下去,兩人的難捨難分,給他們都帶來了各自的痛苦,讓人看了心酸,但看到他們在這一刻一起了,是非常溫馨甜蜜的。

④迪倫不顧生命的安危,冒着自己魂飛魄散的危險也要回到荒原去找崔斯坦,她的執着與勇敢無疑是讓人佩服的,她能放下生命,不顧一切去找他,說明迪倫對他的愛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高度,勝過一切東西。在沒有擺渡人的幫助,她獨自一人重回走過的路,依舊有惡魔,可是似乎再兇險,內心的強大信念依舊在支撐着她,她終於找到了他,這時,她變得堅強。

⑤崔斯坦不能與迪倫一起穿過最後一扇門,因爲當時他還只是靈魂的擺渡者。但後來迪倫的尋找,他們之間無畏的愛改變了他,他開始會流血,會受傷,容貌不在改變,甚至有了刻骨銘心的愛情,這都是人類特有的屬性。就像那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需要我。”迪倫需要他,所以他勇敢地來到了現實的世界,給他的小天使最完整的愛。

這本小說是從哪裏開始的,就是從哪裏結束的,最終完美的結局讓人心動不已。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尋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是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讀完這本書,有幾個問題無法回答爲什麼,崔斯坦也在火車上,他不是沒有肉體嗎?爲什麼迪倫被惡魔圍攻時,她只要閉上眼睛,惡魔就不會傷害到她?爲什麼崔斯坦說着荒原的形成是迪倫的心像,我覺得他在騙她,因爲後文說那些其他的靈魂也是跟着擺渡人走這裏的?爲什麼崔斯坦說這是他陪靈魂走的最遠的呢?他之前不是成功的送走了上千個靈魂嗎?

讀《擺渡人》有感14

《擺渡人》中寫道“:生命就像一條孤獨的河流,誰將成爲你靈魂的擺渡人?”生活中,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千千萬萬,但我們總不能時時依賴別人,我們自己也應該勤于思考,成爲自己的擺渡人。

枝繁葉茂的大樹聽了飛禽走獸的旅行見聞,也想領會世界的浩瀚博大,拜託他們幫忙卻遭拒,於是自己想辦法,結出果實,讓他們把自己的種子遍佈大地,從而看遍了世界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我們要勤于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自己的願望,要成爲自己的擺渡人。

勤于思考,即使身處險境也能化險爲夷。一支穿越大漠的隊伍,被風沙擾的迷失了方向,又累又渴,他們無人可以依靠。後來,他們先是沿着仙人掌根的指向找到了水源,在水源處靜候,等人來取水時爲他們指明方向,如果一點人煙都沒有,便支撐到了夜晚,沿着北斗星的指引走出大漠。他們勤于思考,想出瞭解決的方法,沒有在原地等死,最終走出了沙漠。倘若這支隊伍沒有思考,他們最後的結局將會怎樣?他們是否被困在沙漠之中?他們是否會被風沙吞噬,缺水身亡?所以,我們應該勤于思考,成爲自己的擺渡人。

勤于思考,會成爲你成功路上的關鍵的鑰匙。彼得大帝的軍隊要去攻打某個國家,但士兵們因爲一路的長途跋涉,腳上被磨出了很多水泡,士兵們苦不堪言,軍隊整體戰鬥力下降。於是彼得大帝出了一個好主意,讓士兵們都穿上綁膠布,這樣,就不會再有先前的症狀了。如果彼得大帝沒有勤于思考,那麼他的軍隊會如此強大嗎?他又如何能成功攻下一個又一個國家的城池,擴充自己的版圖?他又如何能夠成爲千古被人們所知曉的帝王?

村上春樹說“:有些悲傷不能向別人訴說,即使說了別人也不會理解,它猶如無風夜晚的雪花靜靜沉積在心底。”那麼,爲什麼不勤于思考,解決自己內心的悲哀,勤于思考,成爲自己的擺渡人,在漫漫無常的人生河流中,爲自己指明方向,而不是迷失在河流上空的迷霧之中,不是隨波逐流,取而代之的是面對任何困難險阻都可以理智應對,不被事物所迷惑。

沒錯,勤于思考,成爲自己的擺渡人,會讓你的人生多一份光明,少一分陰晦直至成功的終點。

讀《擺渡人》有感15

這是一本對人類靈魂的救贖的書。一本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一本心靈治癒小說。它的作者是英國頂尖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當我一看到這本書時,其外殼表就已經讓我喜歡上了它。它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坐上火車去尋找自己久未謀面的親生父親。很不幸的是,迪倫坐上的那趟火車在通過一條很黑很長的隧道時發生了意外事故。迪倫醒來後逃出了隧道,出遂道口後發現一個等着她男孩,隧道外是一片荒原,她跟着男孩逃離荒原,然而一切詭異的事情使迪倫終於發現自己並不是事故中唯一倖存的人,而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男孩的祕密終於揭露,原來他是個擺渡人,引領千萬靈雲魂穿過這個不屬人間也不屬天堂的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之手的擺渡人。經過千辛萬苦後,成功被擺渡的女孩卻愛上了男孩,兩人彼此產生了情愫,女孩決定重新穿回荒原去尋找他,後來女於孩成功了,並回到了自己的軀體復活了,她也將只屬於這荒原的男孩帶進了人間。

結合了《三十九級臺階》和《指環王》的內容和特點,使這本書更加有魅力,這本書中也有許多哲理,最有特點的是“擺渡人”這個角色,靈魂的擺渡人,指引千萬個靈魂,穿過荒原,穿過黑暗,去向另一個世界,這,就是他的使命,除了荒原,他不屬於任何地方。他不能擁有自己的相貌。相貌隨被擺渡的靈魂而變,如果擺渡人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爲靈魂的需要。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個人,是爲了你的需要而存在。如果命運是一條子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