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篇

【精】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精】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篇

【精】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女兒的故事》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

最近,我讀了梅子涵先生的《女兒的故事》,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可是合上書,我仍然沉浸在其中,回味所讀,感慨良多。

這本書是梅子涵記錄的陪女兒梅思繁成長的點滴。梅思繁的成長有歡笑,有難過,有收穫,更有挫折。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學到了許多。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綠色校園》那一章。這一章通過莎士比亞的名言:“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來告訴我們時間轉瞬即逝,要好好珍惜時間;通過綠色校園校長的話,告訴我們學習要全面發展……但是最讓我受益的是那個故事。

梅思繁考上了綠色學校,爸爸要獎勵她,而她只要一個鐵皮文具盒。途中,爸爸問她還要什麼,她沒有動搖,還是堅持自己需要什麼就買什麼,而不是趁着爸爸高興多索取,這不就是一種自控力嗎?難怪她能取得成功。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看什麼東西好玩有趣,哪怕並不是必須的,也想買回去,結果東西是多,可一轉眼就忘了,都沒有好好利用,不但造成浪費,更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自我控制。生活如此,學習不更需要自控力嗎?

我在一個小幽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學習是件反人性的事情。剛看到還不太理解,現在我明白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剋制自己玩的慾望,抵抗本性中的好逸惡勞,而去面對枯燥乏味的1、2、3、4、A、B、C、D……這需要多大的自控能力啊!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不就驗證了自控力在人一生髮展中的重要性嗎?想到這裏,我敲響了心中的警鐘: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來加強自己的自控力。

謝謝梅子涵老師給我們帶來《女兒的故事》,讓我從這一個個小故事中汲取成長的能量!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2

今天,經過老師的推薦,媽媽給我買來了《女兒的故事》這本書。着本書是梅子涵先

生著的。我將這本書認真的讀了一遍,使我倍感興奮,這本書實在是看太好太吸引人了!

這本書一共有十五個章節,分別是:《女兒簡歷》《綠色學校》《沒當班幹部》

《袁老師》《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革命尚未成功》《我不在哇哇亂叫了》《體育的故事》《再說一點體育的故事》《鋼琴睡覺》《T在行動》《電話散文》《漸漸長大》……雖然這本書裏的話語並不是那麼華麗,但是它樸實幽默,記敘了梅子涵先生的女兒梅思繁的一些生活小插曲。

我挺喜歡《數學數學數學》這一篇的。裏面講了梅思繁偏科,偏文科,理科不好。爲此,梅子涵經常教育她要注重數學,數學在中考時佔了很大的分數,還經常讓她做數學題,以讓梅思繁不偏科。從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文科要好,理科也不能差,哪一課都不能偏!

我最喜歡的是《T在行動》這一篇,前面講了梅思繁因爲口才好,就與曹和胖子組成了辯論隊,在學校進行辯論賽,經常勝利。因爲某些原因,他們分開了,曹與梅思繁和胖子成了“對手”,開始了激烈的辯論。雙方都講的頭頭是道,在常人看來是天衣無縫,可是,梅思繁抓住了一個突破點,打敗了曹,十分的有趣。後面則是一些小品於足球賽的事,也是同樣的幽默與風趣,能夠打動我的心靈。這篇寫的太精彩了,我忍不住多讀了幾遍。

這本《女兒的故事》的好無法用語言形容。這是一本繼續一個孩子成長的書,但是這同時也是一本繼續苦惱自我批評的書,我相信如果爸爸媽媽們看了之後,會更加關心關愛子女的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3

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都可能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他們的童心卻像翅膀一樣,越飛越高。——題記

我的煩惱和困惑

不知道爲什麼,一直以來,我對數學都無法產生好感。每次數學考試,試卷上那不忍直視的分數更是讓我在同學面前擡不起頭。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女兒的故事》,沒想到梅子涵的女兒梅思繁也和我有着同樣的煩惱和困惑, 你看,在做數學題時“她低着頭,筆在紙上不移動舉步維艱,黃豆大的淚珠滴滴答答落下來……到了中午十一點多,梅子涵下樓去找梅思繁,梅思繁站在一棵樹下,淚水已乾,但額頭上全是汗,回到家梅子涵心平氣和地倒了一杯飲料給梅思繁,說,你重新做一遍,別急。結果梅思繁通通做對了。”

在這個假期裏,媽媽爲了給我補一補數學,也準備了《期末直通車》和《舉一反三》的題目讓我做。每次一看到這些數學題目,我的腦子就像被冰塊凍住了一般,情緒也一落千丈。媽媽總是苦口婆心地跟我講道理,什麼數學是拉分數的,中考、高考如果數學一科落下,其他科再努力也追不上去。小學裏,數學一定要學好,要會做課本上的題目;要會做老師課堂上從來沒講過的題目;要會做你們老師也不會做的題目,要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這樣到了初中、高中數學學習纔會輕鬆。諸如此類的話,我也不知道聽了多少遍,反正我都差不多會背了。但那又怎樣,數學我還是一竅不通,一看到題目,腦子裏還是一片漿糊。面對這座難以逾越的山峯 ,我怎麼可能愛上它呢?所以,每次做數學題,我總免不了和媽媽發生衝突,導致兩人都情緒失控,最後弄得兩敗俱傷。數學啊,數學,你傷了我們母女之間多少感情?面對漫漫求學之路,一想起數學,我常常茫然不知所措。

看完梅思繁的故事後,我釋然了,心中的包袱似乎也放下了。我明白了,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培養對數學的興趣,要利用一切時間多做題。同時在做題目時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做不出來。我也要對媽媽說:“在我做題的時候不能罵,不能叫和吼,越是罵,叫和吼,我就越做不出來,要心平氣和地和我一起分析錯的原因,教我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我才能慢慢征服這座山峯。

我的學琴之路

跟我的媽媽一樣,梅思繁的媽媽也很注重女兒的藝術教育。在她三歲時就給她買了一架鋼琴,希望她成龍成鳳。可從四年級開始,梅思繁就不是經常彈,除了學校有活動叫她彈一下外,活動一結束,她就又不彈了,爸爸叫她彈,她說要寫作業,後來練琴時她乾脆摸摸手,發發呆,混混時間。這和我練古箏是多麼相似呀!

還在我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欣賞了一位大姐姐精彩的古箏表演,從此,我就下決心要學會這個樂器。媽媽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就給我報了興趣班。從此,我就開始了我的漫漫古箏路。

可是,令我想不到的是,學古箏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好玩,相反,卻非常的枯燥和辛苦。每天機械重複地練習,讓幼小的我不堪重負。記得第一次古箏考級,將近兩個月高強度的練習加上母親的吼罵,至今讓我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進入小學,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爲了讓自己多一點自由的時間,我總是不斷地縮短練琴的時間,甚至藉着練琴的名義,在琴房偷偷玩耍。這一切竟然瞞過了母親的法眼。我爲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可是這一切卻瞞不了古箏老師,所以每次去上課,總免不了一頓批評。

但梅思繁後來醒悟過來了,通過勤學苦練,終於考上了音樂學院。而我卻還在不知悔改的路上。想到這裏,我的臉不由陣陣發燙。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是不是應該醒悟、行動起來了?想到這裏,我第一次自覺地包上指甲,端端正正地坐到古箏前……

《女兒的故事》,感謝在這個寒假讓我遇到你,讓成長中迷途的我能及時調整方向,向着明亮的那方前進!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4

最近,我們班掀起了一陣"梅"熱,大家都在爭先恐後地閱讀梅子涵寫的書,特別是《女兒的故事》最受大家歡迎。我也看過此書,覺得它的確十分好看,我看後也感慨頗深。

《女兒的故事》講述了梅子涵的女兒梅思繁的趣事。從幼兒園講到初三,從彈鋼琴到辯論賽,可謂是無所不講啊,可是我卻沒感到不耐煩。因爲件件事都講到點子上,講的實際,講的貼切,簡直和我的生活差不多。儘管梅子涵是大人,卻能把小孩的事情寫的那麼好,真是讓我五體投地。就是這份實際,一下子讓我喜歡上這本書。我漸漸地漸漸地,發現生活其實也挺有趣的,改變我以前覺得生活太千篇一律的想法。

我想:在我們的身邊,有博學的老師,有幽默的同學,還有永遠支持你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成功時有人祝福,失敗時有人幫助。你看,你的生活多好啊!只要你細細地品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比任何一個童話要美好;我相信你們一定有着自己的夢想,也一定正在爲這夢想拼搏、努力,那讓我們一起奮鬥,實現自己的夢想吧!不過要記住,在失敗面前不能氣餒,不能退縮,堅持可以點燃我們前進的明燈。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5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從題目來看算不上很新奇,不就是講講自己女兒的故事嘛!可當我打開書的第一頁時,我立即打消了先前的念頭。

故事的一開頭,我從梅子涵寫的前言中我就感受到了梅子涵的開朗,樂觀與自信,感受到梅子涵是一個很富有童趣的人。我想,一個富有童趣的人寫出來的東西肯定很好看。於是,我便饒有興致的讀了下去。果然不出我所意料,我越往下讀,就越感受到梅子涵是一個富有童趣,樂觀,隨時關注女兒的好爸爸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梅思繁作爲一個學生一路走過來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同伴一路相隨的欣喜、艱辛和無奈。這本書從頭一直到尾都像一條寬廣的大河,滋潤着人心。 她的女兒的確很出色,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會彈鋼琴。幼兒園上了音樂幼兒園,小學上了綠色學校,中學和高中都在市重點上的,大學後就去了法國。 這本書以幽默爲主,形象地爲我們描述了一位女孩成材的故事。也許,是有了這樣一位好父親,才教導出這樣一位好女兒。 梅子涵先生用特別的文筆,講述出成長中多麼豐富的故事。女兒的點點滴滴,父親的細心體貼,都融洽在這本愛意濃濃的書中。 這裏面的每個故事都很有趣,都很精彩。他筆下的“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體育的故事”、“我不再哇哇亂叫了”等讀來都讓人忍俊不禁, 我認爲這本書的優點是:這本書的作者——梅子涵,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記述了我們當代少年生機勃勃、聰慧調皮、天真善良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梅子涵在《女兒的故事》中認爲:應該還孩子一個歡樂的童年,所以在女兒梅思繁厭倦彈鋼琴的時候,梅子涵同意女兒停下鋼琴的學習,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女兒喜歡看書,作文寫得特別棒,但數學成績就恭維了。梅子涵並未放棄女兒的數學學習,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女兒對數學的一點點興趣,直至女兒不討厭數學爲止。 在女兒的興趣愛好方面,梅子涵是任其自然發展,女兒從彈鋼琴到學習舞蹈,然後是昆蟲愛好,這一系列的興趣轉移並未讓當爸爸的梅子涵失望或痛心疾首,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所以,女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着,但是,愛讀書卻是梅子涵對女兒的精心培養的興趣,女兒能夠走向成功,喜歡讀書是不可否認的一大利器。

《女兒的故事》讓我不忍釋卷,也助我怎樣對待學習,生活。對於現在、將來,我要學會心平氣和,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對於需求,我要嚴格要求自己,愉快地簡單生活就滿足。與此同時,我也呼籲做家長的,讓我們走自己的路,不要逼我們走你們要求的路,讓我們在閱讀中成長,在錯誤中成長!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6

最近,我讀了《女兒的故事》,內心深有感觸。

《女兒的故事》是中國著名童書作家梅子涵所作的一本書,本書講的是作者女兒梅思繁從出生到成年的成長故事。

這本書中間有一個片段,是梅思繁準備要去英語演講,而跟她爸爸討論題材的故事。他們最後討論的結果就是流行音樂和足球這一話題。從這個片段看出來,她爸爸對梅思繁進行英語演講的這一件事非常支持及寬容。

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一種情況非常不給予寬容。如果換做是普通家長,肯定會只支持孩子講學習之類的話題,而不會講流行音樂和足球。普遍,家長會認爲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當孩子向家長談一些課外知識的時候,他們就會談虎色變,想方設法轉移話題,或者對他們進行斥罵等等。我認爲,雖然學習重要,但課外的一些知識也很重要。設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音樂、美術、體育等等這些課外雜課,孩子就不會全面發展。

在國內,這種現象很普遍存在,我希望這種現象會很快發生改變。我覺得,音樂、美術、體育準備加入高考,就證明國家教育局正在實施這個計劃,讓國內家長不認爲只有主課是重要的,課外知識也很重要。

故事中,父親非常給予她的女兒支持和寬容,希望更多家長能像故事中的父親一樣,給予自己孩子更多的支持、寬容、幫助和愛!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7

在暑假裏,我閱讀了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女兒的故事》,它留給我的是“流連忘返”、“受益匪淺”,和很長很長時間裏的記憶。

《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寫的關於他女兒梅思繁小時候的故事,也有一段是梅思繁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兩個人的筆法都很幽默,不相上下,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在《女兒的故事》中,我也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每次考試都是80分左右,怎麼改都改不了粗心大意這個毛病,所以才考不出好成績。在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知道了要有好成績,不光是課堂上聽懂就行了,課後還要做大量的數學練習,遇到不懂的就問同學、老師和家長。經過努力,我在期末考試中考出了94分的好成績,這是我在這段時間內最好的成績。

《女兒的故事》不僅是一本幽默的書、還是一本寫實的書,它寫了現代教育制度下,大城市兒童生活的點滴,大城市兒童的家長爲子女所做的點滴,反映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憂愁。我非常喜歡這本《女兒的故事》,她讓我思考了一些東西。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只要你肯學總有學得到的。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體諒父母的好女兒。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8

暑假裏,我在閱讀了梅子涵寫的《女兒的故事》,綠色、清爽的封面讓我聯想到了書中梅子涵女兒梅思繁就讀的學校—綠色的房屋,綠色的大門,還有綠色的廊壁。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走進了梅思繁的真實生活。

梅思繁是一個可愛善良的女孩。在這個女孩身上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你今晨幾點睡的》。仔細看看題目,他問的居然是“今晨”,難道她晚上沒有睡覺嗎。當讀完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她不想睡,而是繁重的功課使得她只能在凌晨入睡,這正是當代中學生的心聲。“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麼多功課。”這是梅思繁在進入中學時發出的疑問。每天晚上,好像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梅思繁每次都要做到十二點以後,才上牀休息,成了家裏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人。父母十分心痛。但是繁重的學業背後卻是生活的快樂。“真的是殊死決戰:今年的考試又改革了,不是人人都可以考重點中學,而是必須在畢業考中拿到‘資格證’纔可以考。‘資格證’有限,歡迎大家積極爭取。這樣就你死我活了。本來是你死我活一次,現在是你死我活兩次。本來是考中學的時候你死我活,現在是畢業考的時候就先要你死我活了。一直你死我活到最後你考取了重點中學或者沒有考取重點中學。”多麼幽默的話語,梅思繁用玩笑的口吻寫出了中考的殘酷性。把本來你死我活的考試寫的好像世界大戰一樣。梅子涵叔叔細心觀察自己女兒的成長,記錄下所有點點滴滴,在我的生活裏也有一些有趣的經歷。

記得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不由自主地把腳架到了爸爸的腿上,爸爸一把把我的腳撣了下去,我很不服氣,

又把腳架了上去,爸爸的臉色立刻由晴轉陰,大吼到“不要以爲給你點陽光就燦爛的不得了!”我想也沒想就回了一句“不要以爲給你朵烏雲就下暴雨了!”本來爸爸又要批評我坐沒坐相,沒大沒小,又是一通老生常談,可是被我無意的話逗樂了並直誇我反應快,一場暴風雨化成了全家的哈哈大笑。生活中的快樂經常發生在不經意間。

到此我真正瞭解到了梅子涵寫這本書的原因了,那就是:多關心孩子,精彩的生活無處不在!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9

最近我迷戀上了一本叫《女兒的故事》的書,它是由梅子涵叔叔寫的。

這本書主要分爲兩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是梅子繁寫的,也一樣有趣,和梅子涵的不相上下。

梅子繁她數學很不好,她爸爸很愁,每天吼呀吼,要女兒知道現在數學多麼重要,光外語好語文好是考不上市重點的,但女兒好像天生就是文科腦袋,不論怎麼吼腦子就不開竅。她爸爸一想自己也不好,爲什麼偏偏不是數學家,但又一想當數學家的女兒語文不好、數學好,自己也沒辦法,還有梅子繁的體育也不是很好,她總是50米,一百米不及格,她說全班女生都這樣,但她爸爸以前可是田徑隊隊長,響噹噹的短跑冠軍,怎麼沒遺傳她一點點的優良基因。

我很喜歡書中的人物,因爲她們都很善良、有趣。這本書比較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同學也愛看,怪不得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0

這幾天一直在看梅子涵老師寫的《女兒的故事》一書。這本書講述了梅子涵老師女兒童年時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我不再哇哇亂叫了》這一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梅子涵老師的女兒梅思繁在小升初畢業考試前兩天發生的一件事。因爲面臨考試改革,不是人人都可以考重點中學,而是必須在畢業考試中拿到“資格證”纔可以考。一個上午,梅子涵出了四道“行程問題”讓梅思繁做,害爲她在測驗,考試,平時的練習裏都做錯過,並再三叮嚀梅思繁說,行程問題可要當心哦!可是不知怎麼搞的,做好了拿給她爸爸一看,統統都是錯的,沒有一道是做對的,她爸爸就大吼大叫讓她重做,她低着頭,筆在紙上不移動舉步維艱,黃豆大的淚珠滴滴答答落下來。。。。。。到了中午十一點多鐘,梅子涵下樓去找梅思繁,梅思繁站在一棵樹下,淚水已乾,但額頭上全是汗,回到家梅子涵心平氣和的倒了一杯飲料給梅思繁,說,你重新做一遍,別急。結果梅思繁通通做對了。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在做錯題目時不能着急,越是着急越做不出來。我讓爸爸媽媽看了這篇文章,也讓爸爸媽媽明白了:在我做不也題的時候不能罵,不能叫和吼,越是罵,叫和吼,我就越做不出來,要心平氣和的和我一起分析錯的原因,教我掌握方法,教我掌握規律,教我不要粗心大意,教我怎樣檢查

我愛你——《女兒的故事》!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

最近,我讀了著名作家梅子涵寫的《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此書是女兒梅思繁從父親梅子涵那裏得到的最好的禮物。這本書,沒有多少華麗的語言,卻讓無數讀者感受到了這對幽默的父女倆,富有海派情趣,且典雅而詼諧,幽默而真實。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有一部分是父親梅子涵寫的,有一部分是女兒梅思繁寫的。它記錄了梅思繁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文中的故事內容真實,沉醉其中親切感撲面而來;文中的故事幽默有趣,愈讀愈有滋味;它是梅思繁最幸福、最難忘的童年。在這段童年中,有歡笑、有淚水、有無奈、有恐懼。而每當打開這本書,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涌上心頭,腦海裏像播放電影似得,童年的那些嗅事、那些趣事、快速地閃現在腦海……

這本書,它的寫作方式十分獨特,它不似有些書,整本整本都是華麗的詞藻堆積而成。這本書的語言平平淡淡,如同敘舊,卻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激發了我無限的聯想。絮絮叨叨的話語如同拉家常,夾雜的上海方言,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與舒服。這本書還非常的幽默,有趣。比如:父親在吵女兒,生氣了,正準備過去打她一巴掌,母親就衝過來保護她,背對女兒,胸膛對父親,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平常的舉動,在梅思繁筆下,卻把母親比作黃繼光、董存瑞、比作革命先烈。當時,女兒心裏一定害怕極了,她不理解父親爲什麼要那樣做,可是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明白了,父母這樣做都是爲她好,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呢?所以,女兒也慢慢地理解了父母的苦心。這樣一幕,在梅子涵筆下變得如此地幽默,讓我一邊看一邊開懷大笑。

猶記得,這本書還是在老師的推薦下讀的。起初,我只是漫不經心的隨手一翻,就丟在書櫃任其落滿了灰塵。後來,在老師的一次次的推薦下,我才勉強又重新把它翻開,一頁、兩頁、三頁……我漸漸地走進了書中,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跟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流淚,與字裏行間體會那濃濃的樂趣。很快,我對它愛不釋手,閒着沒事就翻翻,甚至有時候吃飯了也捨不得把它放下,我彷彿進入了梅思繁的世界,跟梅思繁一起長大。有時,在梅思繁遇到傷心事時,我彷彿比她還要難過呢!

我國著名理學家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說的不錯,也的確如此,《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共讀了三遍。每一次閱讀,都給我一種全新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個。讀了這本《女兒的故事》,我對"童年"的理解又加深了許多。莎士比亞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是呀!時間一去不復返,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好好珍惜童年,珍惜時間,趁童年時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讓快樂的種子在童年開出燦爛明豔的花朵。

教師點評:薛涵鈺,一個靦腆、聰穎的女生,一個熱衷於閱讀與寫作的女生,一個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的女生。因爲酷愛閱讀,鼻子上早早地就架了一副小眼鏡,儼然一個小博士;因爲喜愛閱讀,她已是雨鈴鐺中隊赫赫有名的金牌作家;因爲一本《女兒的故事》,因爲梅子涵與梅思繁父女倆只間這些有趣的故事,薛涵鈺同學筆下生情,一串串文字串起了一篇意味深長的讀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