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農莊男孩》有感八篇

讀《農莊男孩》有感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篇一:讀《農莊男孩》有感

讀《農莊男孩》有感八篇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農莊男孩》。書中的主人公叫做亞爾曼,他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哥哥叫羅耶,今年13歲,兩個姐姐分別叫做伊萊莎·簡和愛麗絲·伊麗莎白,一個十二歲一個十歲。他們生活在方圓幾裏內最大、最好的農場裏,各種牲口在農場裏活蹦亂跳着。他們還有大批的農田,而且經常在存摺裏存上一大筆數目可觀的錢。

他們一家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情:修剪羊毛、參加獨立紀念日、抵擋寒流……我覺得最刺激的還是柯斯老師趕走壞孩子了!他拿着威力巨大的牛皮鞭子,以一對五,十分頑強的與五位大孩子作鬥爭,最後把他們趕跑了,使他們不敢再在學校裏、在大家面前爲所欲爲了。

九歲時,亞爾曼接受了父親的考驗,父親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在農場裏自由的生活,而是在城市裏卑微的生活。他毅然選擇了在農場裏生活,從而通過了考驗獲得了一匹小馬。

這本書真的挺好看,我想推薦大家也來看看這本好書。

篇二:讀《農莊男孩》有感

該書描寫了一個農莊男孩,阿曼樂和兩個姐姐,一個哥哥隨爸媽在自家農莊生活的情景。

本書描寫了阿曼樂不喜歡上學,十分喜愛勢爸爸在農莊幹活。阿曼樂即懂事又十分調皮,經常養牛,餵馬,養羊,每天清理牲口圈的衛生,定時擠牛奶。他雖然才十歲,卻像個小大人一樣,天天除草,把莊稼整理的井井有條,種玉米,播小麥,種土豆,忙的不挨樂乎。他不想成爲城裏的生意人,只想像爸爸一樣擁有自己的農莊。目前他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匹自己的小馬。能熟練的訓練小馬,並駕駛馬車運送糧食回糧倉。

通過閱讀本書,讓我明白了阿曼樂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高貴品質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

篇三:讀《農莊男孩》有感

《農莊男孩》講的是,亞爾曼一家在大草原上生活的故事。

亞爾曼一家在大草原上有很多事情,比如豐收節到了,亞爾曼展出了自己的牛奶南瓜,而獲得了第一名,而他的姐姐,艾莉絲的毛線繡花是第一名,伊萊莎的果凍是第二名,今天亞爾曼一家出盡了風頭!比如:寒流來了,玉米苗兒全被凍僵了,亞爾曼一家用水潑玉米苗兒,可是,天亮了,有一小塊玉米苗兒還是死了。

這本書很好看。

篇四:讀《農莊男孩》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農莊男孩》。我看着最好的一篇是寫聖誕節的,講了小朋友總是想着過聖誕節。每當聖誕節來臨,總是有一頓豐盛的晚餐,那可是全年最豐盛的。而且好孩子可以有聖誕節禮物,壞孩子只能挨鞭子。

阿曼樂不想挨鞭子,於是只能儘量顯出一種很樂意,很高興的樣子。廚房裏總是香氣撲鼻。新出爐的麪包放在一邊,食品架上擺滿了糖霜蛋糕。阿曼樂一覺醒來,天還沒有亮。他感到很興奮,因爲這是聖誕節的早晨。阿曼樂的手伸進他的長襪裏,他得到了五分錢的薄荷糖。接着他掏出一雙嶄新的連指手套,他還掏出了一個桔子和一小包乾無花果。他想他已經掏完了,沒想到又掏出了一把又小又硬的摺疊刀。他向小夥伴們炫耀他的禮物。阿曼樂還吃了豐盛的晚餐。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懂得關心,照顧父母,多做一些家務。

篇五:讀《農莊男孩》有感

女兒很喜歡看書。但她那“喜歡”真讓人不敢恭維——家裏每個桌子上都有她打開的看了一半的書。而她看書的“收穫”也讓人不敢恭維——她每一本“看完”的書都只能說出“很好看”、“很真實”或者“很假不好看”,卻從不能講個來龍去脈出來——因爲她老是同時看好幾本書。然而最近,女兒卻總是抱着一本書在看。我感覺到她的反常,就去看了看那本書——《農莊男孩》,作者是美國的羅蘭·英格斯·懷德,書是從集美圖書館借來的。

等晚上女兒睡覺之後,我終於懷着好奇拿起這本《農莊男孩》,想看看裏面究竟寫了什麼。於是,用三個晚上的時間,我讀完了《農莊男孩》,感覺深受震撼。

原本我印象裏的美國文學的代表人物總是海明威、霍桑、馬克吐溫、福克納、傑克倫敦等讓人震撼的偉大文豪。但一靜下心來慢慢品讀羅蘭的《農莊男孩》,就不由人不由然而長嘆一聲——這個“兒童文學作家”羅蘭老太太,才更像是美國精神的象徵:

首先說,《農莊男孩》生活描寫筆觸的細膩和婉轉,就不是那些偉人和文豪們所能企及的。羅蘭寫這書的時候已經是65歲高齡的老太太了,她從沒有受過任何的寫作培訓。而她所寫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真實的生活回憶。比如《農莊男孩》的小主人公阿曼樂,就是後來的羅蘭的丈夫。也許只有這樣獨特又不完美的條件,才能逼着羅蘭老太太真正用“心”寫作,才終於寫出這樣細膩的文字吧。

再就是書中詳細羅列出來的、了林林總總的生活經驗和生產技能、技巧,可以稱得上是一本美國拓荒者的“百科全書”。書中講述的一些日用品製作方法非常真實。比如做肥皂,我小的時候我老爸就做過用燒鹼、豬油和豬“胰子”(豬的胰腺)熬製的“土肥皂”;另外我也見過村裏的老人家用牛油灌製的蠟燭。

最可貴的是書中的人文精神。同樣是田園生活,書中人物完全不同於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避世態度。他們熱愛勞動又享受工作,他們喜歡財富又勤勞致富,他們能在“獨立日”到來的時候體會自由和民主的偉大意義,同時還懂得感受作爲一個國家公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而阿曼樂最後的人生選擇更是對自由的嚮往……那是一種以勞動爲光榮、以辛勤和奉獻爲原則、以自由爲目的、又不乏生活情趣的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農莊男孩》一書中有非常值得中國父母借鑑學習和反思的地方——對孩子的教育。懷德夫婦對小主人公阿曼樂的教育始終貫穿着整本書的脈絡——在懷德的嚴苛要求下,9歲的阿曼樂養成了足夠他一生受用的品質——勤勞、勇敢、堅毅、快樂、有正義感、嚮往自由。那本來應該也是所有中國父母都向往的教育成果,顯然中國的父母有很多不一樣的聰明手法:我們的教育手法是溺愛和威嚇軟硬兼施、我們解決疑問時喜歡用精心編織的“善意欺騙”、我們行動規範又好像是不願明講的“見風使舵”和“唯利是圖”、我們總是要孩子“好好聽話”卻總是不敢解釋那些“話”是不是對的、我們一直有改變的想法卻沒有改變的勇氣……或許在懷德夫婦面前,我們這些當父母的真會覺得汗顏。

還有就是《農莊男孩》整本書中都洋溢着的溫馨的感覺,很讓人陶醉。他們不管是父子、母子、兄弟、姐弟、堂兄弟、還是鄰居、朋友、鎮上的居民、甚至議員政客之間,都能洋溢着一種溫情,真實又感人的溫情。或許那種溫情在當年辛勞又淳樸的美國拓荒者中才會特別突出。但那種溫馨浪漫的感覺能讓讀者一邊閱讀、一邊嘴角洋溢着笑意。

或許,喜歡讀書,就是爲了那種溫馨和陶醉吧。

是爲記,記錄自己讀到了一本好書——《農莊男孩》。

篇六:讀《農莊男孩》有感

我讀了《農莊男孩》這本書後,發現主人公阿曼樂(羅蘭的丈夫)有許多我們不曾有,和不再有的樂趣:鋸冰塊、訓練小牛、播種、剪羊毛、收穫、打麥子、拉木頭……

這本書是美國女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的《小木屋》系列叢書的第二本。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趕集》:主人公阿曼樂(羅蘭的丈夫)和他的全家帶着他們家的農作物去趕集,阿曼樂的南瓜中了頭獎。

讀完這本書,我想說: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是美國的黃金時代,雖然上學有點辛苦,但他們老師很和藹可親,就算他們有了過錯也都原諒他們。雖然他們經常要幹活,但幹活時可以不上學,而且在幹活中也有樂趣,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幹一些我們不經常幹或從沒有做過的事:釣魚、採漿果、剪羊毛、拉雪橇、做蠟燭、訓練小牛、種南瓜、收莊稼等。還可以吃一些沒有吃過的或很少吃到的東西:乾酪、炸蘋果配洋蔥、蘋果汁、爆米花等。再看看我們,雖然有現代化的機械,但是我們也很少有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像阿曼樂一家那樣熟悉各種農作物並知曉在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我連夏天收麥子都不知道),可是這樣的生活也一去不復返,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呢?平時唯一能與大自然接觸的就聽幾聲悅耳的鳥鳴,或偶爾爬一爬山,可是就這樣的生活也一去不復返。讓我們只能嘆息。

朋友們,你們讀過這本書麼?如果沒有讀過,快來讀一讀喲。

篇七:讀《農莊男孩》有感

一放假,我就馬上去和我的老朋友會見,你猜,這個老朋友是誰?是的,它是書。我的這位老朋友叫《農莊男孩》。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男孩,名叫阿曼樂,他們一家住在美國紐約州北部的一個農莊裏,別看他只有9歲,但他可能幹了,經常幫助爸爸擠牛奶、犁田、剪羊毛、收玉米等等。他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匹屬於自己的小馬。

爸爸的農場裏有兩頭小牛,分別叫星星和亮亮。阿曼樂對小牛很溫柔,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因爲他知道只有溫柔、耐心地對待它們,那麼他們纔會信任他。終於,爸爸看到他的付出,在聖誕節的時候送給他一匹小馬。阿曼樂每天不忘給小馬喝水、送食。小馬在阿曼樂的教育下,成爲一匹溫順的馬,阿曼樂自豪極了。

讀了這本書,我彷彿自己在和阿曼樂一起在農莊裏喂小牛、小馬,體驗了在農莊裏的生活,讀到最後阿曼樂的父親送給他小馬的時候,我也開心,就像送給我自己一樣。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動物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只要你溫柔地對待它們,它們就不會對你發出攻擊。所以,我們要善待它們,以主人的身份保護它們,那麼彼此之間纔會有信任!

篇八:讀《農莊男孩》有感

《農莊男孩》的主角是勞拉未來的丈夫——-阿曼樂。

阿曼樂小時候一家住在紐約北部的一個農莊裏。九歲的阿曼樂幫助爸爸擠牛奶、犁田、剪羊毛、收玉米……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擁有一匹屬於自己的小馬。

到冬季了,阿曼樂一家圍在一起,雖說外面吹着冷風,但這個家卻是暖暖的。這天起來,大家一起鋸冰塊以慶祝阿曼樂經過了爸爸的重重考驗。因爲,爸爸從外面收購了一匹小馬。

過了一段時間,有趣的收貨郎來了,他叫約翰。唐尼,是一個搞笑的胖子。他拉着阿曼樂爸爸高興的將小馬交給了阿曼樂,把阿曼樂高興的都要蹦起來。

阿曼樂夢想成真了,眼角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是的,他是個堅強的男孩,他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他的路還有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