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隨遇而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隨遇而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隨遇而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隨遇而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隨遇而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隨遇而安讀後感1

終於將雪藏在手機裏的《隨遇而安》翻出讀完。

一直不喜歡看名人傳記,總覺得書會刻意美化他們的一生,比如一個芝麻點的小事變成具有深遠教育意義的大事。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看到他們璀璨輝煌的一生,讓我覺得自己是如此暗淡不堪,內心的自卑嫉妒之心本能排斥而已。

但是,孟爺爺的自傳卻讓我有了別樣的體會。

童年篇,孟爺爺通過一個孩子當年最真實的心態和視角,用其磨練至今的文筆,給我們描繪了70年代知識韻味濃厚、鄰里情誼深厚的重慶。

中學篇。真的很難想象,如此成熟穩住的孟爺爺,竟然會有一個如此叛逆的中學時代。在這幾年,孟爺爺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昏暗,但是孟爺爺卻只是輕描淡寫地將這些不公、挫折講述出來。沒有抱怨,沒有憤憤不平,也沒有長篇大論的深遠意義,只是講述了一個懵懂少年隨“遇”而安的故事。

工作篇。孟爺爺向我們生動描述了他的工作內容,他的淳樸工友以及個性領導,而對於他自己努力,確甚少描述,向我們展示的更多是一種踏踏實實、隨遇而安的工作態度。

探險篇。我將文中孟爺爺拍攝紀錄片的經歷歸納爲探險篇,應爲我真的覺得這就是探險。新疆行,熱情的民族,兇險的吊橋,廣闊的美景,無不勾引着我對新疆的無限嚮往。儘管希臘、德國、以色列之行,並無兇險,但在孟爺爺獨特視角的描述下,對這些國家有了不一樣的瞭解。有似發現新大陸的驚訝,也有似感受新文化的衝擊。

儘管對《非誠勿擾》的熱度已不再,但是對孟爺爺的傾佩未曾減退。向孟爺爺學習!

  隨遇而安讀後感2

他說,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成功模式——踏踏實實做好當下。從這書中我讀出了孟非對重慶故鄉的鄉情,也彷彿在書中聽到了他一貫的幽默風趣,故鄉街邊懷念的味道,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印刷工期間的艱辛和所獲,電視臺裏的逐步成長……

雖然孟非一再強調這本書裏沒有勵志,但我讀後還是感覺很受震動,有點勵志、有點心酸。因爲上高中時學習嚴重偏科,他沒有考上大學,跟着哥兒們到深圳販海鮮,賠得一塌糊塗。後來,他在印刷廠當工人。有一次春晚,主持人說把祝福送給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孟非就跟他的小師傅說,說的就是我們吧。

對於在印刷廠當工人的這段時光,孟非認爲並不悲苦,他說:“我當時真不知道是自己事業的低谷;說今天是輝煌,有可能明天比今天還好呢?我心裏有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都會過去的。無論你的人生有多麼落魄,多麼絕望,咬咬牙真的很快會過去。你人生再輝煌、再明媚、再風光,都會過去的,喬布斯不也過去了嘛,你還能比喬布斯更牛嘛?”

孟非的隨遇而安,是一種積極、豁達、進取的人生態度,真實從容,順應本心,不執迷,不惘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改變。

  隨遇而安讀後感3

有這樣一個主持人,他沒有上過大學,卻有淵博的學識;他不是科班出身,卻紅遍大江南北。起初對他的瞭解因爲他的節目實在是太老少皆宜了,以至於這成爲了我們家每個週末的保留節目。直到他在微博上死磕晚點的航空公司、發誓永遠不準備去馬來西亞,我隱約感到了他並非只是一個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的主持人。

《隨遇而安》講述了孟非的童年重慶、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對他影響深遠。中學時代的嚴重偏科,黑暗得讓他看不到未來。臨時工的日子辛酸艱苦,卻奠定了他往後的不平凡。從攝像、記者、編導、製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過。四十年,人生坎坷,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意間轉折。順應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隨遇而安,是很多人問起他的心路歷程時,他給出的唯一答案。

我有時在想,是不是大腦過度運轉產生熱量才使他的頭髮慢慢枯萎,以致變成光頭,比如葛優、徐崢、樂嘉、郭德綱等,也許他們稱不上智者,但至少說應該是聰明人,孟非凝練語言和精妙的表達能力應足以證明這一點。

孟非是個會講故事的人。讀他的文字,就像是和一個見多識廣的朋友,在一個午後坐在咖啡館裏天南海北的聊天。他隨和幽默,講的有滋有味,讓你心中充滿了嚮往。

有一個新聞界人士評價這本書,說孟非的經歷其實沒有那麼曲折離奇,他的那些選擇也是不得已,不值得大家如此崇拜。但我覺得能說出這樣的話,他就已經輸了。孟非的經歷的確不是他自主選擇的,但那些艱難的處境和年頭,不是任何人都扛得過去的,過不去,就是粉身碎骨萎靡崩潰,可孟非扛過去了。

看一個成功人士的自傳,你總不能指望複製他的經歷,又或者說跟隨他的腳步,但你可以做的就是體會他的態度,無論是對人、對工作、還是對人生,這種態度都是你所能獲得的最大財富。

  隨遇而安讀後感4

從默默無聞到光芒四射,從童年重慶到少年南京,從攝像到記者再到編導,製片人,最後成爲了全國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他就是孟非。四十年,人生坎坷,跌跌撞撞地成長,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如同一塊美玉經過歲月的雕琢,熠熠生輝。

“隨遇而安”,一步一步成長,則是他心路歷程的唯一答案。

孟非教會我腳踏實地。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我貼着地面行走,不再雲端跳舞。”雲端的風景固然美麗誘人,但貼地而行纔是人所在的狀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如果雲端和地面有一個梯子相連,那麼你能做的,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摔倒後爬起來纔會變得堅強,生命纔會精彩。他讓我懂得:不能在低處穩步,何以在雲端跳舞?不能腳踏實地地努力拼搏,又何以逼向人生的頂峯?

孟非教會我,“成長”的路上也要放棄某些東西。一個平平凡凡的人,包括你我他,做不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在自己力所不能及之時,爲前途之計,需要放棄時一定要勇於放棄,這也許也是成長道路上很艱難的一課

放棄就是在上錯車時,及時下來,不然會一錯再錯;就是在不能成爲一塊大基石的時候。安心去做一顆默默無獻的石子。因爲放棄,造就了成功。

孟非教會我,成長需要時間。

在自然界或者人生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都是以漫長的時間爲代價的。古有在荒無人跡的冰雪世界裏含辛茹苦十九年的蘇武,終於成就了世代傳頌的高風亮節;今有孟非從平凡無比到知名主持人的美麗蛻變。從古至今,這一個個“遲到”的風景哪一個不是以漫長的時間爲代價的呢?

遲開的桂花最香,晚放的菊花最久,酒釀的老酒最純,晚成的大器最有價值,他們明白,自己是一罈美酒,年代愈久,芳香愈烈。

“遲”又何妨?

孟非,用他四十年的心路歷程告訴我們:生命因成長而美麗需要拼搏,需要懂得捨棄,需要去耐心等待,而更重要的是慢慢成長。因爲“生命因成長而美麗”。

  隨遇而安讀後感5

最近讀了孟非老師寫的《隨遇而安》。正如孟非老師所說的,在書中確實找不到太多的亮點,甚至有點寫到哪算哪的感覺。但是,這也正映襯了書的題目“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並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得過且過。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是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所以說,書中講述的就是孟非順應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一次次改變的一個個故事。

雖然去讀書所花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書中有好幾個片段確實讓我頗有感觸,甚至從中找到了不少相似之處。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想:

一,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孟非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成長的,書中提到,在他重慶的童年歲月中他是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裏。我也是這樣的。我出生之後,就是由外婆來帶。外婆在家中是很強勢的,她全程包辦我的起居生活,甚至不容其他人插足。外公外婆對我的教導是從平日中進行的。他們的學歷都不高,他們的言談舉止卻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他們懂得的道理,都是從社會中摸爬滾打得來。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從小就要求自己要很懂事,這使我的性格變得謙恭,可同時也爲我日後不主動、不自信的性格埋下了禍根。隨着自己不斷長大,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對自己的家庭有了許多的思考。然而,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外婆的愛,因爲自從我出生以來,她就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我的身上。我知道,這是母系氏族對我影響。

  隨遇而安讀後感6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非誠勿擾,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孟非和樂嘉,但是我知道我喜歡他們的原因,因爲他們身上有很多的品質是值得我學習的。

孟非的《隨遇而安》是一本敘事類自傳,在整本書中沒有什麼人生哲理,只是在講他這半生的經歷和生活經驗。

孟非出生在重慶,十幾歲就隨爸媽來到南京,可是在他記憶最深處,還是對重慶的感情最深,記憶也最深。偶爾回到重慶時,還是那麼的親切。我覺得兒時的記憶和生活是那麼的純真,那麼的快樂,也是對自己影響最大,所以我想說:有空就常回家,回到自己兒時生活的地方多看看,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找回最真的自己。

孟非從十幾歲到現在,就一直生活在南京,在南京上的初中,高中。孟非沒有上過大學,這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事情,這也是我很佩服他的地方。我覺得你的成功和你的學歷沒有必然的聯繫,跟你的人生經歷和態度有重大的關係。所以我想要提醒那些學歷很高,卻態度不端正的人們,醒醒吧,看看現實的社會,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這纔是硬道理啊。

孟非的人生比較的複雜,他做過的工作也是比較多。從印廠的印刷工,到電視臺的臨時工,到攝像,到拍片,到製作,到編導,到節目主持人,這都是他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經驗。所以人生的每一個工作,每一個經驗都是有意義的。特別是每一次的冒險都是他走向成功的助力器,比如他拍攝的《西域風情》,當時拍攝的條件非常的差,因爲是在新疆拍攝的,所以走的路都是什麼沙漠、冰川,高原,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決定放棄,而且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並深深的愛上了新疆。這次的拍攝讓孟非真正的成長起來,在以後的拍攝,製片中都體現了這次歷時三個月的新疆拍攝,給他加了很多幫助,能讓他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的順利。

從那以後,他做了南京零距離等節目,現在又在做非誠勿擾和非常了得,這兩期節目的收視率也非常的高,這都是他成功的見證啊。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孟非因爲拍攝工作的辛苦,而放棄當時的工作,或許他的人生軌跡就不是現在這樣了,這應該都歸結於他的堅持吧。所以他的精神也一直影響着我,讓我在辛苦的工作中堅持下來,非常謝謝孟爺爺。

希望我也能像孟非那樣——隨遇而安,過屬於自己的小生活。

  隨遇而安讀後感7

今天,我看到了《隨遇而安》這本書。

《隨遇而安》說的是孟非“宏偉遠大”的勵志故事。他敘述的是另外一種成功模式——踏踏實實做好當下。從這書中我讀出了孟非對重慶故鄉的深厚感情情,對爺爺及街邊的懷念,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印刷工期間的艱辛,電視臺裏的逐步成長及在國內、國外做記者時的所感所想。

雖然孟非一再強調這本書裏沒有勵志,但我讀後還是感覺很受感動,甚至有點心酸。因爲上高中時學習嚴重偏科,數理化三門還不及100分,他沒有考上大學,便跟着哥兒們到深圳販海鮮,賠得一塌糊塗。後來,他在印刷廠當工人。整日雙手黑乎乎的全是油墨,到現在他還下意識的害怕自己的手沒洗乾淨,甚至有次出工傷事故差點把一隻手賠上。有一次春晚,主持人說把祝福送給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孟非就欣慰的跟他的小師傅說:“說的就是我們吧。”對於在印刷廠當工人的這段時光,孟非認爲並不悲苦,他說:“我當時真不知道是自己事業的低谷;說今天是輝煌,有可能明天比今天還好呢?

我心裏有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都會過去的。無論你的人生有多麼落魄,多麼絕望,咬咬牙真的很快會過去。人生中總會有瓶頸期,總會遇到困難、挫折,總會走坎坷之路,但,這些終將會過去,回想過去,這些反而是你人生中最充實、最有收穫的一個階段就像徐玲老師說的:當你回想起當年最困苦的時刻,卻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所以我們要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歲月給我們的磨礪,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他們給予我們鼓勵,感謝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們向前的動力。

在電視臺中孟非也是從一個人人都瞧不起的臨時工逐步成爲擁有了各種技能的製片人、主持人,他總都是樂觀而自信的面對每一個挫折,在當記者四處訪問時期他也處處能感受到各個地方的人文及那裏人們的真、善、美。

孟非的隨遇而安,是一種積極、豁達、進取的人生態度,真實從容,順應本心,不執迷,不惘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改變。

人活在世上,都要面對種種壓力。我們要努力調整自己,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然後持之以恆才能通向成功。孟非前半生的經歷就告訴人們這一點:不氣餒、不放棄,腳踏實地做好自己,你也許會成爲下一個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