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1

活着是一種力量,走了是一個榜樣當時許許多多年輕人,深深受到巴金作品的影響既是在今後的文學創作上也是在人格塑造上。

“巴老對年輕人寫作非常鼓勵。有時候,他會把一些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的優秀作品推薦到報社發表。”

記錄巴金,是一生的幸運。現在,我越來越感到,他的存在,就是一種力量,不僅與我,更是對整個社會。”

“巴金先生歷經風雨能活到百歲有餘,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生命的象徵。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紀初,照片上的巴金老人總是那麼精神矍鑠。

如今,巴金西去了,他的精神從此成爲一種榜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時代也因之結束了。

在我看來,巴金最終稱得上是一個“完人”,也許並非完美,但十分完整。“長時間以來,他一直是中國文學界的前輩,從此,我們失去了一個大師。巴老活着,是一種力量;現在走了,他的精神更是一個綿延的榜樣。”

爲了寫《巴金傳》,徐開壘訪問了巴老的出生地——成都,訪問了巴金的堂弟李西齡、侄子李致,徐開壘大體上弄清了巴老大家族百年來的變遷。

徐開壘說,巴金對他的寫作十分放手,巴老從不向他表示應該怎樣寫或者寫什麼。徐開壘每寫完一章就把原稿交給巴老校閱。《巴金傳》上、下卷一共十二章,巴金一字不易把書稿直接交給該書的責任編輯李濟生。直到正式出版前,巴老請他的女兒李小林把全書從頭至尾唸了一遍給他聽,直到這時巴老才提出了補充修正的意見。徐開壘說,巴老對他工作的支持,實在是也的幸運。

徐開壘說,生活是作家傳記的中心。他曾就此問題請教巴老。巴老回答說:"作家傳記是以作家在實際生活中的爲人,來對照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看看兩者是否符合。"徐開壘說,巴金的這一段話非常令人信服,他正是按照這個準則,去寫巴老的一生。

去年五月,徐開壘完成了《巴金傳》的寫作,從某種意義上說,由徐開壘爲巴壘作專是一件頗合情理的事情。徐開壘比巴金年輕十八歲,他正好處在一個交替的層面上,徐開壘本人也是作家,如果把他算作老作家,也是老作家中最年輕的。如果把他算作"青年一代",他又是最年長的。在承上啓下、承前啓後這個意義上,徐開壘是最爲恰當的人選。特別是一九四九年之後,徐開壘和巴金生活在完全相同的大時代背景下,徐開壘可以很好地把握整個時代的脈膊。徐開壘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這也保證了《巴金傳》文筆的流暢優美。

隨着年歲增長,巴金身上的激烈情緒漸漸淡化,自文化生活出版社成立之後,我們便可以看出巴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有所轉變。在他的堆滿着外文書籍的書櫥裏,也開始出現了明代萬曆刻的線裝本《批點唐詩正聲》。傳統舊戲也不再被他視作攻擊對象了。尤其是川戲,成爲他的業餘愛好。據他的朋友回憶,五十年代初他在興致好的時候,可以隨口背誦許多古詩,包括《長恨歌》、《琵琶行》那樣的長篇,這很使人想起巴金在幼年時候,由他母親親自教誦《白香詞譜》的情景。也許到了中年以後,母親在無意中留給作家的古典文學的修養方始開出了燦爛之花,這些美學趣味上的變異,與作家的生活環境,政治情緒都有密切的關係。

對於年輕時候的行爲,晚年巴金作了認真的反省:“我年輕時候思想偏激,曾經主張燒燬所有的線裝書。今天回想起來實在可笑。”他對簡化漢字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認爲如果漢字走向拼音化,“這樣我們連李白、杜甫也要丟掉了。”然後他說:“我們有那麼多優秀的文化遺產,誰也無權把它們拋在垃圾箱裏。”他的這番話,與1932年的激烈,形成了鮮明對照。

隨着偏激思想與情緒的消退,濃厚的文化興趣與獨特的藝術鑑賞力,在巴金身上凸現出來。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等人的著作的同時,他翻譯了歷來被認爲是唯美作家王爾德的童話;他酷愛買書、藏書,在同時代作家中其藏書量名列前茅。最突出的貢獻,莫過於他作爲編輯家、出版家的業績。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2

這兩個星期,我把《巴金散文》,這本散文集讀完了,讀完後,我彷彿進入了巴金的內心世界。

巴金寫的《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帶我進入了巴金他心靈深處的那一片深深的愛國情懷,文中開頭兩段:說了故土對巴金的養育之恩,故土給了巴金的扶持﹑給了巴金的衣食﹑給了巴金的苦樂﹑給了巴金的親人﹑給了巴金的朋友﹑給了巴金的幸福﹑給了巴金知識後痛苦的源泉……寫的最後一段話: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我恨你,又不得不愛你。這句話巴金把他的內心世界,說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爲要離開他,卻不能挽留住;不得不愛他,是因爲巴金對故土十分的喜愛。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讓巴金走進痛苦的深淵。

還比如說:讀巴金寫的《我的夢》,帶我進入他那堅持寫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棄的想法:有一個心理在阻擋他前進的理想,在敲擊他心中豎立的信念,在關上窗戶,迎來“放棄”的客人,把“信念”趕走在門外。但是巴金從不受心中的阻攔,把那個阻擋的心理推開;把豎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堅固;打開窗戶,迎來“信念”的客人,把“放棄”趕走在門外。爲了寫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棄了常人所擁有的:光明﹑愛﹑自由﹑幸福,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全都拋棄了。而選擇了整天在書堆中,勤奮的寫文章,爲了寫出更好的作品,不斷的努力、堅持、奮鬥、克服……我認爲巴金他堅持寫文章的想法是那麼偉大!讓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不計其數的人也像巴金一樣,有着永遠不放棄的信念,爲了考上好的`大學而努力學習,爲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奮鬥,爲了登上高峯而努力堅持,爲了心中的夢想去克服困難……

我希望每個人能像巴金一樣,有着永不抹滅的信念,去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事情。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3

巴金的童年是比較幸福的,身爲富貴人家的少爺,打小就有丫鬟香兒的陪伴,一起拾桑葚,一起拾雞蛋,還頑皮地給各只雞取上個性的名字。和大花雞結下深厚感情,出於孩童的天真不忍心吃雞肉。“爲什麼生來是雞,就該被人殺死作菜吃?”這個問題讓人寒心,也體現出巴金善良的性格。在巴金童年生活中另一個重要的人便是楊嫂,楊嫂一生愛清潔,死的時候卻極度邋遢,書中的一些細節描寫讓人感動。命運就是這樣,已經被安排好了就難以改變。

而更讓人寒心的是,楊嫂的死竟然被當作了好消息。全家人都在等着這個“好消息”,希望一個人死去,而這個人卻恰恰是自己最愛的人。對巴金童年生活影響很大的是巴金的父親和母親,從回憶中可以看出來,巴金的母親愛護下人,愛護孩子,是個溫柔善良的好母親。巴金的父親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刑罰犯人卻於心不忍。良好的家教培養了巴金的善良品德,這種品德讓他能對祖國對人民產生無限的愛,進而用各種作品來表達這種無限的感情,爲國家留下了一筆財富。巴金留給後人印象最深的是三個字“說真話”,誠然,做人要做好人,說話要講真話。

巴金童年生活的印象與他其後的生活相比是平和的,沒有太多淚水,沒有太多憤怒,日子裏充滿了平靜的喜悅。而在文革期間,巴金遭受了各種各樣的折磨,有人評價說,巴老是當代活得最痛苦的老人。巴老在晚年重病之時仍然筆耕不輟,寫下長篇小說長夜。在84年在東京召開的第47屆國際筆會上,81歲的他無限深情地談起了自己的創作經歷。拿他自己的話講:“我是從讀者成爲作家的。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大量的養料。文學作品用具體的形象打動了我的新,把我的思想引到較高的境界。藝術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奮,作者們的愛憎使我受到感染……前輩作家把熱愛生活的火種傳給我,我也把火傳給別人……我們有一個多麼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來的傑作,它們支持我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勤奮寫作,使自己變得更善良,更純潔,對別人更有用,而且更勇敢。”這種“我要把火傳下去”的慾望支撐着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創作出一部又一部偉大的作品。

巴老的死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文壇的參天大樹倒下了,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重要精神財富。

“我家鄉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我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接受陽光雨露,與花樹、禾苗一同生長。我唯一的心願是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裏。”

而現在,巴老的願望也算實現了,華夏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每一片都在呼喚。巴老將永遠與祖國同行,留在人們溫暖的心房裏。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4

巴金不是一位文學家,但他寫作了五十多年,他最開始寫小說只是爲了尋找出路。他出生在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裏,在許多所謂的“上等人”和“下等人”之間渡過了他的童年。在富裕的環境中它嚐到了下等人的生活,在僞善和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他聽到了年輕的痛苦的呻吟。他覺得這個社會出了毛病,但卻又說不出毛病在何處,該如何醫治。他把他的家庭看作是一個專制的王國,他坐在舊禮教的監牢裏,看着親近的人們在那裏痛苦地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然後慢慢地死去。

他想找一條救人、救世、就自己的路。他最終選擇了寫作,是因爲他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與恨無法宣泄,好像落在無邊的大海卻找不到岸。所以,他要找一個心的歸宿——寫作。

從本質上看,巴金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始終生存於崇尚理想、追求光明、堅信未來必勝於現在的精神空間裏。早在“五四運動”前後,巴金就尋找和確立了自己的“信仰”,並在心靈的祭壇上立下了爲理想奮鬥終身的誓言。後來隨着時光的消逝,巴金所追求,巴金賴以奮鬥不息的心靈支柱逐漸從原來具體的信仰轉化爲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心靈的燈”,轉化爲抽象的理想、光明與正義。甚至到了晚年,他也還滿懷信心地說:“任何時候在我的前面或遠或近,或明或暗,總有一道亮光。不管它是一團火,一盞燈,只要我一心向前,它會永遠給我指路。”

他不僅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巴金總是堅信,“春天是不會滅亡的”“生活裏是充滿着春天的。秋天裏的春天,冬天裏的春天,而且有很多很多的春天”。他“從來不曾懷疑過:舊的要滅亡,新的要壯大;舊社會要完蛋,新社會要到來,光明要把黑暗驅逐乾淨”。

然而巴金又絕非個人英雄主義者,他所追求的是人類平等、自由、互助的共同理想,而不是一己私利,他的人格精神中始終包含着自覺的羣體意識。巴金認爲,應該“把個人的命運聯繫在羣體的命運上,將個人的希望寄託在羣體的繁榮中”。“人對他的同胞必須真誠,必須互助;離開了合作與互助人便不能夠生存”。他常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與接受;人只有在衆人的幸福中才能求得個體的幸福。

總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英雄主義以及羣體主義是巴金人格精神中的四塊基石,它們代表着巴金最根本的人生追求與價值取向,人們從巴金身上所看見的無私奉獻、善良正直、真誠熱情等諸多美好品格正是這些人格精髓的具體體現。這一切融入文學創作,也就使巴金的作品顯示出一種迥異於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學品味。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從他的身上我明白了: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爲多數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飯活着,人活着也不是爲了個人的享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巴金那樣的燃燒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熱情。巴金的死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文壇的參天大樹倒下了,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重要精神財富。

《巴金自傳》的讀後感5

寒假的時間是充足的。這一天,我情不自禁地走進了圖書館,尋找書看。書架上的書數不勝數,讓我看得眼花繚亂。這時,針看到一本《巴金自傳》,腳步也隨之停下來。我拿着書走向書桌,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我先看了《文學生活五十年》這一段,使我受益匪淺。它主要講了巴金五十年來的文學生涯。漸漸地,我看完了這本書,也加深了對巴金的瞭解。

巴金不是一位文學家,但他寫作了五十多年。他開始寫小說,只是爲了找尋出路。他生在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許多所謂“上等人”和“下等人”中間度過了他的童年,在富裕的環境裏他接觸了下等人的悲慘生活,在僞善和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他聽到年輕的痛苦呻吟。他覺得社會出了毛病,卻說不清病在何處,又該怎樣醫治。他把自己的家庭看作專制的王國,他坐在舊禮教的監牢裏,眼看着許多親近的人在那裏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終於慘痛地死亡。他們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傳統觀念和兩三個人一時的任性殺死的。巴金離開了舊家庭就像摔掉一個可怕的黑影。他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救自己的路。他選擇寫作,是因爲他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與恨無法宣泄,好像落在無邊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顆心無處安放,所以,他要找尋一個心的歸宿——寫作。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從他身上我明白: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爲多數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飯活着,人活着也不是爲了個人的享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巴金那樣的燃燒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熱情。

這一本書讓我學習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把巴金豎立成我的榜樣,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