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推薦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推薦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推薦

《裝在套子裏的人》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契柯夫的著名小說。小編整理了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一:

小說中的別里科夫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環境的一種欺壓現象。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裏,卻有一樣的問題。被套在套子裏,這裏的人,太謹慎、多疑;太悲觀,自卑;不敢把話拿到“桌子上”說明白。更不敢率先做榜樣,打開那把“枷鎖”,吸收新的思想。最後糊塗過完一生。

我也常常困在套子裏,觀察着別人的一舉一動,仿照他們,刻意去改變我的出發點,麻木的看着生活中的這一切。就像我和我的摯友,遇到同樣的煩心事,她從來都是冷靜思考,一笑而過。換做我,也許會陷進自己的“小套子裏”。執迷不悟,日積月累變得多疑、惆悵。自己在自己的生活環境裏,哭幾次,摔倒幾次,磕磕絆絆長大了。我們或許一樣,迴避着套子外的世界,變成一個大累贅,控制着你。

沒有父母那一輩的時代,沒有親兄弟兄妹,都是家裏唯一的寶貝。父母那一輩和親兄弟姐妹相處的親情感情,始終是沒有機會感受到了。當我面對和大人們一樣的尷尬處境,第一反應是看他們怎麼處理,然後跟着大人敷衍一下過去,滿足大人的意思。甚至做的好像一切本該就這樣。最後,躲在套子裏,親情也好像變“輕”了。它伴隨着你,變成一種你習以爲常的手段,一代代傳下去。

大人們也一樣,互相打探着別人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再判斷自己要不要做迴避。兄弟姐妹的做法,相互影響,“學習着”。自然而然陷入一個套子裏。可是那份親情,似乎在這種尷尬的處境裏忘記了。那份血液、親情在哪裏?只有自顧自的利益感受了麼。我這樣問過爸爸,他沉默了,並不是忘記了,也不是想刻意迴避,而真的是大家在一個套子裏生活久了,誰都不想做第一個“鑽出來”的人。低頭不語,或許大人們本並不想真的去“學習”,是“苦衷”控制了他們。或許你真的很想擺脫它。

我們生活在這個四通八達的時代,公路上的攝像頭拍攝違規駕駛、副駕系安全帶的規定,都是人爲訂出來的。同樣,我們所有人被圈在一個套子裏,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了套子,或者觸碰到了套子的邊緣,都會有懲罰,付出各種代價。最後潦潦草草的結束了一部分人生。相比之前“無形”的套子,“交通規則”有形的套子是不得不去遵守規則,那麼有的人便要“走出”套子,那是極不好的。只有你遵守它,它便也會保護你,套子有時候還是好的。它帶給你很多便利,幫你過濾掉那些“罪犯”。

其實,你我他都是套子裏的一部分,不管是好的、壞的套子。你必須承認你存在於其中扮演着一個角色,或者很多角色。只有你開悟,心胸擴大,才能過得快樂。《心經》裏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得即是這個道理,套子並不是困住你的“枷鎖”,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楞嚴經》正好對困在裏面的人有所淨化,讓自己可以坦然豁達。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二:

契訶夫以漫畫、誇張的筆法爲我們刻畫了別里科夫這一可憎可惡、可悲可嘆的人物形象。其裝束、言行、思想、生活方式極其怪異、荒唐、可笑,彷彿是從棺材裏爬出來的殭屍,所到之處瀰漫着腐臭和陰鬱,爲了防止自己接觸陽光、新鮮空氣而被迅速風華成粉末,他不得不用裹屍布把自己密封起來,裝在套子裏。接着需要做的是把小城變成棺材,讓所有的空氣和呼吸靜止,讓所有人習慣於呆滯和封閉,讓所有人和他一樣,變成只會呼吸不會思想的行屍走肉,變成只會聽從驅屍法師指令,一跳一跳毫無表情,行進在末路的殭屍。他還真擔驚受怕地得意了一些年,用蒼白的小臉和沉痛的嘆息轄制了這座城市,用千萬別出什麼亂子爲城裏人的手腳嘴思想戴上了鎖鏈。人們屈從了,不敢快樂……如果說別里科夫在一開始在人們的眼中還是一個奇怪的異類,被排斥嘲笑,那麼,如今的小城裏的大多數人一被同化,牴觸和反抗在恐懼中一點點消失殆盡,不敢做人應該做的事情,他們的靈魂已經被攝取,只剩皮囊。笛卡爾說:認識一根會思想的蘆葦,人有一顆會思想的靈魂,人因爲思想而偉大、高貴。然而,當人的思想被關在籠子裏而失去自由飛翔時,當人缺少了靈魂和思想的支撐時,將萬劫不復,人已經不是人。這是一座永無天日的死城,連喪鐘都沒有。

別里科夫真的具有魔力,真的很可怕。他不是像孫悟空一樣,把一根汗毛化出多個別里科夫去管制小城,也不血淋淋地咬上誰一口,只是定睛一看,便攝取了那人的靈魂,多了一個同盟者,成幾何倍數增長。武力壓制畢竟是辛苦的,反抗更加激烈;思想同化卻是事半功倍,能化敵爲友,化干戈爲玉帛,一起對付那些真正的異類。投降吧,抵抗無益,清醒的人越來越少,孤獨很痛苦,不如一起麻木,又少了恐懼的折磨。這多想魯迅寫的舊中國,因愚昧、思想被控制而麻木,自覺地遵守,維護那個置人於死地的秩序,吃人,也吃同類,被吃。然後,看大戲一樣,舒服一時,如同吸血鬼一定要嗜血纔不至於灰飛煙滅,他們也要嗜血,找一些樂子,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於是別里科夫被畫了漫畫,嘲弄一下,多有意思,就是願意希望看到他更加蒼白的笑臉,尷尬的窘態,有意思,他哆嗦了,他憤怒了,還無計可施。於是有人極力地慫恿他戀愛、結婚,要看一看動了情的小別會鬧出什麼笑話以饗觀衆。果不出所料,又有點出乎意料。不是金風玉露一相逢的浪漫愛情佳話,是醜態百出、花樣翻新。先是漫畫讓他窘迫、然後騎自行車事件讓他心神不寧,然後是與科瓦連科的衝突,被推下樓去,最後是華聯卡的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這回可看了個過癮,他們把小別推上舞臺,又在他的臉上塗一點白,再塗一點紅,讓他在聚光燈下表演,他一次又一次想逃到臺下,又被一次一次推上來。真是不負衆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波瀾,是茶餘飯後的好談資。不想,竟死了。沒關係,再從他們之中找一個,這種人經過多年培養,數量衆多。生活不停,就會好戲不斷。

但我看到的不是喜劇而是悲劇。不希望從你的眼裏露出狼一樣的綠光。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醒來時,不希望我們的身體裏流着的是殭屍的血,奴隸的血而是真正的人的血。北島說,“我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只想做一個人。”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三:

穿着雨鞋,帶着雨傘。總是把臉藏在衣領後面,他就以這樣古怪的打扮,封閉的形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他歌頌過去,歌頌從來不存在的東西。他只信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他教的課程是希臘文,他同他所教的語言躲避現實的生活,他的口頭禪是“千萬別出什麼亂子”他曾試圖走出套子,打算結婚,最後卻死於婚姻的失敗,他是一個爲自己編織套子的人,與世隔絕,可憐而又可笑的人。他膽小,懦弱,腦子裏裝滿了對世俗的偏見,他害怕新事物,甚至連生活中的小事都能使他感到不安,他如一隻攜帶着病菌的小白鼠,所有人都害怕他。

他卻也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活着他是一個平凡的別里科夫,但他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類人,他們有着保守落後的思想,他們之忠於條文,畏首畏尾,害怕變革。他們總是一本正經地做着極爲荒誕的事,但人總是要生活的,人總是要向前發展,文明才能進步,正如別里科夫之於科瓦連科姐弟,一個守舊,落後,愚昧,一個卻敢想,敢說,敢做。他們有先進的思想,主宰着新的生活,他們是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出現如沉悶的午後突如其來的一陣清風,爲壓抑的社會,注入一種新的活力,給仍在迷茫中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光亮和希望。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四:

《裝在套子裏的人》全文一萬餘字,採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借中學教師布爾金之口講述有關別里科夫的故事。課文直接截取了與別里科夫有關的內容。姑且不論這種刪節是否會偏離契訶夫原作的主旨,就直接截取的與別里科夫有關的內容而言,筆者以爲,課文刪掉了幾處精彩之筆,令人感到實在可惜。

第一處是關於華連卡的介紹:……她長得也高,身材勻稱,黑眉毛,紅臉蛋--一句話,她不是姑娘,而是蜜餞水果,那麼活潑,那麼愛熱鬧;老是唱小俄羅斯的歌,老是笑。她動不動就發出響亮的笑聲:“哈哈哈!”……把我們,連別里科夫也在內,都迷住了。

第二處是別里科夫關於婚姻的自白及相關介紹:“不成,婚姻是終身大事;人先得估量一下將來的義務和責任……免得日後鬧出什麼亂子。這件事弄得我煩死了,我好幾夜睡不着覺。我得承認我害怕:她和她哥哥有一種古怪的思想方法;您知道,他們對事情的看法那麼古怪;她的性子又很野。結婚倒不要緊,說不定可就要惹出麻煩來了。”

第三處是柯瓦連科對別里科夫的評論:“我不懂,”他常對我們說,聳一聳肩膀,“我不懂你們怎麼能夠跟那個愛進讒言的傢伙,那幅叫人噁心的嘴臉處得下去。……不行,諸位老兄,我再在你們這兒住一陣,就要回到我的農莊上去,捉捉龍蝦,教教烏克蘭的小孩子唸書了。我是要走的,你們呢,儘可以跟你們的猶大在這兒住下去,教他遭了瘟纔好!”

第一處比較集中地刻畫出華連卡的性格,既有細節描寫,也有對比手法,一位美麗活潑、愛說愛笑、開朗大方的“女神”形象躍然紙上,令人過目難忘。第三處痛快淋漓地表達了柯瓦連科對別里科夫的深惡痛絕,將柯瓦連科思想進步、愛好自由、勇敢無畏的個性鮮明地表現了出來。柯瓦連科兄妹(課文中爲姐弟,下同)是作爲與別里科夫相對立的形象出現的,他們代表着具有民主自由思想的進步力量,是有正常的人類情感的人,是敢於和“套中人”鬥爭的人。因此,原文中柯瓦連科兄妹的鮮明形象對別里科夫式的“套中人”形象無疑具有重要的反襯作用。相比之下,課文刪掉了以上兩處內容,柯瓦連科兄妹的形象性格缺少鋪墊,致使後面的情節顯得有些突兀,同時人物形象也比原文蒼白。

原文用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敘寫別里科夫的婚事。在內心深處,別里科夫對愛情不無渴望,但是他身上既有的“套子”(如刻板的生活習慣,對生趣盎然的愛情生活的恐懼等)太厚重,他無力掙脫,他怕承擔結婚的義務和責任,他怕結婚會鬧出亂子。試想,一個連婚姻的義務和責任都不敢承擔的人,他的心靈該是到了多麼麻木枯竭的地步!第二處正是對別里科夫這種心理的細緻刻畫,描述了別里科夫對待婚姻愛情的態度,表現了他的性格分裂,進而昭示讀者:別里科夫既令人可笑,又是一個悲劇人物。

共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推薦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五:

《裝在套子裏的人》的人物形象,除了別里科夫這個主要人物之外,次要人物柯瓦連科兄妹也不會被忽略,但小說中的亮點人物——“促狹鬼”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個人物也有值得挖掘的豐富內涵。

小說中寫對別里科夫的“怕”大都是畏懼,是順從,至多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恨而不敢爲。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只把憤怒埋在心裏,“促狹鬼”就是敢作敢爲的人物。如果柯瓦連科看不慣別里科夫的思想言行,顯示了外來新派人物的力量,那“促狹鬼”則代表了小城內部的進步力量。由小說中的相關內容可以推斷,“促狹鬼”很可能就是別里科夫的同事,他一手策劃和製造了“漫畫事件”,成爲別里科夫猝死的誘因。據此,我們可以欣喜地想象,即使別里科夫不死,這個專制主義的鷹犬人物未來的日子也肯定不會安寧。

一幅漫畫就把他弄得難堪至極,今後,“促狹鬼們”還不知要怎樣捉弄他呢!可見,“漫畫事件”的炮製者代表了一股不該小覷的力量,我們不應該忽視這一亮點人物。同時,作爲別里科夫的.對立面,柯瓦連科兄妹是小說致力刻畫的人物,是細線條的描摹;而“促狹鬼”是一帶而過,是粗線條的勾勒。有粗有細,互爲補充映襯,顯示了作者刻畫人物筆法的多樣性。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六:

我讀過一篇文章,叫《裝在套子裏的人》,在實際生活中,我也見過這樣的人。他是我爸爸的一個朋友。書上說:“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裏,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裏,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裏的。他的臉也好像蒙着套子,因爲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裏。他帶黑眼鏡,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總之,這人總想把自己包在殼子裏,彷彿要爲自己製造一個套子,好隔絕人世,不受外界影響。現實生活刺激他,驚嚇他,老是弄得他六神不安。”

他把他的思想也極力藏在一個套子裏。這種人心理上不快樂,老想着隔絕人世,不樂觀。聽見流言,說是中學出了事,他就一個勁地說:“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他那種慎重,那種多疑,那種純粹套子式的論調,簡直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

是啊,裝在套子裏的人太多疑,太小心,太封建,太悲觀,太謹慎。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人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寫信,不敢交朋友。

這種人性格孤闢,我們不能跟他們一樣。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七:

我想,世界上不會有別里科夫這種人吧。而或許有,但別里科夫也只是契柯夫先生筆下衆多人物中的的一個。他心靈的禁錮被契柯夫先生稍帶誇張的描寫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讓我體會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混沌與黑暗。

世界在轉動: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創新,人類的思想在不斷進步,也許在不覺間,人類的身體也在緩慢的進化着。正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一樣,只有積極適應環境的生物纔會繼續生存;一味固守着舊思想、舊事物、舊觀念的生命,必會迎來過早的消亡……所以,別里科夫死了,在因恐懼而鑽入的套子裏——死了,就像契柯夫先生筆下衆多的“主人公”一樣。他的死,也許不僅是一個人的死,也預示着陳舊的事物必將消亡。

如今,我們的社會與當時比起來是如此發達,不再有沙俄,也不再有這樣殘暴的強權;但是,如果人們不能積極、大膽地去接納新的事物,別里科夫就永遠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定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萬萬不能滿足現狀——要作有熱情的人,無論對古人的哲理,還是對先進的技術,或是嶄新的人生觀,都在等待着我們去鑽研!

大自然的規律已定,迎接我們的,是各自不同的道路……

  裝在套子裏的人讀後感八:

好文章,宜多讀。讀十遍,甚上百。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談一談有關“套子”的問題。文章裏的套子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又像是一個爲了禁錮自由,而戴上的枷鎖。被“套子”套住的人,就像是二戰中被日本等法西斯同盟國所關押在瀋陽,敦化等地的盟軍戰俘一樣,整天暗無天日,平平淡淡地活着,沒有一點外面的消息;也像一個人在被圍牆圍住,類似於四面楚歌。然而,我認爲我們不應該被“套子”套住,應該勇敢地擺脫套子。

就讓我們拿文中的別里科夫來說,他就被這鋒芒的匕首刺傷,戴上了重重的枷鎖。他就生活在“套子”裏。例如文章中的介紹“在這類人的影響下,全城的人戰戰兢兢地活了10到15年。什麼事都怕。他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寫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書,不敢賙濟窮人,不敢教人唸書寫字……”他們似乎一切事情都不敢做。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們生活多麼無聊。這正像塔li班武裝組織統治阿富汗時一樣,不許舉辦聚會,婦女上街時必須有男子(未成年男子也可)陪伴,否則就會受到鞭笞。可見被“套子”影響的人是多麼地可憐,他們應該值得同情。然而,我們應該抓住事物的根源,聯繫時代特徵,此時的俄國正處於農奴制的崩潰時期,資本主義萌芽迅速發展,沙皇制度極端反動,無產階級革命興起的時期。這是封建勢力的殘餘。他們是套住人們的真正元兇。

生活在“套子”外的人,遠遠比“套子”裏的人更快樂。生活在“套子”外的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生產技術的革命性變化,工業革命的興起。再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髮現並利用了電,對後世的影響源遠流長。假想沒有電,生產力如何發展。又如貝爾發明了電話,引發通訊技術的革命等等………

生活在“套子”裏的人們,要勇敢地走出來。就像抗日戰爭時戰士們衝破敵人的封鎖線一樣。首先,我們不要杞人憂天,滿腹憂傷,做事不要老想壞的一方面。其次,思想要有翅膀,要勇敢地向前飛,敢於邁出勝利地第一步。最後,我們要與他人坦誠地相處,要用心與心地交流。我們要善於發掘人們內心最美好地東西。

但是,說到底,我們要革命,我們要抗爭,我們要摧毀帶有封建性質的沙皇專政制度,我們不在受壓迫,像【國際歌】中唱到的:起來,全世界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們要有信心,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