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名師講語文》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1

不可否認,語文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極其深遠,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着十分尷尬的局面。每個人都知道語文的重要性,包括學校領導、老師、學生、還有家長,但是每一個人都不知道何去何從,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致使語文學科在中學階段地位不盡如人意。仔細想來,作爲語文老師,應該是第一責任人。雖然我們的語文老師都是科班出身,在專業上不成問題,但語文專業知識和語文實際的教學真不是一回事,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語文教育教學的認識。

我們的身邊缺少理論麼?我們的時代缺少理論麼?不缺少。自建國以來,語文教學流派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長者忙着建樹自己的流派,做了一輩子的老師,留下帶有自己標籤的東西,的確是一件幸事,無可非議。可是建樹流派真正價值應該是能否爲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如果考慮到這一點的話,所提流派才能流芳百世。在不缺少理論的今天,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什麼流派被我們認同了呢?問一問一線語文教師們,我們到底是哪一個流派的,或者我們的教學深受哪一個流派理論影響,結果一定茫然。當然不歸流派,自有風格,自成系統,那是最好的了,若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還會有什麼尷尬,關鍵是做不到,也很難做到。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不缺少理論,不缺少流派,缺少的是靜下心來,讀理論、學理論、研究理論、讀教語文、學教語文、研究教語文。就像李海林教授說的那樣“少提一點主義,多沉下心來研究”。因此,一線的教師們,該讀點什麼了,該學點什麼了,該研究點什麼了。“名師講語文系列叢書”就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讀名師講語文,讓我們走進了一個個活生生的語文世界,走進了一個個智慧的、鮮活的語文人生。

理論世界浩如煙海,魚龍混雜,但“名師講語文系列叢書”是語文出版社精選的20位在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一線,對語文教學影響深遠的開拓者用心靈創作出來的着作,在他們的書中,或不平的人生經歷,或系統的教學理論,或務實的教學實踐,或精美而深邃的教學語錄,爲我們展現出一個個立體的語文人生,表達着系統的、科學的、可操作性的教學理念。於漪的“情感派”、胡明道的“學長式教學”、程少堂的“語文味”等等分別在不同的時期、根據不同的教學風格形成的對語文教學科學而系統的理論認識,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導。

正在讀,繼續讀,一直要讀下去;

正在想,繼續想,一直會想下去;

正在寫,繼續寫,一直會寫下去。

讀《名師講語文》有感2

這兩天連續看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師講語文——胡明道講語文》一書,看完了第一部分“我的語文人生”。從四個標題中就可以感受到胡老師的努力與拼搏。

“獨上西樓,走上幽幽教改路;衣帶漸寬,求索漫漫終不悔;衆裏尋他,千百度中痛並樂;驀然回首,道上山花已爛漫”很多話語令我感動,也給我以很大鼓勵。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惶恐是懦夫的同義語,而困惑則常常成爲懶漢的託詞。我於是拼命啃,拼命趕,學習能找得到的教育學、心理學書籍。……我開始向學生諮詢,走路問,開會問,問哪節課你領會最透徹,哪節課你上得最快樂……備課時想,休息時也想,甚至睡覺、走路也念念有詞。”(達到了忘我境地,這纔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保障。——郭新)

“生活的色彩永遠是豐富的,挫折與機遇並存,失落與鮮花同在。我也曾有過不該進教門的懊悔,我也曾有過失意的痛苦、冷寂的孤獨……”(對生活真諦的把握,對生活的豁達與樂觀,才能夠使一個奮進的人保持堅定的信心,認準目標,毅然前行——郭新)

“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如果說,今天我還能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一點貢獻,真得感謝當年的這些學生,是他們,促使我對教學不斷地進行反思,進行探索。可以說,我在他們的成長中發展,他們在我的發展中成長。”(感謝學生!絕大多數的教師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從內心深處感謝學生,感謝學生帶給自己的成長。懷有此心,與學生的關係如何能不好。良好的師生關係如何使學生的成績提不高?——郭新)

“憶起20多年前的這些碎片,我重新領悟了‘第一’這個序數詞的含義,它可以等於‘一’,也可以等於‘十’‘百’以至更多。耳旁經常聽到‘沒碰到機遇’的抱怨聲,我想,如果能將每個‘第一’的來臨都當作‘機遇’,來前積極地等待,來時熱情地擁抱,認真把握好每個‘一’,它不就可以變成‘十’‘百’了嗎?反之,它當然就只能是‘一’了。”(這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每一次在別人看來是苦差使,都不願做,胡老師熱情地去做。由此爲起點,她走向了成功。每一次機會來臨,她都認真把握,把全部熱情都投入其中。這更促使她快速成功!機遇與努力,很多人擺不正關係。‘聰明的人’一味地偷懶,想讓機遇來臨時再努力,‘愚笨的人’是在機遇來臨之前先努力,機遇來臨時才能夠抓住。人生,很多時候還是做一做‘愚笨之人’吧!——郭新)

“實踐中的困惑給了我挑‘新擔’的勇氣”:“湖北省教育學院研究班”開課時,省教研室中語科主任讓胡老師挑選專題報告目錄。“課堂心理”。很偏!但她挑選了。(這就體現了一種成功者的素質:敢於深入到陌生的知識領域,給自己壓力,促自己進步。)

她找來了《課堂教育心理學》《閱讀心理學》等大量書籍,進行了專題閱讀,做了大量筆記。這一段時間,她幾乎每天下午都在教室裏,學生們上課、上自習,她也“上課、上自習”。(選準目標後,全身心地投入到目標中,大量學習,大量實踐。)

經過大量的閱讀和調查研究,她大膽對傳統心理學中有關“青少年有少年的SHA勇,他們更顧及成年人的認可。”等結論提出了質疑,提出了新的觀點。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她總結了調節課堂心理的策略。在此基礎上,她完成了論文和《撳動課堂的旋鈕》,在中語會年會上發言,得到了廣泛好評,獲得一等獎。(有自己的思想,有充分的實踐與調查。)

一名教師如何才能成功?從胡明道,從餘映潮,從洪鎮濤……哪一個不是耐得一番寂寞,不是用努力抓住機遇,不是任勞任怨地對待每一次任務?

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