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魯迅先生文章有感

讀魯迅先生文章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慢慢地向前走着,走過這段黑暗,魯迅先生就在眼前。 ——題記

讀魯迅先生文章有感

起初,我並不理解先生,看先生的文章,就像與先生有萬丈隔閡

雖然兒時讀過像《雪》這樣的文章,語言優美,卻沒有辦法瞭解先生,只是似乎記住了“文思革”三個字,之後就不了了之了。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對魯迅先生毫無瞭解。

之後不幾年,我隱約感覺到了魯迅先生對那時代的態度,又隱約的向先生的世界走近。

記得先生寫少年時期的閏土,又寫了中年時期的他;寫先生自己從東京到仙台繼而回東京的變化;還寫了先生目睹了故鄉的衰變......我漸漸覺得先生爲國家的不幸而嘆息。似乎看見了先生的影子,又是那樣的模糊。

意外讀了《傷逝》,深切感受了涓生的反思與悔恨,我突然覺得那個時代是悲哀的,並不只有涓生和子君如此。子君終究逃不過舊時期的封建烙印,愛情終以悲劇而結束。時代的悲哀,封建禮教的束縛,這一切讓我似乎又看見了先生,而那身影慢慢清晰了起來。

對時代的悲哀而嘆息,對黑暗的社會深惡痛疾。向先生的世界走近,我看到了先生世界中的一部分,那時也認爲這應是先生的世界了。

直到去年讀了《藥》,我才發現自己並沒完全走入先生的世界。

夏瑜的不幸,小栓的慘死,老栓的愚昧,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們的無知。人血饅頭,以革命者鮮血染成的人血饅頭,人們竟沒有任何動作。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是魯迅先生對民族的嘆息,也是先生用筆去鬥爭黑暗的強烈寫照。

看見先生的背影,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嘆惋。幸運的是我理解了魯迅先生的嘆息,理解了先生拿起筆是爲了和黑暗做鬥爭,而嘆惋是爲了那時期的中華民族,那個長滿剝削的荊棘,並滿是痛苦與麻木的中華民族。

《吶喊》自序讓我真正認識了先生,走進了先生的世界。瞭解了先生的生平與經歷,我終豁然明白了先生爲什麼寫文章,瞭解了先生的夢,也最終知道了先生真正的內心——喚醒那滿是麻木與痛苦的中華民族,讓民族真正得以解放。而這也爲我指明瞭一條前進之路。

先生,你若還在世,不介意我走進你的世界吧。

我走過了黑暗,默默站在先生身後,這裏是先生的世界,有着一條我應該前進的道路,令我的心平和而安寧。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