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蜻蜓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蜻蜓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蜻蜓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蜻蜓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蜻蜓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蜻蜓眼讀後感1

清晨,太陽露出了紅紅的臉蛋,鳥兒站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個不停,涼爽的晨風輕輕地迎面吹來。這時,《蜻蜓眼》映入我的眼簾……

這本書主要以小女孩阿梅的成長爲線索,並以這個孩子的視角勾勒出了那個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

這本小說最讓我着迷的不是阿梅,而是阿梅的奶奶奧莎妮。她跟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結婚,並生下了四個兒女。二戰期間,她跟着丈夫回到上海定居。此後,歲月流逝,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漸漸地融入了中國的生活。她給這個中國家庭帶來了優雅和溫潤,然而她的異國血統被許多中國人誤認爲國際間諜,並想出種種辦法傷害她。可奧莎妮本是柔弱的老婦,但在愛的正義下,她顯得十分堅強。就算那夥人奪走了她最心愛的蜻蜓眼,她也想盡各種辦法,甚至不惜用苦肉計奪回了項鍊。

從奧莎妮奶奶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也明白了愛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就像奧莎妮奶奶一樣,因爲她對丈夫、對孩子們的愛,使她心甘情願離開自己的故鄉,來到遙遠的中國,並且一待就是一輩子。奧莎妮奶奶一生經歷坎坷,但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這本書真的使我受益匪淺。

  蜻蜓眼讀後感2

在衆多文學作品中,我很喜歡讀曹文軒叔叔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蜻蜓眼》,讀後,我收穫很多。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很溫情的故事,苦澀又有甜,暖暖的。這個故事開頭吸引我的是它融入了異國風情,因爲我喜歡通過文字來了解未知的世界。小說是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爲時代背景,那是一個我很陌生的年代,我很喜歡聽那個時代的故事。故事的一開始,出場的便是太爺爺,這真是一個祥和,又可愛的稱呼。很喜歡這樣的大家庭的感覺,溫馨幸福!蜻蜓眼是太爺爺送給兒媳婦奧莎妮的禮物,這份珍貴的禮物,在太爺爺臨終前對奧莎妮說;“拜託了”……這是最後的囑託。遇見了奶奶奧莎妮,爺爺便有了港灣。故事裏的小主人公阿梅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鋼琴家,是家裏,舞臺,學校的小公主,她的懂事,善良讓我也特別喜歡這個角色。

阿梅,是一個懂事又令人心疼的孩子。

一個漂亮的混血女孩子從被人喜愛到“莫名”被排擠,難受,痛苦,掙扎,委屈,恨不得放聲大哭的她卻只是一動不動的坐在那兒,坐着……真的長大了,想想我,還是滿滿的羞愧。同樣遇到黑夜,她懂得了靜靜地等待天亮,而我卻會大哭,但,羞愧心總是能激發上進心的。阿梅就像她奶奶奧莎妮一樣的堅強。奧莎妮在面對被剃陰陽頭的遭遇時,內心是奔潰的,卻又如此平靜。讓我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混亂的世界,人們沒有是非之分,只有混亂的秩序,可是,受傷的`是誰呢?是一羣善良,無辜的人們。

到最後,我心裏默默地想念着奶奶和啊梅。奶奶帶給我的不僅歐感到,還有勇氣。合上書,我不禁質疑自己,爲什麼我不能像奶奶那麼勇敢呢?不禁羞愧地低下頭。媽媽總是鼓勵我參加各種活動,我以前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參加。今後,我一定積極參與活動,不怕失敗,不怕嘲笑。我想我遇到困難相比阿梅奶奶所承受的痛苦,又算什麼呢?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一定會像阿梅奶奶一樣,自理,自強。

  蜻蜓眼讀後感3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讀的就是曹文軒寫的《蜻蜓眼》。

蜻蜓眼是主人公杜梅溪送給奧莎妮的結婚禮物,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寶石。這本書是以奧莎妮孫女阿梅的角度來寫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悲歡離合深深的吸引了我,常常讓我牽腸掛肚。這本書主要講: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遇到了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鍾情,相愛,結合,並生下了四個兒女。二戰期間,杜梅溪攜法國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後,歲月流逝,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她給這個家帶來了溼潤和優雅,然而她的異國血統在特殊年月中卻成了這個家庭災難的來源。

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打劫》這一節。主要講,二戰期間,在我們中國,許多上海人都變得“沒腦子”,成天喊着“打倒”的口號。打倒那些他們認爲是國際間諜的外國人。所以奧莎妮成了他們打到的對象,他們認爲奧莎妮是法國派來的間諜,三番五次去她家搗亂。對老年時期的杜梅溪和奧莎妮大吼大叫和毆打。杜梅溪的腿被打骨折了,也搶走了奧莎妮的寶貝——蜻蜓眼。

讀完之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爲什麼年老的杜梅溪和奧莎妮會受到這種屈辱呢?如果是現代社會,人們絕對不會這樣去對待老人。爲什麼在那個特殊年代,人們最起碼的道德都沒有了。變得麻木“沒腦子”?所以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去研究這段歷史,因爲寫小說一般都會有創作背景,我一定要去發現和了解這個背景。

讀書使我越來越聰明,因爲它讓我變的越來越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