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鏡子有感

讀鏡子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讀鏡子有感

讀鏡子有感 1

世界是一個很奇妙的空間,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機緣巧合,我讀到了那篇文章——《鏡子》。

讀鏡子有感

《鏡子》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保安和一名應邀來大學做報告的張處長的故事,事情其實很簡單:由於張處長無法出示通行手續,所以,車被攔在了南門外,不管張處長怎麼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說保安,甚至連校長叫學生來說明情況,保安始終堅持原則,就是不讓過。最後,張處長只得步行進入校園,事情以尷尬的場面收了尾。

多讀幾遍文章,兩位人物的主要形象漸漸浮出水面——保安鐵面無私,忠於職守;而張處長呢?身爲領導,面對制度,卻想搞特殊化?!是領導就有特權嗎?不!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放下了書,我歪着腦袋想着,生活中,像張處長一樣的人,比比皆是!許多人嘴上說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想着,想着,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前幾天發生的事——那是一個早讀,老師要求值日班長抽背課文。只見當天的值日班長隨便抽了一列同學,讓他們接火車背下去。恰好,最後一名同學,是他的好哥們。我只聽見那位同學磕磕絆絆地背了一句話,就再也背不下去了。老師說過,不會背的同學放學要留下來。可值日班長卻只對他使了個眼色,擺擺手讓他坐下了。我大爲震驚,這,這怎麼可以?他身爲值日班長,不僅沒有以身作則,反而搞特殊!難道有一些小權利就可以搞特殊嗎?這隻能照出你醜惡的嘴臉!

張處長亦是,以爲自己身爲領導就可以不遵守制度,這還是領導嗎?而保安,就像是面光滑的鏡子,徹徹底底地照出了張處長那高高在上的面孔!

其實,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鏡子,願我們,都能照出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讀鏡子有感 2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位忠實的朋友,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它就是鏡子,我們都需要它,絕不能少它。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鏡子的作用也越來越廣泛。如:在家裏,每天清晨,當我洗刷完準備出門時總是習慣地走到鏡子前面,照照自己是否穿戴整齊,纔去上學。除此之外,在理髮店裏的鏡子,可以讓人們欣賞到經過理髮師修整後的髮型;在汽車上的反光鏡,可以提醒司機後方有車輛要小心駕駛;舞蹈排練廳裏的大壁鏡,讓舞蹈演員及時糾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動作,欣賞自己的形體;商店試衣間裏的穿衣鏡,讓人們穿好衣服後照着鏡子,看看自己是否光彩照人……

可是,有關鏡子的“履歷”,我卻一無所知。於是我翻開《中國現代科學精選》,一下子就被葉永烈寫的《鏡子小史》吸引住了。想不到,鏡子還有那麼一段漫長而有趣的歷史。它告訴我們,最早的鏡子,自然就是水了。古人以水爲鏡,後來又有了青銅鏡、眼鏡、鋼鏡、水銀玻璃鏡。人類製造的鏡子,最早的要數青銅鏡,它在我國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後,人們又漸漸製造出花邊鏡、電腦刻花鏡、雙重鏡、木紋鏡、仕女鏡、重疊鏡、架子鏡,等等。

然而,在《鏡子小史》這篇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這段話:“鏡子永遠是那樣忠實,毫不隱瞞地告訴你,你的臉上有沒有污斑。”在生活中,人們不能沒有鏡子。在思想裏,人們也不能沒有共產主義道德這面鏡子,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沒有衡量的標準。葉永烈伯伯還告訴我們,古代帝王李世民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某些人的優點爲“鏡子”取長補短,全面發展自己。

讀鏡子有感 3

日常生活中,鏡子是個即渺小,而又強大的事物,爲什麼這麼說呢?說它渺小是因爲鏡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說它強大是因爲我最近讀了一個故事《照鏡子的啓示》,幾面大大小小的鏡子就能使一家早餐店起死回生,真是不可思議!下面就讓我來說一說這篇小短文吧:

這個故事發生在巴黎,一對兄弟倆學了手藝在黃金地段開了一家早餐店,由於附近早餐店比比皆是,生意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總是平平淡淡。面對這一切,弟弟打起了退堂鼓,這個早餐店哥哥只好獨自一人經營。偶然的一天,他看見街上有許多修鞋的攤子,但唯獨有一個攤子,讓他眼前一亮,人們總是都往一個攤子跑。哥哥很納悶,於是上前瞧了瞧,起先沒有發現它有什麼特別,但是仔細觀察發現修鞋攤子的旁邊放了一面鏡子,這樣,顧客修完鞋後就會在鏡子前走幾步,然後,滿意地離去。看到這面不大的鏡子,哥哥大受啓發。於是,哥哥在自己店裏裝上了各式各樣的鏡子,還在店裏專門開闢了一個化妝間,並附帶水龍頭。誰也沒想到,這居然讓哥哥的早餐店起死回生!

有時候,你給別人一面鏡子,也就給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機會。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往往需要快速、簡單地打扮自己,這就是哥哥能成功的原因,因此,鏡子的需求就成了必然。可能給別人一面鏡子,就是做事情多考慮別人的需要,滿足別人的需要,這樣你自己也能夠體會到快樂,並能有所收穫!

讀鏡子有感 4

王朝霄人是愛美的動物,照鏡子當然是愛美的表現,所以人們每天都要和鏡子打交道。每天出門前照照鏡子已成爲許多人的老習慣了。可是,有關鏡子的“履歷”我卻一無所知,直到前幾天,我讀到一課名字叫“鏡子小史”的課文,一下子被鏡子漫長而有趣的歷史吸引住了。在《鏡子小史》這一課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那段話:“鏡子永遠是那樣忠實”,毫不隱瞞的告訴你,你的臉上有沒有污斑。在生活中,我們要用法律,道德這面“鏡子”,作爲衡量我們一言一行的標準;在學校,我們校規這面“鏡子”,作爲規範我們一舉一動的準則。正如唐太宗李世明所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一切品德高尚,講究禮儀的名人志士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經常照一照這些忠實的鏡子,就能懂得古人的準則。平日交朋友也是一樣。那些直接指出你的不是的朋友纔是真心朋友,他們指出的不是逆耳卻是忠言雖然苦口卻是良藥。他們纔是一面忠實的鏡子。那些只懂的阿諛奉承的朋友,只是共富貴的朋友,是欺騙我們的“鏡子”,絕不是可交之友。在生活中,我們多麼需要一面能忠實反映自己真實面貌的鏡子啊!)

讀鏡子有感 5

看完生活的鏡子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部分:關愛生命裏的陽光。關愛,是生命的陽光,它讓我們擁有的每一個日子都變得五彩繽綏。關愛他人,學會腳踏實地走向明天;關愛他人,給親人長輩以及比我們更幼小的孩子以寬容、同情和幫助。

關愛,是每一個人的珍藏,讓我們懂得幸福和感激。唯有共同付出纔會共同擁有。文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寒冷的冬天,一個賣包子的人和一個賣被子的人同到一個破廟裏避風雪,後來,天晚了賣包子的人很冷,賣被子的人很餓。但是誰也不先開口,誰也不開口提出請求。最後,賣包子的人凍死了,賣被子的人餓死了。這個故事使我懂得:即使是颳風下雨,拉起手來,我們就是太陽。

俗話說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所以主動獻出的愛,才最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愛。雷鋒就是如此,他把幫助別人當做是自己的快樂。他走到哪裏,好事就做到哪裏。他曾經在日記裏寫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有一次,我們班舉行了登山活動,當時我們都帶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摒棄上山頂時,我們都已經口乾舌燥,都拿出自己的零食吃了起來。這時,我們班的一個外地生,因爲家裏窮,沒帶東西吃。當年到我們吃東西時,他悄悄地走開了。同學們看見了,都拿出自己的東西給他吃。他捧着那麼多東西,激動地說:“謝謝大家!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真是太幸福了。”今年過年他回老家,從家鄉帶來了土特產。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分給我們全班每個同學吃。我想:這大概是關愛的回報吧!

讀完這本書,我懂了:如果你是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在人生途中,你的路會越走越窄,身邊將失去一個個知心朋友,更加不會有人和你打交道。

讓我們學會去關愛別人,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利的人,你自己也將受益終生!

讀鏡子有感 6

捧起這本精短、趣味、深刻的《生活的鏡子》,我津津有味地品讀着。這本書精心擷取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折射平凡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好像一面我們正“衣冠”、淨心靈的鏡子,每讀一篇,彷彿能從中照出自己的影子,並能感悟出一條又一條做人的道理。

44個小故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味道果然不同》。這個故事主要講:波波放暑假到爺爺家去居住。那時爺爺家的豆角和絲瓜正在開花,波波每天幫爺爺澆水,還施了一次肥。在吃豆角的時候波波覺得味道果然不同,鮮甜極了。爸爸說波波多吃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感情。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自己勞動的成果分外香甜,只有憑自己的雙手去親身體驗過的人才會體會得到!

生活就像一張潔白的畫紙,是我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它繪製的美麗、多彩,不是嗎?人類,是靠着無數雙勤勞的手,開天闢地,創造文明,創造了財富,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只要有這雙手,並且大膽的嘗試就不怕有什麼事幹不成的。

記得有一天中午放學,當我打開家門時,發現爸爸媽媽都還沒回來,就邊做作業,邊等他們回來煮飯給我吃。時針指向了十一點半,還沒聽見爸爸開門的聲音,我想一定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不用急。我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作業。十幾分鍾過去了,門口還是靜悄悄的。說不定在路上遇見熟人吧;說不定臨時有應酬不回來了吧。可是就算不回來,也應該打個電話回家呀!讓我獨自餓肚子。這時肚子“咕咕咕”的叫了幾聲似乎在向我抗議。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乾脆自己動手做飯。可是我怕火怎麼煮呢……我心裏真像兩個小人在拔河。十一點四十分了,肚子空空的,好難受,我站起來,來到廚房回想起平常看大人煮飯的經歷決定自己試一試。淘米,這個我自己會。我打開櫃門,勺來一些米,放進微波爐專用的塑料小飯鍋,打開水龍頭,水“譁”的一聲衝了進去。

我先把塑料飯鍋搖了幾下,接着手伸進去拌了拌,只見水變白了。然後我把淘米水倒掉,又用淨水洗了兩次。聽爸爸說過煮飯時,水要比米多出三分之一。還有,外公不會用微波爐煮飯時,媽媽教過外公微波爐裏煮飯要調十幾分鍾。不妨我也用微波爐試試,倒上多出三分之一的水,蓋上鍋蓋,再把它放進微波爐調好時間和火力。十分鐘後,只聽“叮”的一聲響,飯煮好了,我小心翼翼的端出飯鍋打開蓋子,一陣香氣撲鼻而來。飯有了,那菜呢打開冰箱一看,裏面有一塊生肉,我便把它拿出來切成幾片,因爲刀法不太熟練,切得厚薄不均勻,然後撒上點胡椒粉,擺在不鏽鋼架上,放進微波爐裏烤上一、兩分鐘,一份香噴噴的烤肉完成了。夾一塊肉放進嘴裏,細細一嚼,味道果然特別香甜。這次我才發現煮飯其實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在家裏,可以用這雙手做家務事;在社會上,可以用這雙手做很有益的事;在學校,可以這用雙手做語文、數學、英語作業,科學實驗,還可以爲集體,爲他人做種種事情。是的,手是偉大的,它象徵着勤勞,象徵着創造,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開拓,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最美的生活!

讀鏡子有感 7

最近,我讀了德育報上《只有自己纔是你真正的鏡子》這篇文章,裏面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那個時候的他十分貪玩,致使有幾門功課都不及格,有一天父親攔住了要出去玩的他,對他說很爲他的前途擔憂。愛因斯坦聽後無所謂地說:“有什麼好擔憂的,我的夥伴不也沒及格,不也照樣出去玩嗎?”

聽了他的話,他的父親沒有責罵他,而是給他講了自己的一個故事:父親和鄰居大叔去清掃工廠的煙囪,大叔走在前邊,父親在後邊,等從煙囪中鑽出來,走在前邊的大叔滿臉的菸灰污垢,而走在後面的父親身上卻很乾淨。出來後,父親和大叔互相把對方當鏡子,父親以爲自己髒如大叔,就徹底清潔自己,而大叔以爲自己乾淨如父親,就簡單洗手了之,結果當大叔行走在大街上時招來了人們的嘲笑。

通過這個故事,父親告訴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爲你的鏡子,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鏡子。如果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有可能會照成傻瓜。”愛因斯坦聽了父親的話,後來他時常把自己當作自己的鏡子,來審視和指引自己的所作所爲,終於成就了他光輝燦爛的一生。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很多時候也和小愛因斯坦一樣,因爲貪玩經常忘了很多自己該做的事情。當爸爸媽媽批評我,指出我的缺點的時候,我總會理直氣壯地拿別人當鏡子反駁他們。比如前些天語文測試考試,媽媽說我怎麼沒有考好時,我就對她說:“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沒有我考的好呢!”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我這不也都是在拿別人當自己的鏡子嗎?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就在想,如果以後我還繼續這樣照下去,我就和愛因斯坦父親說的那樣“可能會照成傻瓜”了。以後我要學會當自己的鏡子,要經常拿自己做比照,像媽媽說的那樣:“不要和別人比,只要每天爭取比原來的自己進步一點點,而且能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讀鏡子有感 8

人是愛美的動物,照鏡子當然是愛美的表現。所以人們每天都要和鏡子打交道。每天清晨,我刷了牙,洗了臉,總是習慣地走到鏡子前面,整整衣服,結好領帶。出門前照照鏡子更已成爲我的老習慣了。可是,有關鏡子的“履歷”,我卻一無所知,直到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一本名叫《鏡子小史》的書,一下子就被鏡子漫長而有趣的歷史吸引住了。

人類製造的鏡子,最早的要數銅鏡,在我國,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後,人們又製造了結實的銅鏡,時髦的水晶玻璃鏡……

在生活中,人們不能沒有鏡子。在社會裏,我們要有法律、道德這面“鏡子”,沒有這面“鏡子”,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沒有衡量的標準,在學校,我們要有校規這面“鏡子”,沒有這面“鏡子”,我們一舉一動就沒有規範的'準則。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一切品德高尚、禮儀具備的名人智士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經常照一照這些忠實的鏡子,就能懂得做人應有的態度和規矩。

生活中也有不忠實的鏡子。你看,鏡面不平的“哈哈鏡。”,你對着它一照,臉就歪歪扭扭的,一副怪模樣。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的諷刺小說《不平的鏡子》說的是,有位五官不正的夫人,偶然得到一面不平的鏡子。這面鏡子照着英俊的人,卻把臉相往四方八面扯歪;而照着這醜陋的夫人,反而使得她變得妖媚迷人。於是,這位夫人認爲人們對她的容貌的如實評價是謊話。她哪裏知道,是這面不平的鏡子調整了她不端正的五官,她將這面欺騙了她的鏡子視爲忠實的朋友,如醉如癡地抱着不放,是多麼的可悲!

平日交朋友也是一樣,那些直接指出你的不是,即使逆耳也是忠言,即使苦口也是良藥。這樣的朋友纔是真正的知心好友,也是一面忠實的鏡子。那些只懂得阿諛奉承,恭維你的朋友,只是共富貴的酒肉朋友,欺騙我們的“鏡子”,絕非可交之友。人們在生活中,是多麼需要一面能忠實反映我們真實面貌的“鏡子”啊!

讀鏡子有感 9

我喜歡鏡子,忠實的鏡子--讀《鏡子小史》有感。每天清早,當我刷了牙,洗了臉,總是習慣地走到鏡子面前,梳梳頭,整整衣服,繫好紅領巾。可是,有關鏡子的“履歷”,我卻一無所知。我翻開《中國現代科學小品選》,一下子就被葉永烈伯伯寫的《鏡子小史》吸引住了。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鏡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理髮店裏,裝着一面面寬大的鏡子,讓人們欣賞自己滿意的髮型;汽車上有反光鏡,提醒司機注意人們的安全;舞蹈排練室裏有大壁鏡,讓舞蹈演員選擇最美好的舞姿獻給觀衆;商店試衣間裏有穿衣鏡,讓人們把衣服穿得更漂亮,把生活打扮得更美好……

然而,在《鏡子小史》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這段話:“鏡子永遠是那樣忠實,毫不隱瞞地告訴你,你的臉上有沒有污斑。”在生活當中,人們不能沒有鏡子。我覺得,在思想上,人們也不能沒有共產主義道德這面鏡子。沒有這面鏡子,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沒有衡量的標準。

讀了《鏡子小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與忠實的鏡子交朋友,用它照着我們的一言一行。那些恭維我們,欺騙我們的鏡子,絕對不是我們的朋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多麼需要一面忠實地反映我們真實面貌的鏡子啊!

讀鏡子有感 10

很少有書能觸動我的內心,《鏡子的法則》做到了。這是一部充滿愛與感動,也將帶給你無比勇氣與啓發的心靈佳作。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故事展開的。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榮子正在爲兒子的問題而擔心不已。她上五年級的兒子優太在學校受人欺辱,卻不肯向他承認,更對她的關心非常不耐煩。榮子決定向精通心理學的友人矢口求助,而矢口竟一語道破榮子之所以面臨這一的難題,是因爲她一直在內心深處無處原諒一個人爲什麼兒子的問題會和榮子自己心中的積怨有關?當榮子在矢口的神祕指引下,逐步探究內心的脈絡,才發現自己多年來和父親之間未曾癒合的心靈裂痕,始終深深印象着他的人生。在這一個榮子必須拿出勇氣面對自己糾結已久的問題,學習與他人生中最困難的一項功課 — 原諒與寬恕。

看這本書時,有點想哭的感覺因爲榮子有太多與我相似了。榮子抱怨自己父親的文化程度低粗俗常抽菸喝酒。而我老是抱怨爸爸抽菸喝酒每次看到他抽菸我都會很討厭並會說他。爸爸,抽菸對身體真的不好我希望你能戒掉抽菸的壞習慣。以後我在也不抱怨因爲他畢竟是我爸,以後有什麼事都心平氣和跟他說,不吵架。

裏面的一段話說得很好。現實人生,是映照我們人生的一面鏡子,存在內心世界的因,造成了現實世界裏的果,當我們照鏡子時,如果頭髮亂了會怎麼做,當然是伸手去撫弄自己的頭髮而不是去整理鏡子裏的頭髮。同樣的,要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問題,一味在外界找原因是徒勞的,解決問題的根源在你的內心。過去的記憶和創傷,通過意識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現實人生。認真體察自己的內心,聆聽他們,接受他們,慢慢放下和寬恕種種現實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這就是鏡子的法則。

《鏡子的法則》告訴:我們人生中的現實,是反映我們內心的明鏡。“境由心生”,我們糟糕的處境是因爲我們內心的煩惱。因爲擔憂心愛的兒子受到同伴的責備,照射出榮子對父親的責備;因爲心愛的兒子不體諒自己,照射出榮子不體諒父親;因爲心愛的兒子不尊重不信任自己,照射出榮子不尊重不信任父親。有果必有因,困境皆因心魔而生,心魔是由過往的成長經歷積成,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童年的經歷進入到潛意識,影響成年的應對方式。

按照《鏡子的法則》的說法,我們對生活的很多態度緣於對父親的態度,比如與丈夫和與兒子的關係聯繫於對父親的關係,習慣把丈夫看作父親,把兒子當作自己。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那母親的影響呢?讓母親情以何堪?讓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何以爲照?

我的童年經歷中是單親家庭,我能模仿的對象是母親,對母親的態度影響了我對妻子和兒子的態度,同樣符合《鏡子的法則》。母親類似於癔症的人格和疏於對孩子的照顧,讓我在生活的磕絆中,經常不尊重妻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怠於對家庭的關心照顧。雖然妻子經常怪罪我對母親的好勝過於她,但其實我的潛意識裏還是在抱怨母親給了我不健全的成長環境,所以我不太尊重自己的母親。也許是在調整對母親的態度中,讓妻子察覺到我更關心母親。

按照《鏡子的法則》的要求,完成了“實施寬恕的八個步驟”的家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