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無神論的靈性小書》的讀後感

《無神論的靈性小書》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畢業於發過高等師範學校的安德瑞·孔德·斯朋維勒是一名唯物主義哲學家,他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神,他在這本書中,明確的提出了,這個世界是由物質決定的。與馬克思唯物主義觀一樣,認爲物質組成了這個世界,但是與馬克思的觀點不同的是,他認爲宗教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只是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無神論的靈性小書》的讀後感

安德瑞在書中給我闡述了宗教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比如可以帶來一種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團結幹。在國外中,因爲有了相同的信仰——基督教,他們懂得誠實比虛僞重要,勇敢比懦弱重要,慷慨比自私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神的存在,人們就要不相信這些嗎?難道這些道理就會顛倒過來嗎?所以,在書中,他提出了人可以沒有信仰,但不能沒有對生活的真誠與虔誠。

信仰是正對有神論而言的,而虔誠是對生活中某種價值的認同和承擔,在西方有很多人都是無神論者,但是他們認同生活中某種價值觀,以其爲自身行動的標準他們也做到了中國古代所說的“有所畏”,對愛和正義充滿了熱忱和擔當。

現在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道德缺失,甚至敗壞的現象。有人則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只有信仰才能讓我們回到健康的道德狀態。但是,真的有了信仰就會做到道德不缺失嗎?於我看來,不一定。信仰僅僅是給了我們心中一種寄託,但是在物質條件沒有得到一定滿足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寄託對於大多人而言,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所以,在當前的中國,保證大家的生活水平就是給我們心中尋找信仰,大家都不因買房,買車等煩惱時,誰還會去想着犯罪?那個時候,充實自身的精神世界纔是我們所追求的。

在書中,作者還提到了,人類在沒有宗教信仰也可以享有靈性的生活,而這種靈性的生活是人類面對宇宙的無垠、自然的崇高所升起的那種莫名所以、超乎語言之外的感受。比如佛教徒在冥想的時候,都能感受到的那種超乎個人存在的、對無限的接近。

在高三的時候,我就有過這種類似的經歷,因爲學習的壓力過重,我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什麼都不想,躺在牀上,慢慢的控制呼吸,讓呼吸變慢,想象自身變的十分輕盈。那個時候,會有種莫名的感覺,感覺你要脫離這個世界一樣,身體說不出的輕鬆,大腦卻無比的清醒。

生活中,當我們對某些價值觀認同的時候,不妨以其爲我們日後行爲的準則之一,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神聖事物的存在,幫助他人並不是要炒作,行善並不是爲了提高自身的名聲。那時你也許會感覺到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