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買菜幼兒園教案(通用21篇)

買菜幼兒園教案(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買菜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買菜幼兒園教案(通用21篇)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瞭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遊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數及數物對應的經驗,並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遊活動

2、若干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實物

3、幼兒用卡片、籃子、電話機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歷(瞭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

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 播放課件師:看了剛纔的錄象,誰來說一說,你那天買了什麼菜?爲什麼買這種菜?你是怎麼買的呢?

2、 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徵、營養、買菜的經驗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爲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二、給菜寶寶分家

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麼擺放的?引導幼兒說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瞭解蔬菜類、肉類、水產品類中的常見菜。)

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麼菜,應該放在哪個家?並把家裏的菜放整齊。

3、 教師帶領大家巡迴檢查

三、角遊:買菜準備(創設菜場環境):

(1)協商4名幼兒爲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爲買菜人

(2)"顧客"每人一藍子,內有數物卡。

1、師:剛纔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麼辦?(協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

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裏的阿姨,今天廚房裏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

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菜單"(老師出示兩種"菜單"):看看菜單上說的是什麼?看清楚了以後,你可以自己按菜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麼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菜單的含義)

4、幼兒遊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

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麼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祖輩家長參與幼兒的買菜活動,充分發揮祖輩家長的積極性;

2、增強家園互動,提升祖輩家長的教育理念。

活動準備:

祖輩報名參加活動、每名幼兒帶一元零錢等。

活動過程:

一、發放義工活動通知單

二、 家長來園活動

1、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感謝家長義工的參與。

2、佈置任務:

(1) 去菜場路上注意安全;

(2) 進入菜場後先觀察,幫助幼兒認識各種蔬菜;

(3) 幫助幼兒用一元錢買到自己喜歡的蔬菜;

3、 去菜場買菜

分組合作,教師參與指導。

4、交流分享

買了什麼菜,怎麼買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非常成功,家長很早就來到了班級,爺爺奶奶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想到要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們一起學習、活動,渾身都充滿了活力和熱情,在活動中的製作很有創意。

菜場裏,孩子們認真的選擇着,仔細的詢問着。爺爺奶奶更是想孩子們詳細的介紹每一種蔬菜的菜名,指導孩子們如何挑選,如何還價等。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小時,然而孩子們與爺爺奶奶們卻是體驗了無限的樂趣,祖輩們更瞭解孩子們在學校的日常活動,孩子們學到了很多蔬菜的知識、積累了買菜的經驗,在師幼互動、家園互動中獲得了發展。

通過這次活動讓祖輩家長對幼兒園的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許多家長都表示,今後會經常參加類似的活動,因爲都是爲了我們的孩子。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3

描述:

前一段時間我們開設的是娃娃家,但是娃娃家裏面沒有菜,能力強的小朋友是假裝的,他們假裝切菜,假裝燒菜,但是另外一部分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就會來問:“老師,怎麼沒有菜呢?”所以我們開設了菜場。今天是菜場開設出來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都很想玩這個遊戲,但是由於場地有限,我只請了2個小朋友(小玉和易易)過去當老闆。娃娃家的小主人終於可以出來買菜了,他們都很興奮。今天我只大體的講述了一遍,沒有詳細的介紹。遊戲開始了,佳佳第一個出來買菜,她自己在菜場裏面拿了一個荷包蛋,對小玉說:“我要這個。”佳佳又拿了一棵青菜對小玉說:“我還要這個。”說完放在籃子裏就走了。一會兒軒軒來了,軒軒拿了東西就走,也沒有對“老闆“說什麼。看到這邊,我就走過去對小玉和易易說:“老闆娘我要買菜。”“她們看見我很開心,連忙說:“你要買什麼?”“我要一個荷包蛋,一個小龍饅頭,還有一隻雞腿。”我只用嘴巴說了,我沒有用手去拿,我發現在我說的同時她們也在找我要的東西,我藉機引導他們,“老闆要多少錢啊?”“三塊。”“給你,謝謝你們。”“不用謝。”我付完錢就走了(假裝付錢,其實是空的)。

案例分析:

幼兒的社會經驗不足,特別是小班的幼兒相當於沒有社會經驗,所以在遊戲過程中幼兒不能作出相對應的反映,佳佳和小玉平時是很懂禮貌,感覺比較老練的女孩子,在遊戲中,佳佳還能對老闆說要這個要那個,小玉在我的引導下也能作出比較正確的舉動,但是軒軒在平時就是自理能力比較差的小朋友,所以在買東西的過程中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拿了菜就走,但是他們的行爲都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可喜的是小玉和易易能在我的引導下做出這樣的反映,這也說明了只要我對遊戲稍加引導,小朋友肯定能做一個更成功的小主人。

指導策略:

1、適當的參與遊戲,以參與者的身份去引導遊戲,我沒有用言語來要求孩子怎麼做,只是以一個買菜人的身份進入孩子的菜場,目的是引導幼兒作出相應的舉動,讓他們有一定的社會經驗。

2、保護幼兒的興趣,幼兒對新開出來的菜場很感興趣,在我選小朋友去當菜場主人的時候,差不多所有的小朋友對這個職位都很感興趣,但是我們的菜場只設定了兩個小朋友,所以別的小朋友肯定會失望的,在我選小朋友的時候,我答應他們我會讓每個小朋友都玩到的。

3、激起幼兒的遊戲熱情,在遊戲結束的點評時間裏,我對小玉和易易的行爲進行表揚。

4、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在遊戲點評時,我和幼兒簡單的進行了一次買賣交易的對話,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加強幼兒的生活經驗。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固定句式,在圖譜的提示下推理出相應的歌詞,並通過演唱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當圖片被逐步抽去時,能憑記憶唱準歌詞。

3、遊戲時學會自我控制,不大聲喊叫。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買菜》。

2、投影儀,空白紙4張。

三、活動過程

1、教師逐一投影放大幼兒用書《買菜》畫面或者本活動附圖,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歌詞。

教師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並提煉歌詞。

教師出示圖二、圖三,引導幼兒在圖譜的提示下推理出相應的歌詞。

教師出示圖四,幫助幼兒理解"裝也裝不下"。

師:出了什麼事啦?(教師用幼兒說的內容提煉歌詞)

2、教師範唱歌曲兩遍,幼兒傾聽並理解、記憶歌詞內容。

教師範唱歌曲。

師:我先來唱一唱這首歌,請小朋友們幫我聽一聽,你們剛剛說的好聽的詞有沒有被我唱進歌裏,有沒有唱錯。歌曲中有一個地方沒有伴奏,聽聽看,是哪裏?

教師再次演唱歌曲。

師:這次請你們聽我唱,聽的時候有兩個任務。第一,聽我有沒有唱錯。第二,猜猜圖上兩種標記分別表示什麼?

3、教師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請幼兒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師請幼兒以正常的速度出聲學唱歌曲。

師幼共同玩"藏圖"遊戲。

教師用白紙蓋住圖譜中的一種菜,讓幼兒回憶並演唱歌曲。

師:我現在用紙藏住一種菜,考考你們在唱的時候能不能記住。

師:誰也想上來藏菜呀?你準備藏哪一種菜?

師:我把2~3種菜蓋起來,你們能唱得出來嗎?

師:沒有圖片了,你們還能唱出來嗎?

4、教師幫助幼兒反思本次活動中使用的學習策略。

師:今天我們是怎麼學會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圖片的。可是最後圖片全部被遮蓋住了,你們不看圖片也唱出來了,這是爲什麼呢?說明圖片內容已經印到你們的腦子裏了。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節奏,學習演唱歌曲。

2、通過學習幫助幼兒瞭解各種菜的特點。

重點難點:

學會歌曲並瞭解各種菜的特徵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或CD。

2、幼兒有過買菜的經歷。

3、蔬菜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提問:你們去買過菜嗎?和誰一起去的?

2、那小朋友你們看見菜市場都有些什麼菜?(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所看過的菜)

3、有一個小朋友,今天也去了菜市場買菜,她看見了什麼菜呢?

4、介紹歌曲名字。

你們說了那麼多的菜,那這個小朋友看到的是不是和你們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5、完整欣賞歌曲。介紹歌曲名字。

二、傾聽範唱,理解歌詞

1、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好)小朋友和誰一起去買菜?(奶奶)

2、他們買了哪些菜?(蘿蔔、青菜、魚、雞蛋等)

3、聽錄音第二遍

提問:這些蔬菜是怎麼樣的?(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等)

4、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展現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5、再次傾聽教師的範唱,找出歌曲中的唸白。

三、學唱歌曲

1、藉助圖譜,幼兒放慢速度跟唱。

2、老師請幼兒帶上圖卡扮演各種蔬菜,站到前面,唱到哪種蔬菜相應的幼兒出來啦成圓圈。遊戲可以根據幼兒興趣,反覆2~3遍。

3、以遊戲形式結束活動。

①小朋友真棒,這麼快就學會了這首歌,也認識了很多的蔬菜,那現在呢老師就扮演“奶奶”我們一起去買菜吧。

②師幼齊唱歌曲出活動室。

活動分析: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後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着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遊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何樂而不爲呢?選擇的內容來既自於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爲生活所服務。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定的節奏來唱,卻存在困難。於是我把這些菜做成圖片,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奏,而且這張圖譜又成功地爲創編歌詞打下了基礎。

活動反思:

1、孩子在唱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沒有及時地採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動的動作等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2、遊戲時間太長了,並且形式不夠豐富,所以看起來很枯燥。

3、沒有充分地利用圖譜。

4、可以設計買菜的情景,老師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買菜。

因爲準備不夠充分,教學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有待於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並且將日常教學工作做得更紮實。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6

目標

1、 藉助圖譜理解買菜的歌詞,能唱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 能根據固定句式,在圖譜和老師的提示下推出相應的歌詞。

3、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 能大膽表現歌曲買菜的內容、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難點:幼兒能掌握歌曲中沒有伴奏的地方。

活動準備

1、 根據歌詞畫的圖譜一張

2、 節奏卡

3、 菜市場圖片一張

4、音樂《買菜》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去買菜》

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菜市場。(音樂:買菜)

師:今天我們玩個辦家家的遊戲,現在我們就去買菜好嗎?

1、發聲練習(這是什麼菜)

賣菜的“阿姨”說:你們認識這些菜嗎?

1 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師: 這 是 什 麼 菜 幼: 黃 瓜 黃 瓜 這 是 黃 瓜

2、遊戲(買菜)

買菜“阿姨”說:我這的菜又多又好,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告訴其他人好嗎?(出示節奏卡)

幼兒用接誦的方式說出菜名。

二、歌唱《買菜》

(1) 出示圖三

鞏固幼兒掌握好歌曲中沒有伴奏的地方。

(2) 教師示範唱歌曲《買菜》

示範唱第一次提問:歌曲中還買了哪些菜?

示範唱第二次 (幼兒帶着問題聽:買的菜的順序) 出示圖二

示範唱第三次(幼兒帶着問題聽:這些菜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推出相應的歌詞。

示範唱第四次(幼兒帶着問題聽:纔買多了會出現什麼事?)。出示圖四

幼兒小聲的'和老師跟唱(是誰買了這麼多的菜?)。出示圖一

三、幼兒學唱歌曲《買菜》

幼兒跟着琴聲一起唱。

老師遮擋一種菜,幼兒學唱。

幼兒遮擋2-3種菜,幼兒回憶唱。

完全遮擋,幼兒記憶唱。

四、唱《買菜》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現在我的肚子都餓了,我們把今天買的菜帶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讓大家都來品嚐,好嗎?

教學反思

1、此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此次活動比較感興趣,在活動結束時大多數幼兒能進行哼唱。

2、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沒有教幼兒念一句歌詞,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過遊戲、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教學形式新穎。

3、幼兒對 歌曲中的說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話,我會帶幼兒去真正的菜市場,引導幼兒認識更多的蔬菜,觀察買菜人的表情、動作、語言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展幼兒的思維。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敲敲、唱唱、跳跳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美妙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詞的內容。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3、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菜場”(雞蛋、青菜、公雞、魚、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豌豆)

2、小樂器每人一個。

3、每人一隻小籃子。

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導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師要你們去看一看菜場,你們願意嗎?請小朋友閉上自己的小眼睛,老師數到“3”,你們再睜開。

2、蛙!菜場上的菜真豐富啊,(幼兒和老師一起介紹菜名)聽說,大班的小朋友來了,菜場上的叔叔阿姨可高興啦!還特地爲我們準備了一首動聽的曲子呢!小朋友聽---(伴奏樂)

3、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這麼好聽的音樂把小樂器也吸引來了,下面請你們來當一回小小演奏家,把它的節奏拍打出來,好嗎?輕輕地請出小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曲子)

二、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1、我會變魔術,把菜場裏的菜都請到歌裏去了,聽,他們還跟我們說起了悄悄話呢!(放歌曲)

2、剛纔,你聽到他們都在說些什麼呀?(引導幼兒說出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公雞咯咯叫、魚兒水裏遊)

3、他們說了這麼多的悄悄話,老師也想說一說。(老師清唱歌曲)

4、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把你們聽到的悄悄話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吧!(放歌曲)

三、學習表演

1、恩!你們唱得真棒!這麼好聽、有趣的歌曲,老師的身體真想隨音樂的節奏一起動起來。(放歌曲,老師表演)

2、引導幼兒學習表演:“哪個動作最有趣?哪個動作最好看?你來學一學!”並簡單說說該動作的意思。

3、集體表演一遍。(放歌曲)

4、小朋友們真能幹!一會兒就學會了。讓我們把今天的快樂與客人老師一起來分享吧!向後轉,一邊唱一邊把自己最優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放歌曲)

四、結束部分

輕輕地坐到位置上,今天小朋友的表現都不錯,菜場上的叔叔阿姨還給我們一個獎勵呢!今天菜場上的菜全部免費供應,你們愛吃什麼就拿什麼。(老師給每人一隻籃子)把這些菜帶回去,讓爸爸媽媽也同時分享這一快樂。(放歌曲)

活動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學中,往往碰到孩子對旋律較難掌握的問題,而孩子主要是靠反覆聽來掌握旋律,所以本課例我嘗試用“一曲式”的方法,在異班試教時,我從進場的節奏訓練到發聲練習都採用歌曲的旋律始終貫穿,這讓幼兒在沒學歌曲之前已經對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環節學唱時,輕而易舉,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覺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嘗試是成功的。

2、學唱歌曲部分,我藉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裏遊等重點歌詞,由於形象、生動,貼切,孩子們學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較好。

3、將音樂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給幼兒創設充滿生活情趣的音樂環境,孩子們興致很高,在音樂中感悟勞動的樂趣,都能愉快地參與其中。

4、由於是異班教學,對該班的幼兒不熟悉,不能進行很好的師幼互動,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歌曲演唱的節奏強弱等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最後的創編部分,未能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肢體語言盡情表現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結束部分顯得倉促。這提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儘量地彌補不足,特別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展示他們的個性,更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8

目標:

1.在扮演角色的遊戲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兒歌的活動。

2.理解詞;擡、大街

準備:

菜場情景、小籃子

重點:

在遊戲中理解“擡”

過程:

一.情景遊戲:買菜

1.(出示籃子)我的手裏拿了什麼?我提着籃子去幹什麼?

2.遊戲

a.請一個幼兒陪媽媽去買菜

b.選菜:我們選了些什麼菜?

c.擡菜;這麼多菜,你願意幫媽媽嗎?怎麼幫?我們一起擡回去好嗎?

二.欣賞、學習兒歌

1.欣賞:買菜的遊戲真有趣,我把它編了一首兒歌名叫《買菜》

2.學習兒歌

a.集體朗誦

b.分組練習

1.許多小朋友都想做我的乖乖陪媽媽去買菜這回一邊走一邊要和媽媽一起說說話(將幼兒分成兩半,先後陪媽媽去買菜,同時念兒歌)

2.幼兒模仿擡菜的動作理解並記住詞“擡”

三.改變個別名稱,鞏固練習兒歌

如:改變菜的名稱、改變人物的稱呼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菜場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感受菜場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佈置“貝貝菜場”,貨架上擺上各種菜,並標明價錢。

2、20個1元、4個5元、2個10元仿真人民幣,幼兒人手一份。

3、幼兒人手一張記錄表。作業單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複習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看看袋袋裏面裝着什麼?”師:“哇,好多錢!都有哪些錢啊?”(1元,5元,10元。)

2、遊戲:取錢

老師發佈號令,幼兒取相應的錢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錢的遊戲:老師說多少錢,請小朋友快速從袋袋裏取錢,取出後就舉起來,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二、幼兒第一次買菜,探索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係

師:“小朋友,你們家的菜都是誰買的?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也來學做小當家,去菜場買菜。去菜場時,小朋友要注意什麼?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着錢到1號貨架買菜。”

1、幼兒帶着錢,到1號貨架選菜(師設計的每一種菜價均爲5元或者10元),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菜。)

2、集中梳理經驗,知道錢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1)師:“誰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花了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元錢的兩種付錢方法:用1個5元來付錢,用5個1元來付錢。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元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元錢付錢,有的用5個1元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進行梳理:5元錢之間的換算關係:“5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5元錢;1個5元的紙幣也是5元錢。”

(2)師:“誰買的是10元的東西?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0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0元的XX,用一個10元的紙幣付錢”“用10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2個5元的紙幣付錢。”“用了1個5元的紙幣和5個1元的硬幣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梳理:10元錢之間的換算關係:1個10元;2個5元合起來是10元錢;10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10元錢;5個1元的硬幣和1個5元的紙幣合起來也是10元錢。

師:“原來錢裏還藏着這麼多祕密。我們剛纔只買了5元、10元的菜,菜場裏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菜,你們想買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後回到位置上,將你的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三、幼兒第二次買菜,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1、幼兒到菜場選菜,將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

(1)6元錢的菜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元和1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6元,這種付錢方法比前一種簡單一些。

(2)8元錢的菜付錢方式:用8個1元錢來付錢,用1個5元錢和3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元錢。後一種付錢方法簡單一些。

(3)師:“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2元的,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元或者10元來付錢呢?”

師小結:“可以直接用12個1元的硬幣來付;可以用7個1元1個5元來付;可以用1個10元2個1元來付;可以用2個5元2個1元來付。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很多種付錢的方法。”

四、操作作業單,鞏固幼兒經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元、5元、10元的錢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菜場買了好多菜,真開心!米米小朋友也來到了菜場,她一共有1個10元,3個5元,10個1元,想買一條魚,一條魚18元,小朋友,想一想米米有幾種付錢的方法?請把這些付錢的方法記錄下來。”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0

一、教案目標

1、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感受身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的活動。

2、有節奏的朗誦。

二、重難點和教育策略

重點:有節奏的朗誦,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難點:扮演角色,並在詩歌中改編人稱代詞。

教育策略:

1、情境法:用各種道具扮演角,使幼兒有身在其中的感覺。

2、法:通過引入主題,提高幼兒積極性。

3、創編法、練習法。

三、教案准備

鬍子、頭巾、雞、魚、菜各12個、籃子。

四、教案過程

(一)《買菜》

1、引題

(出示籃子)——這是什麼?我們能用它幹什麼?

2、

⑴陪媽媽去買菜——我來做媽媽,誰願做我的小乖乖?(請一位幼兒)

教師一手提籃,一手攜着幼兒,邊走邊說:“小乖乖,上菜場,陪媽媽,去買菜。”

⑵選菜——菜場到了,小乖乖買什麼菜?(面向全體)我和小乖乖選了什麼菜呀?(雞呀、魚呀、大青菜)

⑶擡菜——這麼多菜怎麼拿回去呀?我們一起用兩隻手擡,哎唷哎唷擡回來。

(二)欣賞和學習

1、清誦——買菜的真有趣,我把買菜的事編了一首,名字叫《買菜》。(朗讀)

2、聽錄音,邊拍節奏。

3、跟着錄音學念一遍。

4、分組練習,請幼兒分成兩組,先後隨媽媽去買菜,同時念。

(三)改變個別名詞,練習鞏固

1、如果媽媽去上班,家裏還有哪些人可以去買菜?

2、請個別幼兒扮演奶奶、爺爺找乖乖去買菜。

3、請男孩做爸爸,女孩做乖乖一起去買菜。

(四)結束部分——買了這麼多菜,放到娃娃家給娃娃做好吃的。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時學會自我控制,不大聲喊叫,體驗創編歌曲的快樂。

2.能憑藉記憶唱準歌詞,根據節奏創編說唱部分。

3.藉助圖譜理解歌詞。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圖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腸、辣椒、胡蘿蔔、西蘭花)

活動流程:

1、談話導入:

你買過菜嗎?跟誰一起買的?買過什麼菜?

2、出示第1、2、7、8句的圖譜,教師指圖譜講述歌曲中的故事。

孫子和奶奶買了些什麼菜?

3、教師教唱歌曲。現在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

(1)、教師範唱歌曲。

孫子和奶奶買了哪些菜?(幼兒基本說出菜名)

(2)、教師邊出示圖譜邊總結幼兒的回答。

師:孫子和奶奶買了……...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中那一句是沒有曲子的?

(3)、教師再次範唱。

歌曲中那句是沒有曲子的?我們一起來念一念。(練習2遍)同時教師出示節奏譜。

4、幼兒學唱歌曲。

(1)、跟琴聲完整學唱2遍。(慢→快)

(2)、藏圖遊戲(2遍)藏圖2、圖3。

5、歌曲仿編。

(1)、教師出示蔬菜圖片。

師:老師準備了許多蔬菜,我們把它們唱在歌裏吧。

(2)、幼兒集體選圖仿編。

(3)、幼兒相互仿編。

6、幼兒集體表演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幫助幼兒記憶理解時,利用電腦這個生動的圖像幫助幼兒很快就記住了歌詞。並能大膽進行自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了歌曲中歡快的情緒。在改編歌詞時,幼兒也能進行簡單的改編歌詞。但幼兒很少去菜市場,對菜市場的很多菜並不是很熟悉,如果先在課前開展 “逛菜市”的遊戲活動,教學效果會更好。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瞭解菜場的分佈,感知菜場裏有肉類、蔬菜、水產類,知道各種各樣蔬菜和魚。

2.會通過語言、動作演繹買、賣菜的過程,體驗買賣東西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蔬菜圖片,卡紙,蠟筆,剪刀。

2.佈置菜市場活動區域。

活動指導

1.製作各種魚,讓幼兒可畫可剪,根據已有經驗,製作成不同品種的仿真魚。

2.用橡皮泥製作成仿真香腸。

玩法提示

1.賣家與買家可以先選菜

“請問,你要買什麼?”

“我要買……”

“要多少?”

“要兩個……”,

記得要去稱一下哦!

2.一位幼兒賣蔬菜、一位幼兒賣水產,一位幼兒賣肉類,一位幼兒負責稱重,稱重完後纔可以拿菜回家。

指導要點

1.提醒賣菜的幼兒用禮貌的語言來招待客人,

例如:“請問,謝謝,麻煩一下……”。

2.買菜的幼兒也要說清楚自己要買什麼,買多少,買完要去稱重區稱,這樣纔可以帶回家。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唱清歌詞、唱準曲調,初步表現歌曲的說唱風格。

2、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合着旋律唱出來。

3、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磁帶《開汽車》、小籃子、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進入場地

教師戴上眼鏡,彎着腰,慢吞吞的走來,用粗粗啞啞的聲音說到:“我是誰呀?(奶奶)奶奶說:“小朋友好!”小朋友說什麼啊?你好,你好,奶奶好!看那是什麼地方呀?(菜場)我們怎樣去菜場呢?“茲,菜場到了,哇!菜場裏的菜多不多呀?(多)你們想不想買一些菜呢?看看奶奶在幹什麼啊?(買菜)這兒的雞蛋真多呀!我們來買一些。這兒的青菜真新鮮呀。(我們來買一些)恩,買的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哎喲,哎喲,好重呀!拎也拎不動了。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奶奶在菜場裏都買了些什麼呀?

雞蛋長的什麼樣子啊?

看,青菜是什麼顏色的啊?

母雞還會怎麼樣啊?

魚的本領是什麼啊?

3、範唱歌曲

1、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和奶奶買菜開不開心啊?今天老師還把我們菜場裏的事情唱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買菜》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問:歌曲裏唱了些什麼?歌曲裏唱到了今天天氣怎麼樣啊?

2、完整讀一遍。

教師:買了這麼多的菜,裝也裝不下,拿也拿不下,你們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3、和着節奏譜讀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着節奏譜來讀一讀。

4、學唱歌曲

教師:好,我們跟着音樂來唱唱看!

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你發現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再來用有趣的聲音唱一唱好嗎?請女小朋友來唱一唱說的部分,男小朋友當說的部分。

5、結束部分《辦家家》

教師:今天 我們買了這麼多的菜,你想請誰吃呢?今天娃娃家的娃娃肚子也餓了,沒人做飯給他吃。我們一起去娃娃家做飯給他吃好嗎?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 、在買菜的過中,體驗貨幣的等價交換功能。

2 、嘗試用規定的錢去購買不同的蔬菜。

活動準備:

1 、在活動前請幼)已記錄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菜,和同伴一起制定一份買菜計劃書。

2 、在教室裏創設“蔬菜超市”(放有各種常見蔬菜等)。

3、蔬菜上有1、2、3、4的價格,10個雪花片作爲錢。

活動過程:

一、回顧交流

幼兒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菜,與同伴商量要買的菜,並說說準備買的菜裏還需要些什麼。

二、明確任務

1 、每人取10元錢。

2 、幼兒用10元錢去買菜,買回自己需要的菜,完成各自的買菜計劃。(尊重幼兒自主選擇,可一人行動,也可結伴而行。)

三、小鬼當家

1 、觀察蔬菜超市

(l)幼兒介紹自己看到的蔬菜,並討論數字卡上的1 、 2 、3、4分別表示什麼?(蔬菜的標價。)

(2)討論:如何購買需要的蔬菜?(按標價付錢。)

2 、幼兒買菜

(l)向幼兒瞭解他們要購買的是什麼菜,什麼價錢。

(2)幼兒用10元錢合理購買需要的蔬菜。

四、交流分享

1 、教師:完成買菜計劃了嗎?請完成計劃的幼兒舉手。

2 、教師:你買了幾種蔬菜,用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在買菜的過程中,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教師將幼兒的問題用簡單的圖示記錄下來。

3 、討論:錢不夠怎麼辦?想買的菜買不到怎麼辦?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 在幫兔爸爸買菜,送菜的遊戲情境中,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

2. 嘗試用圓或長圓表現蘿蔔,蘑菇等蔬菜的簡單特徵,積累有意識地畫封閉的圓的經驗。

3. 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4.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小兔家場景

2.青菜,蘑菇,白蘿蔔,胡蘿蔔

3.紙製提籃,水彩筆,膠水,綠色紙青菜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兔的爸爸媽媽不在家,小兔的肚子餓了怎麼辦?

2.今天老師路過時給小兔買的菜,有圓圓的,新鮮的蘿蔔,蘑菇,嫩嫩的青菜。

二、買菜 (示範)

1.圓圓的蘿蔔是新鮮的蘿蔔,沒有封口的蘿蔔被蟲子咬過。

2.蘑菇傘和柄要連在一起才新鮮。

3.小兔喜歡吃青菜,我們把膠水抹在背面,貼在空白的地方。

三、大家一起來買菜(幼兒操作)

1.小朋友一定要買新鮮蔬菜(畫封閉的圓)

2.把自己的菜籃裝滿(作品的豐滿)

四、送菜

1.提着籃子把買好的菜送到小兔家。

2.相互欣賞:說說我幫小兔買了什麼菜?看看藍中的菜是否新鮮?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感受和奶奶一起買菜時的快樂心情

2、在演唱歌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記憶歌詞的快樂。

3、樂意幫助同伴,體驗互相幫助所帶來的愉悅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看圖譜的方法記憶歌詞以及輪唱歌曲,藝術地表現自己的生活體驗。

難點:用歡快的情緒來表現歌曲,旋律重複地部分能分聲部連貫地演唱。

活動準備

1、《買菜》課件

2、《買菜》音樂

3、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老奶奶頭飾

活動過程

(一)練聲

(1)練聲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師:今天來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呢?請小朋友輕輕走到老師這裏來。

(二)導入活動

(1)出示課件老奶奶圖片引出活動主題《買菜》師:小朋友們平時你們家都是誰去買菜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今天有一位老奶奶家也來了許多的客人,要買好多菜,她想請小朋友幫助她去買菜,她把她想買的菜藏在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裏面,小朋友小耳朵仔細聽,小眼睛仔細看,看一看老奶奶需要買哪些菜,一會舉小手告訴老師聽。

(2)播放《買菜》的音樂,幼兒傾聽。

師:好聽的歌曲聽完了,老奶奶需要買哪些菜呢?

幼:說出雞蛋、青菜、母雞、魚兒、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3)完整說出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魚兒蹦蹦跳。

(三)學習說唱的方式

(1)師:我們的菜單都列出來了,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老奶奶要買的菜(複述買菜部分的歌詞),我們要幫老奶奶買這麼多菜,老師有個特別好的方法記得又快又準,那就是用說唱的方法,等一會兒老師說唱一遍,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第一段是說的還是第二段是說的還是唱的,哪一段速度快,哪一段速度慢。

(2)教師清唱一遍

幼兒回答

播放第一段唱的音樂、播放第二段說的音樂。

(3)出示圖譜進行遊戲

師:你看一看這裏用了幾個蘿蔔?(兩個)跟老師做個遊戲,兩個蘿蔔拍手兩下,幾個黃瓜?(兩個)也拍手兩下,幾個西紅柿?(三個)拍手三下。咱們連起來就是我們的節奏,蠶豆毛豆小豌豆和前面的是一樣的嗎?幾個蠶豆(兩個),幾個毛豆(兩個),幾個小豌豆(三個),咱們拍出來行嗎?那我們把老奶奶要買的菜連起來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的念出來吧,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好開始。

下面我們就用說唱的方式一起幫老奶奶記住這些菜名吧。

(完整學念歌詞)

今天我們幫老奶奶買這麼多菜,你們開心嗎?(開心)那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呀?很好(有大大的太陽),今天天氣真好我和奶奶去買菜怎麼唱呀?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唱一唱。

(4)出示菜籃幫老奶奶買菜

師:你們都記住了嗎?那我們現在開始幫老奶奶買菜了,先準備個菜籃,咱們先買什麼?幼兒說出所買的菜名並唱出來

(5)引出音樂後半段

師:哎呀呀哎呀呀,買了這麼多,拿都拿不了了怎麼唱出來呀?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音樂是怎麼唱的,一起跟着音樂唱一唱。

播放音樂結束部分。

(6)教師彈琴幼兒跟唱邊做動作

師:我們幫老奶奶買了這麼多菜都買對了嗎?我們來檢查一遍,老師彈琴小朋友一起跟着唱,聽一聽誰的聲音好聽。

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樂邊唱邊做動作。(播放音樂)

(四)遊戲《買菜》

師:老師今天要和你們一起做個遊戲,遊戲的名字也叫《買菜》,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蔬菜,在你們的凳子後面,請小朋友拿起來,和小夥伴說一說你拿的是什麼蔬菜,記住了把它掛在脖子上。小朋友看老師變成了誰呀?(老奶奶)

遊戲規則:小朋友看這裏有個大的菜籃,老師當老奶奶,小朋友當蔬菜寶寶,等一會兒我們就要去買菜了。一會我們唱的時候圍着這個菜籃轉,唱到哪個菜哪個菜就要跳進框裏蹲着不能動,最後唱到嘿咱們站起來,老奶奶說三二一,我們跳出來繼續遊戲。

播放音樂老師和幼兒邊唱邊遊戲。

(五)結束活動

師:老奶奶家的客人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去給老奶奶送菜吧(播放《買菜》音樂)

活動總結

中班音樂活動《買菜》是一個歌唱活動,歌曲是二拍子的,歡快活潑,中間有一段對白,爲了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學唱,我用遊戲的方式開展教學並製作了豐富的直觀教具輔助(課件、頭飾、胸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買菜”是幼兒熟悉的生活活動,因此通過談話我很順利就引出了課題,唸白部分的蔬菜名比較多,爲了方便幼兒記憶,我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配合演唱,唱到哪種蔬菜名稱就跳出相應的蔬菜圖片,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很快就熟記了歌詞。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用遊戲的方式學習演唱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我設計了“買菜”遊戲,就地取材,地面用彩色繩子圍了個菜籃,讓小朋友們自己去胸牌扮演蔬菜寶寶,一邊演唱一邊遊戲,唱到哪種蔬菜名稱,扮演哪種蔬菜寶寶的幼兒就跳進“菜籃”,遊戲與歌曲結合緊密,幼兒邊玩邊唱,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買菜》這首歌。

整個音樂活動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孩子們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演唱歌曲,大膽變現,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學習看錶格菜單,並能根據菜單進行匹配買菜。

2、通過幫胖阿姨買菜,培養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習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表格菜單一張。

2、幼兒操作材料一份,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師: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燒很多好吃的菜給你們吃,這些菜都是從哪裏買來的呀?(菜場上買來的)是呀,菜場上有許多不同品種、營養豐富的菜,我們寶寶吃了才慢慢地長得高、越來越聰明。可是,今天有個胖阿姨身體有點不舒服,不能上菜場去買菜,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買菜,你們願意嗎?你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二、學習看錶格師:那胖阿姨到底要買些什麼菜呢?這裏胖阿姨給你們開了一張菜單,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出示菜單表格)師:唉,這是一張表格式的菜單,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意思好嗎?先來看第一行,一個紅色的橢圓形,胖阿姨說它代表要買紅顏色的蔬菜,右邊的數字3,告訴我們要購買的數量是三種,所以第一行告訴我們的是:要買綠顏色的蔬菜三種。(請個別——集體重複再說一遍,鞏固對錶格的認識)誰來說說第二行要買什麼顏色的蔬菜,一共要買多少?(請個別幼兒來回答,然後請大家說說對不對)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同前。

三、學習買菜師:現在我們來買菜(出示蔬菜圖片),這些菜你們都認識嗎?一起說說看,有紅顏色的辣椒…….胖阿姨給我們每人準備一隻籃子,你們把買好的菜放在籃子裏。胖阿姨說你們不能隨便買菜,一定要按照菜單來買,所以呀你們一定要看清楚菜單上要買什麼顏色的蔬菜,是多少,好嗎?

四、幼兒買菜師巡迴觀察指導,關注幼兒是否按菜單買菜,幫助幼兒理解表格菜單。

五、收拾整理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檢查買的對與錯,並表揚大家今天你們爲胖阿姨做了一件好事,你們真是個助人爲樂的好孩子。

六、活動延伸:

師:今天你們爲胖阿姨買了一藍子蔬菜,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也來開一張菜單,去買買菜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節讓幼兒積極參與討論“肥胖”這一社會性問題的語言課。其目標主要有通過交流,瞭解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增加喜歡運動的情感。

活動開始,我用一隻身體瘦弱的玩具小白兔引出了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了瘦弱兔子肢體的靈活,運動的重要性。接着又以小故事的形式:“後來,這隻瘦弱兔子不喜歡運動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隨後出示了胖胖的兔子,讓幼兒進行觀察,並讓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己有的知識,大膽表述太胖的一些不利之處。從而引起了幼兒的同情心,在爲胖胖兔減肥想辦法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暢所欲言,不僅把老師或父母,媒體上了解的一些關於減肥的方式方法都講述出來了,還能講出自己在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一些感情。孩子講出了各種運動方式:跑步,跳繩,走路,轉呼啦圈……在幫助胖胖兔出主意減肥後,便一起觀看了故事課件《胖胖兔減肥》,讓幼兒在精彩的畫面下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故事,給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做了一次梳理。知道運動是一種非常好的減肥方法,同時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知減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從而讓幼兒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同時要付出努力。最後又通過探索球的多種玩法,增強了幼兒的喜好,使幼兒對運動產生了強烈的慾望,懂得了同伴間的交往,互幫互助的精神。

在最後的環節中,從故事拓展到孩子的生活,結合孩子喜歡的體育活動,激發了孩子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孩子堅持不懈的品質,同時也教育幼兒要經常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更健康。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8

設計思路:

最近,我班正在開展“在秋天裏”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對秋天的水果蔬菜興趣極高,我們就和孩子一起畫畫,講講,隨着他們的喜好以及音樂能力方面的發展方向,我選擇設計了《買菜》這活動,以此來鞏固幼兒音樂技能及對蔬菜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2、喜歡參加音樂活動,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去菜場買過菜,對常見的小菜有所瞭解。

2、雞蛋、母雞、青菜、魚等作品中有關的菜的卡片。

3、幼兒自己自制蔬菜圖片人手一份。

4、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韻律活動《娃娃兵》

教師引導幼兒隨着音樂節奏,自如地表現娃娃兵的動作,啓發他們想象娃娃兵打槍、開炮的不同姿勢。

2、節奏練習《好吃的蔬菜》

教師引導幼兒能按xx xx xxx節奏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將蔬菜的特點介紹清楚。

二、學習創編歌曲。

1、複習歌曲《買菜》

(1)複習演唱歌曲一遍

剛剛小朋友介紹的菜是從哪裏來的呢? 那你是和誰去買的呢?

那我們現在來唱唱〈買菜〉歌吧。 用好聽的聲音來演唱。

(2)再次演唱歌曲一遍,請小朋友要把買得菜唱清楚

(3)出示圖片,複習理解歌詞

老師把剛剛你們唱的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2、創編歌曲

(1)菜場裏有這麼多的菜,除了歌裏唱的,我們還可以在歌裏介紹什麼菜

(2)介紹創編的方法:在“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的唱句裏,用自己畫的蔬菜代替,唱的時候要提醒幼兒唱準節奏。

(3)創編歌詞

3、將幼兒創編的歌曲演唱一遍

三、結束部分《辦家家》

今天,我們買了這麼多的菜,你想請誰吃呢?今天娃娃家的娃娃肚子也餓了,沒人做飯給他吃。我們一起去娃娃家做飯給他吃好嗎?

活動反思:

《買菜》這首歌曲是二期課改教材上的一個素材,是比較經典樸實的,我選擇了這個歌曲,是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同時我認爲活動的開展不在於名稱的新奇,更不在於材料的花哨,而在於活動能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在於能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於能引發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於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建立一定的聯繫。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幫助幼兒回憶自己買菜的經歷,用xx xx xxx節奏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將蔬菜的特點介紹清楚。通過簡單地節奏練習爲活動的創編環節作簡單的鋪墊。在複習歌曲的過程中,我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再次熟悉了歌詞內容,積極地參與到複習歌曲的過程中。在創編環節中,我給幼兒佈置了既簡單又略帶困難的任務,簡單的是讓每位幼兒將自己畫出一種自己想買的菜填充到歌詞中,困難的是讓幼兒根據節奏設計相應的歌詞,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節奏、圖片編出相應的歌詞,唱着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慾望也更高了。同時,對於幼兒創編出來的新歌詞,我也讓大家一起重點學唱這幾句,然後再將歌曲完整地唱出來,相信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19

目標:

1.在扮演角色的遊戲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兒歌的活動。

2.理解詞;擡、大街

準備:菜場情景、小籃子

重點:在遊戲中理解“擡”

過程:一.情景遊戲:買菜

1.(出示籃子)我的手裏拿了什麼?我提着籃子去幹什麼?

2.遊戲

a.請一個幼兒陪媽媽去買菜

b.選菜:我們選了些什麼菜?

c.擡菜;這麼多菜,你願意幫媽媽嗎?怎麼幫?我們一起擡回去好嗎?

二.欣賞、學習兒歌

1.欣賞:買菜的遊戲真有趣,我把它編了一首兒歌名叫《買菜》

2.學習兒歌

a.集體朗誦

b.分組練習

1.許多小朋友都想做我的乖乖陪媽媽去買菜這回一邊走一邊要和媽媽一起說說話(將幼兒分成兩半,先後陪媽媽去買菜,同時念兒歌)

2.幼兒模仿擡菜的動作理解並記住詞“擡”

三.改變個別名稱,鞏固練習兒歌

如:改變菜的名稱、改變人物的稱呼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2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菜場裏有各種各樣的菜。

2、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菜場的佈置

三、活動設計:

(一)、導入:韻律活動;

(二)、學習歌曲;

1、教師隨樂舞蹈,幼兒觀看教師去菜場買菜

2、說說老師買了什麼菜

3、說一說菜是什麼樣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詞,幼兒跟隨教師清唱歌曲;

5、幼兒齊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1、複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後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2、說說歌曲裏的菜

3、創編一句歌詞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幼兒

4、創編二句歌詞

5、將幼兒創編的歌曲演唱一遍

結束:音樂遊戲《兩隻老虎》

要求:在音樂結束後做出各種不同的滑稽動作,不能重複。

買菜幼兒園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能在圖譜的提示下推理出相應的歌詞,演唱歌曲。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當圖片被逐步抽去時,能憑記憶唱準歌詞。

3.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你們和爸爸媽媽去過市場買菜嗎?市場有什麼菜賣?

(2)師:有位小朋友也跟奶奶去市場買菜,你們聽聽她去的市場有什麼菜賣。

2.學習歌曲。

(1)播放歌曲。

(2)師:菜市場有什麼菜賣?

(3)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依次出現歌詞圖卡:

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魚兒---水裏遊

(4)教師朗讀圖片歌詞部分,幼兒跟讀。

(5)教師演唱圖片部分歌曲,幼兒跟唱

(6)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跟唱。

(7)幼兒分組演唱,一組唱歌詞、一組唱過門、一組唸白。

(8)扮演角色進行歌曲演唱活動。

活動拓展

幼兒進行歌曲創編活動。

附歌曲: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