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通用14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通用14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

設計意圖:

在建構主題《中國娃》中,我們讓孩子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代的火箭衛星,從有趣的漢字、京劇臉譜到多民族的大中國進行了學習瞭解。爲了讓孩子更加領略祖國山河的秀麗,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

一、活動內容:

大班語言社會活動——月亮船

二、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洋、最大的廣場和最長的長城。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劃小船”音樂月亮船圖片

《月亮船》故事課件我愛家鄉新密短片

“大中國”歌曲幼兒課前會唱“大中國”歌曲

四、活動過程:

1、幼兒做着劃小船的動作進活動室。

2、出示月亮船的圖物,引出故事主題。

3、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講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都有誰?故事發生什麼事?

4、教師分段演示、講述課件,引導提問、模仿表演。

一段:從開始——蒲公英沿着兔子的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提問:蒲公英被風吹到了很遠的地方,它睜開眼看到了什麼?什麼是“陌生”呢?

蒲公英迷路了,它出現了什麼表情?

誰來到了蒲公英身邊,它們是怎樣對話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表演)

最後誰來幫助了蒲公英?它們又是怎樣對話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表演)

最後蒲公英上月亮船沒有?它是怎樣上去的?

二段: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結尾。

提問: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仙女告訴蒲公英它的家叫什麼?

5、教師自然過渡提問:蒲公英的家鄉在中國,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呢?你們喜歡她嗎?請小朋友互相說說我們的家鄉新密都有什麼?(幼兒討論後提問)

6、幼兒欣賞短篇:我愛家鄉新密

7、教師小結:教育幼兒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家鄉。

8、師生共唱“大中國”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4、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活動重點瞭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

活動難點: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月亮船》、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1)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誰在哭啊?”

2、閱讀圖書感受內容:

(1)幼兒閱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呢?”

3、閱讀理解內容:

(1)幼兒自主閱讀後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裏看到些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麼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裏?”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裏?”

“那兒有些什麼美麗的景物呢?”

(3)師幼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慾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爲什麼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幼兒幫助蒲公英的願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爲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 整個活動中,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啓發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於孩子的迴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地提升,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裏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後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後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麼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迴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爲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纔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各類彩色書面紙、有背景的紙、各類繪畫用材料、圖片資料、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

1、今天,老師請大家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

字叫“7139”。請大家聽一聽,故事裏的蒲公英最後找到自己的家了嗎?它的家在哪裏?

2、幼兒傾聽故事,後提問:“蒲公英的家在哪裏?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麼?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座山?”

3、蒲公英得到仙女的幫助,回到了中國。她一天一天的長大,發現中國有了許多的變化,她想告訴仙女,中國又有了自己的驕傲。

二、 交流討論:

1、你們說說,蒲公英覺得中國又有了自己的驕傲,會是什麼呢?

2、幼兒自由談論。

3、教師小結:原來,中國有了許多現代化的建築,以前的建築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雙手去建造的,現在科技發達了,工人叔叔會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工具,把樓房造的又高又美。

4、教師小結:運動員也是中國的驕傲,他們堅持訓練,爲國增光。

三、 表達表現:

1、大家說了那麼多中國的驕傲,現在讓我們把它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吧。

2、幼兒自由結伴,進行繪畫以及表現。

四、 歌曲演唱:

1、我發現你們把中國的驕傲都表現了出來,讓我想起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中國》,你們意和我一起演唱這首歌曲嗎?

2、幼兒演唱。

3、現在,我們把中國的驕傲去告訴弟弟妹妹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4

內容與要求:

1、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按故事的對話線索尋找答案。

2、初步瞭解長城、喜馬拉雅山被稱爲世界之最的原因萌發對祖國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月亮船圖畫書、長城、天安門、喜馬拉雅山的照片或錄像。

指導要點:

一、看蒲公英畫面,引出故事

1、觀察畫面,說說這是一朵什麼花,它有什麼特點?

2、師: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故事第一部分

1、蒲公英爲什麼不停的哭?它的家可能在哪裏?

2、跟着故事中蒲公英媽媽說話的線索:世界的東方,世界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寬闊的廣場、最長的城牆,推測蒲公英的家可能在哪裏?

三、聽故事第二部分

1、說一說仙女對蒲公英說些什麼?世界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寬闊的廣場、最長的城牆叫什麼?

2、觀看照片或錄像:喜馬拉雅山、長城、天安門

3、觀察比例圖

圖一:感受了解喜馬拉雅山的高

與上海的景點東方明珠進行比較(喜——8848米,東——468米),是19個東方明珠疊加起來

圖二:感受了解長城的長

爲什麼叫萬里長城?(長城有12萬多里長,所以得名“萬里長城”)

四、閱讀圖畫書

1、和老師一起邊看圖邊講故事

2、思考:蒲公英還能告訴大家它的家是怎樣的?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我國的名勝古蹟、著名建築等。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5

設計意圖:

故事《月亮船》是一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活動中我主要是通過蒲公英找家的這條主線,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爲藝術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產生自豪感。然後由蒲公英的家鄉在中國聯繫到孩子們的家鄉在崇明,從而引發孩子對家鄉崇明的熱愛之情,並通過欣賞《崇明簡介》視頻使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提升和拓展。最後,在歌唱《大中國》的歌聲中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的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用語言進行表述。

難點: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情感的激發。

活動準備:

1、在哭的蒲公英圖片一張、四個世界之最圖片各一張(附有漢字說明)、崇明島圖片一張、仙女棒一個。

2、多媒體課件:《月亮船》

3、崇明簡介的視頻。

2、歌曲《大中國》(幼兒已欣賞過歌曲《大中國》)。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逐漸理解故事

1、教師出示蒲公英在流淚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這是蒲公英——解釋:它是一種花)

它怎麼了?(引導幼兒從臉上表情觀察出流淚,哭了。)

蒲公英爲什麼會哭呢?(引導幼兒自主猜測。)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月亮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爲什麼哭了。

3、教師放映課件《月亮船》,課件放映到“不聽,不聽,我要回家。”

提問:

(1)誰來告訴我:蒲公英爲什麼哭了?(因爲蒲公英迷路了。)

(2)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們怎樣幫助它呢?(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繼續放映課件至結束:我們繼續聽下去,就知道誰幫助了蒲公英,是怎樣幫助的?

提問:是誰幫助了蒲公英?仙女最後幫助蒲公英找到家了嗎?蒲公英的家在哪裏呢?

5、提問環節

(1)提問: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什麼?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世界上最長的城牆——萬里長城)

(2)提問:仙女讓蒲公英記住什麼?(孩子,記住你的家叫中國)。

二、整體欣賞故事、學說世界之最

1、我們一起來完整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吧!

提問:你覺得故事中什麼地方很好聽的!(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好聽的話)

2、施老師覺得這些話是很好聽的:

(1)(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又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峯,仙女告訴他,那叫喜馬拉雅山。蒲公英還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仙女告訴他,那叫天安門廣場。蒲公英最後看見了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仙女告訴他,那叫萬里長城。)

(2)教師引導幼兒找好朋友,一個做蒲公英,一個做仙女,進行學說!(前半句蒲公英說,後半句仙女說)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表演:可兩兩結伴、可個別集體、可師幼互動等形式。(使用仙女棒一個)

三、自主分享討論,我愛家鄉崇明

1、教師自然過渡提問:蒲公英的家鄉在中國,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呢?你們喜歡她嗎?請小朋友互相說說我們的家鄉崇明都有什麼?(當幼兒談論自己喜歡的家園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不僅可以從名勝古蹟來說,還可以從其發展變化來談。)(幼兒討論後提問)

2、幼兒欣賞簡介:我愛家鄉崇明

3、教師小結:小朋友,我們是中國的小主人,不僅要爲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自豪,還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4、教師與幼兒再次欣賞歌曲《大中國》。

讓我想起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中國》,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

【活動準備】

1、掛圖。

2、實物小圖: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縮)。

3、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劃小船。

——做着劃小船的動作進活動室。

——出示月亮船的小圖。剛纔,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來到了活動室,老師這兒也有一條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請你們聽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

2、傾聽故事。

——故事的題目叫什麼?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看到了什麼?是誰幫助她找到了家?

3、說一說,演一演。

——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第一段故事。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她睜開眼看到了什麼?

——討論:故事中說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誰?蟋蟀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誰?螳螂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後碰到了誰?蒲公英是怎樣對她說的?

——教師繼續演示教具講述第二段故事。

——聽完後請幼兒搶答:

①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太平洋)

②世界上最高的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

③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什麼廣場?(天安門廣場)

④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

(萬里長城大牆下的一棵小草旁)

4、學習講述故事。

——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邊看圖邊講故事。

——蒲公英的家在中國,你們的家在哪兒呢?你們喜歡她嗎?

建議:

1、在故事情節的牽引下描繪祖國河山的若干亮點,是將知識傳授變爲藝術感受的嘗試。

2、當幼兒談論自己喜歡的'家園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不僅可以從名勝古蹟來說,還可以從其發展變化來談。

附:月亮船

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風停了,蒲公英睜開眼一看,啊!這是什麼地方?陌生的樹,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說:“別哭,別哭,聽我唱歌。”蒲公英說:“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善良的螳螂說:“別哭,別哭,聽我唱歌。”蒲公英說:“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像只彎彎的小船。船上有個仙女和小白兔。

仙女看見蒲公英在傷心地哭,便問:“可憐的孩子,你怎麼了?”蒲公英說:“我迷了路,我要回家。”仙女和氣地問:“你的家在哪兒?”蒲公英說:“媽媽告訴我,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牆。”仙女微笑着說:“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變越長,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訴他,那是喜馬拉雅山。突然,地面上出現了一片光芒。月亮船來到了萬里長城上空,

蒲公英激動地喊了起來:“停一停,停一停,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長城下的一棵小草旁。”蒲公英下了船說:“再見,仙女。”“再見,孩子,記住你的家叫中國……”仙女說着,駕着月亮船走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7

設計意圖:

《月亮船》是大班的一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瞭解中國的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爲藝術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產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識性。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能複述故事,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有關喜馬拉雅山、萬里長城、天安門廣場的圖片。

3、故事磁帶《月亮船》、音樂磁帶《划船》。

活動重點:

讓幼兒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

注重愛國情感的激發。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小朋友,今天有這麼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高興)現在請聽兒歌,看兒歌裏小小的船是指什麼船。

二、 兒歌導入: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好,小朋友說兒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麼船呢?(月亮船)對,是月亮船,今天老師就帶來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想聽)

三、分段播放故事錄音。

四、教師設問題,請幼兒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月亮船)

2、是誰幫助小螞蟻找到家鄉的?(仙女)

3、小螞蟻的家鄉在哪裏?(中國)那兒有最高的山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那兒有最長的牆是什麼牆?(萬里長城)那兒有最大的廣場是什麼廣場?(天安門廣場)

五、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1、教師提問:小螞蟻的家鄉是中國,那你們的家鄉在哪裏?(中國)你還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美麗風景?(長江三峽、日月潭等)

2、請幼兒再說出我國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牆、最大的廣場的名字,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六、教師小結:

我們的國家地域廣闊,山河秀麗,有很多著名的建築、風景名勝,我們要從小熱愛自己的祖國,爲做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8

活動目標:

1. 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長的城牆、最大的廣場。

2. 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

活動準備:

課件ppt、童易軟件《月亮船》、上海建築圖片、仙女棒一個、上海宣傳片視頻、歌曲《大》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引起幼兒興趣師:(出示蒲公英在流淚的圖片)這是誰?它怎麼了?

蒲公英爲什麼會哭呢?(引導幼兒自主猜測。)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爲什麼哭了。

二、分段欣賞故事--知道故事情節

1. 第一段:(知道蒲公英哭的原因)提問:

(1)蒲公英爲什麼哭了?(蒲公英迷路了。)

(2)迷路的蒲公英碰到了誰?(好心的蟋蟀和善良的螳螂)蒲公英什麼反應?

(3)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們怎樣幫助它呢?(幼兒自由回答。):原來蒲公英迷路了,很傷心很難過。

2. 第二段:(知道蒲公英的家是)師:我們繼續聽下去,就知道誰幫助了蒲公英,是怎樣幫助的?

提問:(1)是誰幫助了蒲公英?蒲公英的家在哪裏?

(2)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什麼?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世界上最長的城牆--萬里長城):原來蒲公英的家是,有世界上最長的城牆,萬里長城;最大的廣場,天安門;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

二、整體欣賞故事--學說世界之最

1. 師:我們一起來完整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吧!你覺得故事中什麼地方很好聽的! (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好聽的話)師:黃老師覺得這些話是很好聽的: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峯,仙女告訴他,那叫喜馬拉雅山。

2. 教師引導幼兒找好朋友,一個做蒲公英,一個做仙女,進行學說!

:從故事裏我們知道,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很多世界之最,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

三、自主分享討論--我愛家鄉上海

1. 談談我的家鄉上海師:蒲公英的家鄉在,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呢?請小朋友互相說說我們的家鄉上海都有什麼?

2. 幼兒欣賞宣傳片:我愛家鄉上海師:我還帶了一段關於上海的城市宣傳片,說說你欣賞後的感受。

:原來我們的家鄉上海也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和世界之最。

四、結束--欣賞歌曲《大》

師:小朋友,我們是的小主人,不僅要爲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自豪,還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我想起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能用語言表述。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愛祖國的熱情。

二、活動準備:

圖片《月亮船》、課件《月亮船》、圖譜(我國的四個世界之最)

三、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如果你坐在天上的月亮船裏,你會看到什麼”?

2、初步傾聽,瞭解內容。

a、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b、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有誰?你聽了有什麼感受?

3、結合課件,突出重點

第一段落爲蒲公英迷路。“蒲公英爲什麼會到很遠的地方?它遇到了誰?”

第二段爲仙女與蒲公英的對話。“誰來幫助蒲公英?蒲公英是怎樣介紹它的家?”

第三段落是蒲公英回家的經過,“仙女帶着蒲公英找到這些地方嗎?你們猜猜,蒲公英的家在哪兒?”

4、巧用圖譜,突破難點。

a、合圖譜幫助幼兒梳理經驗,瞭解中國的世界之最。

b、挖掘作品的內涵,並遷移到自身,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爲什麼蒲公英與仙女道別時,在她的花瓣上有幾滴淚珠,閃着銀光”?“你們喜歡蒲公英的家嗎,爲什麼”?

5、活動延伸,說唱歌謠。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城牆、最大的廣場,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的秀麗山河。

3、學習安靜地傾聽故事,有感情地學講故事。

活動準備: 掛圖第7號、小朋友的書、故事磁帶。

實物小圖: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縮)、各地的名勝風景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簡短談話,引出故事。

1、做着劃小船的動作進活動室。

2、出示月亮船的小圖。剛纔,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來到了活動室,老師這兒也有一條船,它是一隻月亮船。今天就請你們聽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

二、傾聽故事。

1、結合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問:故事的題目叫什麼?

2、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1、蒲公英爲什麼哭?蒲公英被風吹到了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看到了什麼?(討論:故事中說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2、蟋蟀是怎麼勸她的?螳螂是怎麼勸她的?(幼兒跟學對話)

3、蒲公英最後遇到了誰?蒲公英是怎麼對仙女說的?

4、仙女是怎樣幫助蒲公英找到家的?

四、教師繼續演示教具講述第二段故事,請幼兒搶答。

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太平洋)

2、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

3、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什麼廣場?(天安門廣場)

4、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裏?(萬里長城大牆下的一棵小草旁)

教師小結:喜馬拉雅山、天安門廣場、長城,只有我們中國有,其他國家沒有,我們中國這麼偉大、美麗,怪不得蒲公英急着要回家。

五、學習講述故事。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邊看圖邊講述故事。

2、蒲公英的家在中國,蒲公英這麼愛自己的祖國。那麼你們的家在哪兒呢?你們愛不愛我們的祖國呀?

六、感受祖國山河的美麗,產生自豪感。

1、作爲中國人我們自豪不自豪?(自豪)老師也很自豪,我們的祖國很大、很美,除了蒲公英看到的,還有很多名勝古蹟和好玩的地方。

2、討論:如果你坐上月亮船,在雲海裏飄,你還會看到什麼?(幼兒發散回答——長江、黃河、海南島、鳥巢、東方明珠塔等等)

3、師:小朋友說了那麼多好玩的地方,老師真想去看看,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坐上月亮船到雲海裏飄一飄,看一看?那老師來做仙女,請你們坐上我的船(出示各地的名勝風景圖片,請幼兒叫出他們的名字)

七、總結:

看到祖國這麼多好地方,那麼高興不高興?我們的家鄉美不美?我們的祖國美不美?小朋友愛不愛自己的祖國?讓我們大聲地告訴我們的祖國媽媽——我們愛你。

活動反思:

1、在初步欣賞故事時,我能抓住主線來提問,讓幼兒聽完故事後就能記住大概,這一點較好。

2、在引導幼兒認識四大之最時,我直接告訴幼兒是什麼,讓幼兒來複述從而來鞏固故事中的知識點,但幼兒還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長的真正含義,我應該用一些比較的手法來實現這個目標,效果會更好。

3、《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通過讓幼兒學習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間的對話,讓幼兒體會蒲公英迷路後的傷心,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時,我將幼兒置於故事之中,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蒲公英迷路時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進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1

活動目標:

⒈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⒉初步瞭解我國的地理特點,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圖,激發興趣

⒈PPT1:蒲公英圖

師:這是誰呀?他的心情怎麼樣?

⒉過渡語

師:那他怎麼會傷心的呢,我們來聽一聽。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1、欣賞故事第一、二段

⑴師:他爲什麼會傷心?怎麼會迷路的呢?蒲公英被風吹的很遠很遠,當她睜開眼睛發現到了哪裏?故事裏是怎麼說的?

師:什麼叫做“陌生”?如果你來到這樣一個地方你的心裏會怎麼想?

⑵出示PPT2,學說對話。

師:蒲公英遇到了誰,它們怎麼安慰它的?蒲公英接受安慰了嗎?他怎麼說的?

⑶過渡語

師:蒲公英真的是很着急想要回家了,會有誰來幫助他回家嗎,我們繼續聽。

⒉欣賞故事第三段至第五段

師:是誰幫助回家的?小仙女用什麼辦法幫助蒲公英回家的?

師:月亮船上的小仙女是怎麼問蒲公英的?蒲公英怎麼回答的?(角色對話,集體加個別)

師:仙女微笑着說:“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蒲公英是怎麼坐上月亮船的?蒲公英坐上月亮船看到了什麼?

師:仙女明白蒲公英的家在哪裏,你們明白了嗎?你怎麼知道蒲公英的家在中國?

師:你們知道蒲公英說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是喜馬拉雅山、最長的城牆是長城,有這麼多世界之最的地方就是中國,到底是不是,我們繼續聽。

⒊欣賞故事第六、七段

師:蒲公英的家在哪裏呀?

師:蒲公英真開心終於找到了家,蒲公英找家的故事就《月亮船》,我們來完整聽一聽。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師:月亮船幫助蒲公英找到了家,你們想不想坐上月亮船,想象下你坐上月亮船會去哪些有名的地方?

四、播放PPT欣賞祖國山川秀景,感受祖國的偉大

師:我們的祖國除了有這麼多世界之最外,還有很多漂亮的、壯觀的景色。我們一起乘着月亮船去看看吧!(壺口瀑布、梯田、九寨溝、沙漠、草原等)

師:你覺得我們的中國怎麼樣?你去旅遊過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欣賞一下祖國美麗的風景。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2

設計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題《我是中國人》中的一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爲藝術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產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識性。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能用語言表述。

2、瞭解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的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瞭解我國的這四個世界之最,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注重愛國情感的激發。

活動準備

1、幼兒圖畫書《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圖片一張;

3、四個世界之最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他怎麼了?蒲公英爲什麼哭呢?教師引導幼兒自主猜測。

2、那讓我們一起聽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問題:蒲公英爲什麼哭了?蒲公英看見了什麼?蒲公英的家在哪裏?

2、幼兒回答後教師歸納,然後集體學說: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牆。

3、仙女告訴蒲公英什麼了?

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峯是珠穆朗瑪峯,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最長的城牆是長城。(教師相應貼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圖片)。

4、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鼓勵幼兒跟學蒲公英和仙女的對話部分,強化幼兒對中國幾個重要特徵的認識。

三、感受祖國真偉大

1、問題: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國,那你們的家在哪裏呢?(中國)

2、我們的祖國出來蒲公英剛剛提到的那些地方外,還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過哪裏呢?知道哪裏呢?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吧。

幼兒自由發言加深幼兒對祖國美麗風景的印象,激發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教師把幼兒圖畫書《月亮船》分給幼兒,幼兒看着書本,跟着故事錄音學講故事。

活動反思:

—有幸參加了本次區域研討活動,我在此衷心感謝園領導給我的這次機會。同時在本次研討活動中感觸頗多,爲了更好的鞭策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現將本次活動做以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以"中國娃"爲主題中的《月亮船》。蒲公英本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小而輕,很容易被風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後,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種美好的想象,因爲世界上沒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卻幫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擬人的方法,通過蒲公英和仙女的對話,告訴幼兒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萌發幼兒的祖國自豪感,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開頭時我借劃小船爲遊戲,引出《月亮船》的故事。接着我進行講故事,要求幼兒認真聽故事,然後回答問題。孩子們聽的十分認真,對我提出的兩個問題也能回答出來。第二次我是邊操作教具邊講述故事,孩子們被教具月亮船、仙女和尾巴會變長的小圖片吸引住了,注意力放到了別處,後半段故事聽的不夠清楚,以至於在回答後半部的問題師條理有些不清晰,有些名詞幼兒平時也是聽的少的緣故,像"喜馬拉雅山"孩子們聽了兩次故事還是說不上來。爲了讓幼兒更深入瞭解故事內容和含義,第三遍故事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復述,目的是學習故事中的一些對話和了解祖國的一些世界之最。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大膽談論自己的家園,這個部分我覺得很不夠,許多幼兒只是說出自己家在哪裏,沒有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於是我匆匆忙忙帶過,讓孩子們欣賞一些祖國的美麗山河和世界之最,這時孩子們看着一張張照片都忍不住驚歎,爲自己祖國的偉大富強而感到自豪。

雖然順利完成了本次公開課,但是在執教過程中仍存在着諸多的缺陷和不足。比如:當孩子的回答不夠完整時,我沒有提醒他沒用完整的語句再說一遍。活動過程中缺乏激情,感染力不夠,沒有真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和幼兒身心交流;沒有進入到幼兒的內心世界。只是扮演了一個老師的主講作用,沒有達到教師與幼兒的角色轉變。沒有給幼兒創建平等、寬鬆、和諧的活動氛圍。同時教學掛圖設計存在缺陷,沒有將我國的秀美河山呈現給幼兒。

因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改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平時多看些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書籍,瞭解幼兒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多與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交流,多參加園內外組織的各種優質課、觀摩課,借鑑經驗,揚長避短,使我儘快地成長起來。

總之,通過本次區域教學活動,使我深刻體會到語言活動要以幼兒爲主,創設一個幼兒敢說,想說的語言氛圍。同時要將情感滲透在活動之中,而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今後要努力做到與幼兒實現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附下身體與幼兒親密接觸,做幼兒的"好媽媽",使課堂活起來,讓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3

教材分析:

《朋友船》體現的是動物間團結合作的精神,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文學閱讀活動,從而懂得朋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老師首先可以指導幼兒自己看畫冊,說說看到了什麼?讓幼兒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情?接着讓幼兒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1、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2、爲什麼這條船的名字叫“月亮船”?

3、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條船?

4、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最後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讀圖講故事。

幼兒行爲基礎:

1、大多數幼兒不能感覺到朋友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2、大多數幼兒的讀圖能力不強。

3、大多數幼兒語言表達得不流暢。

4、部分幼兒聽完故事的第一遍能講出故事的名稱及故事裏的人物,但講不清楚故事的重要情節。

5、少數幼兒會答非所問。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參與文學閱讀活動。

2、知道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活動準備

1、《朋友船》的故事(見幼兒畫冊)。

2、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自己看畫冊。

師: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兒畫冊,請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想想你在圖畫上看到了什麼,請你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

2、欣賞故事。

師講故事,或者讓幼兒聽磁帶,講清楚聽的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要想一想發生了什麼事?

師:故事聽完了,請你回憶一下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3、用投影儀示範閱讀,讓幼兒再聽故事。

師:聽這一遍的時候要好好想一想:爲什麼這條船叫“朋友船”?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條船?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師:這一遍故事又聽完了。大家討論討論:a爲什麼這條船叫“朋友船”?b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條船?c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幼:我看到了許多小動物,有小獅子、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海豚、大章魚;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還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裏的小動物小獅子、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非常想去看大海,他們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並起名爲“朋友船”,當“朋友船”駛進大海時,忽然颳起了大風暴,海浪越來越大,把“朋友船”衝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當海豚和大章魚呼喊小狗小猴,讓它們離開破船的

師總結:小朋友之間也要互相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4、再次讓幼兒看書講故事。

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看書講故事,邊看邊想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裏住着許多小動物,他們都是好朋友。他們非常想去看大海,於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終於造好了。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獅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馬和小豬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後,小猴和小鳥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順着小河駛進了大海。忽然,大風暴來了,海浪越來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開始進水了!一隻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狗說:“不!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一隻大章魚向小猴喊道:“小猴!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猴說:“不,我不會離開我的朋友。”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駛向了岸邊。從此以後,森林裏就多了一條船,船上還畫着小動物航海的故事呢。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月亮船》 篇14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並會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亮船是怎樣把蒲公英送回家的。

4、繼續學習蒐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你聽過哪些童話故事?

(全班交流)

師:今天老師就爲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想不想讀?

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採用問老師同學、拼拼音、隨文猜一猜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教師指名讀課文。

3、教師檢查認字情況。

4、學生簡述故事大意。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自主識字能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再次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課文讀懂了什麼?(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來交流。)

重點引導理解、感悟第9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有關太平洋、喜馬拉雅山、長城、天安門廣場的資料來理解。隨機指導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回讀課文,

1、師:同學們,這麼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來呀?請你們以小組爲單位先在小組內演一演。(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

2、找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故事。

3、教師總結全文。

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編有趣的兒歌、歸類比較來記憶等),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並注意寫字姿勢。